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与基础施工方案_第1页
地基与基础施工方案_第2页
地基与基础施工方案_第3页
地基与基础施工方案_第4页
地基与基础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录第一章 编制说明11.1 编制目的11.2 编制依据1第二章 工程概况1第三章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23.1地层岩性23.2水文地质条件3第四章 施工总体部署34.1 施工前准备工作34.2 人材机准备情况44.2.1 材料准备44.2.2 主要机械设备配置表4劳动力配备表44.3 施工组织准备5项目管理机构5进度计划54.4 施工临时用水用电5第五章 施工工艺及措施55.1 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及措施55.1.1 工艺原理55.1.2 工艺流程55.1.3 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95.2 混凝土基础施工工艺及措施10测量放线10土方开挖115.2.3 桩头破除、检测及砼垫层施工125.2

2、.4 钢筋工程125.2.5 模板工程12地脚螺栓预埋工程145.2.7 砼工程175.2.8 土方回填175.3 砌体基础施工工艺及措施185.3.1 工艺流程18第六章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96.1保证项目19桩基工程196.1.2 混凝土基础216.1.3 砌体基础236.2允许偏差项目23第七章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25第八章 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26第九章 雨季施工措施279.1雨季工程措施279.2施工场地措施279.3机电设备及材料防护28第一章 编制说明1.1 编制目的本施工方案的编制目的是为本工程的施工组织提供完整纲领性文件,用以指导地基与基础施工与管理,确保优质、高效、安全、文

3、明地完成工程施工任务。1.2 编制依据 工程结构施工图纸相关要求;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及我单位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第二章 工程概况本工程为 。子分部工程包括:桩基、混凝土基础、砌体基础等。(1)桩基均为钻孔灌注桩;桩径500mm,有效桩长10m,共计90根。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钢筋笼采用桩身通长配筋,桩顶留490mm锚固长度,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50mm,钢筋

4、笼主筋下部3m主筋为3根14(螺纹钢)、上部为6根14(螺纹钢)。沿长度每2m做一道12(螺纹钢)的加强筋,钢筋笼箍筋采用6100(200/300)。本工程桩基的单桩承载力设计值R=350KN。桩基设计等级为甲级,桩基础安全等级为二级。(2)混凝土基础包括承台、承台梁、基础梁、基础短柱及地圈梁。承台及承台梁顶标高有两种分别为1.300和0.700,;基础梁顶标高为1.300;地圈梁顶标高为0.050;承台预留柱顶标高为0.400;基础采用C30砼,垫层采用C15砼,二次灌浆采用C35无收缩细石混凝土。钢筋采用HPB300级和HRB400级钢筋。(3)砌体基础底标高有两种,分别为-0.700和-

5、1.300,厚度为240mm。采用MU15机制砖,用M10水泥砂浆砌筑,侧抹20mm厚防水砂浆。第三章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3.1地层岩性依据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勘察深度20.00米内将土层共分为 5层,均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成因的土层,现分述如下:层粉土:褐黄色,稍湿湿,密实中密,摇振反应迅速,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含云母、姜石,具砂感,具氧化铁染色,夹粉质粘土、细砂薄层。层底高程14.69米14.99米,层底埋深5.20米5.40米,层厚5.20米5.40米。 层粉质粘土:黄褐色,硬塑软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稍有光泽 , 具氧化铁染色及灰斑,含贝壳、小螺壳、云母。层底高

6、程12.19米12.47米,层底埋深2.90米4.70米,层厚0.70米3.90米。 层粉土:褐黄色,稍湿湿,密实中密,摇振反应迅速,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含云母,具氧化铁染色及灰斑。层底高程12.24米13.09米,层底埋深7.00米8.40米,层厚2.30米5.10米。 1层粉质粘土:黄褐色灰褐色,硬塑可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稍有光泽,含贝壳、云母,具氧化铁染色及灰斑。层底高程15.21米17.60米,层底埋深2.90米4.70米,层厚0.70米3.90米。 层粉砂:黄褐色灰白色,稍湿,稍密中密,主要矿物成份为长石、石英、云母等。层底高程6.16米6.69米,层底埋深13.50

