梁柱平法构造结构设计_第1页
梁柱平法构造结构设计_第2页
梁柱平法构造结构设计_第3页
梁柱平法构造结构设计_第4页
梁柱平法构造结构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纲内容:一、 桩基础构造二、 钢筋的搭接与锚固三、 钢筋的搭接与锚固1. KZ柱纵筋在基础里的锚固构造2.KZ柱纵筋连接构造1. KZ柱纵筋在基础里的锚固构造2.KZ柱纵筋连接构造四、 墙钢筋锚固、搭接及节点构造1、墙体水平筋锚固与搭接构造2、墙体竖向钢筋锚固与搭接构造五、 抗震楼层框架梁钢筋锚固、搭接及节点构造、1、梁钢筋的锚固与搭接构造2、连接节点构造3、梁箍筋加密六、 板钢筋1.板钢筋构造2.板在端部支座的锚固构造3.挑板处钢筋构造大样4.后浇带板钢筋构造大样七、 其他1. 受力钢筋保护层2. 剪力墙、连梁洞口钢筋补强构造八、 施工钢筋案例一、桩基础1.矩形承台2.三桩承台a 柱下独立

2、桩基承台的受力钢筋应通长配置,矩形承台板配筋宜按双向均匀布置,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0,间距应满足100-200mm。b 对于三桩承台,应按三向板带均匀配置,最里面三根钢筋相交围成的三角形应位于柱截面范围以内;如果里面三根钢筋相交围成的三角形不位于柱截面范围以内时,用10双向钢筋网满布,间距100200。二、钢筋锚固与搭接锚固长度:laE: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la:受拉钢筋锚固长度在任何情况下,锚固长度不得小于250mm。搭接长度:LlE: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长度(抗震)Ll: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长度(非抗震)LlE=LaE ;Ll=La1. 当不同直径的钢筋搭接时,其LlE与 Ll值按较小的直径

3、计算。2. 在任何情况下Ll不得小于300mm。三、 抗震框柱(KZ)柱钢筋锚固、搭接及节点构造1. KZ柱纵筋在基础里的锚固1)、柱锚固长度的几个数值:0.5laE+(12d与150的大值)、1.2laE、0.5laE+200、1.5laE、1.6laE2)、KZ柱纵筋在基础中的锚固0.5laE(直段)+12d与150的大值(弯折段)3)、上柱比下柱钢筋多时,多出的钢筋的锚固 下柱比上柱钢筋多时,多出的钢筋的锚固 1.2laE4)柱变截面0.5laE+200、1.5laE5)柱纵筋锚固在墙顶部1.6laE6)中柱柱顶纵向钢筋锚固0.5laE+12d另注:弯折弧度 实践证明,钢筋设计弯钩,往往

4、事与愿违,本来是想增加锚固坚固的程度,其结果是在陡弯处,钢筋内部结构已被破坏,陡弯处的内部出现了看不见的裂纹,成为了新的薄弱点,当钢筋受到极限应力时,最容易在弯点断裂,所以在平法中,一再强调采用弯折半径4d;6d;8d,而不是弯折直径2.KZ柱纵筋连接A、当受拉钢筋的直径d28mm及受压钢筋的直径d32mm时,不宜采用绑扎搭接接头。B、柱纵向钢筋连接相邻接头相互错开,在同一连接区段内钢筋接头百分率:对于绑扎搭接和机械连接不宜大于50;对于焊接连接不应大于50。(梁平法39页)1)、钢筋连接错开间距几个数值:1.3LlE(搭接)、35d(机械连接)、500与35d的大值(焊接)2)、柱筋的截断位

