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三单元复习人教新课标_第1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三单元复习人教新课标_第2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三单元复习人教新课标_第3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三单元复习人教新课标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正方体、长方体、因数和倍数的复习适用学科数学适用年级小学五年级适用区域全国本讲时长120分钟知识点1. 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区别、计算棱长和、外表积和体积2. 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换算3. 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计算教学目的1.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计算2.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3.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周长、外表积和体积的计算,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4. 熟悉因数、倍数的概念5. 掌握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重难点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计算2. 单位的换算3. 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计算教学过程一、易错点考点分析【易错点】1. 单位换算的时候应高重点看清楚换算

2、单位之间的关系2. 外表积和体积之间的区别3. 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求法【考点】1. 单位换算几乎是每次考试的填空题考点2. 长方体或者正方体的外表积和体积经常出应用题3. 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会经常应用到应用题中二、复习习题1、长方体有     个顶点,有      条棱,有     个面。相交于长方体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它的 、 和 。 2、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7厘米、6厘米和5厘米,它的棱长总和是 厘米。 做这样一个无盖的长方

3、体盒子,需要 平方厘米材料。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90020立方厘米= 升 4.07立方米=立方米立方分米 3.02立方米= 立方分米 9.08立方分米=升毫升4、一个长方体的金鱼缸,长是8分米,宽是5分米,高是6分米,不小心前面的玻璃被打坏了,修理时配上的玻璃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5、一段方钢长4分米,横截面是25平方厘米的正方形,这方钢的体积是 。 6、挖一个长和宽都是5米的长方体菜窖,要使菜窖的容积是50立方米,应该挖 米深。7、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一瓶牛奶大约150 一个教室大约占地80 油箱容积16 一

4、本数学书的体积约是150          。8、一块长25厘米,宽12厘米的,厚8厘米的砖,所占的空间是 立方厘米,占地面积最大是 平方厘米。9、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棱长和扩大 倍,外表积扩大 倍,体积扩大 倍。10、一个长方体平均分成两个正方体右图,正方体的棱长是4米, 那么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体积是       。11、一块体积为60立方分米的石料,它的

5、长是5分米,宽是4分米,这块石料的高是多少分米?用方程解12、有一个自然数,被6除余1,被5除余1,被4除余1,这个自然数最小是几?13、把长120厘米,宽80厘米的铁板裁成面积相等,最大的正方形而且没有剩余,可以裁成多少块?14、把长132厘米,宽60厘米,厚36厘米的木料锯成尽可能大的,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木块,锯后不能有剩余,能锯成多少块?15、一盒钢笔可以平均分给2、3、4、5、6个同学,这盒钢笔最小有多少枝?16、用96朵红花和72朵白花做成花束,假如各花束里红花的朵数一样,白花的朵数也一样,每束花里最少有几朵花?课程小结1. 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并且对它们的特点可以区分。2. 熟悉外表

6、积和体积公式。3. 掌握单位的换算4. 掌握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之间的算法区别课后作业1.单位换算3.05立方米= 立方分米 720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4.6升 = 毫升 9.8立方米= 升4.8升= 立方厘米 520毫升= 立方分米2.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36和72 8和32 57和21 45和60 38和60 27和36 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才能,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开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

7、观察才能和语言表达才能的进步。一般说来,“老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非常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老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老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老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老师,因为“老师必需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老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老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那么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方书院、皇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