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消除激励不当的负面效应 人们对激励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总是充分肯定的,而对激励中可能出现的负面效应,往往缺乏深刻的认识。其实,激励的价值形态有三种:一是正价值,二是零价值,三是负价值。所谓负价值是指激励的结果不仅未激发被激励者的积极性,反而使其滋生了不良心理和行为,如被激励者物质欲望的膨胀、被激励者与其他人员的对立、相关人群的积极性受挫等。如何认识和消除激励的负面效应,是一个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现实课题。
2、;一、消除激励点太集中引起的负面效应 许多组织拥有特殊的“明星”,其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享有劳模、先进工作者、新长征突击手、改革标兵等诸多荣誉,特殊津贴、工资晋级、奖金、分房等也少不了他们,且往往是一旦成名,便终身拥有。不可否认,这样的人物是组织名牌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企业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独木难支,成功者的背后必定有许许多多的幕后英雄在默默奉献,组织的发展毕竟要靠全体成员,殊荣独享的结果必然会影响众人划浆的热情。
3、160; 另外,激励的目光不要总盯住先进人群,任何组织中的人群都有左、中、右之分,而且往往是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结构,如果忽略了中游人物和落后者,将严重影响组织的全面进步。因此也应关注中游人物和落后者,要能敏锐地感觉到他们的进步,用适当的方式肯定他们的进步,他们也许达不到晋级、加工资、表彰等正式的大奖,也可以用一些灵活的方式来激励,如领导者以个人的名义邀请其一起吃顿便饭、送点小礼品、让其参加较为重要的工作等。
4、160; 总之,激励要符合正态分布的原则,不能过分集中在极少数人身上,避免出现多者拥有得愈多、少者拥有得愈少的“马太效应”,以免冷落了众人,影响众人的积极性,而是要在抓重点的同时兼顾一般,要关注各类人群,对不同的对象灵活地采用各种激励方式,唯有如此,才能调动组织全体人员的积极性,促进组织的全面发展。 二、消除激励面太宽引起的负面效应 &
5、#160; 目标激励、参与激励和关怀激励当然是越广泛越好,而报酬激励和荣誉激励却不宜面太宽,否则会产生一系列负面效应。 报酬激励和荣誉激励的面太宽有三点副作用:一是增加了组织的管理成本。众多的组织成员被奖励,且奖励额要使被奖励者有满足感,仅纯物质的报酬激励已使组织的花费相当可观,再加上与荣誉激励相配套的物质奖励,使得许多组织难堪重负。二是降低了激励的成效。得奖的面越广就意
6、味着奖励标准越低,甚至会使人觉得许多被奖励者被人为“拔高”,让人看低奖励的价值,因此,众多被奖励者的感觉仅仅是喝了一碗“大锅粥”,如此激励充其量只起到赫茨伯格所称的“保健因素”的作用。三是容易形成对立面。奖励的面越广就会使未被奖励者越孤立,对其批评和惩罚的含义也就越明显,这种方式很容易伤人自尊心,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可能产生对立情绪,使未被奖励者与组织对立,与被奖励者对立。在人群素质1 2 3 4 下一页 不高的组织里,这种副作用尤为突出。
7、0; 激励的宽度是以有效性为衡量标准的,应根据情况灵活掌握。如果组织的财力有限,就相应缩小奖励幅度,确保部分重点;如果组织的财力雄厚,则可选择设立基本奖(保健因素),再为少数人设立等级奖(激励因素);如果组织里的大多数成员确实很优秀,可以授予集体奖,而不宜大面积地表彰个人。激励的宽度是否恰当,可用三个标准来衡量,一是否调动了真正优秀者的积极性;二是否能调动大多数成员的积极性;三是否打击了未被奖励者的积极性。
8、; 三、消除频率太高、高度太大引起的负面效应 一本再精彩的书如果天天看,也会变得平淡无奇。对成员的激励也是如此。激励的频率太高反而会使人因反复刺激而麻木,对所得到的奖励并不特别在意,反而产生思维定势,一有点成绩就等着“奖赏”,得不到奖赏就没精打采,进而可能改变工作的动机,将获奖作为工作的核心动机,逐步淡化奉献意识,将工作当成与组织讨价还价的资本。实施激励也是有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激励不是为了“完全满足”相关对象,而仅仅是提供“部分满
9、足”。因此,激励太大,强度太大会产生三种不良后果:一是刺激了被激励者的胃口,人的欲望是无穷的,而凭我国大部分组织的现有实力是无法全面满足的;二是会使被激励者产生不安的心理,担心领了重奖便会产生人际关系的不平衡;三是增加了组织的管理成本,使许多资金本来就较紧张的组织背上了新的包袱。时下一些组织盲目“跟风”搞巨额“重奖”,结果是被奖者不敢接受,未被奖者意见颇大。激励也是一种投资,投资的时机和投资的额度都十分重要,要克服“强投入的激励才能有高产出”和“激励多多益善”的片面认识,适时适度地投入。从投入时机来看,应在工作最困难的时候、在最松懈的时候、在最能产生“群体效应”的时候。从投入的量来看,既要考虑
10、被奖者的贡献,也应考虑其他成员的接受能力,要让被激励者心安理得,让其他人羡慕而非嫉妒,最终使组织获得更高的回报。 四、消除缺乏公开性、透明度造成的负面效应 神秘的“红包”曾经一度在各行各业中相当流行,现在这种情况已不多见了。但缺乏公开性和透明度的奖励,仍以不同的方式存在着,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奖励对象和奖励数额
11、大多由领导人“钦定”;中层以上干部常常能以各种名义获得数目不详的奖金和其它福利;对成绩显著的成员只是在私下场合给予表扬和奖励。评先进应让员工广泛参与,参与的过程本身就是教育激励的过程,同时也可避免因“钦定”而带来的逆反心理。奖金如果不公开,就无法让群众判断是否公平,就会引起种种猜测和流言,即使是合理的奖金也会使群众产生抵触情绪。部下做出了成绩,领导人却不在公开场合对他说“干得不错”,也不在表彰大会上将新房钥匙交给他,而是在非正式场合私下进行,这会使被奖励者在感到温暖的同时感到疑惑-莫非自己是见不得人的“丑媳妇”?
