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结节的诊疗新进展_第1页
甲状腺结节的诊疗新进展_第2页
甲状腺结节的诊疗新进展_第3页
甲状腺结节的诊疗新进展_第4页
甲状腺结节的诊疗新进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甲状腺结节的诊疗新进展外四科 刘孝花摘要 :甲状腺结节是外科临床最常见的症状和体征,其发生发展与接触放射线、遗传、 自身免疫、 碘摄入量等多种因素有关。 除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和甲 状腺功能减退以外,它几乎囊括了所有的甲状腺疾病。目前仍存在误诊或治疗不当的现象。 值得引起外科医生的注意。 由于分化型甲状腺癌以及桥本病与甲状腺癌并存, 导致肿瘤基因 型和表型发生改变, 在诊断上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在选择手术方式上亦感困惑。近年来,诊 断技术和手术治疗方法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尤其是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应用, 为甲状腺结 节患者选择有效的诊断方法和个体化治疗方案, 提高手术治疗

2、效果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就 目前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及外科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望能使大家更好的了解甲状腺结节的诊治 方法。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诊断;手术治疗甲状腺结节 (thyroid nodule, TN 是甲状腺疾病中最常见的症状及体征。 其发生与遗传及 自身免疫有关, 环境因素在促进肿瘤的形成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并引发肿瘤基因型和表 型的改变 1。 有时可使临床在诊断与治疗上感到困惑。 如何确定 TN 是否存在、 判断其性质、 对分化型甲状腺癌 (differentiation thyroid cancer , DTC 和甲状腺癌 (thyroid cancer , TC 与桥 本病

3、并存等疾病如何处理, 是目前临床中最常见的基本问题。 随着循证医学和分子生物学研 究的深入,特别是 TN 临床病理学和肿瘤分子生物学的进展,开阔了临床诊断的思路,并促 进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1 TN的临床特点目前国内外对 TN 的基本概念尚未完全明确和统一。但目前多数学者 1-5认为:甲状腺 组织内局限性增生的囊性、 实性或囊实性, 单发或多发结节样肿块, 而并非是一种独立的疾 病。 除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和甲状腺功能减退外, 几乎所有甲状腺 疾病都可表现为 TN 样改变。近年来,由于超声检查技术的提高和普及,使 TN 的发病率由 4%7%增至 19%69%,其中 5%1

4、0%为恶性结节 1,差异主要受年龄、性别、家族史、 摄碘量和诊断方法以及健康体检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Burgess 等 2报道近 10年来 TC 的 发病率急剧增加,以 DTC 最为明显,其中男性 10%,女性 20%。 TN 的发生机制至今尚未 完全明了。 但目前认为可能与接触放射线、自身免疫、遗传基因及碘摄入等因素有关, 是一 个极为复杂的演变过程。2超声与放射性核素扫描在 TN 检查中的临床价值2.1超声检查目前临床最常采用的是高频探头三维成像技术,其敏感度为 100%,诊断准确 度 87%98%。 Lawrence 等 3报道在 151例触诊为单结节者,超声检查 >50%为多结节

5、。恶 性结节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 53%。可显示 23 mm的微小结节; TN 囊性、实性或混合性分 辨率 >90%;鉴别良、恶性 TN 可达 70%。可显示结节的大小、数目、形态、部位、内部结 构、边界和血流情况,帮助判断 TN 的良恶性,周围淋巴结有无转移等情况,同时可显示结 节与颈部血管及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 超声确定 TN 良恶性虽有一定困难, 但结节边缘不规 则、实体状、回声减弱等征象可提示恶性 6。 Papini 等 7发现边缘不规则、结节内血管斑和 微钙化是评估 TC 的独立危险因素。尽管良恶 TN 性中均可出现钙化,但恶性病变的钙化率 更高, 尤其微钙化征象是 TC 的重要

6、指标。 介入性超声可获取细胞学或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可鉴别结节的良恶性, 为手术前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8。 Beesley 等 9。 在超声引导下局部 注射乙醇治疗 429例,其中毒性结节 242例,非毒性结节 187例。 1年后,治愈率 90%,无 复发,但可出现局部疼痛、高热、血肿、声带麻痹等并发症。2.2放射性核素扫描检查 放射性核素扫描曾作为 TN 的首选检查。 正常甲状腺组织与结节对放射性核素吸收和分布的密度不同,来判断结节的良恶性。多数 TC 为冷结节,囊性结节也 为冷结节,仅有 10%15%为恶性,而温结节中也有 10%为恶性,因此,热结节并不能完 全排除恶性。目前国外已用细

