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竞赛能力提升77 Fixed_第1页
高中化学竞赛能力提升77 Fixed_第2页
高中化学竞赛能力提升77 Fixed_第3页
高中化学竞赛能力提升77 Fixed_第4页
高中化学竞赛能力提升77 Fixed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学化学竞赛试题资源库酸碱理论A组酸碱质子理论认为,酸给出质子后变成碱,碱接受质子后成酸,酸碱质子,此式中右边的碱是左边的酸的共轭碱,左边的酸是右边的碱的共轭酸。既能给出质子又能接受质子的物质为两性物质。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质子的传递反应。超酸是指酸性比普通无机酸强1061010倍的酸。魔酸(HSO3FSbF5)是已知最强的超酸,它是一种很好的溶剂,许多物质(如H2SO4)在魔酸中可获得质子(即质子化)。 ANH3的共轭酸是A NH4 B NH2 C HCONH2 D NH2 D下列物质中不具有两性的是 A NH3 B NaHCO3 C H2O D Na3PO4 C下列各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

2、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的是A NH3H2O B NaHCO3HClC H2CuO D (NH4)2SNaOH(产生气体) C对H2SO4溶于魔酸中所表现出的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 表现出强酸性 B 表现出弱酸性C 表现出碱性 D 1mol H2SO4可电离出2mol H C最近有人用一种称为“超酸”的化合物H(CB11H6Cl6)和C60反应,使C60获得一个质子,得到一种新型离子化合物HC60CB11H6Cl6。这个反应看起来很陌生,但反应类型上却可以眼下列一个化学反应相似,你认为该反应是A Mg2HClMgCl2H2 B NaOHHClNaClH2OC NH3HClNH4Cl D H2OCH3

3、COOHH3OCH3COO (1)NH3H2ONH4OH (2)C、D (3)F H3BO3人们对酸碱的认识,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的认识过程。(1)目前中学课本中的酸碱理论是1887年阿仑尼乌斯提出的电离理论。试用电离方程式表示氨的水溶液呈弱碱性的原因_。(2)1923年丹麦化学家布朗斯特和英国化学家劳莱提出了质子理论。凡是能够释放质子(H)的任何含氢原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酸;凡是能与质子(H)结合的分子或离子都是碱。按质子理论,下列粒子在水中既可看作酸又可看作碱的是_(填写序号)。ACH3COO BNH3 CH2O DHSO3 EOH FNO3(3)1923年路易

4、斯提出了广义的酸碱理论。凡是能给出电子对而用来形成化学键的物质都是碱;凡是能和电子对结合的物质都是酸。如: H OH HOH酸(电子对接受体) 碱(电子对给予体) 反应产物试指出下列两个反应中的酸或碱:FH2OHFOH,该反应中的碱是_(填“F”或“H2O”)。H3BO3H2OHB(OH)4,该反应中的酸是_(填“H3BO3”或“H2O”)。B组 B与水的电离(2H2OOHH3O)相似,液氮中也存在着极微弱的电离,但这种电离程度比水的电离程度还要弱。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液氮不导电B 液氮冷却得到的晶体为离子晶体C 液氨中的NH2、NH3、NH4肯定具有相同的电子数D NH2和OH为等电

5、子体 C、D下列反应中,属于液氨的酸碱反应的是A NaNH2NH2ClNaClN2H4 B CaO2NH4ClCaCl22NH3H2OC BiN 3NH4ClBiCl34NH3 D NH4Cl NaNH2NaCl2NH3 C液氨溶解金属钠后成为蓝色的导电能力很强的溶液,其颜色被认为是电子的氨合e(NH3)n引起的。若放置后,蓝色逐渐褪去,蒸发褪色后的溶液得到白色氨基钠(NaN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NH32NaNH2H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溶液褪色的速率与逸出氢气的速率成正比B 液氨中有如下平衡:2NH3NH4NH2C 液氨是一种非电解质,在水中才能电离D 碱金属的液氨溶液是

