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阻和热电偶的区别_第1页
热电阻和热电偶的区别_第2页
热电阻和热电偶的区别_第3页
热电阻和热电偶的区别_第4页
热电阻和热电偶的区别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热电阻和热电偶的区别热电偶是一种测温度的传感器,与热电阻一样都是温度传感器,但是他和热电阻的区别主要在于:一、信号的性质,热电阻本身是电阻,温度的变化,使电阻产生正的或者是负的阻值变化;而热耦,是产生感应电压的变化,他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二、两种传感器检测的温度范围不一样,热阻一般检测0-150度温度范围,最高测量范围可达600度左右(当然可以检测负温度).热耦可检测0-1000度的温度范围(甚至更高)所以,前者是低温检测,后者是高温检测。三、从材料上分,热阻是一种金属材料,具有温度敏感变化的金属材料,热耦是双金属材料,既两种不同的金属,由于温度的变化,在两个不同金属丝的两端产生电势差。四、P

2、LC对应的热电阻和热电偶的输入模块也是不一样的,这句话是没问题,但一般PLC都直接接入420ma信号,而热电阻和热电偶一般都带有变送器才接入PLC。要是接入DCS的话就不必用变送器了!热电阻是RTD信号,热电欧是TC信号!五、PLC也有热电阻模块和热电偶模块,可直接输入电阻和电偶信号。六、热电偶有J、T、N、K、S等型号,有比电阻贵的,也有比电阻便宜的,但是算上补偿导线,综合造价热电偶就高了。热电阻是电阻信号,热电偶是电压信号七、热电阻测温原理是根据导体(或半导体)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性质来测量的,测量范围为负00500度,常用的有铂电阻(Pt100、Pt10、铜电阻Cu50(负50-150度)

3、。热电偶测温原理是基于热电效应来测量温度的,常用的有铂铑铂(分度号S,测量范围01300度)、镍铬镍硅(分度号K,测量范围0900度)、镍铬康铜(分度号E,测量范围0600度)、铂铑30铂铑6(分度号B,测量范围01600度)。 通讯协议开放系统互联协议中最早的协议之一,它为连接不同操作系统和不同硬件体系结构的互联网络提供通信支持,是一种网络通用语言。TCP/IP协议定义了在互联网络中如何传递、管理信息(文件传送、收发电子邮件、远程登录等,并制定了在出错时必须遵循的规则。英文名称:communication protocol通讯协议-通讯协议介绍 通讯协议即网络中(包括互联网)传递、管理信息的

4、一些规范。通信协议又称通信规程,是指通信双方对数据传送控制的一种约定。约定中包括对数据格式,同步方式,传送速度,传送步骤,检纠错方式以及控制字符定义等问题做出统一规定,通信双方必须共同遵守,它也叫做链路控制规程。电脑与电脑之间的沟通必须讲述相同的语言,才能互相传输信息,自然资料在国际互联网上传递,每一份都要符合一定的规格(即是相同的语言),否则中国送出的资料,在美国那边要怎么收下呢?这些规格(语言)的规定都是事先在会议桌上讲好的,一般我们称之为“协议”(英文称为protocol),而这种在网络上负责定义资料传输规格的协议,我们就统称为通讯协议。其实每一种网络所使用的通讯协议都不太一样,但就以我

5、们最常用的Internet为例,当资料要送到Internet上时,就必须要使用Internet用的通讯协议。如同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是需要遵循一定的规矩一样,计算机之间的相互通信需要共同遵守一定的规则,这些规则就称为网络协议。常见的协议有:TCP/IP协议、IPX/SPX协议、NetBEUI协议等。在局域网中用得的比较多的是IPX/SPX。用户如果访问Internet,则必须在网络协议中添加TCP/IP协议。 TCP/IP是“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的简写,中文译名为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络协议。TCP/IP(传输控制协议/网

