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测试第一单元_第1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测试第一单元_第2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测试第一单元_第3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测试第一单元_第4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测试第一单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科版六年级下学期 科学第一单元 单元测试二一、 填空1.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顺序是_。    注视物镜,用手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    看到物体图像后,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明晰    将所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    左眼注视目镜,并用手调节粗准焦螺旋,缓慢地提升镜筒    2.放大镜放大的倍数与它的_是亲密相关的。 3.第一个提出“细胞这个名称的人是_国物理学家_。 4.光线从空气中进入_中会产生折射变_

2、,而人们认为从物体反射的光是_,所以通过_看到的物体会感觉大些。 5.放大镜是我们在科学学习中经常用到的观察工具,也叫_镜。通过放大镜等透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_。 6._是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构造显微镜的生物学家。 7.物体的微细构造必须制成_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清楚。 8.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_。 9.假如一个放大镜平贴在书上能看清一排有8个字,提升高度以后字被放大到最大而不模糊时只能看清2个字,说明这个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_倍 二、选择10.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机画面时,会看到排列有序的三色光区域    。 A. 红、黄、蓝&

3、#160;                              B. 红、绿、黄                 

4、              C. 红、绿、蓝11.我们在观察洋葱切片时用_,在观察食盐晶体时用_。  A望远镜    B肉眼    C放大镜    D显微镜 12.17世纪是    用显微镜看到了奇妙的微生物世界后,给人们带来了治病的希望。   A. 法国科学家巴斯德  

5、0;                                           B. 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C. 荷兰科学家列文虎

6、克                                           D. 美国科学家爱迪生13.以下物体不合适用来培养微小生物的是 

7、;   。   A. 鱼缸里的水                                   B. 矿泉水       &

8、#160;                           C. 池塘水14.显微镜的创造,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今天的电子显微镜已经可以把物体放大    倍。   A. 2万       &

9、#160;                           B. 2019万                    

10、               C. 200万                                 

11、  D. 20万15.为了把物体放得更大,我选择    放大镜来观察物体 A.                       B.               &

12、#160;       C. 16.罗伯特·胡克首次发现并命名为“细胞的观察对象是    。   A. 一块洋葱表皮                    B. 一粒花粉      

13、0;             C. 一颗食盐晶体                    D. 一块软木薄片17.观察写有字母“q的装片,视野中看到的图像是    。   A. q  

14、;                                         B. b       &#

15、160;                                   C. d             

16、;                              D. P18.在观察水中微生物时,常常加一些脱脂棉纤维,主要目的是为了    。   A. 将不同的微生物分隔开     

17、60;                                 B. 吸除多余的水分C. 减慢微生物的行动速度           

18、                            D. 给微生物提供适宜的环境19.下面四幅图是制作洋葱表皮切片标本的四个根本过程,正确的顺序是    。 A.         

19、60;                         B.                        &

20、#160;          C. 三、判断20.把物体直接放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物体的微细构造。 21.面团发酵时体积会缩小。 22.自然界中所有的固体物质都是晶体。 23.绿藻能使鱼缸里的水发绿。 24.霍乱、肺结核、伤寒等可怕的疾病都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25.载玻片挪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物体图像挪动的方向是相反的。 26.一个细菌又称一个菌落。 27.在制作显微镜时,我们要用两个放大倍数一样的凸透镜。 28.把橘皮、馒头等放在温暖枯燥的环境中就可以进展霉菌培养。 29.利用酵

21、母菌发面后,体积可以到达原来的78倍。 30.水晶、雪花、玻璃、珍珠都是晶体。 31.菌落是很多细菌聚集到一起形成的。 32.科学家选择光学显微镜来观察SARS病毒。 33.人类利用酵母发面的历史已有5000多年。 34.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手上的细菌。 四、综合题35.连线五、实验探究36.                         