7、米14.30米,层厚3.20米6.70米。 层粉土:褐灰色,稍湿很湿,密实稍密,摇振反应迅速,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含云母、贝壳。未揭露层底,揭露厚0.70米6.50米。 3.2水文地质条件 本场地勘察深度内未见地下水,由于地下水埋藏较深,可不考虑地下水对基础及建筑物的影响。第四章 施工总体部署4.1 施工前准备工作4.1.1 编制施工方案。4.1.2 组织技术人员认真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相关专业施工规范、质量评定标准。编写施工记录。4.1.3 编制材料需求计划。4.1.4 做好“三通一平”工作,保证施工作业要求并放定桩位基点基线和基础轴线。4.1.5 做好各级技

8、术交底与各工种的培训工作。4.1.6 测量放线并由甲乙双方共同复测桩位基线,确定无误后,进行桩位放线,并做好标记。4.1.7 根据场地条件,合理布置施工现场,确定施工顺序。4.1.8 设备、材料进场,并复检材料,安装设备、机具。4.1.9 签订各级安全、质量责任状。4.2 人材机准备情况4.2.1 材料准备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预算的分析,建筑材料均应根据实际情况分批进场。4.2.2 主要机械设备配置表序号设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液压步履式长螺旋钻机台1CFG26型2挖掘机台2ZX60、ZX200-3G3吊车台18T4混凝土罐车辆210m35压路机台220吨、小型压路机6自卸汽车辆27地泵辆18

9、钢筋切割机台13Kw9钢筋弯曲机台25.5Kw10钢筋截断机台17.5Kw11电焊机台314kw12发电机台1200kw13全站仪台1索佳SET21014水准仪台1苏州一光DSZ24.2.3劳动力配备表工种木工钢筋工架工瓦工电工测量工普工数量10人15人10人10人2人2人10人4.3 施工组织准备4.3.1项目管理机构本工程主要项目管理人员15人,其机构及职能设置见附表3.1。4.3.2进度计划本项目地基与基础工程计划2016年3月15日开工,4月20日完工,工期37天。 4.4 施工临时用水用电施工用水、用电利用现场临时水电系统,已接至施工现场。第五章 施工工艺及措施5.1 钻孔灌注桩施工

10、工艺及措施5.1.1 工艺原理混凝土灌注桩是利用长螺旋钻机钻孔至设计标高,停钻后在提钻的同时通过设在内管钻头上的混凝土孔,压灌混凝土,压灌至设计桩顶标高后,移开钻杆将钢筋笼压入桩体。在压灌混凝土到桩顶时,灌入的混凝土要超出桩顶800mm,以保证桩顶混凝土强度。5.1.2 工艺流程定桩位、复核钻机就位钻进至设计深度终孔验收灌注混凝土清土提升钻杆混凝土灌注至设计桩顶上800mm起吊钢筋笼、振动锤启动振动锤、下插钢筋笼钢筋笼插至设计标高转移钻机循环下个桩位施工完成桩基检测。长螺旋钻机钻孔桩施工工艺流程见图5.1。测定桩位钻机就位压灌混凝土土方清理抄测标高钢筋笼压装筑混凝土成桩钻孔图5-1 长螺旋钻机

11、钻孔桩施工工艺流程图5.1.2.1 测量放线(1) 以业主提交的测量控制基准点为控制点,建立闭合导线控制网,闭合导线控制网建立在场地四周,放出桩位打上小木桩,木桩顶钉上小铁钉。经复核无误后方可施工。(2) 施工测量的精度: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执行。5.1.2.2 桩机就位将基本就位的桩机用线锤吊线对中,调整桩机位置直到钻孔中心与桩位中心重合为止;必须保持平稳,不发生倾斜、位移,为准确控制钻孔深度,在机架上或机管上作出控制的标尺,以便在施工中进行观测、记录。5.1.2.3 钻孔 钻头刚接触地面时,先先关闭钻头封口,下钻速度要慢。正常钻进速度可控制在11.50m/min ,钻进过