12、0; 激励的目的有三个:一是使当事人产生新的动力;二是激发其他成员的斗志;三是树立榜样,弘扬先进文化。所以,激励应增强公开性和透明度:要公开、公正地确定奖励对象,尽可能让广大成员参与相关活动,充分尊重 民意;要公开、合理地确定奖励额度,以贡献定额度,排除地位、人情、关系等人为因素干扰,接受各方监督;要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让被奖励者披红挂彩,上广播,上光荣榜,上主席台。
13、160; 五、消除缺乏一致性引起的负面效应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告诉我们,被激励者不仅在意自己所得到的绝对价值,更关心相对价值比,也就是与别人获得的相应价值和历史上的相应价值比较,如果自己的所得低于相对价值,就会感到不公平,积极性会大受影响。不一致的表现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前重后轻,如因领导人的变更,前任领导制定的奖励标准被大幅度降低。二是因人而异,相同的成绩分别给予不同的激励,如不计较报酬的人可能被给得少,叫得响的人给得多,或因感情、地位、影响
14、力的不同而“看人下菜碟儿”。前重后轻给人的感觉是工作的重要性被打了折,成果的价值也打了折,前后一比使人心理不平衡。因此也就较少有人愿意用不打折的行动去换得打折的奖励。因人而异的结果是伤害了当事人的自尊心,也打击了众多的普通员工的积极性,客观上不鼓励人们做老实人,等于告诉部下:最重要的不是如何工作,而是如何“做人”。 消除不一致的根本办法是尽可能将激励制度化、规范化,要制定出客观标准,对各项指标要量化,对不能量化的内容要建立相应的对照体系,如某项革新能带
15、来多少利润,就按利润的比例提取奖金,如果是精神文明的功绩,则可类推出相当于几等奖,按奖的等级给予奖励。这样就能消除各种人为的因素,确保激励的客观性、公正性、准确性、连续性和稳定性。 六、消除物质与精神失衡造成的负面效应 在古典管理时期,人被视为“经济人”,直至霍桑试验后人们才有“社会人”“自动人”和“复杂人”等
16、更深刻的认识。我国许多组织在经历了漫长的“精神激励万能”的时期后,却又回归到“物质激励万能”的怪圈,过分迷信物质刺激,干好了就给钱,干不好就扣钱,组织与成员的关系被简化成劳资关系,这就削弱了成员的“主人公”意识,培养了“雇工意识”,客观上诱发了“多给钱多干活,少给钱少干活,不给钱不干活”的思想。 另一方面,我国许多组织对高级人才的激励却又过分偏重于精神激励,物质激励不到位。应该肯定,中国式的精神奖励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如各种荣誉称号、上电视、登报纸、当选人大代表等,确实也满足了较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但与精神激励相比,物质激励显得苍白无力,无论是政治家、企业家,还是各类技术专家,都很难得到与之业绩相应的物质奖励,他们听到的常常是“要有奉献精神”之类的要求和“组织感谢你们”之类的鼓励。精神激励越是热闹,越显得物质激励缺乏力度,“二律背反”的结果会导致部分高级人才心理失重和行为失常,于是,一些人便设法获得“灰色”收入和寻求“在职消费”。 物质和精神是激励前进的两只轮子,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Unit 4 Eat Well Section A Grammar Focus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下册
- 2025年墙板天花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度建筑工程安全生产责任一切险保险合同范本
- 2025年度保密信息保密管理及风险控制合同
- 正面屈体扣球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 中国防腐灯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度离婚协议中保险合同管理协议范本
- 2025年度离婚协议中子女成长基金设立合同模板有小孩
- 菜鸟废纸回收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古建筑修缮与保护工程合同协议书
- 深度学习架构创新-深度研究
- 供应链韧性提升与风险防范-深度研究
-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考核试卷
- 2025年江苏连云港市赣榆城市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砥砺前行决心谱写华章
- 2025年开学教导处发言稿(5篇)
- 机电设备安装旁站监理方案
- 2025年度民政局离婚协议书范本模板官方修订2篇
- 《百达翡丽名表介绍》课件
- 《集装箱标识辨识》课件
- 2024年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年终的工作总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