22、0;    1在以下图中标出:目镜、调节旋钮、物镜、载物台、反光镜2使用它时,首先要调节_完成对光。 3装片放在载物台上后,要先使镜筒_,然后再渐渐上升直至看到标本的像。 4假如按照3的操作始终没有看到标本的像,可能的原因是_。 5假如已看到标本的像,但像的位置偏下,需要使像向上挪动,那么手在实际操作时应将载玻片往_方向挪动。 37.把制作简易显微镜的步骤按照先后顺序排列起来。  A将两个放大镜固定起来  B准备两个放大镜  C找到物体最明晰的图像  D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间隔  _ _ _ 38.分类。 

23、;   松香  白糖  珍珠  琥珀  碱面  雪花  玻璃  食盐  晶体:_。  非晶体:_。 39.附加题:在显微镜下,某同学在目镜中发现一个微生物做顺时针游动,那么实际上,该微生物实际怎样游动?        A. 顺时针                

24、;                   B. 逆时针                             

25、      C. A,B都可以答案解析部分一、  填空 1.【答案】 【解析】【解答】要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和本卷须知。【分析】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着镜座,将显微镜向着光摆放在平坦的桌面上;2、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到镜筒下;3、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一个亮的光圈;4、调节粗准焦螺旋将镜筒抬起,使低倍物镜离载物台大约2-3厘米。将想观察的标本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要使标本恰好在载物台通光孔的中央;5、调节准焦螺旋,降低镜筒,使低倍物镜恰好在载玻片的上面

26、;6、从目镜往下看,调整准焦螺旋,将镜筒渐渐地抬升到标本出如今视野里为止,调节光线使你尽可能的看清标本;7、渐渐挪动载玻片,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注意挪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正好相反。2.【答案】凸度 【解析】【解答】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它的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速越大。【分析】凸度越大,焦距越短,放大倍数越大。3.【答案】英;罗伯特·胡克 【解析】【解答】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构造,第一个提出“细胞这个名称。【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4.【答案】玻璃;弯曲;直线;凸透镜 【解析】【解答】光从空气传播到玻

27、璃、水等不同种物质中,会变弯曲,而人们认为从物体反射的光是直线,所以通过凸透镜看到的物体会感觉大些。【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不同种介质中,会发生偏折。5.【答案】凸透;视野 【解析】【解答】放大镜、显微镜都是凸透镜。通过放大镜等透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视野。【分析】掌握放大镜的特征。6.【答案】列文虎克 【解析】【解答】列文虎克是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构造显微镜的生物学家。【分析】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显微镜是通往微观世界的重要工具。7.【答案】玻片标本 【解析】【解答】物体的微细构造必须制成玻片标本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清楚。【分析】玻片标

28、本1、擦拭:用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干净2、滴水:取一张干净的载玻片,在其中央滴一滴清水3、取材:用镊子撕取一小片洋葱鳞片叶表皮,将其放置在载玻片上的清水中4、盖片:用镊子轻轻夹住盖玻片的一侧,让另一侧接触清水,缓缓放下盖在材料上,注意不要产生气泡5、染色: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反复几次,直至染液染过材料6、整理:用吸水纸将除盖玻片下的多余染液吸干净,临时玻片标本即制作成功8.【答案】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解析】【解答】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分析】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进化论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9.【答案】4 【解

29、析】【解答】放大倍数=8÷2=4倍。【分析】原来八个字大小等于如今两个字大小。所以一个相当于原来的四个,放大倍数为4倍。二、选择 10.【答案】C 【解析】【解答】光的三原色:红绿蓝。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所有的光都是由这三原色复合而成。11.【答案】D;C 【解析】【解答】比较微小的用显微镜D符合题意,较大的用放大镜。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C【分析】显微镜放大倍数比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大。12.【答案】C 【解析】【解答】A、法国科学家巴斯德最早发现细菌。不符合题意。B、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第一个发现细胞。不符合题意。C、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抑制成世界上最早的

30、可放大近300倍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符合题意。D、爱迪生创造了灯泡。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掌握科学家及他们的科研成果。13.【答案】B 【解析】【解答】A、鱼缸里的水符合微生物的生长环境,可以培养微小的生物,不符合题意。B、矿泉水里不含有丰富的矿物质,也没有氧气,不能用来培养微小的生物,符合题意。C、池塘水是自然水,可以养微生物,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微生物的成长需要一定的生存环境。14.【答案】C 【解析】【解答】掌握根本知识,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抑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15.【答案】A 【解析】【解答】凸度