12、程中,如遇到卡钻、钻机摇晃、偏移,应停钻查明原因,采取纠正措施后方可继续钻进。钻孔作业应分班连续进行,认真填写钻孔施工记录,交接班时应交待钻进情况及下一班注意事项。应经常注意土层变化,在土层变化处均应捞取土样,判明后记入记录表中并与地质剖面图核对。5.1.2.4 土方清理钻出的土方及时清理,并统一转移到指定的地方堆放。5.1.2.5 终孔钻孔到达设计标高时,经设计、建设、监理、施工等单位的代表按有关验收条件和设计要求进行验收,被确认终孔后,方可停止钻进。5.1.2.6 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必需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混凝土塌落度应控制在180200mm并具有较好的和易性、流动性,现场检验混凝土塌落度,

13、不合格要求的砼不得用于本工程。提升钻杆接近地面时,放慢提管速度并及时清理孔口渣土,以保证桩头混凝土质量。有专人负责观察泵压与钻机提升情况,钻杆提升速度应与泵送速度相匹配,灌注提升速度控制在2.5m/min,严禁先提钻后灌料,确保成桩质量,混凝土灌注必须灌注至高出桩顶标高800mm,保证桩头质量。每台桩机每台班制作试块一组,并由专人负责,按规范要求制作,养护和送检,龄期28天,5.1.2.7 钢筋笼制作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钢筋砼施工规范要求。钢筋笼上必须设保护层垫块(保护层厚度为50mm);应在钢筋骨架外侧设置控制保护层厚度的垫块,可采用与桩身混凝土等强度的混凝土垫块或用钢筋焊在竖向主筋上,其间距

14、竖向为2m,横向圆周不得少于4 处,并均匀布置。纵向钢筋的搭接采用单面满焊,焊缝长度不小于20d,纵横钢筋交接处均应焊牢。钢筋骨架制作完毕后,应按桩分节编号存放;存放时,小直径桩堆放层数不能超过两层,大直径桩不允许堆放,防止变形;存放时,骨架下部用方木或其他物品铺垫,上部覆盖。5.1.2.8 钢筋笼安装(1)改造桩机,将长螺旋施工灌注与下钢筋笼一体化,砼灌注后三分钟内立即开始插笼,减少时间差,减小插笼难度。(2)长螺旋钻机成孔、灌注混凝土至地面后及时清理地表土方,立即进行后插钢筋笼施工。把检验合格的钢筋笼套在钢管上面,上面用钢丝绳挂在设置于法兰的钩子上。(3)因钢筋笼较长,下插钢筋笼必须进行双

15、向垂直度观察,使用双向线垂成垂直角布置,发现垂直度偏差过大及时通知操作手停机纠正,下笼作业人员应扶正钢筋笼对准已灌注完成的桩位。(4)下笼过程中必须先使用振动锤及钢筋笼自重压入,压至无法压入时再启动振动锤,防止由振动锤振动导致的钢筋笼偏移,插入速度宜控制在1.21.5m/min。(5)钢筋笼下插到设计位置后关闭振动锤电源,最后摘下钢丝绳,用长螺旋钻机把钢管和振动锤提出孔外,提出过程中每提3米开启振动锤一次,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5.1.2.9 桩头清理成桩后,在不影响后续成桩的前提下,及时组织设备和人员清运打桩弃土,清土时需注意保护完成的桩体及钢筋笼,弃土应堆放至指定地点,确保施工连续进行。5

16、.1.2.10 桩基检测灌注混凝土桩施工完毕28天后进行检测,由专业检测单位进行检测试验,检测桩位由监理单位及建设单位进行会审后确定,施工单位配合进行桩帽的制作工作。5.1.3 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5.1.3.1 堵管长螺旋钻孔钻头两边设计有两个钻门,在施工过程中钻门关闭防止钻屑进入钻杆内造成钻杆堵塞。当泵砼时随着泵压增加两钻门打开,由此将砼灌入孔内。一旦提钻时钻门打不开,直接导致钻孔内无混凝土,后果严重。所以要求每次开钻前后均应检查钻门是否卡死。如果出现塑性高的粘性土层,则采用钻具回转泵砼法,就是在泵砼的同时使钻具在提拉下正向回转,使挤压在钻门的泥松动或脱落,从而在泵压下打开钻门。5.1.