6、一种强还原剂 A当将金属钠溶解在液氨中时,能形成一种兰色的液氨溶液,兰色据认为是生成了电子氨化物e(NH3)n的缘故,其生成可用以下的反应式表示:NanNH3Nae(NH3)n,小心蒸去氨气可得白色固体NaNH2,而且有以下反应发生:2Na2NH32NaNH2H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液氨不能发生电离 B 液氨能电离出NH4和NH2C 钠的液氨溶液是强的还原剂 D 蒸发钠的液氨溶液时兰色会逐渐褪去 D液氨溶解碱金属后成为蓝色的导电能力很强的溶液,其颜色被认为是电子的氨合物e(NH3)n引起的,若放置蓝色逐渐褪去,蒸发褪色后的溶液可以得到白色的氨基钠(NaNH2),反应为:2Na2NH32Na

7、NH2H2,据此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溶液褪色速率与逸出氢气的速率相对应B 液氨中有电离过程:2NH3NH4NH2C 碱金属的液氨溶液是强还原剂D 液氨是一种非电解质,在水中才能电离 C、D下列反应中,属于液氮中的酸碱反应的是A NaNH2NH2ClNaClN2H4 B CaO2NH4ClCaCl22NH3H2OC BiN3NH4ClBiCl34NH3 D NH4ClNaNH2NaCl2NH3 C、D在50时,液氨可发生如下电离2NH3NH4NH2,两种离子的平衡浓度均为1×1015mol/L,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此温度下,液氨的离子积为1×1015B 在液氢中放入Na

8、NH2,则液氨的离子积数值将增大C 在此温度下,液氮的离子积数值为1×1030D 在液氨中放入NH4Cl,则液氨中的NH4将大于NH2 A实验表明,液态时,纯硫酸的导电性强于纯水。已知液态电解质都能像水那样自身电离而建立电离平衡(即像H2OH2OH3OOH那样),且在一定温度下都有各自的离子积常数。问在25时,纯硫酸的离子积常数K和水的离子积常数KW关系为A KKW B KKW C KKW D 无法比较 C1966年的圣诞节前,在欧拉(1994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实验室里,一名研究人员将一支快燃尽的蜡烛头扔到一装有化合物SbF5·HSO3F溶液的容器里,结果蜡(烛)很

9、快溶解了;用核磁共振仪研究发现有大量的叔丁基正碳离子(CH3)3C生成(以前这种离子很难大量得到)。此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SbF5·HSO3F具有A 超强氧化性 B 超强还原性 C 超强酸性 D 超强碱性 C在COCl2AlCl3COClAlCl4的反应中,COCl2是A 布朗斯特碱 B 布朗斯特酸 C 路易斯碱 D 路易斯酸 (1) (2) (3)根据酸碱的质子理论,“凡是能给出质子H的分子或离子都是酸;凡是能结合质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碱。”按这个理论,下列微粒:HS,CO32,HPO42,NH3,OH,H2O,HCO3,HAc,KHSO4(1)只属于碱的微粒是: ;(2)只属于酸的微

10、粒是: ;(3)属于两性的微粒是: 。(填编号)。 BrF2、BrF4在测定液态BrF3电导时发现,20时导电性很强,说明该化合物在液态时发生了电离,存在阴、阳离子。其他众多实验证实,存在一系列明显离子化合物倾向的盐类,如KBrF4、(BrF2)2SnF、ClF3·BrF3等。由此推断液态BrF3电离时的阴阳离子是 IF5、IF4、IF6 三角双锥、歪四面体、畸变八面体纯液态IF5的导电性比预估的要强的多。试指出在该体系中存在的物种为_、 、 ;所对应的几何构型为 、 、 。 H3SO4 HSO4 H(或H3O) OH 溶剂分子间依靠氢键联成网,形成了离子迁移的通道,实际上是离子在网