31、越大,放大倍数越大。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凸透镜的放大倍数和它的凸度有关。16.【答案】D 【解析】【解答】罗伯特虎克研制出显微镜,并用它来观察软木薄片,看到了软木薄片是由许许多多的“小房间组成的,他把这些小房间叫做为细胞,细胞一词即由他命名,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掌握科学研究的过程。17.【答案】B 【解析】【解答】显微镜下看到的像和物体是相反的。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掌握显微镜成像规律。18.【答案】C 【解析】【解答】加脱脂纤维是为了减慢微生物的运动速度,从而方便研究观察。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微生物运动速度快不方便实验研究,故减缓微生物的运动速度非

32、常必要,将水分吸收干净、加脱脂纤维都可以到达目的。19.【答案】C 【解析】【解答】擦载玻片和盖玻片,用滴管在载玻片中间滴一滴清水,放标本,放盖玻片,染色,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掌握洋葱表皮切片标本的制作过程。三、判断 20.【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把物体直接放在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物体的细微构造。【分析】物体是由大量细胞构成的,要观察物体的细微构造,必须制成透光的薄片。21.【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面团发酵时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会使面团体积变大。【分析】发酵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是化学变化。22.【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固体物质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大类。【分析】有规那么

33、几何外形的是晶体;无规那么几何外形的是非晶体。23.【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绿藻是绿色的,故水看起来发绿。【分析】绿藻具有光合色素,典型的绿藻细胞可活动或不能活动。细胞中央具有液泡,色素分布在质体中,质体形状随种类不同而有所变化。细胞壁由两层纤维素和果胶质组成。活性污泥中常见的绿藻有小球藻和水绵。24.【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所以都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分析】掌握常见病症的根本原因。25.【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像和实际位置相反。【分析】掌握显微镜成像规律。26.【答案】错误

34、 【解析】【解答】菌落 , 是指由单个微生物细胞或一堆同种细胞在适宜固体培养基外表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形成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一团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构造等特征的子细胞集团。【分析】掌握菌落的概念。27.【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放大倍数可以一样,也可以不同。【分析】掌握显微镜的构造。28.【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微生物的生长需要水分,故枯燥情况下不能进展霉菌培养。【分析】微生物的成长需要养分、水分、空隙、温度等。29.【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酵母菌在一定的温度下可以发酵面,产生气体,从而使体积膨胀到原来的7-8倍。【分析】面包发酵是个化学变化。30.【答案】错误 【解析

35、】【解答】晶体是有规那么几何形状的固体,而玻璃没有【分析】掌握晶体的概念。31.【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细菌不断分裂,形成许多细菌,成为可见菌落【分析】菌落是一团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构造等特征的细胞集团32.【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病毒比较小,在光学显微镜下无法观察清楚,需要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分析】电子显微镜放大倍数比光学显微镜放大倍数大。33.【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酵母是在面食开展的过程中偶尔被发现的,人类利用酵母发面的历史已有5000年了。故正确。【分析】面团在一定温、湿度条件下,让酵母充分繁殖产气,促使面团膨胀的过程。当酵母菌在面团内部有氧的环境下,将淀粉转化

36、为糖并消耗掉的时候,会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这时,面团的体积就会膨大,就发了起来。 34.【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单镜片放大镜常见倍率在10 倍以下,双镜片放大镜常见倍率在20倍以下。观察细菌必需要用显微镜。【分析】电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光学显微镜>放大镜四、综合题 35.【答案】【解析】【解答】掌握常见微生物形态形态。【分析】微生物形态和自身遗传物质和环境有关,不同的微生物形态不同。可以根据微生物形态判断微生物种类。五、实验探究 36.【答案】12反光镜3下降4标本没有对准通光孔5下 【解析】【解答】1、掌握显微镜的构造。2、当所处光线较暗时,调整反光镜 , 使它对准载物台,就可以较明晰的观察了。当所处光线亮堂时,就不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