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七年级中期语文测试题_第1页
2012年七年级中期语文测试题_第2页
2012年七年级中期语文测试题_第3页
2012年七年级中期语文测试题_第4页
2012年七年级中期语文测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012年七年级中期语文测试题 (总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第I卷1、 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痴想(ch) 聒(gu) 猝然(cù) 清冽(liè) B.凝成(líng) 濯洗(zhuó) 论语(lún) 竦(sng) C.啜泣(chuò) 厄运(è) 酝酿(yún) 窖(jiào) D.收敛(lin) 泯灭(mng) 枯涸(hè) 迂回(y) 2.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猝然长逝 栖息 阴晴圆缺 忍俊不襟 B.问心

2、无愧 归泊 举世无双 仙露琼浆 C.抖手精神 盛名 险象迭生 一丝不苟 D.春华秋实 风韵 碌碌终身 轻飞漫舞 3.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1)这是一颗怎样 又怎样简单的心啊 (2)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 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迷,手足情的。(3) 济南的冬天是 的。(4) 白兔 夜夜到林中草地赏月。A. 固执 焦虑 响晴 依然 B.固执 忧虑 响晴 仍然C.固执 焦虑 响晴 依然D.顽固 焦虑 响亮 仍然4. 句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见机行事的精神。最要紧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 B.我们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

3、外交政策,使社会主义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国际影响与日俱增。C.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发展前景广阔,像你这样的人才一旦到了哪里,一定是大有作为的。D.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已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之中。5.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A.我用了整整一个小时左右,才写完了这篇作文。B.对一只麻雀而言,一条狗看起来该是多么大的怪物啊!C.通过这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我们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D.青年一代肩负着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6.选出句子顺序排列合理的一项( )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大概春日溶溶,秋

4、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我却想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金黄的夏季。A. B. C. D. 7.选出对文学常识解说有误的一项( )A.济南的冬天选自老舍文集,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著名作家。B.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道家经典著作之一。C童趣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作者沈复字三白,长洲人,清代文学家。D.走一步,再走一步选自当代少年作者莫顿·亨特,美国作家。8.下列各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记的年幼的时候,整天睁大眼睛到处观察细小的事物。B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替别人办事是不是

5、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完全相信他呢?C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其余年纪小,正看得出神,不觉吓得叫了起来。D.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真是)庆幸极了,让我用诗歌来抒发我的壮志吧。9.下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Q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的景色图。W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E从整个构图来看,作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R从此曲的题目来看,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10.下列语言表达最为得体的一项是( )Q

6、小虎对一位腿有残疾的同志说:“你虽然是个残疾人,但并不影响你努力成才。”W一位农村老奶奶过马路,看见有车子过来,非常害怕,小山上前搀住她,说:“你不必大惊失色,我来帮助你。”E小丽在商场买东西,对营业员说:“喂,递一支钢笔过来!”R路上,小敏巧遇一位长久不见的小学老师,高兴地说:“老师,我常惦记您呢,您身体还好吧?”二、课外阅读 时值九月,但夏意正浓。天气反常地暖和,树上也见不到一片黄叶。葱茏茂密的枝柯之间,也许个别地方略见疏落,也许这儿或那儿有一片叶子颜色稍淡;但它并不起眼,不去仔细寻找便难以发现。天空像蓝宝石一样晶莹璀璨,挺拔的槲树生意_,充满了对未来的信念。农村到处是欢歌笑语。秋收已顺利

7、结束,挖土豆的季节正碰上艳阳天。地里斯翻的玫瑰红土块,有如一堆堆深色的珠子,又如野果一般的妖艳。我们许多人一起去散步,兴味_。自从我们五月来到乡下以来,一切基本上都没有变,_是那样碧绿的树,湛蓝的天,欢快的心田。 我们漫步田野。在林间草地上我意外地发现了一颗晚熟的硕大的草莓。我把它含在嘴里,它是那样的香,那样的甜,真是一种稀世的佳品!它那沁人心脾的气味,在我的嘴角唇边久久地不曾消逝。这番甜把我的思绪引向了六月,那是草莓最盛的时光。 此刻我才察觉到早已不是六月。每一月,每一周,甚至每一天都有它自己独特的色调。我以为一切都没有变,其实只不过是一种幻觉!草莓的香味形象使我想起,几个月前跟眼下是多么不