6、间协议)是一种网络通信协议,它规范了网络上的所有通信设备,尤其是一个主机与另一个主机之间的数据往来格式以及传送方式。TCP/IP是INTERNET的基础协议,也是一种电脑数据打包和寻址的标准方法。在数据传送中,可以形象地理解为有两个信封,TCP和IP就像是信封,要传递的信息被划分成若干段,每一段塞入一个TCP信封,并在该信封面上记录有分段号的信息,再将TCP信封塞入IP大信封,发送上网。在接受端,一个TCP软件包收集信封,抽出数据,按发送前的顺序还原,并加以校验,若发现差错,TCP将会要求重发。因此,TCP/IP在INTERNET中几乎可以无差错地传送数据。 对普通用户来说,并不需要了解网络协

7、议的整个结构,仅需了解IP的地址格式,即可与世界各地进行网络通信。 通讯协议 IPX/SPX是基于施乐的XEROXS Network System(XNS)协议,而SPX是基于施乐的XEROXS SPP(Sequenced Packet Protocol:顺序包协议)协议,它们都是由novell公司开发出来应用于局域网的一种高速协议。它和TCP/IP的一个显著不同就是它不使用ip地址,而是使用网卡的物理地址即(MAC)地址。在实际使用中,它基本不需要什么设置,装上就可以使用了。由于其在网络普及初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所以得到了很多厂商的支持,包括microsoft等,到现在很多软件和硬件也均支持

8、这种协议。 NetBEUI即NetBios Enhanced User Interface,或NetBios增强用户接口。它是NetBIOS协议的增强版本,曾被许多操作系统采用,例如Windows for Workgroup、Win9x系列、Windows NT等。NETBEUI协议在许多情形下很有用,是WINDOWS98之前的操作系统的缺省协议。总之NetBEUI协议是一种短小精悍、通信效率高的广播型协议,安装后不需要进行设置,特别适合于在“网络邻居”传送数据。所以建议除了TCP/IP协议之外,局域网的计算机最好也安上NetBEUI协议。另外还有一点要注意,如果一台只装了TCP/IP协议的W

9、INDOWS98机器要想加入到WINNT域,也必须安装NetBEUI协议。通讯协议-网络通信协议 RS-232-CRS-232-C是OSI基本参考模型物理层部分的规格,它决定了连接器形状等物理特性、以0和1表示的电气特性及表示信号意义的逻辑特性。RS-232-C是EIA发表的,是RS-232-B的修改版。本来是为连接模拟通信线路中的调制解调器等DCE及电传打印机等DTE拉接口而标准化的。现在很多个人计算机也用RS-232-C作为输入输出接口,用RS-232-C作为接口的个人计算机也很普及。RS-232-C的如下特点:采用直通方式,双向通信,基本频带,电流环方式,串行传输方式,DCE-DTE间使

10、用的信号形态,交接方式,全双工通信。RS-232-C在ITU建议的V.24和V.28规定的25引脚连接器在功能上具有互换性。RS-232-C所使用的连接器为25引脚插入式连接器,一般称为25引脚D-SUB。DTE端的电缆顶端接公插头,DCE端接母插座。RS-232-C所用电缆的形状并不固定,但大多使用带屏蔽的24芯电缆。电缆的最大长度为15m。使用RS-232-C在200K位/秒以下的任何速率都能进行数据传输。RS-449RS-449是1977年由EIA发表的标准,它规定了DTE和DCE之间的机械特性和电气特性。RS-449是想取代RS-232-C而开发的标准,但是几乎所有的数据通信设备厂家仍

11、然采用原来的标准,所以RS-232-C仍然是最受欢迎的接口而被广泛采用。RS-449的连接器使用ISO规格的37引脚及9引脚的连接器,2次通道(返回字通道)电路以外的所有相互连接的电路都使用37引脚的连接器,而2次通道电路则采用9引脚连接器。RS-449的电特性,对平衡电路来说由RS-422-A规定,大体与V.11具有相同规格,而RS-423-A大体与V.10具有相同规格。V.35V.35是通用终端接口的规定,其实V.35是对60-108kHz群带宽线路进行48Kbps同步数据传输的调制解调器的规定,其中一部分内容记述了终端接口的规定。V.35对机械特性即对连接器的形状并未规定。但由于48Db