11、上的迁移,而不是在溶液中的迁移。纯硫酸的粘度大约是水的50倍,一般离子在纳硫酸中迁移速度非常慢,但_离子和 离子在硫酸中的迁移速度非常快,其速度恰似水中的 离子和 离子的迁移速度,这些离子在各自溶剂中之所以迁移速度非常快,是因为 。 (1)CH3NH2 CH3NH2CH4H2NCN(或HNCNH)(2)2HFSbF5H2FSbF6 V型 正八面体从某些性质看,NH3和H2O,NH4和H3O,OH和NH2,NH2和O2两两相似。(1)试写出乙酸在液态氨中的形式 。在水溶液中CH3COOHCH4CO2,则乙酸在液态氨中的相应反应的方程式为 。(2)在液态氟化氢中,SbF5成为导电强的溶液,其离子方

12、程式为 ,生成的两种物质的几何构型为 , 。 2KBrF4(BrF2)2SnF6K2SnF64BrF3试用反应方程式表示在液态BrF3中用KBrF4滴定SnBr2F10会出现电导最低。 PCl5+9NH3P(NH)(NH2)3+5NH4ClPCl5极易水解,将PCl5投入液氨中也能发生氨解,写出PCl5氨解反应方程式。 (1)H3OClKOHKCl2H2O或HClKOHKClH2O 2H3OIPbOPbI23H2O或2HIPbOPbI2H2O (2)M2NH3M(NH2)2H2或MNH3MNH21/2H2 MO2NH4ClMCl22NH3H2O M(NH2)2MNHNH3或3M(NH2)2M3

13、N24NH3从某些方面看,氨和水相当,NH4和H3O(常简写为H)相当,NH2和OH相当,NH2(有时还包括N3)和O2相当。(1)已知在液氨中能发生下列二个反应NH4ClKNH2KCl2NH22NH4IPbNHPbI23NH3请写出能在水溶液中发生的与上二反应相当的反应方程式。(2)完成并配平下列反应方程式(M为金属):MNH3MONH4ClM(NH2)2 (1)因为液氮中存在如下平衡:2NH3NH4NH2,NH4Cl,NaNH2均为离子化合物,分别可以电离产生NH4及NH2。故:NaNH2NH4ClNaCl2NH3 (2)N2H622OHN2H42H2O (3)CH2NH2(CHNH2)4

14、CHNH从某些方面看,NH3和H2O相当。试回答:(1)用简要的文字和相应的电离及化学方程式解释,为什么在液氨体系中可用NH4Cl去滴定NaNH2;(2)氨可形成多种离子,其中N2H5,N2H62是由中性分子结合质子形成的(类似NH4),因此有类似于NH4的性质。试写出N2H62在强碱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若液氨相当于地球上的水以满足木星上生物生活的需要,假如那里的生命分子也是以碳链为骨架的话,那么木星上生物体内与地球上生物中葡萄糖分子结构相当的化合物是 (写结构简式)。 (1)NH3促使HAc、HF完全电离 (2)C HClO4 (3)不能,因为液氮中HAc、HF皆为强酸(液氨中

15、Ac的碱性比NH3弱)酸的强弱除与本性有关外,还与溶剂有关,如HAc和HF在水溶液为弱酸,且酸性HAcHF;若在液氨中两者皆为强酸,这种效应称为拉平效应。(1)HAc、HF在液氮中呈强酸性的原因是 。(2)某些溶剂对酸有区分效应,为区分HCl、HCIO4、H2SO4、HNO3的酸性强弱,应选用下列何种溶剂? A H2O B 液氮 C 冰醋酸 D 乙二胺上述四种酸在你所选用的试剂中,酸性最强的是 。(3)在液氨中,NaAcHClNaClHAc这一反应能否发生?为什么? 2KBrF4(BrF2)2PbF6K2PbF64BrF3参照水溶液化学反应的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在液态BrF3中用KBrF4滴定