17、3.2 卡钻长螺旋钻机钻进过程中如果钻具下放速度过快,致使钻出的钻屑来不及带出孔外而积压钻杆与孔壁之间,严重时就会造成卡钻事故。如果事故轻微,应立即关掉回转动力电源,将钻具用最低提升速度提起后重新施钻即可;如果事故严重首先应将钻机塔下大梁用机枕木垫好,再用最低提升速度拉钻具。 断桩、缩径和桩身缺陷出现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钻杆提升速度太快,而泵砼量与之不匹配,在钻杆提升过程中钻孔内产生负压,使孔壁塌陷造成断桩,而且有时还会影响邻桩。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一是合理选择钻杆提升速度,通常为1.82.4m/min,保证钻头在砼里埋深始终控制在1m以上,保证带压提钻;二是隔桩跳打,如果邻桩间距小于5d时,

18、则必须隔桩跳打。 桩头不完整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停灰面过低,没预留充足的废桩头,有时提钻速度过快也会导致桩头偏低,解决之道在于平整工场地时保证地面与有效桩顶标高距离不小于0.6m,停灰面不小于有效顶以上0.8m。5.2 混凝土基础施工工艺及措施5.2.1测量放线5.2.1.1 建立控制网(1)根据图纸要求,对施工现场进行放线、定位。建立测量控制方格网,采取正反两方向闭合测量,修正成果,以减少平面误差。在所有建筑物的角点,必须设立横向、纵向两个控制界桩,并采取适当的加固措施,避免控制界桩在施工过程中遭破坏。所有横向、纵向轴线均设立相对固定的定位桩,所有定位桩的顶标高尽量控制在± 0

19、.000以上1020 cm,以便日后拉模线、拉尺丈量复核。(2)在建筑物南北两侧各设立一个临时水准点。同样,临时水准点设立后,亦须经过闭合测量。5.2.1.2 利用全站仪对承台、基础梁、基础短柱轮廓进行定位,打设定位桩。5.2.1.3 标高控制:从控制桩上高程点引测,以控制基础各部位标高。5.2.1.4 中心线控制:采用全站仪、钢卷尺,从控制桩引测以控制基础。土方开挖5.2.2.1 土方开挖采用反铲挖土机挖土,自卸汽车运土,挖出的土方运至指定的位置堆土场。5.2.2.2 基坑开挖后,基坑周围应及时用钢管围护,晚上用红色警戒灯挂于保护钢管上。(具体做法见图5-2)图5-25.2.2.3 基坑开挖

20、方式为:钢结构基础底标高为2.100,土方边坡系数为1:0.33,砖混结构基础底标高为1.300,采用机械整体开挖,人工修底土方边坡系数为1:0.33。 5.2.2.4 报验土方挖至挖设计标高后,及时给监理单位报验。报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后续程序施工。5.2.3 桩头破除、检测及砼垫层施工开挖至要求标高后及时破除桩头砼,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并配合检测单位对桩身质量进行检测。桩检合格后,进行砼垫层施工。5.2.4 钢筋工程5.2.4.1 钢筋制作:钢筋进场后应约监理现场见证取样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施工作业前,按照设计图纸以及现行的国家施工验收规范由技术人员绘制钢筋下料单,现场制作人员依据下料单进

21、行制作,并按规格、品种、型号分类挂牌堆放。5.2.4.2 钢筋绑扎:(1)钢筋保护层:采用50mm厚的预制砼垫块或砂浆垫块来控制。(2)钢筋绑扎应符合GB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钢筋绑扎前,必须将垫层底板冲洗干净。钢筋的根数、间距均严格按照图纸要求划线绑扎。5.2.5 模板工程(1)基础模板选用木模板施工。施工作业前,根据图纸尺寸标高确定选用模板的规格、数量并进行配模。(2)基础模板两次支设完成,第一次是在垫层封好后,弹出基础边线,开始支第一次模板,支模高度至承台第一步台阶处。在第一步台阶模板支设完毕后,浇筑承台混凝土。在混凝土强度满足施工要求后,支设第二步台阶

