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22 地形图的判读同步测试_第1页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22 地形图的判读同步测试_第2页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22 地形图的判读同步测试_第3页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22 地形图的判读同步测试_第4页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22 地形图的判读同步测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9-2019学年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2.2 地形图的判读 同步测试一、单选题1.如图中,表示山顶的是() A.          B.          C.          D. 2.读图,回答下题。(1)所示支流中,实际不存在的是() A.  

2、0;                                   B.              &#

3、160;                       C.                          

4、            D. (2)图中占面积最大的地形类型是() A. 平原                                

5、;     B. 高原                                     C. 陡崖    

6、60;                                D. 盆地(3)C点与d点相对高度可能为() A. 401米           

7、;                      B. 368米                          

8、;       C. 827米                                 D. 999米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坡缓的地方等高线 A. 稀疏 

9、;                                B. 密集                &

10、#160;                C. 重叠                               

11、60; D. 向低处突出4.下图中有可能形成小河的地点是(    )A. 甲                                      

12、0;  B. 乙                                         C. 丙   

13、0;                                     D. 丁5.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的地形是() A. 高原     

14、0;                               B. 丘陵                 

15、                    C. 山地                            &#

16、160;        D. 平原6.下列关于分层设色地形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制作成的                  B. 图中蓝色通常代表海洋,颜色越深表示海水越深C. 图中绿色通常表示平原,颜色越浅表示地势越低 

17、;         D. 图中丘陵和低山通常用黄色或深黄色表示,颜色越深表示地势越高7.某中学地理夏令营到野外考察,考虑到暴雨可能引发山洪而产生危险,要求同学们不准在甲地搭帐篷宿营。读右图,回答下题。(1)可能爆发山洪的甲地,其地形部位是() A. 山顶                   

18、0;                 B. 鞍部                               

19、      C. 山谷                                     D. 山脊(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20、0;a、b两地的温差约是1.8                                  B. d坡比c坡陡C. 山顶乙的海拔高度是700米       

21、0;                         D. e处的地形部位是陡崖8.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等高线向高处凸出时则为山谷           &#

22、160;                 B. 等高线向低处凸出时则为山谷C. 等高线呈闭合的地区,表示的是山地                  D. 同一条等高线海拔高度不等9.读“亚洲大陆沿30ºN的地形

23、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甲、乙、丙、丁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正确的是(    ) A. 甲黄土高原             B. 乙阿拉伯高原             C. 丙青藏高原       

24、60;     D. 丁大西洋(2)此图反映亚洲地势沿东西方向变化的特点是(    ) A. 西部高,东部低           B. 东西低,南北高           C. 中部高,东西两侧低     &#

25、160;     D. 四周高,中部低(3)受地势影响,亚洲河流的流向一般是(    ) A. 呈放射状从中部流向四周的海洋                         B. 呈环状围绕着青藏高原C. 呈放射状从四周流向中心&

26、#160;                                   D. 一般自西向东流10.小芳和小兰去测量身高,测得结果为:小兰身高为165cm, 小芳身高为163cm,那么小芳的身高属于(   

27、; ) A. 对比高度                           B. 绝对高度                  &#

28、160;        C. 垂直高度                           D. 相对高度二、填空题11.某户外活动队计划到下图所示区域开展户外活动,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有队员建议乘车到G地后徒步爬甲山,图上量

29、得距离2厘米,则至少得徒步_ 千米。(2)若队员想要开展攀岩活动,应该到ABCD中的_ 。(3)图中甲、乙两山顶的相对高度是_ 。(4)图中小河F的流向是_ 。 12.海拔是指一个地点高出_垂直距离,又称为_高度 13._ 可以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起伏和坡度陡缓 三、综合题14.读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回答问题。(1)图中的数字比例尺写成文字比例尺是_。 (2)图中字母A、F所代表的地形部位的名称分别是_、_。 (3)量算EC间的实地距离约为_千米。(EC间图上相距4厘米) (4)B点的海拔高度为_米,B点比C点高_米。 (5)C点在B