12、ps-64Kbps的美国Bell规格调制解调器的普及,34引脚的ISO2593被广泛采用。模拟传输用的音频调制解调器的电气条件使用V.28(不平衡电流环互连电路),而宽频带调制解调器则使用平衡电流环电路。 通讯协议X.21X.21是对公用数据网中的同步式终端(DTE)与线路终端(DCE)间接口的规定。主要是对两个功能进行了规定:其一是与其他接口一样,对电气特性、连接器形状、相互连接电路的功能特性等的物理层进行了规定;其二是为控制网络交换功能的网控制步骤,定义了网络层的功能。在专用线连接时只使用物理层功能,而在线路交换数据网中,则使用物理层和网络层的两个功能。X.21接口用的连接器引脚也只用15

13、引脚电气特性分别参照V系列接口电气条件的V.10和V.11。数字网的同步都是从属于网络主时钟的从属同步。HDLC(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HDLC是可靠性高,高速传输的控制规程。其特点如下:可进行任意位组合的传输;可不等待接收端的应答,连续传输数据;错误控制严密;适合于计算机间的通信。HDLC相当于OSI基本参照模型的数据链路层部分的标准方式的一种。HDLC的适用领域很广,近代协议的数据链路层大部分都是基于HDLC的。SDLC(同步数据链路控制)是IBM公司制定的协议,并成为SNA的数据链路控制层协议。实际上也包含于HDLC中。FDDI(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的传输速度为100Mbps,传

14、输媒体为光纤,是令牌控制的LAN。FDDI的物理传输时钟速度是125MHz,但实际速度只有100Mbps。可实际连接的工作站数最多有500个,但推荐使用100个以下。FDDI的连接形态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用一次环路和二次环路的两个环构成的环形结构;另一种是以集线器为中心构成树状结构。工作站间的距离用光纤为2KM,用双绞线则为100M。但对单模光纤制定了节点间的距离可以延长到超过2KM以上的标准。FDDI有三种接口:DAS(双配件站);SAS(单配件站);集线器(Concentrater)。通常仅使用一次环路,二次环路作为预备用系统处于备用状态。 通讯协议-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TCP/

15、IP协议集中的网络管理协议。已被普遍采用。使用SNMP的管理模型,对INTERNET进行管理的协议,是在TCP/IP的应用层进行工作的。其优点是,不依赖于网络物理层的属性即可规定协议,对全部网络和管理可以采用共同的协议,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可采用客户/服务器的方式,可称为代理(工具);如果管理者作为客户机工作,可称为管理器或管理站。代理的功能应该包括对操作系统和网络管理层 通讯协议的管理,取得有关对象的七层信息,并利用SNMP网络管理协议把该信息通知管理者。管理者本身应要求对有关对象的信息存储在代理中所含的MIB(管理信息库)的虚拟数据库中。对SNMP而言,要求能够取得或设置由管理到代理网管对

16、象本身的对象等内容。代理应完成管理器要求回答的内容。同时,代理本身还应把因代理发生的事件通知管理器。点到点协议PPP(pointopointprotocol)作为RFC1171/1172而制定的PPP,是在点对点线路上对包括IP在内的LAN协议进行中继的Internet标准协议。PPP从作成当初开始就对应于多协议,设计成具有不依存于网络层协议的数据链路。在用PPP对各个网络层协议进行中继时,每个网络层协议必须有某个对应于PPP的规格,这些规格有一些已经存在。PPP的实际安装已经开始,特别是必须适应多协议的路由器厂家积极采用PPP。PPP是由两种协议构成的:一种是为了确保不依存于协议的数据链路而