22、模板(基础短柱模版)。 (3)模板加固采用钢管及100*50方木作为背楞,背楞与模板垂直,水平方向用两根48×3.5mm钢管通长布置,用12对拉螺栓加固模板(具体做法见图5-3、5-4)。由于承台尺寸不一,施工时应根据承台的实际尺寸加设钢管、方木和对拉螺栓。图5-3图5-45.2.6地脚螺栓预埋工程5.2.6.1地脚螺栓骨架加工(1)利用12 mm厚木板或竹胶合板按设计尺寸加工成型,画好螺孔位置,并将螺孔钻出,螺孔直径以比地脚螺栓直径大1mm为宜,制成样板。这样将准确地控制地脚螺栓相对位置,样板重复利用率高,操作性强,大大提高了制作地脚螺栓钢骨架的效率。(2)制作支架,将样板平放其上

23、,再把地脚螺栓用双螺母固定在样板上,将水平、垂直位置调准,用直径12mm钢筋将地脚螺栓焊成一个整体骨架,设上下两道钢筋环箍,再校正一遍,消除误差后卸下螺母及样板,从而牢牢地控制了地脚螺栓的相对位置。5.2.6.2地脚螺栓的埋置(1)地脚螺栓套板加工地脚螺栓套板的尺寸及套板上的开孔与日后上部结构中柱脚底板的尺寸及开孔应一致。套板采用30mm厚的木板,长度为短柱沿螺栓方向尺寸,宽度为螺栓直径+80mm,根据节点详图所规定的尺寸及开孔位置进行加工(见图5-5) 。开孔直径应比地脚螺栓直径大2mm为宜。同时,套板面须用墨线弹出,纵横轴线穿过该组地脚螺栓的具体位置,以便日后复核。(2)地脚螺栓安装基础短

24、柱钢筋绑扎时,在短柱两侧竖筋上焊接两根12水平钢筋,然后利用吊车将地脚螺栓吊入短柱内,使骨架下部环箍置于其上,并保证地脚螺栓的标高符合设计高度。(3)标高控制支设短柱模板,将地脚螺栓的螺杆由下至上穿过套板,在螺杆上拧上相应的螺母,通过螺母的松紧,调节地脚螺栓的顶部标高,用水准仪测量控制螺栓顶图5-5标高,直到与图纸要求相符合为止。在施工过程中,用水平尺检测套板及螺杆,必须使套板面处于水平状态,螺杆处于垂直状态。(4)平面位置控制套板及螺栓就位后,须用经纬仪进行复核。将经纬仪架立在需复核的地脚螺栓的轴线控制点上,目镜瞄准远端该轴线的另一控制点,确定目镜中十字丝中心,即为该轴线位置,然后复核位于该

25、轴线上的每组地脚螺栓与轴线位置关系是否准确,并修正结果。经纬仪复核必须纵、横两个方向进行。5.2.6.3地脚螺栓的固定在上述两项工序完成并矫正后,须固定地脚螺栓。具体固定方法如下:将套板固定在短柱模板锁口方木上,并且每组螺栓的四角部位用8钢筋焊接连接(见图5-6)。图5-65.2.6.4混凝土浇筑浇筑混凝土前,螺栓套板上部的螺杆及螺母须抹上黄油后用塑料布包裹,并用铁丝扎紧。浇筑混凝土,特别是采取泵送混凝土施工时,须避免混凝土的挤压导致地脚螺栓移位。混凝土泵管应避免直接对着地脚螺栓浇筑,尽可能在地脚螺栓及周边30 cm范围内采取人工布料。在使用振捣棒时,切勿在上述区域内振动过频。在浇筑混凝土时,

26、施工人员须加强对地脚螺栓的监测,用水准仪、全站仪随时对各组地脚螺栓 ( 特别是周围正进行浇筑混凝土的地脚螺栓) 复核。一旦发现偏差, 应立刻进行校正。5.2.6.5成品保护混凝土终凝后,应立即拆除地脚螺栓套板,并在地脚螺栓周边30 cm的范围内,用高强度水泥砂浆找平至设计要求的标高。所有柱底标高的误差不能大于+3mm。 待砂浆干硬后,即用全站仪定位,放线后复核地脚螺栓的位置, 对于偏差大于+3mm的地脚螺栓须纠正偏差。具体方法为:将螺杆上的丝牙包裹多层软布, 用2 m左右的空心钢管套入后向正确的位置方向纠正。注意不能用力过猛, 以免将螺栓扳断。所有螺栓经复核后,若在短时间内不进行上部结构的安装