7、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取代放射性核素扫描,作为首选检查 10。 我国主要以超声检查为首选。 然而, 放射性核素扫描在某些情况仍有应用价值:临床上触 到 TN ,若血清促甲状腺激素 (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TSH 降低,则提示亚临床甲亢, 放射性核素扫描可识别是否为热结节; 确定甲状腺肿的大小; 评价胸骨后甲状腺肿; 测定异位甲状腺组织,如舌下甲状腺肿、卵巢甲状腺肿等; TC 转移的检测和治疗观察。 3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3.1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自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fine-needle aspiration cell , FNAC 引入诊断 TN 后,因其是一种

8、微创性诊断技术,具有安全、可靠、简便、准确等优点,备受临床医师 和患者的欢迎。 目前在美国已列为临床诊断 TN 最精确的首选方法。 多数学者报道 FNAC 诊 断 TC 的敏感度为 65%98%,特异度为 72%100%,准确度为 85%100%。尤其对乳头 状癌的诊断准确率最高, 极少出现假阴性和假阳性, 故被认为是 TN 诊断和鉴别的 “金标准” 。 FNAC 有时对滤泡腺瘤、滤泡癌囊性变性及乳头状癌滤泡变异等难以鉴别,约有 20%因标 本量不足所致。 Oertl 等 11采用超声引导下 FNAC ,结果表明假阴性率低于徒手法,其良恶 性与病理结果符合率分别为 98%和 76%。 Mack

9、enzie 等 12在超声引导下 FNAC ,确诊率为 63%, TN 手术率降低 35%75%。对于单纯囊性病变还可用 FNAC 作治疗。对于最终仍无 法取得 FNAC 满意标本的患者,若为实质性结节,或囊肿持续,直径 >4 cm,或伴有其他恶 性病变的危险因素,应手术切除。超声引导下 FNAC 适用于肿瘤直径较小、部位较深或较 大肿瘤,质地不均匀伴钙化者,特别对 <1 cm微小癌有一定诊断价值。 FNAC 可作为术前诊 断的重要手段, 对分辨良恶性具有重要意义, 是术前明确 TN 性质最有效和最可靠的诊断方 法。3.2冷冻切片检查 对 FNAC 鉴别 TN 良恶性困难时,在手术

10、中可采取冷冻切片病理检查。 据统计,冷冻切片病理检查诊断 TC 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 87%、 95%和 97%。 不同的研究方法所报道的结论各有差异。 Saydam 等 13回顾性分析 67例患者中, 发现 FNAC 的敏感度和准确度相对较低, 认为常规使用冷冻切片有必要, 尤其临床高度怀疑的恶性结节。 Cetin 等 14对 203例患者的研究发现, FNAC 为可疑恶性时, 术中冷冻切片最有帮助, FNAC 确诊时,则不必采取冷冻切片。 Cheng 等 15研究认为,冷冻切片可选择性用于 FNAC 不确 定或滤泡状的病变,尤其乳头状癌。对于 FNAC 标本或术中冷冻切片检查亦不

11、易区分的良 恶性滤泡性肿瘤, 可选择端粒酶活性检测, 正常甲状腺组织端粒酶活性无活性, 良性肿瘤端 粒酶活性阳性率仅为 19%,而恶性肿瘤端粒酶活性则达 100%16。4 TC 基因与相关基因的表达TC 基因及肿瘤相关基因突变和表型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目前研究结果已证实 ret 原癌 基因突变、 p53基因突变或缺失、甲状腺转录因子 (Pax8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PPAR 基因重排等与 TC 的发生有关 17。其中基因突变源于基因重新排列和染色体转位, 是 TC 独特的发生机制。 gsp 、 ras 、 ret 、 met 等原癌基因和 TSH 受体均可在 TN 中表达,其 中有 2

12、0%并不依赖 TSH , 而是自主分泌甲状腺激素。 80%的自主性结节是由于激活 TSH 受 体突变而引起的。无功能性结节中常见的突变基因为 ret 。抑癌基因 p53和视网膜母细胞瘤 基因 (Rb与进展型和未分化 TC 相关。 Cooper 等 5认为基因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密切相关, 如良性高功能结节和腺瘤中分子表达异常为 gsp 基因和 TSH 受体;而滤泡状腺癌中 Pax8/ PPAR 转位和 ras 基因激活;乳头状腺癌则为 ret 基因转位和 met 基因激活等。 Tallini 等 18研究发现,在甲状腺髓样癌患者中降钙素可升高至 1000ug /L 以上。抗人白细胞抗原单克 隆抗