8、一般。那时,树木是另一种模样,我们的欢笑是另一番滋味,太阳和天空也不同于今天。就连空气也不一样,因为那时送来的是六月的芬芳。而今已是九月,这一点无论如何也不能隐瞒。树木是绿的,但只须吹第一阵寒风,顷刻之间就会枯黄;天空是蔚蓝的,但不久就会变得灰惨惨;鸟儿尚没有飞走,只不过是由于天气异常的温暖。空气中已弥漫着一股秋的气息,这是翻耕了的土地、马铃薯和向日葵散发出的芳香。还有一会儿,还有一天,也许两天 我们常以为自己还是妙龄十八的青年,还像那时一样戴着桃色眼镜观察世界,还有着同那时一样的爱好,一样的思想,一样的情感。一切都没有发生任何的突变。简而言之,一切都如花似锦,韶华灿烂。大凡已成为我们的禀赋的

9、东西都经得起各种变化和时间的考验。 但是,只须去重读一下青年时代的书信,我们就会相信,这种想法是何其荒诞。从信的宇里行间飘散出的青春时代呼吸的空气,与今天我们呼吸的已大不一般。直到那时我们才察觉我们度过的每一天时光,都赋予了我们不同的色彩和形态。每日朝霞变幻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心性和容颜,似水流年彻底再造了我们的思想和情感。有所剥夺,也的所增添。当然,今天我们还很年轻但只不过是“还很年轻”!还有许多的事情在前面等着我们去办。激动不安,若明若暗的青春岁月之后,到来的是成年期成熟的思虑,是从容不迫的有节奏的生活,是日益丰富的经验,是一座内心的信仰和理性的大厦的落成。 然而,六月的气息已经一去不

10、返了。它虽然曾经使我们惴惴不安,却漫进了一种不可取代的香味,真正的六月草莓的那种妙龄十八的馨香。11.根据语境,将“依然”“酣然”“盎然”分别填入第一段的横线中正确的一项是( )Q“盎然”“酣然”“依然” W“酣然” “盎然” “依然”E“盎然” “依然” “酣然” r“依然”“酣然” “盎然”12.对第一段作者笔下秋天的特点概括恰当的一项是( )Q秋高气爽 w萧瑟凄凉 e明媚娇艳 r生意盎然13.对第一段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Q总领下文 w增添情趣,引起读者兴趣 E点题 r为下文做铺垫14.文章第二段中有一个由写草莓到写季节更替的过渡句,这个句子是( ) Q我们漫步田野

11、。 w在林间草地上我意外地发现了一颗晚熟的硕大的草莓。 E这番甜把我的思绪引向了六月,那是草莓最盛的时光。 R它那沁人心脾的气味,在我的嘴角唇边久久地不曾消逝。15有四个含“草莓”的句子,请选出“草莓”的含义有别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 A在林间草地上我意外地发现了一颗晚熟的硕大的草莓。 B这香甜把我的思绪引向了六月,那是草莓最盛的时光。 C草莓的香味形象使我想起,几个月前跟眼下是多么不一般。 D它虽然曾经使我们惴惴不安,却浸透了一种不可取代的香味,真正的六月草莓的那种妙龄十八的馨香。 三、语文实践(10分)16.写手好字,令人赏心悦目,请用正楷书写下面内容。(2分)抱朴守拙自强不息17.不改变

12、句子的愿意,根据要求改写句子。(2分) 例:克隆羊的技术可以掌握。(1) 否定句:_ (2) 双重否定句:_18.按要求填空(6分)(1)王湾的才次北固山下中富有哲理的诗句是:_,_。 (2) 天净沙·秋思中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的悲凉心情的句子是:_,_。(3)观沧海一诗中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诗句是:_,_。(4)_,志在千里,烈士暮年,_。(5)我寄愁心与明月,_。(6)清晨入古寺,和日照高林。_,_。(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_,_。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四、阅读与理解 (一)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13、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19.这段文字描绘了一幅_图,并由眼前的花联想到了_,用一句成语来概括即_。(3分)20.选文中“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是从_的角度写春花色彩纷繁,而“_”则是从味觉的角度写的。“_”又是从听觉的角度来写的。(3分)21.这段文字所用的修辞方法是( )(2分)Q比喻 夸张 对比 w比喻 排比 对偶E比喻 拟人 排比 r借代 比喻 反复22.这段文

14、字抓住了花的哪些特征?是按什么顺序写的?(3分)23请用“/”为这段文字划分层次。(2分)24.说野花“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是因为什么?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Q野花多,让人有目不暇接的感觉。W野花多,而且有阳光照射和风的吹动。E阳光照射下,明丽的花会反光就使人产生“像眼睛,像星星”的感觉。R野花的颜色明丽丰富,再有阳光的照射。 (二)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

15、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25这篇文章选自_,作者是_代文学家_。(1分)26.文中最能概括中心的词语是_(1分)27.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Q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w昂首观之,项为之强E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r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2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1)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2)捉虾蟆,鞭数十( )(3)为之怡然称快( )(4)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29.翻译下列文言语句(2分)(1)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_(2)神游其中,怡然自得。_ (三)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