27、, 须在螺纹上涂上固体黄油, 用塑料纸包裹并用铁丝扎紧。5.2.7 砼工程(1)本工程基础采用C30砼,垫层采用C10砼,砼浇筑采用泵送砼。(2)混凝土输送泵浇筑时,应注意砼供应必须保证砼泵能连续浇注,尽可能避免因混凝土浇筑中途停歇造成施工缝。(3)砼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器,严格按照快插慢拔的原则,振点均匀,间隔为3040cm,严禁出现漏振、过振现象。上层砼振捣时,振动棒插入下层砼深度50mm左右。振捣时不得碰模板、钢筋、埋件等。(4)砼养护:采用洒水养护,根据气温情况决定浇水保湿的频率,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5)砼检验:砼浇时按规范要求进行塌落度检查,并留设标养试块和自然养护试块进行砼强度检

28、验。(6)砼拆模:基础砼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30%以上后方可拆模。拆模时,注意保护好基础砼梭角不被破坏。拆模后,应将对拉螺栓割除,并对割除位置进行防护处理。 5.2.8 土方回填基坑清理完毕,并排除基坑积水杂物后,隐蔽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土方回填,回填土的土质、压实系数应满足设计要求,填土顺序由低到高,沿基础四周水平分层夯实,每层铺土厚度不大于300mm,选用蛙式打夯机或振动夯压实,压实时要按照一定方向进行,一夯压半夯,每遍纵横交叉,分层夯打,夯实路线由四周开始,然后移至中间。按规范要求取样试验,测定回填土的最佳含水率及密实度。5.3 砌体基础施工工艺及措施5.3.1 工艺流程表层清理砖浇水湿润砂

29、浆搅拌气体砌筑表层防水砂浆涂抹5.3.1.1 砖湿润:砖提前12d浇水湿润,砌筑时含水率控制在10%15%。5.3.1.2 砂浆搅拌:采用M10水泥砂浆,砂浆配合比应采用重量比,其配合比要按施工当日的砂子含水率来调整实验室配合比为施工配合比。施工时,要做到车车过磅。采用机械搅拌,时间不小于2min。5.3.1.3组砌方式:砌体基础墙厚为240mm厚,采用一顺一丁砌筑法。(1)砌筑前,将基层面或砌好的部位清理干净,并洒水湿润。若找平层厚度大于20mm时,必须采用C15细石砼进行找平。(2)根据放出的墙身边线排砖撂底。(3)在砌体两侧弹出砖层线,依线砌筑,以保证灰缝均匀顺直。(4)先盘角,每次盘角

30、高度不超过3皮,并及时吊靠,发现偏差及时纠正,盘角砌筑完成后,才可正式砌墙,挂双面线。(5)砌砖操作方法采用“三一”砌筑法,即“一铲灰、一块砖、一挤压”。(6)砖砌体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82%。竖向灰缝采用挤浆法或加浆法,使用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80%,严禁用水冲浆灌缝。(7)墙中的洞口管道、沟槽和埋件等应在砌墙时正确预留或预埋。第六章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6.1保证项目6.1.1桩基工程6.1.1.1桩位及标高控制措施(1)对桩位采用22圆钢打孔并灌白灰作为标志,深度不小于30cm。(2)放线定位后必须经复核签证方可施工。(3) 为确保成桩位置偏差100mm,钻机定位要准确、稳固、水平,钻头