5、置:不得在非连接区内截断非连接区位置:柱净高的1/3(首层柱根),梁顶以上至梁底一下的柱净高的1/6、柱长边尺寸(或圆形截面直径)和500mm中的大值。3)箍筋加密范围设计要求加密的范围 平法03G101-1 P40 第2条:当柱纵筋采用搭接连接时,应在柱纵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均按d(d为搭接钢筋较小直径)及100的间距加密箍筋。抗震规范(GB50011-2001)条柱的箍筋加密范围,应按下列规定采用:(1)、柱端,取截面高度(圆柱直径),柱净高的1/6和500mm三者的最大值。(2)、底层柱,柱根不小于柱净高的1/3;当有刚性地面时,除柱端外尚应取刚性地面上下各500mm。(3)、剪跨比不大于2

6、的柱和因设置填充墙等形成的柱净高与柱截面高度之比不大于4的柱,取全高。(4)、框支柱,取全高。(5)、一级及二级框架的角柱,取全高。3.柱纵筋间距砼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中第条,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的净间距不应小于50mm,对水平浇筑的预制柱,其纵向钢筋的最小净间距可按本规范第10.2.1条关于梁的有关规定取用;四、墙钢筋锚固、搭接及节点构造1、墙体水平筋锚固与搭接1)、墙体水平筋锚固的几个数值:laE 、0.4laE+15d2)、墙体水平筋搭接长度:1.2laE2、墙体竖向钢筋锚固与搭接五、 抗震楼层框架梁钢筋锚固、搭接及节点构造梁架立筋、通长筋、贯通筋的区别架立筋:构造钢筋,架立

7、钢筋设置在梁的受压区外边缘两侧,用来固定箍筋和形成钢筋骨架。通长筋:梁平法P24第四条,通长筋可为相同或不同直径采用搭接连接、机械连接或对焊连接的钢筋。砼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条 沿梁全长顶面和底面至少应各配置两根通长的纵向钢筋,对一、二级抗震等级,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4mm,且分别不应少于梁两端顶面和底面纵向受力钢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对三、四级抗震等级,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在设计时侯可选用不同直径的通长筋以达到节省钢筋的目的贯通筋:不变直径的通长筋1、梁钢筋的锚固与搭接梁钢筋锚固长度的几个数值:LaE 、0.4LaE+15d、0.5hc+5d、1.6LaE角部附加钢筋的

8、作用,大于28的钢筋弯折半径较大角部的砼保护层厚用来保护角部免施工碰烂角部 注:a、梁平法P57第7点当梁纵筋(不包括侧面G打头的构造筋及架立筋)采用绑扎搭接接长时,箍筋应加密,其要求同第40页注第2条。 b、当梁的上部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筋时,其中架立筋的搭接长度为150。注:当屋面框架梁为抗震,楼层框架梁为一至四级抗震等级时,梁的下部纵筋在中间支座的水平直锚长度,除应满足本图注明者外,尚应满足 0.5 hc + 5d 。2、连接节点梁与柱顶节点:3、箍筋加密框架梁梁端箍筋加密区的构造要求表-2抗震等级加密区长度(mm)箍筋最大间距(mm)箍筋最小直径(mm)一级2h和500中的较大值纵向钢筋

9、直径的6倍,梁高的1/4和100中的最小值10二级1.5h和500中的较大值纵向钢筋直径的8倍,梁高的1/4和100中的最小值8三级纵向钢筋直径的8倍,梁高的1/4和150中的最小值8四级纵向钢筋直径的8倍,梁高的1/4和150中的最小值6注:表中h为截面高度。在梁中,箍筋加密区位于受剪力最大处,在梁端支座里皮50mm处起往梁中间方向算。 在框架梁中,分抗震强度等级一级和二至四级来决定箍筋加密区的范围,分2倍梁高和1.5倍梁高两个数值,最小不得小于500mm。 在主次梁交叉处的主梁上,有附加箍筋也需加密,单侧加密区的计算从距次梁边的50mm处算起,一个次梁宽度加上一个主次梁底皮的高差。其加密值