17、采用的LCP(数据链路控制协议);另一种为了实现在PPP环境中利用网络层协议控制功有的NCP(网络控制协议)。NCP从其目的出发需要在每个网络层协议都要作规定。NCP的具体名称在对应的网络层协议中有所不同。更准确地说,PPP所规定协议只是LCP,至于将NCP及网络层协议如何放入PPP帧中,要由开发各种网络层协议的厂家进行。PPP帧具有传输LCP、NCP及网络层协议的功能。对利用LCP的物理层规格没有特殊限制。可以利用RS-232-C、RS-422/423、V.35等通用的物理连接器。传输速度的应用领域也没有特别规定,可以利用物理层规格所容许的传输速度。而要采用全双工方式的通信线路。通讯协议-相

18、关词条 交换机 路由器 水晶头 网络拓扑结构 计算机网络 传输介质 网卡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通讯协议-开放分类 网络 计算机 协议通讯协议-参考文献 1. 2.保存取消 通讯协议即网络中(包括互联网)传递、管理信息的一些规范。如同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是需要遵循一定的规矩一样,计算机之间的相互通信需要共同遵守一定的规则,这些规则就称为网络协议。常见的协议有:TCP/IP协议、IPX/SPX协议、NetBEUI协议等。在局域网中用得的比较多的是IPX/SPX。用户如果访问Internet,则必须在网络协议中添加TCP/IP协议。TCP/IP是“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

19、l/Internet Protocol”的简写,中文译名为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络协议。TCP/IP(传输控制协议/网间协议)是一种网络通信协议,它规范了网络上的所有通信设备,尤其是一个主机与另一个主机之间的数据往来格式以及传送方式。TCP/IP是INTERNET的基础协议,也是一种电脑数据打包和寻址的标准方法。在数据传送中,可以形象地理解为有两个信封,TCP和IP就像是信封,要传递的信息被划分成若干段,每一段塞入一个TCP信封,并在该信封面上记录有分段号的信息,再将TCP信封塞入IP大信封,发送上网。在接受端,一个TCP软件包收集信封,抽出数据,按发送前的顺序还原,并加以校验,若发现差错,TC

20、P将会要求重发。因此,TCP/IP在INTERNET中几乎可以无差错地传送数据。 对普通用户来说,并不需要了解网络协议的整个结构,仅需了解IP的地址格式,即可与世界各地进行网络通信。IPX/SPX是基于施乐的XEROXS Network System(XNS)协议,而SPX是基于施乐的XEROXS SPP(Sequenced Packet Protocol:顺序包协议)协议,它们都是由novell公司开发出来应用于局域网的一种高速协议。它和TCP/IP的一个显著不同就是它不使用ip地址,而是使用网卡的物理地址即(MAC)地址。在实际使用中,它基本不需要什么设置,装上就可以使用了。由于其在网络普

21、及初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所以得到了很多厂商的支持,包括microsoft等,到现在很多软件和硬件也均支持这种协议。NetBEUI即NetBios Enhanced User Interface,或NetBios增强用户接口。它是NetBIOS协议的增强版本,曾被许多操作系统采用,例如Windows for Workgroup、Win9x系列、Windows NT等。NETBEUI协议在许多情形下很有用,是WINDOWS98之前的操作系统的缺省协议。总之NetBEUI协议是一种短小精悍、通信效率高的广播型协议,安装后不需要进行设置,特别适合于在“网络邻居”传送数据。所以建议除了TCP/IP协议之

22、外,局域网的计算机最好也安上NetBEUI协议。另外还有一点要注意,如果一台只装了TCP/IP协议的WINDOWS98机器要想加入到WINNT域,也必须安装NetBEUI协议。 最佳答案常用的三个网络协议 网络中不同的工作站,服务器之间能传输数据,源于协议的存在。随着网络的发展,不同 的开发商开发了不同的通信方式。为了使通信成功可靠,网络中的所有主机都必须使用同 一语言,不能带有方言。因而必须开发严格的标准定义主机之间的每个包中每个字中的每 一位。这些标准来自于多个组织的努力,约定好通用的通信方式,即协议。这些都使通信 更容易。 已经开发了许多协议,但是只有少数被保留了下来。那些协议的淘汰有多