31、中心与桩位中心重合,其水平位置偏差要小于10mm。(4)用水准仪将地面高程引到可靠且便于测量和检查的位置处,以便随时测量计算孔深及孔底标高,终孔时用测绳测量以保证孔深达到设计要求。6.1.1.2成孔钻进检查(1)开孔前质检员测量钻头直径、并记录备查,钻头直径应和设计桩径相同。(2)钻进过程中应注意地层变化,并在地层变化时测量孔深,推算并记录界面标高,在终孔前应测量孔深、推算桩长,保证桩身长度不小于设计要求。终孔后检测孔径、孔深,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3)施工成桩间距,一般宜4d,桩间距小于4d时,应隔孔跳打。6.1.1.3钢筋笼的标高与保护层厚度的控制措施(1)钢筋笼的定位,根据地面

32、标高计算钢筋笼顶标高,将钢筋笼压装到位后,测算钢筋笼顶标高,钢筋笼顶标高允许误差±50mm。(2)钢筋笼保护层厚度50mm,要用高标号水泥砂浆制作,半径50mm,圆形垫块,中心有14mm孔,钢筋笼制作时用12mm钢筋安置在主筋圆周三个对称点上,以确保钢筋笼在孔内保持居中状态,保护层垫块间距为2000mm。6.1.1.4钢筋笼制作质量控制及成品保护措施(1)本工程所有钢筋品种、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2)钢筋的下料、制作在场外进行,运输用跑车进行。(3)钢筋制作时要按图纸设计及规范有关要求精确下料,保证质量的同时节省材料。(4)钢筋笼的堆放、搬运和起吊应考虑安放入孔的顺序、钢筋笼变形等

33、因素。堆放时,支垫数量要足够,位置要适当,堆放时最高不得超过3.0m。(5)现场要准备雨布以防下雨将钢筋笼和原材淋湿导致生锈。(6)对在堆放、搬运和起吊过程中已经发生变形的钢筋笼,应进行修复后再使用。(7)钢筋笼制作完成后,经有关人员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放。6.1.1.5混凝土质量控制及成品保护措施(1)按常规检查混凝土,包括混凝土的质量、和易性、坍落度。(2)混凝土搅拌严格按施工配合比进行,要有检验报告及商砼合格证书等,并按规定留取试块。(3)混凝土留置时间不得过长,从打成料到灌注不得超过一小时,不准随便加水,需要的情况下要有专业人员按规定加外加剂以保证成品混凝土的质量。(4)混凝土灌

34、注前应检测孔深、沉渣厚度。(5)混凝土灌注过程中要记录灌注的混凝土方量和测量的混凝土顶面标高,记录出现过故障的内容,若有卡管、坍孔、混凝土堵管等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断桩,并防止桩身夹泥夹土造成断桩。(6)混凝土灌注结束前,测量混凝土顶面标高,该标高按有关规范应高出设计桩顶标高800mm,但桩头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7)以灌注完毕的成品混凝土桩要放上井口盖,不得往桩头上乱扔杂物和垃圾,待混凝土自然凝固4小时后用土覆盖严实进行自然养护。重型机械不得在上面行走,也不能在上面堆放物品,严格保证桩的质量。6.1.2 混凝土基础6.1.2.1 施工人员的控制(1)建立健全质量管理组织体系,使质

35、量工作贯穿于工程建设施工合同范围内的全过程,各环节、各工序。(2)加强对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教育,把“质量第一”的意识灌输到每一位员工头脑中,使人人重视质量,人人抓质量。(3)加强对工人的技术培训工作,做到上岗前有培训,操作前有交底,并不断提高其业务水平及技术水平。(4)加强对特殊作业人员及特殊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与培训工作,做到特殊岗位人员均持证上岗。(5)加强对劳务人员的管理: 根据本工程特点挑选有经验的劳务队伍,并签订劳务合同。 进场人员需进行上岗前培训,并进行安全教育和质量教育,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6.1.2.2施工材料、构配件的控制(1)施工周转材料的控制 模板在使用前,必须经维修、刷

36、隔离剂,不合格的模板不许使用。 安全网在采购时,必须是经检验鉴定合格的产品。 钢管及扣件在使用前,必须进行外观、尺寸和性能进行检验。 对已严重受损、开裂的跳板,不得用于工程上。(2)原材料采购的控制 原材料使用前,对钢材、商品砼均需进行分供方考察、评审,并根据工程情况与合格分供方签订材料采购合同,明确质量要求。 对零星采购或一般要求的材料,可根据其样品、说明书,进行评价。 对进场工程材料应及时报验(3)砼的质量控制砼在施工前,必须向砼搅拌站书面提出所使用砼的质量要求,砼到达施工现场后要对混凝土坍落度进行测定。6.1.2.3施工机械设备及计量器具的控制(1)施工机械设备进场后,在使用前,对其设备