10、为箍筋直径的8d,且不大于100mm。4.梁钢筋间距:梁上部纵向钢筋水平方向的净间距(钢筋外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应小于30mm和1.5d(d为钢筋的最大直径);下部纵向钢筋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应小于25mm和d。梁的下部纵向钢筋配置多于两层时,两层以上钢筋水平方向的中距应比下面两层的中距增大一倍。各层钢筋之间的净间距不应小于25mm和d。六、 板钢筋1.板钢筋构造有梁楼盖楼面板LB和屋面板WB钢筋构造(括号内的锚固长度La用于梁板式转换层的板)2.板在端部支座的锚固构造面筋在外侧梁角筋内侧完钩,底筋深入边梁大于5d且到梁中线。注:梁板式转换层的板锚入la3.挑板处钢筋构造大样4.后浇带板钢筋构

11、造大样七、 其他1.受力钢筋保护层注:1. 受力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上表面的距离,除符合表中规定外,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2. 机械连接接头连接件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满足受力钢筋保护层最小厚度的要求。连接件之间的横向净距不宜小于25mm。3. 设计使用年限为 100年的结构:一类环境中,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按表中规定增加40;二类和三类环境中,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采取专门有效措施。4. 板、墙、壳中分布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表相应数值减 10mm,且不应小于10mm;梁、柱中箍筋和构造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2.剪力墙洞口补强构造梁上留洞:b. 开洞应宜在跨中(在剪力小的位置),且在梁

12、高的中部1/3c. 开洞高度不得超过梁高的1/3,洞宽不宜大于650, 梁高小于450时不得留洞。d. 多孔并列时,孔净距不得小于梁高的1/3及200。e. 洞口上下边缘离梁面梁底的距离不小于梁高的1/3及200。板上留洞:矩形洞口边长及圆形洞口直径不大于300时:八、 钢筋施工问题案例问题1折梁下部纵向钢筋配置构造错误:原因分析:上图所示将整根下部纵筋弯折配置,则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折梁下部纵向钢筋受拉,且有拉直的趋势。可能使梁弯折处下部砼崩落,导致折梁破坏。改进措施:折梁下部纵向钢筋不应用整根钢筋弯折配置,而应斜向伸入梁顶同理折板的钢筋也应折断问题21)、梁腰筋的锚固梁受扭腰筋(即平法中N开

13、头表示的腰筋)的搭接锚固做法同构造腰筋(即平法中G开头表示的腰筋)一样改进措施:梁受扭腰筋接锚固做法应同该梁下部纵筋的搭接锚固做法,但框支梁腰筋在端部水平直锚,而构造腰筋搭接锚固长度取15d。2)、梁构造腰筋的间距.当hw450时,在梁的两个侧面应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纵向构造钢筋间距a200。问题3板的第一根钢筋距梁边的距离为按一个设计间距原因分析:从施工角度板边上,第一根筋最主要,不管是单向板、还是双向板,板边上两至三排筋必 须满扣。目的就是防止在扣扣筋、电工配管、给水工等工种,工作时,支座边起的第一根筋绑的不紧,或离支座太远,板的四边伸进支 座板筋难以固定,间距就很容易不均,质量难保;

14、受力角度,板是呈锅状受力则第一根钢筋处受力较中间小。所以这个构造要求仅是从施工角度考虑。改进措施:按下图距梁角钢筋为1/2板筋间距问题4边柱柱顶钢筋锚固错误,如下图:柱顶钢筋锚固长度不够1.5Lae,为了施工方便将弯折段用焊条烧弯或直接不弯折。改进措施问题5剪力墙及梁等构件中的拉钩当为单肢箍放置在剪力墙中拉筋仅钩住水平筋,在梁中拉筋仅钩住纵筋原因分析:箍筋仅钩住或箍住纵筋即可,单肢箍钩住纵筋即可,但作为拉筋在梁中,在钩住纵筋的同时也要钩住箍筋在墙中的拉筋要同时钩住剪力墙的水平和竖向分布筋。当剪力墙配置的分布钢筋多于两排时,剪力墙拉筋应同时钩住外排水平竖向分布筋,还应与剪力墙中间的水平纵筋和竖向

