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级物理下册12.2滑轮测试_第1页
八级物理下册12.2滑轮测试_第2页
八级物理下册12.2滑轮测试_第3页
八级物理下册12.2滑轮测试_第4页
八级物理下册12.2滑轮测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滑轮?同步练习 选择题1利用如下图的甲乙两个用一样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在一样时间内把质量相等的两物体匀速提升到一样的高度不计滑轮重量及一切摩擦那么A甲滑轮组效率高B乙滑轮组效率高CF甲做功功率大D两力功率一样大2如下图,表示用滑轮或滑轮组提起同一重物的几种方法,其中最省力的是动滑轮重和摩擦忽略不计ABCD3如下图,定滑轮分别在F1、F2、F3的作用下,重物C都处于平衡状态那么以下判断中,正确的选项是AF1=F2=F3BF1F2F3CF3F2F1DF1=F2F34用动滑轮提升重物,不计绳重和摩擦,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可以省间隔 B可以改变力的方向C可以改变力的大小D提的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低

2、5如下图,在50N的程度拉力F作用下,重900N的物体沿程度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忽略绳重、动滑轮重和机械摩擦A100NB300NC150ND850N 填空题6如下图,某人站在地上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请你在答题卡上画出他使用滑轮组最省力的绕法7图中A是 滑轮利这样的装置物体举高,用力的方向应向 选填“上、“下假如A重2牛,要提起50牛的物体,至少要用 牛的拉力假设要使物体上升2米,应将绳的由端拉动 米8体重为480N的同学站在地面上,欲使用如下图的滑轮组提升重力为500N的重物每个滑轮重力大小为60N,第一次人用F1=100N的力向下拉绳子,物体没有被提起,那么此时

3、物体对程度地面的压力大小为 N;第二次人用更大的力向下拉绳子,使物块匀速上升,那么此时人对地的压力大小为 N,天花板对定滑轮的拉力大小为 N不计绳重及绳与轮之间的摩擦 实验探究题9某同学用定滑轮和弹簧秤完成了以下几个实验:1如图A所示,甲物体重3N,乙物体重10N,用绳绕过定滑轮相连不计绳重与摩擦乙静止于程度地面上,那么a绳对甲的拉力为 N2在分析b绳对乙的拉力时,小明认为是3N,小慧认为是7Na小明做了以下实验: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某物体的重力如图B;然后将绳子靠着定滑轮不计绳重与摩擦,如图C所示,弹簧测力计依次放在A、B、C、D位置时,其示数保持不变由此可见,定滑轮只改变了力的 ,不改变力的

4、均选填“大小或“方向所以,小明认为图A中b绳对乙的拉力为3Nb图A中b绳对乙的拉力和乙对b绳的拉力是一对互相作用力为了探究这两个力的大小关系,再做如图D的实验:将弹簧测力计丙与丁互相对拉,它们的示数相等于是可以得出,b绳对乙的拉力 乙对b绳的拉力选填“等于或“不等于由此可知,图A中b绳对乙的拉力为 N答案与解析 选择题1D【分析】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要正确地解决此题,关键是搞清产生额外功的原因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一定要注意题目中比较哪个功的功率【解答】解:甲、乙滑轮组不计滑轮重量及一切摩擦,所以没有产生额外功,即滑轮组的效率一样在一样时间内把质量相等的两物体匀速提

5、升到一样的高度;两力做的功相等,那么功率也一样大应选D2C【分析】使用滑轮组时,有几段绳子承担动滑轮和物体的重,拉力就是重力的几分之一,因此承担动滑轮和物体的重的绳子段数越多越省力【解答】解:此题中,C由3段绳子承担动滑轮和物体的重因此最省力应选C3A【分析】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用力方向,据此分析答复【解答】解:如图,滑轮为定滑轮,使用定滑轮不省力,F1=F2=F3=G,应选A4C【分析】1知道动滑轮的本质是省力杠杆,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并且费间隔 ;2不计绳重和摩擦时,使用动滑轮产生的额外功取决于动滑轮的重力,据此分析【解答】解:A、使用动滑轮省力但费间隔 ,故A错误;BC、

6、动滑轮本质是一个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使用动滑轮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故B错误,C正确;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动滑轮的重力不变,也就是说额外功不变,增加物体的重力,就可增加有用功占总功的比值,可增大机械效率,故D错误应选C5C【分析】1掌握滑轮组的省力特点:用滑轮组来拉升重物时,绳子拉力的计算,就是看有几段绳子拉着重物,拉力就是重物重力的几分之一;2分析:滑轮组在拉动物体前进过程中,需抑制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确定滑轮组承担拉力的绳子段数,求出物体摩擦力的大小【解答】解:由图知,滑轮组由3段绳子拉着物体,所以F=f,那么f=3F=3×50N=150N应选C 填空题6【分析】滑

7、轮组的绕法要求最省力,就要求承担物体重力绳子股数要最多,且人在地面向下拉绳子,同时考虑这两个方面画出滑轮组最省力的绕法【解答】解:由图可以看出,人站在地面拉动绳子,因此绳子的拉动方向应向下,因此确定自由端的绳子,然后依次向内绕如下图:7【分析】轴和轮随物体一起升降的滑轮为动滑轮;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且s=2h【解答】解:由图中,是动滑轮,由于不能改变力的方向,要将物体举高,应向上用力;F=G+G动=×50N+2N=26Ns=2h=2×2m=4m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搜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

8、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究、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那么材料。假如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故答案为:动;上;26;48【分析】1由图可知,绳子的有效股数为2,物体没有被提起时,滑轮组对物体的拉力等于2股绳子的拉力减去动滑轮的重力,此时物体对程度地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减去滑轮组对物体的拉力;2使物块匀速上升,不计绳重及绳与轮之间的摩擦,根据F=G+G动求出绳端的拉力,人的重力减去绳端的拉力即为此时人对地的压力;以定滑轮为研究对象进展

9、受到分析,根据力的平衡条件求出天花板对定滑轮的拉力【解答】解:1由图可知,绳子的有效股数为2,物体没有被提起,滑轮组对物体的拉力:F拉=2FG动=2×100N60N=140N,那么此时物体对程度地面的压力大小:F压=GF拉=500N140N=360N;2使物块匀速上升,不计绳重及绳与轮之间的摩擦,那么绳端的拉力:F拉=G+G动=×500N+60N=280N,此时人对地的压力:F压=GF拉=480N280N=200N,以定滑轮为研究对象进展受到分析可知,受到天花板对定滑轮竖直向上的拉力F,竖直向下的重力和三股绳之的拉力,因定滑轮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力为平衡力,那么天花板对定滑

10、轮的拉力:F=G定+3F拉=60N+3×280N=900N故答案为:360;200;9009【分析】1以甲为研究对象,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拉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2a定滑轮的特点:不能改变力的大小,但能改变力的方向;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互相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解答】解: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颖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稳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才能,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才能、思维

11、才能等等,到达“一石多鸟的效果。1以甲为研究对象,甲处于静止状态,所以a绳对甲的拉力F=G甲=3N;与当今“老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老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那么称为“老师或“教习。可见,“老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老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异。辛亥革命后,老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老师为“教员。2a由图C和题意可知,使用定滑轮改变了力的方向,但不能改变力的大小;“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那么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如今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渐渐“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老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老师的必要条件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