37、性能和运行能力进行试车验证,并做好记录。(2)机械设备实行定人、定机、定岗管理,设备操作人员根据公司机械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实施细则对设备进行检查、维护、保养。(3)对水准仪、全站仪、钢卷尺等计量器具,必须是经鉴定合格,并在有效期时间内,方可作用。6.1.2.4施工过程的控制(1)认真做好图纸的自审及会审工作,编制单位工程施工方案,将施工方案及技术交底以书面形式落实到施工班组,并对施工中重点及难点工作以交底会形式对班组进行讲解。(2)严格按施工图纸、技术标准、施工规范、规程进行施工,虚心接受业主、设计、监理单位及质量监督部门监督指导。(3)严格执行工序质量“自检、互检、专检”的三级质量检查制度,专

38、检合格后,方可通知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4)严格执行工序交接制度及专业会签制度,下道工序施工时,应保护好上道工序成果。(5)将土方开挖及螺栓安装作为本单位工程的质量控制点。(6)砼浇灌后612小时后,派专人对砼进行养护。(7)注重工程技术资料收集、整理、统计、归类存档工作,做到资料与工程施工同步。(8)根据工程实体及工程相关技术资料,依据GB50300-2001标准对其质量进行评定,并上报有关单位对工程进行验收。6.1.3 砌体基础(1)砖和砂浆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同品种、同强度等级砂浆各组试块的平均强度不小于设计强度值。(2)砌体砂浆必须密实饱满,砌体水平灰缝饱满度不小于80%

39、。6.2允许偏差项目长螺旋钻孔灌注桩允许偏差表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钢筋笼主筋间距±10尺量检查2钢筋笼箍筋间距±20尺量检查3钢筋笼直径±10尺量检查4钢筋笼长度±100尺量检查5桩径100、40尺量检查6桩的位置偏差垂直于桩基中心线12根桩d/6且不大于200拉线和尺量检查单排桩群桩基础的桩沿桩基中心线条形基础的桩d/4且不大于300拉线和尺量检查群桩基础的中间桩7垂直度1/100吊线和尺量检查注:d为桩直径,H为桩长。砖墙尺寸、位置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见下表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基础墙轴线位移1010用经纬仪复查或检查施工测量记录

40、基础顶面和楼面标高±15±15用水平仪复查或检查施工测量记录墙面垂直度每层55用2m直尺和楔形塞尺检查全高小于或等于10m1010用经纬仪或吊线和尺检查大于10m2020表面平整度混水墙、柱88用2m直尺的楔形塞尺检查水平灰缝平直度混水墙10拉10m线和尺检查水平灰缝厚度(10皮砖累计数)±8与皮数杆比较,用尺检查外墙上下窗口偏移20用经纬仪或吊线检查,以底层窗口为准门窗洞口宽度(后塞口)±5用尺检查第七章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的法律,严格执行劳动部重大事故隐患管理规定,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做好防火安全工作,主

41、要做好以下工作:7.1 工程开工前,进行全员安全生产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点。落实岗位责任制,严禁违章作业、违章指挥。7.2 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7.3 施工机械和电气设备不得带病运行和超负荷作业,发生异常情况应停机检查。7.4 施工人员必须服从统一指挥,操作人员必须得到指挥信号后,方可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操作。7.5 电焊机必须接地,以保证操作人员安全,焊工必须穿戴防护衣具。7.6 现场围护,施工区域四周用钢管搭设围栏,四周设置警示牌及警示标语,非施工人员禁止入内。7.7 非施工人员不准擅自进入施工现场。7.8 施工现场用电设专人管理,责任到人,不准在宿舍内使用电炉,非电工人员严禁乱拉乱接电线和动用各类电器设备。专业电工每天进行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7.9 配电系统采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