15、纵筋绑扎在一起具体做法如下图:问题6梁板式转换层楼板的底筋未在边梁或墙体内锚固la,仅按锚固长度5d及过梁中线。见上图(板钢筋构造图)有梁楼盖楼面板LB和屋面板WB钢筋构造(括号内的锚固长度La用于梁板式转换层的板)问题7剪力墙竖向钢筋顶部没有伸进板La。正确的做法如下图:另:当剪力墙顶有暗梁AL时,是否只需锚入AL够锚固长度即可?梁平法编写陈青来答:剪力墙竖向钢筋弯折伸入板内的构造不是“锚入板中”(因板不是墙的支座),而是完成墙与板的相互连接。暗梁并不是梁(梁定义为受弯构件),它是剪力墙的水平线性“加强带”。暗梁仍然是墙的一部分,它不可能独立于墙身而存在,所以,当墙顶有AL时,墙竖向钢筋仍然

16、应弯折伸入板中。问题8梁加密区的第一道箍筋距离柱边的间距为一个加密间距,当梁的箍筋加密间距为100时,如下图梁加密区的第一道箍筋距离柱边的间距为50,正确的做法如下图:问题9梁不设拉筋,如下图:正确的做法,如下图:a.有腰筋的梁要设拉筋b4.当梁宽 350时,拉筋直径为 6mm;梁宽 350时,拉筋直径为 8mm。拉筋间距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两倍。当设有多排拉筋时,上下两排拉筋竖向错开设置。C拉筋要同时钩住纵筋及箍筋问题10抗震框架柱螺旋箍开始与结束的位置没有水平段正确做法如下图螺旋箍开始与结束的位置应有水平段长度不小于一圈半并每隔m 加一道12的内环定位筋。问题11在抗震框架柱、墙的暗柱、端

17、柱在采用搭接连接是没有箍筋加密应该在纵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均按5d(d为搭接钢筋较小直径)及100的间距加密箍筋。问题12板端支座面筋锚入边梁或墙,如下图做法:改进做法:问题13梁纵筋与二排与一排间的间距过密(此问题为广东省质量通病二十条内容)正确做法如下图图13.1a 图13.1b(1)一、二排纵筋之间的净距不小于25mm和一排纵筋直径的较大者。如箍筋弯勾阻挡二排纵筋位置,应按如图13.1a、 13.1b。(2)分隔筋直径不小于25mm和纵筋直径的较大者,一、二排纵筋与分隔筋三者必须靠紧,用粗铁丝绑扎。(3)梁面第一分隔筋距支座0.5m处设置,以后每增加3m设一处,同一面纵筋每跨不少于2处;(4

18、)梁底第一分隔筋距支座1.5m处设置,以后每增加3m设一处,每跨不少于2处;另,平法03G101-1中提及关于非接触性搭接:钢筋混凝土的一个重要原理就是钢筋和混凝土的协同作用,其关键是混凝土要充分地包裹钢筋。因此,保证混凝土360度圆周地包裹钢筋是十分必要的,这就是“非接触性锚固”和“非接触性搭接”的意义。 如果两根钢筋是“平行接触”传统的“绑扎搭接连接”就是这样做的在连接区的每根钢筋都有1/4左右的表面积没有被混凝土充分包裹,这就严重地影响了钢筋混凝土的质量,进而影响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实验证明,在受拉试验中的“绑扎搭接连接”的钢筋混凝土杆件,其破坏点都在“绑扎搭接连接区”。尽管一再增加“绑扎搭接连接区”的钢筋长度,仍然无济于事,破坏点还是在“绑扎搭接连接区”。板外墙阳角及挑板阴阳角设附加钢筋原因: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主要是由混凝土温度变形和收缩变形引起的。钢筋混凝土梁、柱、墙、板等构件共处在同一个大气环境中,当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变化时,这些构件的混凝土相应都会产生温度变形和收缩变形。由于体型上的差异,板的体积与表面积的比值较小,在水平方向上楼板的收缩变形一般均超前于(或大于)梁、柱、墙,使板内出现拉应力,梁内呈压应力。 另一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