30、点的_方向。 (6)如果在D坡和E坡开垦梯田,应选择在_坡。 (7)F、C处可能发育河流的是_,河流流向是_。 15.读图4,完成下列问题(1)地球公转的周期约为_,请在图甲中相应位置标出地球公转方向 (2)地球公转到图甲中b 位置时的日期为_此时我国各地的昼夜长短情况为_ (3)我国北方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这一天地球正运行在图甲中的_位置 (4)图乙为我国南方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A点的地形部位是_,适合攀岩的是_(填字母)处,河流流向为_ (5)图乙中D地气温为20,则C地的气温为_ (6)图乙中两座山峰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实地距离是_ 16.读图,回答问题(1)读“我国东部沿海某

31、区域等高线图”,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A:_ ,B:_  (2)甲河的流向大致为 _ ,根据图中的信息,描述甲河流的水文特征 _  (3)根据图中信息,简要说说该区域聚落的分布规律_  (4)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夏季易发生的灾害性天气有 _  ;地质灾害有 _  四、选择题17.看图完成后面的小题:(1)甲地与山顶的相对高度是() A. 20米             &#

32、160;                     B. 55米                          

33、60;        C. 300米                                   D. 280米(2)从甲、乙、丙、丁四处出发

34、爬到山顶,难度(费力)最小的是() A. 甲                                         B. 乙   

35、                                      C. 丙          

36、60;                              D. 丁18.我市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到学校附近进行野外考察活动,请仔细读图, 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图中B处地形部位的名称是(  ) A. 山谷    

37、60;                                B. 山脊                

38、;                     C. 鞍部                           &

39、#160;         D. 陡崖(2)在乙村,同学们测得的气温为25,则此时甲村的气温大约是(  ) A. 22                              &

40、#160;     B. 28                                    C. 25     

41、;                               D. 33(3)图中、两个观察点,既能看到甲村又能看到乙村的观察点是(  ) A. 、都能看到        

42、60;          B. 、都不能看到                   C. 能看到                &#

43、160;  D. 能看到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B 【解析】【分析】A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B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C等高线向海拔高出凸为山谷;D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根据题意故选:B【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出凸为山谷2.【答案】(1)C(2)D(3)A 【解析】【分析】(1)山谷部位有河流,山脊部位没有河流,读图可得,和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是山

44、脊,没有河流。(2)图中中心部位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其面积最大。(3)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读图可知,该图的等高距是200米,c点的海拔是700900米,d点的海拔是100300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最大值为900100=800米,最小值700米300米=400米,故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1)C(2)D(3)A【点评】(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

45、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3)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3.【答案】A 【解析】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 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

46、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等高线 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解答】用等高线来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就称之为等高线地形图,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根据等高线不同的弯曲形态,就可以看出地表形态的一般状况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故答案为:稀疏4.【答案】B 【解析】【分析】河流形成于山谷中,图中甲、丙、丁地都是山脊,山脊上不会形成小河。乙地是山谷,所以本题B为正确选项。【点评】河水会随地势影响,由高的地方流到低的地方。在山地地形中,河流往往会在山谷中流淌,不会在隆起的山脊上流。根据等高线的弯曲变化,等高

47、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低的部位凸出为山脊,通过读图可以判断甲、丙、丁地都是山脊。而乙处,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高的部位凸出为山谷,所以称为河流的流经地。通过判断等高线地形图中山谷与山脊的区别,掌握河流受地形影响的特点。5.【答案】D 【解析】【分析】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原,褐色表示高山,白色表示雪山。故选:D。【点评】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图上,按照不同的高度和深度,着上深浅不同的褐色、黄色、绿色、蓝色等颜色,以鲜明的表示地面和海底起伏的形态,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6.【答案】C 【解析】【分析】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的颜色,绘制成的等高线分层设色地

48、形图。图中蓝色通常代表海洋,蓝色越深表示海底越深。绿色通常代表平原,颜色越浅表示地势越高。丘陵和高原通常用黄色或深黄色表示,颜色越深表示地势越高。故C错误,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判读,理解解答即可。7.【答案】(1)C(2)C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可能爆发山洪的甲地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根据题意。故选:C(2)图中a点的海拔高度是300米,b点的海拔高度是600米,其相对高度是300米,a、b两地的温差约是1.8,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故A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图中d处等高线比c处等高线密集,d坡比c坡陡,故B叙述正确,不符

