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教(北师大课标版五年级下册)第 四 单 元长方体 (二)第 1 课时 体积与容积教学目标:1、了解体积和容积,进一步能够有效区分物体的体积和容积;初步学会比较不 规则物体的体积的大小的方法。2、能够根据生活中的常识和已有的经验,探究并掌握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能 力,具有解决物体体积和容积问题的正确方法和思路。3、学生想探究问题,愿意和同伴进行合作交流;乐于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 的相关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 难点:进一步能够有效区分物体的体积和容积; 初步学会比较不规则 物体的体积的大小的方法。教学准备:两个量杯、土豆、红薯、水槽。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教师让学生能够观察教室的物体, 哪
2、些物体比较大?哪些物体比较小?哪些容器 放东西多?哪些容器放东西少? 学生纷纷回答,教师对回答的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和鼓励。二、讲授新课:1、感受和测量物体的体积。 教师出示土豆和红薯让学生比较一下哪个大一些? 教师提问学生你有什么样的方法能够测出土豆和红薯的体积? 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交流各自得想法。教师和学生共同选出同学们设计的最佳方案。 让学生分组分小组测一测土豆和红薯的体积。(注意: 量杯里的水一定要完全能够浸泡土豆和红薯。 ) 教师提问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物体的体积?2、比较物体的容积。教师出示一个量杯和一个水槽,并问学生哪个装水装的多一些? 请你设计一个方案来证明自己的结论是正确
3、的。3、感受物体的体积和容积的联系和区别。 教师提问学生这两个方案的联系和区别, 让学生能够进一步体验体积和容积的联 系和区别。三、课堂练习: 让学生做课本 42 页的课后练习题。四、课堂小结:体积和容积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学习了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板书设计: 体积与容积体积:物体占空间的大小 容积:容纳物体的大小体积和容积的联系与区别: 体积大不一定容积大;容积大一定体积大 教学反思:第 2 课时 体积单位教学目标:1、了解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立方米; 。2、能够根据生活中的常识和已有的经验,建立体积单位的实际的能力,具有解 决物体体积和容积问题的正确方法和思路。
4、3、学生想探究问题,愿意和同伴进行合作交流;乐于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 的相关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难点: 进一步能够有效的建立体积的空间观念;初步感知体积单位的大小 教学准备:1 立方米、 1 立方分米、 1 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实物教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学过哪些面积单位?学生纷纷回答, 教 师对回答的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和鼓励。那么体积单位是什么呢?二、讲授新课:1、教师出示 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教具学生观察后让学生感受 1 立方厘米物体的 大小。教师提问学生你有什么样的方法记住他大小,然后交流各自得想法。说出: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厘米3,记作1cm3。让学
5、生说出周围大 约是 1 厘米 3 的物体说出: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记作1dm3,让学生说出周围 大约是 1 分米 3 的物体棱长为 1 米的正方体,体积是 1 米 3,记作 1m3。2、学生制作体积单位。(1)用橡皮泥切出一个体积是 1 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拼一拼, 2 立方厘米、 5 立方厘米、 10 立方厘米分别有多大。(2)用硬纸板做一个体积是 1 立方分米的正方体。(3)用米尺在墙角出搭出一个 1 立方米的空间。3、说一说:那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 1 立方厘米、 1 立方分米、 1 立方米?把体积 单位于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感受 1 立方厘米、 1 立方分米、 1
6、立方米的 实际意义。4、 教学体积与容积的关系,讲明,从里面两量棱长为1 分米的正方体盒子的容 积是1dm3,可以容纳1升的溶液。1 升=1 分米 31L = 1 dm31 毫升 =1 厘米 31ML =1 cm3三、课堂练习第 1 题:先让学生独立尝试,在进行交流,特别是读法的交流。第 2 题: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体的体积, 增强学生对体积、 容 积单位实际意义的理解。第 3 题:利用升、毫升之间的换算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先统一单位,然后再进 行计算。四、课堂小结:学习了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板书设计:体积单位棱长 1 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 1 立方厘米,记作 1
7、cm3棱长 1 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 1 立方分米,记作 1 dm3 教学反思:第 3 课时 长方体的体积 (1)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体 积。2、在观察、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3、学生想探究问题,愿意和同伴进行合作交流;乐于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 的相关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难点: 在观察、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找出长方体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长方体模型多个、直尺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猜想一下“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有关,长方体的体积可 能与什么有关?二、探索新知:(1) 长、宽相等的时候
8、,越高,体积越大。(2) 长、高相等的时候,越宽,体积越大。(3) 高、宽相等的时候,越长,体积越大。 与长、宽、高都有关系。三、填写 46 页表格可以发现。长方体的体积=长X宽X高v = a >b X由此推导出正方体的体积二棱长X棱长X棱长v = a aX Xa= a3四、课堂练习 根据上面学的公式填写下面表格 长方体 底面积 (cm2)10 259高 (cm) 867体积(cm3)105 37.8五、课堂小结: 学习了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板书设计:长方体的体积 (1)长方体的体积=长X宽X高v = a XX由此推导出正方体的体积二棱长X棱长X棱长v = a XaXa=
9、a3教学反思:第 4 课时 长方体的体积 (2) 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计算长方体、正方 体体积。2、在观察、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3、学生想探究问题,愿意和同伴进行合作交流;乐于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 的相关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难点: 在观察、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找出长方体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长方体模型多个、直尺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 “,长方体的体积长方体的体积的计 算方法”那个同学起来说一下?多让几个同学回答。二、教学新知:1、让学生摆出第 1 题的图形先让学生数出图形体积
