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级上册物理第二章第三节 探究:物质的密度说课稿_第1页
北师大版八级上册物理第二章第三节 探究:物质的密度说课稿_第2页
北师大版八级上册物理第二章第三节 探究:物质的密度说课稿_第3页
北师大版八级上册物理第二章第三节 探究:物质的密度说课稿_第4页
北师大版八级上册物理第二章第三节 探究:物质的密度说课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探究物质的密度?说课稿内容简析?探究物质的密度?是北师大初中物理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的的内容。科学方法的学习和掌握既是物理课程的目的,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时,密度的概念、公式及应用,是整个初中物理的重要根底知识,更是后面学习浮力、液体压强的根底。在日常教学理论中,我认为,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将新的课程理念转化为老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施行课程改革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中,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实验、探究、过程、方法等方面的因素,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展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应成为物理

2、教学的重要任务。过渡语:?探究物质的密度?,即学习物质的“密度,对刚刚学习初中物理的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在课堂教学中,只要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概念建立的过程,领会其中的思想方法,就可以实现难点打破。为此,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的:教学目的一、知识与技能1学习应用“比值的方法探究物质的密度,建立密度概念。2认识密度公式、单位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的观察和分析,进步学生的观察才能和对信息进展分析、整理、加工、应用的才能。2初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根本过程。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密度的理解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乐于探究日常现象中的物理道理,以及其中所蕴含

3、的科学精神。方法阐释本节课以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导,通过让学生体验探究物理概念建立的过程来学习密度的概念,不仅到达理解密度概念的目的,而且体验探究过程的程序和要素,即:提出问题猜测设计实验进展实验分析论证交流评估。在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以实验、讨论、展示等形式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以到达领会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探究才能的目的。教学流程环节一  创设悬念情境,激活物理课堂老师以讲故事方式,创设情境导入:故事发生在2019多年前。古希腊的一位国王想做一个王冠,他就给了工匠一些纯金。王冠做好了,非常精致、漂亮,国王非常喜欢。但快乐之余,他又疑心工匠在王冠中掺了假,让人称了称,王冠和原来国

4、王给工匠的纯金一样重。国王还是不死心,认为工匠捣了鬼,他既想检验真假,还不想破坏王冠,这个问题难倒了国王及大臣们。后来,著名的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了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生活中也有一些以假乱真的伪劣产品,如假金佛、假元宝、假项链等等,使一些消费者受骗受骗,进犯了消费者的权益。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怎样区分黄金的真假呢?相信通过这节课的探究学习,同学们便会豁然开朗,茅塞顿开。设计意图  故事引出的悬念使学生感到困惑,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不知不觉中以愉快的心情去探求知识。环节二  提出问题1. 老师在讲台上摆放几组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如铝块和

5、铜块、水和酒精、盐水和糖水、木头和海绵等,请学生进展分辨,并说明判断方法。让学生确认根据物质的颜色、气味、味道、软硬程度等性质可以分辨不同物质,这些性质常常是某种物质所特有,与其他物质不同的,因此又称为特性。事实上,我们分辨不同的物质,就是利用了它们所具有的某些特性。2. 老师取出两块用纸套包裹的体积相等的木块和铁块,请一个学生到讲台上分辨,并说明分辨的方法。学生可能会用手掂一下或用天平进展分辨,质量大的是铁块,质量小的是木块,也就是通过比较质量来分辨。然后,老师取出两块用纸套包裹的质量相等的木块和铁块,请学生分辨。学生可能会通过比较体积来分辨,体积大的是木块,体积小的是铁块。老师再取用纸套包

6、裹的体积、质量均不相等的两个木块和铁块,请学生充分讨论,寻找分辨的方法。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此时既不能仅通过比较质量来分辨,也不能仅通过比较体积来分辨。质量相等时,可以通过比较体积来分辨,体积相等时,可以通过比较质量来分辨,通过质量和体积应该可以找到一种分辨的方法,终究通过比较什么可以分辨木块和铁块,这正是本节课要探究的问题。设计意图  这里的问题,是从分辨不同物质的角度,通过实验建立情景来提出的。因为分辨不同的物质是根据其不同的特性,从分辨不同物质的角度切入,有利于学生认识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也就是理解密度概念的本质。而通过详细的情景来提出问题,是考虑到密度的概念比较抽象,通过

7、实验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充分的感性认识,便于学生以此为探究的起点进一步研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泼课堂气氛。环节三  猜测在提出问题后,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讨论猜测:通过比较什么可以分辨铁块和木块?这里的猜测,不要求学生一定猜测出正确答案,而是希望学生可以预测各种可能性:既然单纯比较质量或体积都不能进展分辨,而且好似通过质量和体积应该可以找到一种分辨方法,那么是否可以从比较质量跟体积的乘积、比值或者其他什么来寻找分辨的方法呢?这里是否隐藏着某种我们如今还没有发现的特点呢?设计意图  学生虽然不一定猜测得到最终的正确结果,但是它可以引导学生在迷茫中寻找探究的思路

8、和方向,有了这个猜测,会对后面的设计实验和分析论证产生重要的导向作用。这样既有利于后面探究的顺利展开,又可以培养学生对未知世界进展探究的才能。环节四  设计实验1. 老师提出问题:怎样设计实验验证我们的猜测呢?2. 学生讨论,设计实验方案。3. 师生共同交流,选择合理的研究方案,老师适时引导学生确定探究的方案。要想通过质量和体积找到分辨铁块和木块的方法,需要选取多个铁块和多个木块,分别测量其质量和体积,然后进展分析、比较,找出其中的规律。要使学生明确探究的思路和实验的方法,知道应该测量哪些物理量?用什么仪器?怎样测量?怎样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在学生设计表格时,老师可提示学生