49、合题意;图中的等高距是100米,山顶乙的海拔高度范围是600米700米之间,故C叙述错误,符合题意;e处的地形部位是陡崖,位于等高线的重合处,故D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等高距是指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读图可得,图中的等高距是100米,图中a点的海拔高度是300米,b点的海拔高度是600米。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

50、图理解解答即可。8.【答案】A 【解析】【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本题考查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掌握各种地形的判读方法后,理解解答即可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同一条等高线海拔高度相等故选项A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

51、查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掌握各种地形的判读方法后,理解解答即可9.【答案】(1)C(2)C(3)A 【解析】【分析】(1)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是伊拉克的农业区,位于西亚地区,喜马拉雅山脉位于青藏高原与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的交界处,甲是西亚的阿拉伯高原,乙是南亚的印度河平原,丙是亚洲最高的青藏平原,丁是太平洋。(2)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亚洲是世界上除南极洲外平均海拔高度最高的大洲,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辐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3)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受地势影响,亚洲河流的流向一般是呈辐射状从中部流向四周海洋。10.【答案】D 【解析】【分析】

52、海拔(绝对高度)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地面某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因此小芳的身高属于相对高度。故D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区别,海拔是和海平面相比较,相对高度是任意两个地点相比较。二、填空题11.【答案】3千米  ;B   ;58米  ;由西北向东南流 【解析】【分析】(1)根据比例尺的计算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2×150000=300000厘米=3千米。(2)攀岩应该到陡崖处,ABCD中B处为陡崖,所以应该去B处。(3

53、)甲山顶海拔是678米,乙山顶海拔是620米,甲山顶与乙山顶的相对高度是58米。(4)图中无指向标,方向判断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所以F河流向为自西北向东南。【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等高线的判断及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解答此题需要注意一下几点:(1)比例尺的计算需要结合比例尺的概念(2)方向的辨别需要结合指向标。(3)等高线图的判断要结合等高线的疏密与弯曲。12.【答案】海平面;绝对 【解析】【分析】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是相对高度海拔也称绝对高度,就是某地与海平面的高度差,通常以平均海平面做标准来计算,是表示地面

54、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故答案为:海平面;绝对【点评】本题考查了海拔的定义,要牢记概念,理解答题13.【答案】地形剖面图 【解析】【分析】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地形剖面图指沿地表某一直线方向上的垂直剖面图,以显示剖面线上断面地势起伏状况和坡度的陡缓,因此为了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得用到地形剖面图故答案为:地形剖面图【点评】地形剖面图能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是沿地表某一直线方向上的垂直剖面图,以显示剖面线上断面地势起伏状况地形剖面图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的,能够直观反映地形高低起伏的状况三、综合题14.【答

55、案】(1)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2)山顶;山脊(3)4(4)400;350(5)东北(6)E(7)C;由西南向东北 【解析】【分析】(1)从图中的数字式比例尺得到文字式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2)从等高线地形图看出,A地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F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3)根据比例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又知道两点间的图上距离是4厘米,得到EC间的实地距离约为4千米。(4)从等高线地形图看出,B点所在的等高线海拔是400米,C点所在的等高线的海拔是50米,所以B、C两地的相对高度是:40050=350米。(5)根据指向标箭头指向北向定方向,C

56、点在B点的东北方向。(6)从等高线地形图看出,D处等高线密集,坡度大,E处等高线稀疏,坡度小,所以应选择在E坡开垦梯田。(7)从等高线地形图看出,C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是山谷,山谷中往往出现河流,水往低处流,C处的河流由西南向东北流。故答案为:(1)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2)山顶;山脊;(3)4;(4)400;350;(5)东北;(6)E;(7)C;由西南向东北。【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出凸为山谷;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15.【答案】(1)一年(2)6月22日;昼长夜短(3)d(4)鞍部;B;自西北流向东南(5)18.8(6)900米 【解析】【分析】(1)地球公转的周期约为一年,地球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2)图甲中b 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即6月22日此时我国各地的昼夜长短情况为昼长夜短(3)图甲中的d是北半球的冬至日(4)图乙中A点的地形部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