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冀教版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过关题_第1页
六年级冀教版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过关题_第2页
六年级冀教版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过关题_第3页
六年级冀教版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过关题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六年级冀教版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过关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阅读理解。孟母三迁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注释)所以:用来。处吾子:安顿儿子的地方。贾人:商人。学宫:学含。揖让进退:在朝廷上鞠躬行礼及进退的礼制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1)其舍近墓 舍:_。(2)遂居焉 居:_。(3)遂迁居市旁 迁:_。(4)此可以处吾子矣 处:_。2将下列句子翻

2、译成现代汉语。(1)孟子幼时,其舍近,常嬉为墓间之事。_(2)此可以处吾子矣。_3本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_2.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伯牙鼓琴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1)伯牙鼓琴:_(2)伯牙破琴绝弦:_(3)志在太山:_(4)汤汤乎若流水:_2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画“”句子的意思。_3伯牙为什么“终身不复鼓琴”?( )A.因为他已经把琴摔了,无琴可弹。B.因为他觉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知音了。C.因

3、为他觉得世界上已经没有配得上听他弹琴的人了。D.因为他太悲伤了,每次弹琴都控制不住自己。4“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是一幅怎样的画面?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体会伯牙琴艺的高超。_3. 课内阅读。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本文主要通过_描写来表现人物,展开故事情节。2对画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A.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

4、出来时离人远,中午离人近;另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近,中午离人远。B.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近,中午离人远;另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中午离人近。3两个小孩分别是从_和_看问题的。4“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_4. 课内阅读。(选文一)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选文二)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地去看。他

5、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1解释(选文一)中加点的词语。鼓:_   善哉:_   少选:_   足:_2读(选文一),用“   ”画出表明锺子期听懂了伯牙的琴声的句子;用“”画出表现伯牙推动知音后悲痛欲绝的心情的句子。3读(选文二),用“   ”画出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从闰土的外貌

6、中,你看出闰土是一个 的孩子;用“”画出叙写闰土和“我”一见如故的句子;   这些词语准确地写出了“我”急切在想见到闰土的心情。4出自(选文一)的成语是_;(选文二)写了“我”与闰土_的情景。5这两段选文的共同话题是_,请你以此写一排比句。_5. 阅读伯牙鼓琴,回答问题。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截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1伯牙绝弦这篇文章告诉我们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_”,用“_”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7、2为文中的“善”选择正确的解释,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a赞叹b擅长、善于“善鼓琴”中的“善”是(_)的意思。“善哉”中的“善”表示(_)之义。3根据文中第2、3两句仿写句子。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伯牙鼓琴,志在_,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4伯牙绝弦是因为_。(原文回答)5面对如此伤心、绝望的伯牙,我想说:_。6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善听者可以说是善听者的知音。请写出一句关于知音知己的诗句或名言名句。_6. 小古文阅读。画龙点睛张僧繇于金陵安乐寺,画四龙于壁,不点睛。每曰:“点之即飞去。”人以为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二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

8、皆在。(注释)张僧繇:中国古代著名画家。金陵:今江苏南京市。每:常常。以为:认为。诞:荒唐。须臾:一会儿。破:击破。1金陵安乐寺墙壁上的龙不点睛的原因是(   )A.“画四龙于壁” B.“点之即飞去”C.“二龙乘云腾去上天” D.“未点眼者皆在”2文中画“   ”的句子说明了(   )A.画上眼睛的龙非常吓人。B.两条龙飞向天空的速度非常快。C.雷电非常厉害,一下子就把墙壁击破。D.画家张僧繇的绘画技艺十分高超。3下面对“画龙点睛”这个成语的比喻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形容龙是一种很有灵性的动物,画得太像就

9、会飞走。B.形容画家绘画技巧非常高明,画得就像真的一样。C.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的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D.说明画龙不能画眼睛,画眼睛就会变成真龙飞走。4下面选项中与“画龙点睛”这个成语不同类的一项是(   )A.余音绕梁 B.栩栩如生 C.妙笔生花 D.笔走龙蛇7. 阅读文言文执竿入城,完成后面的习题。执竿入城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世之愚,莫之及也。(注释)鲁:鲁国。俄:不一会儿。遂:于是,就。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出停顿。初 竖

10、 执 之 不 可 入 横 执 之 亦 不 可 入 计 无 所 出2给句子中的“之”选择正确的解释。之:的;代词,代指长竿;代词,代指那个“执长竿入城门者。”遂依而截之(_) 世之愚(_) 莫之及也(_)3将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用自己的话写出来。_4下面哪个成语跟这个故事的寓意最贴近?( )A.南辕北辙 B.亡羊补牢 C.守株待兔 D.刻舟求剑8. 文言文阅读。子罕弗受玉宋人或得玉,献之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日:“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选自左传(注释)子罕:人名。

11、或:有人。玉人:雕琢玉器的工匠。宝:指珍贵的东西。敢:表敬辞。尔:你。若以与我:如果把它给我。人:各人。(阅读训练)1解释加点字。(1)子罕弗受  弗:_(2)故敢献   故:_(3)若以与我  若:_(4)皆丧宝也  丧:_2把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文。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_3你觉得子罕是一个_。9. 阅读学弈,回答问题。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1朗读“为是其智弗若与”应该读出

12、(_)的语气。朗读“曰:非然也”应该读出(_)的语气。A疑问   B反问   C否定   D肯定2用“_”在文中画出描写两个学生学习状态的句子。3读完这个故事,你受到怎样的启示?_10. 阅读小古文并按要求完成习题。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注释王戎:西晋人,曾做尚书令、司徒等官。诸小儿:许多小孩。游:游玩。走:跑。信然:的确如此。1王戎“不动”的理由是(   )A.他跑不快。 B.不是自己家的东西他不取。C.他认为在路边的树上有这么

13、多李子,这李子一定是苦的。2这个小故事给你的启发是:_11. 课内阅读。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解释下列加点词。(1)两小儿辩斗(_)(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_) (3)及其日中如探汤(_) (4)孔子不能决也(_)2两小儿为什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_3文中哪一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_4“孰为

14、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_12. 文言文阅读。愚人食盐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返为其患。选自百喻经(注释)他家:别人家。与:给予。闻已:听罢。更:又,另。益:增加。尚尔:尚且如此。空:空口。口爽:口味败坏。返:反而,反倒。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至于他家(愚人)B.更为益盐(增加)C.况复多也(再)D.返为其患(通“反”,反而)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更为益盐   更: _(2)至于他家

15、  至于: _(3)缘有盐故   故: _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所以美者,缘有盐故。_13. 课内阅读我最棒。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使弈秋诲二人弈(_)(2)思援弓缴而射之(_)(3)为是其智弗若与(_)(4)非然也(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惟弈秋之为听。_3通过学弈这件小事,作者阐明了一个什么道理?_14. 文言文阅读。狐假虎威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国天帝之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选自战国策(注释)求:寻找,寻求。长(zhng):通“掌”,掌管。逆:违反。命:命令,意志。不信:不老实,说假话。走:跑,逃走。然:正确,对的。递:于是,就。畏:害怕。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两项是(_)和(_)A是逆天帝之命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