23、中原因-设 计不好、实现不好或缺乏支持。而那些保留下来的协议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并成为有效的通 信方法。当今局域网中最常见的三个协议是MICROSOFT的NETBEUI、NOVELL的IPX/SPX和交叉 平台TCP/IP。 一:NETBEUI NETBEUI是为IBM开发的非路由协议,用于携带NETBIOS通信。NETBEUI缺乏路由和网络 层寻址功能,既是其最大的优点,也是其最大的缺点。因为它不需要附加的网络地址和网 络层头尾,所以很快并很有效且适用于只有单个网络或整个环境都桥接起来的小工作组环 境。 因为不支持路由,所以NETBEUI永远不会成为企业网络的主要协议。NETBEUI帧中唯一 的

24、地址是数据链路层媒体访问控制(MAC)地址,该地址标识了网卡但没有标识网络。路由 器靠网络地址将帧转发到最终目的地,而NETBEUI帧完全缺乏该信息。 网桥负责按照数据链路层地址在网络之间转发通信,但是有很多缺点。因为所有的广 播通信都必须转发到每个网络中,所以网桥的扩展性不好。NETBEUI特别包括了广播通信的 记数并依赖它解决命名冲突。一般而言,桥接NETBEUI网络很少超过100台主机。 近年来依赖于第二层交换器的网络变得更为普遍。完全的转换环境降低了网络的利用 率,尽管广播仍然转发到网络中的每台主机。事实上,联合使用100-BASE-T Ethernet,允 许转换NetBIOS网络扩

25、展到350台主机,才能避免广播通信成为严重的问题。 二:IPX/SPX IPX是NOVELL用于NETWARE客户端/服务器的协议群组,避免了NETBEUI的弱点。但是, 带来了新的不同弱点。 IPX具有完全的路由能力,可用于大型企业网。它包括32位网络地址,在单个环境中允 许有许多路由网络。 IPX的可扩展性受到其高层广播通信和高开销的限制。服务广告协议(Service Adver tising Protocol,SAP将路由网络中的主机数限制为几千。尽管SAP的局限性已经被智能路 由器和服务器配置所克服,但是,大规模IPX网络的管理员仍是非常困难的工作。 三:TCP/IP 每种网络协议都有

26、自己的优点,但是只有TCP/IP允许与Internet完全的连接。TCP/IP 是在60年代由麻省理工学院和一些商业组织为美国国防部开发的,即便遭到核攻击而破坏 了大部分网络,TCP/IP仍然能够维持有效的通信。ARPANET就是由基于协议开发的,并发展 成为作为科学家和工程师交流媒体的Internet。 TCP/IP同时具备了可扩展性和可靠性的需求。不幸的是牺牲了速度和效率(可是:TCP /IP的开发受到了政府的资助)。 Internet公用化以后,人们开始发现全球网的强大功能。Internet的普遍性是TCP/IP 至今仍然使用的原因。常常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用户就在自己的PC上安装了T

27、CP/IP栈 ,从而使该网络协议在全球应用最广。 TCP/IP的32位寻址功能方案不足以支持即将加入Internet的主机和网络数。因而可能 代替当前实现的标准是IPv6。 TCP/IP协议 TCP/IP协议全称为“传输控制协议和互连网协议”,是目前Internet中最常用的一种网络协议,也是国际互联网的基础。TCP/IP协议的目的是使不同厂家生产的计算机能在各种网络环境下运行。 TCP/IP是一种可选择路由的通信协议。它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可支持任意规模的网络,几乎可连接所有的服务器和工作站。但其灵活性也给它的使用带来了一些不便,例如它的设置和管理比IPX/SPX兼容协议、NetBEUI协议都