13、体系统的 CD 26和 CD 97分别是 DTC 与未分化 TC 的标志物,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诊 断准确性 19。以上基因在 TN 和 TC 之间存在分子遗传学信息交流,拓宽了基因型与表型之间的关系,为不同类型 TC 提供重要信息,有望成为一种准确有效的术前诊断方法。半乳凝 集素 3是一种 半乳糖苷结合蛋白,是来源于滤泡性 TC 标志物。 Kovacs 等 20发现该蛋白 仅在乳头状癌中呈高表达, 其他恶性和炎性病变中则表达微弱; 所有结节性甲状腺肿和正常 甲状腺组织均呈阴性表达。因此,单凭半乳凝集素 3鉴别 TN 的良恶性是不可信的。目前, 半乳凝集素 3仅作为 TN 的辅助诊断指标。5

14、桥本病并存 TC 的临床特点桥本病属自身免疫性疾病, 具有遗传素质。 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增加, 约占甲状腺疾病的 20%, 90%为 3050岁中年女性, 男女比例为 1:521。自 1952年 Lindsay 首次报道桥本病合 并 TC 以来,桥本病并存 TC 的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桥本病并发 TC 的真正机制迄 今仍不十分清楚。但对桥本病与 TC 共存的事实已得到公认。多数学者认为,桥本病与 TC 具有共同的发病基础,桥本病与 TC 患者血清中均存在多种抗甲状腺抗体, 桥本病病变区在 甲状腺滤泡萎缩、崩解,甲状腺素分泌减少,反馈性引起 TSH 增高, TSH 不断刺激滤泡非 典型上皮增

15、生,或癌基因突变,而导致癌变,可能与高碘摄入、头颈部放射性治疗有关。据 文献报道桥本病与 TC 共存的发病率在 0.5%38%。 桥本病并存 TC 的临床特点为女性多见, 较年轻,甲状腺肿大,多伴有结节,乳头状癌居多,无包膜。术前确诊率一般较低,主要诊 断依据:掌握桥本病并存 TC 的临床特点;常规检查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抗甲状腺微 粒抗体,避免桥本病漏诊;正确分析影像学检查结果, 如超声提示非均匀性实性结节、无 包膜,边界不规则,应高度怀疑 TC 。随着近年来对桥本病并存 TC 认识的不断提高,拓宽 了手术适应证。 对临床可疑者, 应持积极态度进行手术探查。 探查桥本病指征:甲状腺孤 立结节

16、; TSH 抑制剂治疗无效; 甲状腺扫描为冷结节; 超声或 CT 发现甲状腺实质占 位;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 Homer 征阳性 (声嘶、呼吸、吞咽困难和交感神经受压 ; FNAC 诊断或怀疑为 TC 者。桥本病合并 TC 最有效、最主要的是手术治疗,手术切除范围 可按 TC 治疗原则施行。桥本病并存 TC 比单纯的 TC 预后要好,其远处转移较少,生存率 较高。 术后辅助治疗对长期生存和复发有很大影响。 应常规配合积极的 131I 治疗和长期服用 甲状腺素片以抑制癌复发,防止甲状腺功能减低,以获得更好的治疗结果。6 TC 的临床特点近年来, TC 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占全身恶性肿瘤的

17、1.3%, 占甲状腺肿瘤的 4.8% 16.5%,单发结节中, TC 占 15.6%28.7%,而多发结节则为 10%左右。男女比例为 1:21:422。在 TN 中男性 TC 高于女性,儿童 TC 高达 50%70%,大部分为乳头状癌,预 后较好。 TC 的诊断主要依靠超声、 CT 、 FNAC 和肿瘤标志物。 但 TC 多数为微小癌, FNAC 有时甚困难,在超声引导下作 FNAC 可提高诊断准确率。目前 0.5 cm 以下的微小癌临床上 诊断仍然很困难, 应对所有 TN 患者术中作冷冻切片。 乳头状腺癌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 肿瘤,约占全部 TC 的 50%60%,属低度恶性。肿瘤多为单发

18、,无包膜或包膜不完整,并 向周围浸润,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晚期可累及周围软组织、气管软骨、 喉返神经而至声 音嘶哑, 也可发生肺或骨转移; 术后 10年生存率达 90%。 滤泡状腺癌占 TC 的 10%15%, 居第 2位。早期可发生血行转移至肺或骨。肿瘤可广泛向周围浸润,属中度恶性,术后 5年生存率 30%40%。甲状腺髓样癌是由甲状腺胚胎鳃后体转变而来,故癌多发生在甲状 腺上极; 从滤泡旁细胞 (C细胞 发生的癌属于胺前体摄取和脱羧细胞瘤, 又称滤泡旁细胞癌, 约占 TC 的 5%。 90%肿瘤分泌降钙素,同时还分泌癌胚抗原、生长抑素、前列腺素 (平滑肌 痉挛 、 血清素 (腹泻 5-羟