16、Br2PbF10,过程中出现电导最低点。写出有关反应式。 (1)硬酸:H、Na、Mg2、BF3;软酸:Cu、Hg2、I2;硬碱:OH、Cl、O2、NH3;软碱:I、S2、CO。(2)HF是硬一硬结合,HI是硬一款结合;(3)大,螯合效应;大,前者Pd2软酸,RSH软碱,软软结合牢固。(4)应用软硬酸碱理论解释:Ag()和Cu(、)软酸,S2为软碱,Al(),Ca()为硬酸,O2和CO32为硬碱。美国化学家皮尔逊(BGPearson)于1963年从大量的酸碱反应和酸碱组合物的性质中,总结出的一种经验规则。即软酸与软碱易生成稳定的化合物,硬酸与硬碱也易生成稳定的化合物,交界的酸碱不论对方是软是硬都

17、能反应,所生成的化合物的稳定性相差不大。并对路易斯酸碱分别归类。酸有三类:硬酸;特点是接受电子的原子体积小,正电荷高,没有易变形和易失去的电子;软酸,特点是接受电子的原子体积大,正电荷低或等于零,有易变形或易失去的电子;交界酸,保持价电子的能力介于硬酸与软酸之间的酸。碱亦有三类:(1)硬碱,特点是给电子原子不易失去电子,电负性高;难变形,不易被氧化;软碱,特点是给电子原子易失去电子,电负性小,易极性变形;交界碱,性质介于软碱与硬碱之间的碱。(1)将下列路易斯酸碱填入表格中:H、BF3、CO、NH3、O2、OH、Na、Mg2、S2、Cl、Cu、Hg2、I2、I路易斯酸路易斯碱硬酸(碱)软酸(碱)

18、交界酸(碱)Fe2、Zn2、Pb2、SO2Br、NO2、SO3(2)用该理论解释HF比HI稳定。(3)Cu2与NH2CH2COOH生成配合物的稳定性比CH3COOH生成配合物的稳定性 ,原因 ;Pb2与RSH生成配合物的稳定性比ROH生成配合物的稳定性 ,原因 。(4)为什么Ag和Cu的常见矿是硫化矿,而Al和Ca则分别以氧化物和碳酸盐形式存在? (1)A:SH3SbF6;SbF5HFH2SSH3SbF6;(2)H2S起着碱的作用(质子接受者)。(3)SH3;(4)聚四氟乙烯的塑料瓶中在强酸性的非水溶液,如SbF5的HF溶液中通入H2S气体,结果只得到一种晶体A。经分析,A的阴离子具有八面体结

19、构,阳离子与PH3是等电子体。(1)确定A的结构简式,写出生成A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在上述反应中,H2S起着什么作用?(3)A物质能对石英有腐蚀作用,问A的哪一种离子对石英具有腐蚀作用?(4)如何贮存A?C组 不同之处是强酸只有在溶解于水中时才有离子产生,而金属氢氧化物本身就存在着离子。强酸溶解于水中,是以离子形式存在于水溶液中;可溶性金属氢氧化物溶解于水,也是以离子形式存在于水溶液中。除了离子的不同外,这两个过程还有什么根本不同? (1)酸的浓度是指在单位体积的溶液中含有多少摩尔的酸;而酸的强度是指其离解的程度如何。这两个因素都对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有影响。(2)弱碱在水溶液中因只部分离解

20、而产生少量的氢氧根离子;而不溶碱是因为在水中的溶解度小而几乎不产生氢氧根离子。(1)指出酸的强度与浓度的区别。(2)指出弱碱与不溶碱的区别。 点电子结构图表明OH和NH4之间不存在其价键。因为红的水溶液并不果现出强碱性,说明这一点电子结构图是错误的。而氨在水溶液中呈现出弱碱性实际上是由于存在下面的平衡:NH3H2ONH4OH画出“氢氧化氨”分子的点电子结构图,说明其为什么不能以弱碱的形式存在,并解释为什么氨在水溶液中呈现出弱碱性? H2S写出HS的共轭酸。 (1)(2)(7)(8)(11)(12)的总反应物反应量不到理论量的2%,(3)(4)(5)(6)(9)(10)(13)(14)的总反应物