28、要困难和复杂一些。 通常意义上的TCP/IP是指Internet上的协议族,而不单单是TCP和IP协议。它包括上百个各种功能的协议,如远程登录(Telnet、文件传输(FTP、电子邮件(POP3等,而TCP协议和IP协议是保证数据完整传输的两个最基本的协议。 在计算机上设置TCP/IP协议需要一个“IP地址”、一个“子网掩码”、一个“默认网关”和一个“主机名”,因此其设置相对复杂一点。不过,Windows NT中提供了一个名为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的工具,它可自动为客户机分配连入网络时所需的信息,减轻了连网的负担,并避免了出错。当然,DHCP所拥有的功能必须要有DHCP服务器才能实现。而I

29、PX/SPX和NetBEUI不需要进行配置即可使用,操作就相对简单一点。NetBEUI协议 NetBEUI的全称是NetBIOS Extended User Interface,就是“NetBIOS扩充用户接口”的意思。其中NetBIOS是指“网络基本输入/输出系统”。 NetBEUI是专门为由几台到百余台PC机所组成的单网段部门级小型局域网而设计的,它不具有跨网段工作的功能,即NetBEUI不具备路由功能。由于它使用令牌环(Token Ring型的结构,采用广播方式来发送消息,因此最多只能允许连接200个节点。NetBEUI不能应用到广域网中,只限于小型局域网内使用,不能单独使用它构建由多个

30、局域网组成的大型网络。它的优点是效率高、速度快、内存开销少并易于实现答案补充 TCP/IP(传输控制协议/Internet协议) 也称为因特网协议集。被用于因特网并广泛用于不同网络的互联。TCP作为IP的上层协议是支持端节点之间通信的传输层协议,可提供面向连接的流式通信形态的应用程序。TCP相当于OSI第四层(传输层)所提供的服务,具有修正错误、顺序控制、流控制阻塞控制等功能,为各应用程序之间提供可靠的通信。因此通信程序对通信时的错误或阻塞等低层的通信情况勿需考虑即可进行通信。IP是网络的基础性协议。处于OSI七层曼协议中的第三层(网络层),它规定了INTERNET的网关之间、网关和主机之间的

31、通信协议。IP的功能如下:决定下面应该传送的网关的路由控制功能、根据实际要通信的各个网络以及通信媒体的最大传送单位,把IP的数据报进行分割及重组处理等。 答案补充 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TCP/IP协议集中的网络管理协议。已被普遍采用。使用SNMP的管理模型,对INTERNET进行管理的协议,是在TCP/IP的应用层进行工作的。其优点是,不依赖于网络物理层的属性即可规定协议,对全部网络和管理可以采用共同的协议,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可采用客户/服务器的方式,可称为代理(工具);如果管理者作为客户机工作,可称为管理器或管理站。代理的功能应该包括对操作系统和网络管理层的管理,取得有关对象的七

32、层信息,并利用SNMP网络管理协议把该信息通知管理者。管理者本身应要求对有关对象的信息存储在代理中所含的MIB(管理信息库)的虚拟数据库中。 对SNMP而言,要求能够取得或设置由管理到代理网管对象本身的对象等内容。代理应完成管理器要求回答的内容。同时,代理本身还应把因代理发生的事件通知管理器。 总线接口有哪些?总线, 接口, USB, PCI, SPI任何一个微处理器都要与一定数量的部件和外围设备连接,但如果将各部件和每一种外围设备都分别用一组线路与CPU直接连接,那么连线将会错综复杂,甚至难以实现。为了简化硬件电路设计、简化系统结构,常用一组线路,配置以适当的接口电路,与各部件和外围设备连接

33、,这组共用的连接线路被称为总线。采用总线结构便于部件和设备的扩充,尤其制定了统一的总线标准则容易使不同设备间实现互连。 -微机中总线一般有内部总线、系统总线和外部总线。内部总线是微机内部各外围芯片与处理器之间的总线,用于芯片一级的互连;而系统总线是微机中各插件板与系统板之间的总线,用于插件板一级的互连;外部总线则是微机和外部设备之间的总线,微机作为一种设备,通过该总线和其他设备进行信息与数据交换,它用于设备一级的互连。 -另外,从广义上说,计算机通信方式可以分为并行通信和串行通信,相应的通信总线被称为并行总线和串行总线。并行通信速度快、实时性好,但由于占用的口线多,不适于小型化产品;而串行通信