19、色胺和组胺 (皮肤潮红 等多种激素。 Elisei 等 23对 10864例 TN 者降 钙素与髓样癌关系的研究发现, 常规测定降钙素作为 TN 的筛选检查, 可比 FNAC 更早发现 髓样癌,且准确率更高。家族型常累及双侧甲状腺,发展较慢,肿瘤可侵及压迫周围组织, 而发生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等,并伴有胺前体摄取和脱羧细胞瘤和 (或 甲状旁腺瘤等。系典 型的多发性内分泌腺瘤。 散发型多为孤立较硬结节, 常累及一侧甲状腺。 髓样癌不能合成甲状腺素。 甲状腺未分化癌约占 TC 的 15%, 发病迅速,早期可发生全身转移。 并产生局部 压迫症状。组织形态可分为小细胞型、巨细胞型和梭形细胞型 (淋巴肉瘤

20、 ,巨细胞型预后最 差。鳞状细胞癌占 TC 的 l %3%。常见于老年人,肿瘤生长迅速,压迫或侵及周围组织, 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预后不良。黏液腺癌罕见。7 TN 的非手术治疗绝大多数甲状腺病变的生长是依赖 TSH ,因病变内有 TSH 受体。甲状腺素可抑制 TSH 的分泌,阻止 TN 的生长及诱导病变退化。当细胞学诊断为滤泡细胞肿瘤时,应进行 TSH 测定,对指导治疗有帮助。若 TSH 低于正常,提示为功能自主性腺瘤。对于良性单结节的 处理意见尚存在分歧 24。多数认为 TSH 抑制剂治疗并不能有效地缩小 TN 。 Franklyn 等 25报道 TN 缩小者不足 20%, 而

21、50%的患者可自行缩小, 其疗效难以确定。 同时长期使用 TSH 抑制剂治疗还可引起亚临床甲亢和骨质疏松等。 因此, 不主张用常规使用。 对有病灶残存者, 血清 TSH 应控制在 <0.1 mU/L。 对无病灶残存的高危患者, 血清 TSH 应控制在 O.1O.5 mU/L之间,连续 510年。对无病灶残存的低危患者,血清 TSH 应控制在 0.32.0 mU/L 。过去 认为多发性 TN(multiple thymid nodule, MTN 发生癌的概率极低。然而,目前采用高频探头 的超声检查发现许多触诊为单结节者实际上是多结节。 临床上 MTN 的手术概率要比单结节 少得多,二者癌

22、的发生率差别不大。对 MTN 的处理首先要排除恶性,测定甲状腺大小和功 能,评价局部症状。 FNAC 和冷冻切片为恶性或可疑者,应手术治疗。若为良性者,每年超 声随访 12次。若有甲亢或局部压迫症状或影响美观可选手术治疗。小的非毒性 MTN 可 采用内科治疗。老人 TSH<1.0 mU/L者,不宜用 TSH 抑制剂治疗。在健康体检中或在作其 他检查时,意外发现临床摸不到的甲状腺小结节,即“意外瘤” ,一般直径 <1 cm,偶因位于 深部或甲状腺后面,直径 2 cm ,但不易摸到,多见于老年人,一般无甲状腺病史,也无 TC 危险因素, 多数为良性结节。 当 TN<1. 5 cm

23、, 又无 TC 危险因素者, 可随访观察。 若 >1. 5 cm ,或有颈部放射史或超声检查怀疑恶性,可在超声指导下作 FNAC ,然后根据细胞学结 果,再作处理。8 TN 的手术治疗8.1手术适应证的选择 年龄 <20岁的单纯性甲状腺肿, 可用小剂量甲状腺素治疗。 对良性 甲状腺多发结节,若无甲状腺亢进者,可服用甲状腺素 (50ug/d治疗观察 36个月,若无明 显改善,应选择手术治疗 26。对核素扫描为 2 cm 热结节的甲状腺单发结节,癌变可能 性较小, 可采用甲状腺素或手术或同位素治疗。 冷结节应及时手术。 由于囊液很难得到足 够的细胞,因此,多数学者主张凡持续或复发的混合

