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情的生理病理基础_第1页
七情的生理病理基础_第2页
七情的生理病理基础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七情的生理病理基础 人体的情志活动,是以脏腑中的气血阴阳为物质基础,以心神为主导。素问天元纪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即五脏化五气,生五志。素问宣明五气说:“心藏神”,指心主管精神活动的功能,包括思维、意识和情志活动等。素问灵兰秘典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内经把人的精神活动归属于心。灵枢本神说:“所以任物者谓之心”。任,有担任、接受的意思,即心有接受外来信息的功能。人的精神活动,为大脑生理功能之一,是大脑对外界事物的反映。心主神明,还包括了大脑的功能。明代李梃提出心“有血肉之心”,“有神明之心”。(医学入门心)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辛夷提出了“脑为无神之府”的看法。至

2、清代,认为神藏于脑者,更不乏其人,如汪昂、王清任等皆持此说。从现代解剖学和生理学的角度看,“血肉之心”似指胸中的心脏;而“神明之心”的功能则与大脑的功能相近。孟子告子上说:“心之官则思”。说明心在思维活动中有重要作用。灵枢邪客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张介宾在类经中提出:“心为脏腑之主,而总统魂魄,兼赅意志。故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恐动于心则肾应,此所以五志唯心所使也”。又说:“情志之伤,虽五脏各有所属,然求其所由,则无不从心而发。”所以说人体的情志活动,是以五脏气血阴阳为物质基础,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既主宰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又主宰人体的情志活动

3、。 灵枢本神说:“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神、魂、魄、意、志,是人体精神活动的不同表现,分别归属于五脏。素问宣明五气说:“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只有五脏的精气和生理功能正常,人体的精神和情志活动才能正常。 (1)心主血藏神,在志为喜心有推动血液运行,主宰整个人体生命活动和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作用。血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如灵枢营卫生会说:“血者,神气也。”灵枢平人绝谷又说:“血脉和利,精神乃居。”说明血与神志活动密切相关。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担任

4、接受外来信息,产生情绪反应作用。心在志为喜,喜属心情愉快的情绪表现。正常喜笑,属良性刺激反应,有益于身心健康。(素问举痛论)说:“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即适度喜乐,能缓和精神紧张,使营卫通利,有利于健康。但喜乐过度,又可使人致病。灵枢本神说:“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素问调经论说:“神有余则笑不休。”所以,心和血是产生喜的生理和病理基础。 (2)肝主疏泄,藏血藏魂,在志为怒肝有贮藏和调节血流量、疏通全身气机,调节情志的作用。气机调畅,则情志舒畅,心情开朗。若肝失疏泄,肝气郁结,可使人心情不舒,郁郁不乐,多愁善虑;若肝气亢奋,则急躁易怒。肝在志为怒,怒是情绪激动的情志表现,一般属不良刺激引起

5、,“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素问举痛论)或见突然眩晕、昏厥等。古今医统大全怒候说:“怒为肝木太过”。“怒伤肝”(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肝藏血,血舍魂”,“随神往来者谓之魂”(灵枢本神)。“魂者,神之别灵也。”(太素卷六注)汪昂曰:“魂属阳,肝藏魂,人之知觉属焉。”“魂伤则狂忘不精,不精则不正当。”(灵枢本神)类经三卷第九注:“魂伤则为狂为忘,而不精明。”指神志妄乱,行无常轨。故肝气上逆,是产生怒情志的生理和病理基础。应当指出,若遇有可怒之事而适度怒之,又为“情之正”,属生理性质的反应,不会使人致病。 (3)脾主运化,藏意,在志为思脾主运化,化生水谷精气,是气血生化之源。水谷精气与神有密切

6、的关系,神由先天之精生成,但必赖于后天之精的滋养。灵枢平人绝谷说:“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脾气健旺,水谷之精气充足,则神旺。灵枢本神说:“脾藏营,营舍意”。意,是意识、回忆,是神活动的产物。脾“在志为思”,思是思虑、思考。灵枢本神说:“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类经藏象类注释说:“因志而存变,谓意志虽定,而复有反复计度者,曰思。”因此,思是正常的思维活动。但思虑过度,所思不遂,则可影响气机升降出入,而致气结为病。素问举痛论说:“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思伤脾”。所以,脾及其化生的水谷精气,是产生思情志的生理和病理基础。 (4)肺主气

7、藏魄,在志为忧(悲)肺主一身之气,司呼吸,通过有节律的呼吸运动,调节全身气机、助心行血。通过肺的宣发与肃降,治理和调节机体津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灵枢本神说:“肺藏气,气舍魄”,“并精出入者谓之魄。”类经三卷第九注:“魄之为用,能动能作,痛痒由之而觉也。精生于气,故气聚则精盈,魄并于精,故形强而魄壮。”魄属于本能的感觉和动作,如耳的听觉,目的视觉,皮肤的冷热痛痒感觉,手足的动作和新生儿吸乳动作等。肺在志为忧,忧、悲同属肺志。忧是愁苦忧虑,悲是悲哀的情绪表现。悲、忧是人体接受外界某些不良刺激而发生的不愉快的情绪反应。悲多由外来可引起伤心哀痛的事物刺激引起;忧是发愁、过虑,是对某种不良刺激因素先有所

8、了解,因而表现为忧心忡忡。一般来说,悲自外来,忧自内发。二者虽略有不同,但对人体生理活动的影响是大体相同的,故悲和忧同属肺志。悲、忧动于心而肺应。素问举痛论说:“悲则气消”,即悲伤过度,可以使肺气耗伤。此外,神气不足,也可以致悲。灵枢本神说:“神有余则笑,不足则悲。”故肺和心是产生悲、忧情志的生理和病理基础。 (5)肾藏精、藏志,在志为恐肾藏精,精生髓,脑为髓汇聚而成。灵枢海论说:“脑为髓之海。”“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痠眩冒,目无所见。”灵枢口问说:“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说明古代医家,已认识到视觉与听觉等感官皆与脑有关。

9、医林改错脑髓说说:“灵机记性在脑”,“两耳通脑”,“两目系如线,长于脑”,“鼻通脑,所闻香嗅归于脑”,小儿“至三四岁,脑髓渐满,囟门长全,耳能听,目有灵动,鼻知香臭,言语成句。”可见王氏已把记忆、言语及视、听、嗅等感觉功能归属于脑。中医藏象学说把神归属五脏所藏,而以心为主宰,心是主持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以及情志活动的。肾藏志,灵枢本神说:“肾藏精,精舍志。”“意之所存谓之志。”志是意识和经验的存记,是神明活动的产物。肾在志为恐。恐是害怕、畏惧,是人体对某些事物惧怕的一种精神状态。恐与惊相似,同属肾志。但惊为不自知,事出突然而受惊;恐为自知。俗称胆怯。医述惊恐怔忡哲言引李东垣说:“有触而心动曰惊。”又引赤水玄珠说:“子和云:惊者为自不知,恐者为自知故也。盖惊者闻响即惊,恐者心中恍恍然自知,如人将捕之状,及不能独自坐卧须人伴侣,或夜须灯照者是也。脏腑之恐有四:一日肾,经云:肾,在志为恐。又云:精气并于肾则恐。二日肝胆,经云:肝藏血,血不足则恐。戴人曰:胆者,敢也,惊怕则胆伤矣。盖肝胆实则怒而勇敢,肝胆虚则善恐而不敢也。三曰胃,经云:胃为恐。四曰心,经云: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自失。”杂病源流犀烛,惊悸悲恐喜怒忧思源流亦说:“恐者,心肾肝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