34、速率虽低,但在数据通信吞吐量不是很大的微处理电路中则显得更加简易、方便、灵活。串行通信一般可分为异步模式和同步模式。 -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总线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而使计算机总线技术种类繁多,各具特色。下面仅对微机各类总线中目前比较流行的总线技术分别加以介绍。 一、内部总线 -1I2C总线 -I2C(Inter-IC)总线10多年前由Philips公司推出,是近年来在微电子通信控制领域广泛采用的一种新型总线标准。它是同步通信的一种特殊形式,具有接口线少,控制方式简化,器件封装形式小,通信速率较高等优点。在主从通信中,可以有多个I2C总线器件同时接到I2C总线上,通过地址来识

35、别通信对象。 -2SPI总线 -串行外围设备接口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总线技术是Motorola公司推出的一种同步串行接口。Motorola公司生产的绝大多数MCU(微控制器)都配有SPI硬件接口,如68系列MCU。SPI总线是一种三线同步总线,因其硬件功能很强,所以,与SPI有关的软件就相当简单,使CPU有更多的时间处理其他事务。 -3SCI总线 -串行通信接口SCI(serial communication interface)也是由Motorola公司推出的。它是一种通用异步通信接口UART,与MCS-51的异步通信功能基本相同。 二、系统总线

36、-1ISA总线 -ISA(industrial standard architecture)总线标准是IBM 公司1984年为推出PC/AT机而建立的系统总线标准,所以也叫AT总线。它是对XT总线的扩展,以适应8/16位数据总线要求。它在80286至80486时代应用非常广泛,以至于现在奔腾机中还保留有ISA总线插槽。ISA总线有98只引脚。 -2EISA总线 -EISA总线是1988年由Compaq等9家公司联合推出的总线标准。它是在ISA总线的基础上使用双层插座,在原来ISA总线的98条信号线上又增加了98条信号线,也就是在两条ISA信号线之间添加一条EISA信号线。在实用中,EISA总线

37、完全兼容ISA总线信号。 -3VESA总线 -VESA(video electronics standard association)总线是 1992年由60家附件卡制造商联合推出的一种局部总线,简称为VL(VESA local bus总线。它的推出为微机系统总线体系结构的革新奠定了基础。该总线系统考虑到CPU与主存和Cache 的直接相连,通常把这部分总线称为CPU总线或主总线,其他设备通过VL总线与CPU总线相连,所以VL总线被称为局部总线。它定义了32位数据线,且可通过扩展槽扩展到64 位,使用33MHz时钟频率,最大传输率达132MB/s,可与CPU同步工作。是一种高速、高效的局部总线

38、,可支持386SX、386DX、486SX、486DX及奔腾微处理器。 -4PCI总线 -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总线是当前最流行的总线之一,它是由Intel公司推出的一种局部总线。它定义了32位数据总线,且可扩展为64位。PCI总线主板插槽的体积比原ISA总线插槽还小,其功能比VESA、ISA有极大的改善,支持突发读写操作,最大传输速率可达132MB/s,可同时支持多组外围设备。 PCI局部总线不能兼容现有的ISA、EISA、MCA(micro channel architecture)总线,但它不受制于处理器,是基于奔腾等新一代微处理器而发展的总线。 -5Compact PCI -以上所列举的几种系统总线一般都用于商用PC机中,在计算机系统总线中,还有另一大类为适应工业现场环境而设计的系统总线,比如STD总线、 VME总线、PC/104总线等。这里仅介绍当前工业计算机的热门总线之一Compact PCI。 -Compact PCI的意思是“坚实的PCI”,是当今第一个采用无源总线底板结构的PCI系统,是PCI总线的电气和软件标准加欧式卡的工业组装标准,是当今最新的一种工业计算机标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