9、表格中应该有哪些内容、如何设计等。待学生根本设计完成后,挑选比较标准的学生作品投影展示如下:表1 体积cm3质量g铁块1  铁块2  铁块3  表2 体积cm3质量g木块1  木块2  木块3  设计意图  学生设计实验的过程要展开,让学生充分讨论,要引导学生运用研究的方法,沿着探究的思路进展设计,使学生明确探究的思路和方法。通过体验探究的过程,领会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才能。环节五  进展实验和分析论证

10、1. 进展实验学生根据设计的方案进展实验研究,测量各个铁块和木块的质量和体积,然后通过比较、分析,寻找这些数据中包含的物理规律。老师要组织、指导学生实验,帮助学生解决实验中遇到的困难。在引导学生探究时,老师可以通过投影出示以下提示:1比较不同的铁块,它们的质量跟体积有什么关系?不同的铁块有什么一样点?2比较不同的木块,它们的质量跟体积有什么关系?不同的木块有什么一样点?3铁和木头这两种不同的物质有什么一样点和不同点?2. 分析论证在学生测量和分析的根底上,选择几个小组汇报展示探究的成果。展示时,要让学生把分析、比较的过程说清楚,让所有学生体会分析、比较的方法。一个小组展示后,让有不同观点的小组

11、展示。老师在组织学生汇报时,可以根据学生情况进展必要的提示引导,但尽量不要打断学生的展示,假如学生分析没有到位,可以在总结时予以补充。估计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可能得到下面的规律:1比较表1中的数据,可以认识到:铁块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正比,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2比较表2中的数据,可以认识到:木块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正比,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3综合比较表1和表2中的数据,可以认识到:对于同种物质,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一定;而对于不同物质组成的铁块和木块,其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却不一样。在学生展示答复时,老师适时展示下面的表格。在表1、表2上各增加质量跟体积比值的一列,表中数据要根据学生测得的结果填

12、入。表3体积cm3质量g质量/体积g/cm3铁块110797.9铁块2201587.9铁块3302377.9表4体积cm3质量g质量/体积g/cm3木块130120.4木块260240.4木块390360.4老师在学生分析、比较的根底上,及时把实验结果推广到其他物质:假如换用其他物质实验会发现,物质不同,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物质一样时,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就一样。引导学生认识: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与物质的种类有关,通过比较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可以分辨不同的物质,它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物理学中就用密度来表示物质的这种特性。在上面探究的根底上,引导学生得出密度的定义、公式、单位,明确密度单位的意义及k

13、g/m3和g/cm3间的换算关系。设计意图  进展测量,获得实验数据,然后分析实验数据,找出其中包含的物理规律,是本节课的重要环节,是正确理解密度概念的关键。老师不仅要让学生动手实验进展测量,更要让学生充分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经历研究问题的过程,领悟研究问题的方法。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比较和归纳,真正认识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发现的规律也可能不只上面所说的,老师都要根据情况予以鼓励,适时引导学生找到正确的规律,培养学生从数据信息中寻找规律的才能。环节六  评估交流老师通过下面几个提示性问题,引

14、导学生对本课的探究过程进展回忆总结,作出评价。1. 你提出的问题是否得到解决?由此你得到了什么结论?学到了哪些知识?2. 你探究的思路是什么?经历了哪几个环节?3. 在探究过程中,你运用了哪些科学方法?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4. 对于探究过程和密度的概念,你还有哪些疑问和想法?设计意图  这里的评估交流,就是让学生回忆探究的过程、方法、和得到的结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探究的过程及要素提出问题、猜测、设计实验、进展实验、分析论证和评估交流,目的是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和程序。第二,知识点密度概念,目的是落实对密度概念的理解。第三,科学方法实验方法,数据的比较、分析方法等,主

15、要侧重于对物理科学研究方法的提炼和升华。第四,收获和体会引导学生对过程和方法的领悟,疑问和想法侧重于将学生的思维发散,引向更广阔更深化的科学世界。环节七  查看密度表充分利用密度表的信息,让学生阅读密度表,交流以下问题:1. 表中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密度最大、最小的各是什么物质?有没有密度一样的物质?有哪些?2. 水的密度是多少?冰的密度是多少?同种物质的密度与物态有关吗?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查阅一些物质密度,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同种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变的,加强对密度概念的内化和理解。环节八  利用用计算,稳固概念。出示导

16、课时所说的王冠的质量和体积,让学生通过计算王冠的密度,区分王冠的真假。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计算,一方面刻意加强学生对密度公式的应用,可以进一步稳固学生对所学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前后照应。教有所思本课我首先采用故事导入的方式引入教学内容,并在故事的结尾设置了悬念:像国王的王冠一样,生活中也有一些假珠宝、假金银首饰,我们如何来识别他们呢?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的学习欲望产生后,我接着又引出另外的问题:体积相等的铁块、木块可以通过比较质量进展识别;质量相等的铁块、木块可以通过比较体积进展识别;那么假如是体积、质量不相等时,我们如何识别物质呢?学生又一次产生新的疑问,更急于想知道为什么,更急于去探究物理知识。在教学设计中,我特别突出了密度概念建立的过程,通过学生实验、讨论,并进展一系列的“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分析、比较、归纳,让学生逐步认识到,同一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而对不同的物质,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一般是不同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就表示了这方面物质的特性,即密度。在建立密度概念的过程中,还注意浸透了比较的方法、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等物理学研究的方法。对于本节课的密度表,在实际教学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