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自学生字“焚”,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说说诗句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活动单导学案【活动方案】活动一: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1大声读古诗,读准字音和节奏。2组内按序号轮流读古诗,读出韵味。3.展示朗读。活动二:比一比,看谁懂得多。 1轻声读古诗,理解诗句意思。 2组内讨论交流对诗句的理解,讨论不明白的地方。3全班展示。动三:比一比,看谁悟理深。 1再读古诗,说说石灰的特点,想想诗人借石灰表达怎样的情感? 2组内交流,并尝试背诵。 3汇报展示。【检测反馈】 默写石灰吟的最后两句,并写出诗句的意思 句意: 一、复习导入新课
2、同学们,本学期我们学过哪些古诗?能展示一下吗?今天我们将来学习第20课 石灰吟。吟是古典诗歌的一种形式。例如游子吟本诗的作者是谁呢? 于谦你了解他吗?谁来简要地说说?(小黑板)于谦(1398-1457),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字廷益,号节庵。明代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与抗清英雄张苍水、抗金英雄岳飞并称西湖三杰。明成祖永乐进士,官至兵部尚书。传说这首诗是于谦12岁时的作品。还有哪位诗人也是少年天才的(初唐四杰”之冠的王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14岁写的过渡: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品读这首古诗。二、活动一: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谁来说说朗读古诗要注意什么?(抑扬顿挫、节奏、声音响亮) 谁来展
3、示一下朗读?过渡:同学们读得真好,可是,这首诗讲了什么呢?让我们走近古诗。三、活动二:比一比,看谁懂得多。 这首诗讲了什么呢? 谁来说说?(石头是经过多次的敲打撞击,才从大山上采下来。烈火焚烧自己,却也只把它当作平常事。即使身体粉碎变成了石灰,也不畏惧,还要把洁白干净的石灰留在人世间。)过渡:看来同学们理解能力惊人,那么诗人只是在赞美美丽洁白的石灰吗?让我们来品悟古诗。四、活动三:比一比,看谁悟理深。(小黑板)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是一位与岳飞齐名的民族英雄,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
4、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石灰有什么特点?(纯洁、洁白、坚强不屈)诗人见到石灰承受千锤万击以及烈火焚烧的情景,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讨论交流。诗人只是在赞美美丽洁白的石灰吗?想想诗人借石灰表达怎样的情感?像这种借赞美一个物体来寄托自己的志向的诗就叫托物言志诗石灰吟就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思考:看到石灰,你还想到哪些物体?(梅花、菊花、莲花、竹子)想到诗人通过赞美他们来言志的诗吗?(可以写在小黑板上)梅花 王安石 唐代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5、。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画菊 郑思肖 南宋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爱莲说 北宋学者 周敦颐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竹石*郑燮(清)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传说这首诗是于谦12岁时的作品。我们也正好12岁,那么你能为这首诗的创作,给于谦设计一个故事吗?(故事最后要展现古诗) 哪一组来展示?过渡:同学们表演真精彩,看来同学们理解得都很透切。下面让我们来默写古诗,说句意。 总结:同学们,学了本诗你爱于谦吗?爱他什么?对,我们今后也要像于谦、像石灰、像竹石、像菊花、像莲花一样做一个清白正直、坚强不屈的人。做到
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正所谓大丈夫也。让我们背诵这位12岁少年,于谦写的这首诗石灰吟。教学反思爱莲说 北宋学者 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教材分析: 石灰吟是苏教版第十二册第六单元第20课的教学内容,作者是明代诗人于谦。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赞颂了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
7、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抒发了诗人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这是一首表达自己人生处世观的咏物诗。对于写景诗,学生比较容易读懂,还可以领略到那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而对于咏物诗,学生读文字本身容易知道诗歌写了什么,但其中蕴含的深意,学生处在似懂非懂状态之中。学生与文本之间存在着距离,这种距离可能有时间上的,历史上的,知识水平上的,情感上的学生由于自己的知识水平阅历的限制,人生体验的缺乏,他们面对精彩的文本,可能是毫无知觉的,因而对诗歌的深层探究不一定到位。作为教师,我们要学会为学生拉近与文本的距离积累资本,进行适时的催化。学生拉近与文本的距离,可以从文本的
8、空白处开始。这种空白学生有时是难以发现的,所以它需要一个起点。因而,教学时我打算多方面的去引导学生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及作者的个性品质,带领学生步入作者的那个时代,在朗读中去体会作者的心态,以求深刻的理解诗意。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粉骨碎身浑不怕
9、”,“粉骨碎身”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于谦简介: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汉族。字廷益,浙江钱塘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七岁的时候,有个和尚惊奇于他的相貌,说:“这是将来救世的宰相呀。
10、”永乐十九年,于谦考中了进士。 宣德初年,任命于谦为御史。奏对的时候,他声音洪亮,语言流畅,使皇帝很用心听。顾佐任都御使,对下属很严厉,只有对于谦客气,认为他的才能胜过自己。护从皇帝驻扎在乐安时,高煦出来投降,皇帝让于谦口头数说他的罪行。于谦义正词严,声色俱厉。高煦伏在地上战保,自称罪该万死。皇帝很高兴。班师回朝北京,给于谦赏赐和各大臣一样。 于谦外出巡按江西,昭雪了被冤枉的几百个囚犯。他上疏奏报陕西各处官校骚扰百姓,诏令派御史逮捕他们。皇帝知道于谦可以承担重任,当时刚要增设各部右侍郎为直接派驻省的巡抚,于是亲手写了于谦的名字交给吏部,越级提升为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于谦到任后,轻装骑马
11、走遍了所管辖的地区,访问父老,考察当时各项应该兴办或者革新的事,并立即上书提出。一年上书几次,稍有水旱灾害,马上上报。 正统年间,宦官王振专权,作威作福,肆无忌惮地招权纳贿。百官大臣争相献金求媚。每逢朝会期间,进见王振者,必须献纳白银百两;若能献白银千两,始得款待酒食,醉饱而归。而于谦每次进京奏事,从不带任何礼品。有人劝他说:"您不肯送金银财宝,难道不能带点土产去?"于谦潇洒一笑,甩了甩他的两只袖子,说:"只有清风。"还特意写诗入京以明志: 手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石灰吟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经过千万次锤打出深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劳动合同期限与试用期条款的关联性分析
- 车辆使用权转让协议书范本
- 离婚后子女抚养协议
- 扶贫项目资金协议书
- 2025年03月江苏无锡经济开发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8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03月山东华宇工学院硕士研究生公开招聘(60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03月国家统计局鸡西调查队公开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1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上海市15区高三语文二模试题汇编之现代文一(学生版)
- 天津市蓟州等部分区2025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模拟(语文试题文)试卷含解析
- 湖南艺术职业学院《统计软件与应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4月自考13887经济学原理中级押题及答案
- 琴行规章制度
- 小学校长在月度教师会议总结发言:教学、管理、成长全回顾
- 国企人力笔试题库及答案
- 公司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
- 如何通过合理膳食安排促进婴幼儿成长发育
- JJF(纺织) 061-2024 圆盘取样器校准规范
- 智能健康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探索
- 统编历史七年级下册(2024版)第8课-北宋的政治【课件】j
- 新课标(水平三)体育与健康《篮球》大单元教学计划及配套教案(18课时)
-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创新创业课程)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