24、性囊肿,或囊肿直径 >3 em者,应予切 除。凡发展快,质硬单发结节,或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和儿童及男性患者单发结节, 因恶 性变可能性较大,应及早手术治疗。有气管、食管或喉返神经受压、胸骨后甲状腺肿、巨 大甲状腺肿、 结节性甲状腺肿继发甲状腺亢进或高功能腺瘤、 疑有恶性病者, 应采取手术治 疗。8.2 手术方法的选择 近年来, 对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探讨, 无论采用何种手术方式, 在决定前应仔细探查甲状腺, 切除包括峡部在内的部分甲状腺组织 或孤立的结节进行冷冻切片病理检查。 合理的切除范围是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应根据肿瘤 分期、分型、分化程度、浸润程度、颈部

25、淋巴转移情况、全身状况来决定手术方式。多数学 者认为手术应尽量保留甲状腺组织, 一般不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术。 经手术证实为单个囊眭 结节,可作单纯囊肿摘除。若为实质性结节,应将结节及其包膜和周围 1 cm范围的正常 组织整块切除,或患侧腺体大部切除,并作冷冻切片病理检查 27。若证实为癌,应立即 行 TC 根治性切除术,颈淋巴结清扫与否,应根据有无淋巴结肿大而定,如无颈部淋巴结肿 大,不必行预防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对单侧 TC 患者,可采用一侧甲状腺腺叶切除术, 即可达到长期根治甲状腺肿瘤的目的 28。 对于肿瘤 <2 cm的乳头状瘤, 无明显淋巴结转移,又无甲状腺外侵和明确的血管侵犯者,

26、 可采用甲状腺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术, 这样既能保护 好对侧甲状旁腺和喉返神经不受损伤, 又可避免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 声音嘶哑或严重的 呼吸困难等并发症的发生 29。当滤泡状肿瘤 >3.5 cm时,多属是恶性,宜采用甲状腺全切 除术, 如发现颈静脉鞘内淋巴结大, 可同时行改良式颈部淋巴结清扫术; 如发现颈侧及颌下、 锁骨上有淋巴结大, 则应延长切口行患侧全颈部淋巴结清扫。 对于嗜酸细胞肿瘤, 因具有 向甲状腺外扩展和淋巴结转移的可能,应施行甲状腺全切和放射性碘治疗。8.3手术新技术的选择 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随着患者对美容的追求,腔镜微创技术的 进步与发展, 对结节性甲状腺肿瘤、 甲状

27、腺腺瘤、 度甲状腺肿大以内的甲状腺功能亢进和 无须颈部淋巴结廓清的 TC 可进行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手术。选择性颈部淋巴结清除术,是 近年来手术治疗 TC 的进展之一,主要适用于早期 DTC 。对于中晚期 DTC 或恶性程度较高 的 TC 仍适用功能性颈部淋巴结清除术或根治性颈部淋巴结清除术 30。 TC 再手术,对手 术切除范围不足或残留癌或术后复发者, 可考虑再手术。 除微小癌外, 行双侧甲状腺全切加 中央组淋巴结清除术是较理想的选择, 然后再根据术中冷冻切片病理检查结果, 若有淋巴结 转移,再行选择性颈部淋巴结清除术及胸骨甲状肌切除 31。9 小结随着循证医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 在

28、 TN 的诊断与治疗方面有了迸一步的发 展,思路更加清晰,方向更加明确,方法更合理,疗效更可靠。虽然 TN 在诊断与治疗方法 上还存在许多争议和分歧, 但在诊断上多数学者还是支持首选超声检查, 其次是在超声引导 下行 FNAC 已成为鉴别良恶性 TN 的首选方法。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细胞病理学的应用方面为 临床诊断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对 TN 分子标志物的研究也为今后生物芯片的应用奠定了基 础。在手术治疗方面,应根据患者肿瘤分期、分型、分化程度、浸润程度、颈部淋巴转移情 况、 全身状况来掌握手术适应证, 合理的手术方法选择, 规范的切除范围是手术治疗成功的 关键性措施。在 TN 的诊疗过程中,必须

29、详细询问病史,认真进行体格检查,合理选择检查 技术,选择有效的个体化治疗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参考文献1. 连小兰 . 美国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 (2006解读 J.中国实用外科杂 志 ,2007,27(12:933-934.2.Burgess JR,Tucker P.Incidence trends for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and their correlation with thyroid surgery and thyroid fine-needle aspirate cytologyJ.Thyroid,2006,16(1:47-53. 3.Lawrence WJ,Kaplan BJ.Diagnosis and ma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