10、是多少立方厘米,再用公式 计算出结果进行验证。2、第 2 题让学生利用计算公式计算体积。(1) 一个长方体,长 20 厘米,宽 12厘米,高 5 厘米(2) 一个正方体,棱长是 6 分米。(3) 一个长方体,底面积是 60 平方厘米,高 7 厘米。(4) 一个长方体,底面是边长为 2 分米的正方形,高 5 分米。 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3、第 4 题:首先让学生多读几遍题理解题意,再计算。4、第 5 题要让学生明白一个长方体截成一个体积最大的正方体,必须知道棱长 是最短一条边,即: 3X 3X 3=27(立方厘米)5、第 7 题:计算结果是立方分米必须换算成容积单位。三、课堂练习:教科书 4
11、9页第 6、8题四、课堂小结:学习了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板书设计:长方体的体积 (2)长方体体积=底面积X高v = S Xh教学反思:第 5 课时 体积单位的换算教学目标:1、结合实践活动,认识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 间的换算。2、在观察、操作中,发展空间观念。3、学生想探究问题,愿意和同伴进行合作交流;乐于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 的相关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难点: 观察、操作中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教学准备:图表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长方体的体积, 哪个同学起来说一下体 积单位有哪些?引出体积单位。二、教学新知:
12、1、让学生利用手中的教具摆出正方体。1排摆 10个,每层正好摆 10排,也就是说,每层可以摆 100个。高是 1分米=10 厘米,盒子里正好摆 10层。即1分米3 = 1000厘米3,1升 = 1000毫升。2、用以上方式教学立方米与立方分米之间的进率,即体积为1 米 3 的正方体,它的棱长为1米;也可看成是棱长为10分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是 10X10X 10=1000分米 3, 1 米 3 =1000分米3, 1 m3 = 1000 dm3。3、填一填表格,比一比了解长度、面积、体积单位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单位 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长度米、()、厘米 10面积米 2、()、厘米 2体积米
13、3、()厘米 34、课堂练习(1)先让学生独立填一填,再选几道让学生说说思考的方法与过程。(2)可以让学生通过计算来分析、比较从而解决问题。 通过计算第三种包装比较合算。 如果学生有其他的比较方式, 只要合理, 教师应 给予肯定和鼓励。先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对电视机包装箱上“60X 50X 40”这个数据信息进行解释,然后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并计算。体积是60X 50X 40=120000 (立方厘米)(4)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说说是怎么想的,实际上就是求1.5米高的水的体积。50X 20X 1.5=1500(立方米)四、课堂小结: 学习了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板书设计:1 分米
14、 3 = 1000厘米 31升 = 1000毫升31米3 = 1000 分米31m3 = 1000 dm3教学反思:第 6 课时 练习课 教学目标:1、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计算长方体、正方体体积。2、在观察、操作中,发展空间观念。3、学生想探究问题,愿意和同伴进行合作交流;乐于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 的相关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难点: 观察、操作中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这一节我们对第 四单元的内容进行练习。二、教学新知:1、练习四第 1 题:求图形的体积可以让学生独立计算。交流时教师要关注学
15、生 出现的一些问题。2、练习四第 3 题:让学生应用体积单位的进率、单位换算等知识来判断。3、第 4 题,填上适当的体积单位。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判断填上适当的单位, 进一步感受体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发展 学生的空间观念。交流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比画一下。4、第 5 题:通过计算可以让学生说说计算方法,体会虽然结果相同,但表面积 和体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并可以结合实物指一指、说一说。5、第 7 题:使学生理解两个图形所占的空间就是这两个图形的体积。6、第 8题:注意要把 4 厘米化为 0.04米。三、课后练习:第 2、7、9、10 题四、课堂小结:学习了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和体会?有什么提高?
16、 板书设计:第 8 题 45X 28 X 0.04=50.4 (立方米)50.4十 1.5 = 33.6 (车) 考虑实际情况,需要 34 车。教学反思:第 7 课时 有趣的测量 教学目标:1 、结合具体活动情境 ,经历测量石头的试验过程 , 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 法.2、在观察、操作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实践与探究过程中 ,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 教学重点、难点: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水槽、水、不规则石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那么不规则物体体积怎么测量呢?引入课题。二、教学新知: (1)为了引导学生探索与体会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先 制定测量方案,再实际测量。方案一:找一个长方体形状的容器, 里面放一定的水, 量出水面的高度后把石头 沉入水中再一次量出水面的高度。 这时计算一下水面升高了几厘米, 用“底面积 X高”计算出升高的体积。也可以分别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劳动合同期限与试用期条款的关联性分析
- 车辆使用权转让协议书范本
- 离婚后子女抚养协议
- 扶贫项目资金协议书
- 2025年03月江苏无锡经济开发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8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03月山东华宇工学院硕士研究生公开招聘(60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03月国家统计局鸡西调查队公开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1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上海市15区高三语文二模试题汇编之现代文一(学生版)
- 天津市蓟州等部分区2025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模拟(语文试题文)试卷含解析
- 湖南艺术职业学院《统计软件与应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最新军事英语基本词汇和表达(英汉对照)
- 张骞出使西域课本剧
- 《北京市市级投资基金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
- 100道凑十法练习习题
- 人教版初中阶段语文古诗词理解性背诵默写汇编
- 内蒙古高中毕业生学籍表毕业生登记表学年评语表成绩单身体健康检查表完整版高中档案文件
- 光电效应和普朗克常数测定实验数据表格
- 重力式桥台计算程序表格
- (完整word版)清表施工方案
- 污水池防腐施工方案改
- 公务用车派车单、车辆维修保养申请单(修订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