21、反应量超过理论量的98%写出下列过程的净离子方程式,并指出哪个反应的总反应物反应量不到理论量的2%,哪个反应的总反应物反应量超过理论量的98%?(1)HC2H3O2H2O (2)C2H3O2H2O(3)C2H3O2H3O (4)NaOHHC2H3O2(5)NaC2H3O2HCl(aq) (6)HCl(g)H2O(7)ClH3O (8)ClH2O(9)NH4NaOH (10)NH4OH(11)NH3H2O (12)NH3H3O(13)NH3HCl(aq) (14)NaOH 把各酸去掉一个质子即为其共轭碱。(1)CN(2)CO32(3)N2H4(4)N2H5写出下列各酸的共轭碱。(1)HCN(2)

22、HCO3(3)N2H5(4)C2H5OH 各碱加上一个质子即为其共轭酸。(1)H2C2H3O2 (2)H2CO3 (3)C5H5NH (4)N2H6写出下列各碱的共轭酸。(1)HC2H3O2(2)HCO3(3)C5H5N(4)N2H5 在每一实例中,共轭碱是由酸失去一个质子而得到的。在(d)中,所失去的质子原来是与电负性较大的氧而不是碳相连的。(a)CN,(b)CO32,(c)N2H4,(d)C2H5O,(e)NO3。写出下列酸的共轭碱的化学式:(a)HCN,(b)HCO3,(c)N2H5,(d)C2H5OH,(e)HNO3。 在每一实例中,共轭酸是由碱获得一个质子而得到的。在(a)和(b)中

23、质子由氧获得,在(c)和(d)中由氮获得,它们都有可用的未共享电子对。在(a)中质子由碳基(CO)氧获得。(a)H2C2H3O2。它是由液态醋酸中加入强酸后所得。(b)H2CO3。注意:HCO3既可作为酸,也可作为碱。(c)C5H5NH(d)N2H62。注意:碱也像酸一样可以是多元的。这个例子中,第二个质子是由N2H5获得,但非常困难。(e)H2O写出下列碱的共轭酸的化学式:(a)HC2H3O2,(b)HCO3,(c)C5H5N,(d)N2H5,(e)OH。 (1)NH2CH2COO(2)NH3CH2COOH氨基酸主要以NH3CH2COO一的形式存在:(1)写出其共轭碱,(2)写出其共轭酸。

24、在这一反应中Lewis酸、碱分别为BeF2和F一。已知2BeF2与2F一反应生成2BeF42,则在这一反应中Lewis酸、碱分别是什么? (1)较强;(2)较弱;(3)较弱;(4)较弱;(5)较弱与水作溶剂相比,乙酸在下列溶剂中是较弱酸还是较强酸?(1)联氨(N2H4),(2)二氧化硫(SO2),(3)甲醇(CH3OH),(4)液态氢氰酸(HCN),(5)液态硫酸(H2SO4)。 BeF2是酸,F是碱。在BeF2和2F生成BeE42的反应中,哪一个反应物是Lewis酸,哪一个是Lewis碱? 2NH3NH4NH2液态NH3与水一样,是两性溶剂。写出其自电离作用的方程式。 这种溶剂要有比水强的酸

25、性,例如乙酸。在水溶液中C6H5NH2是一种有机弱碱,说明在什么溶剂中C6H5NH2能够成为一种强碱。 写出HX在水中的离解方程式,并标出所有的酸和碱。因为氧的电负性比氯大,所以终端的氧原子都会把氯原子和氢原子上的电子向自己吸引,从而使质子趋向电离。一般来说,含氧酸中氧原子数越多酸性越强。(2)共轭酸碱对的相互关系是:酸的酸性越强则其共轭碱的碱性越弱。所以的碱性依次增强。(3)在这些酸中并不是所有的氢原子都与氧原子相结合,Lewis结构为可看出三种酸中的终端氧原子数均为l。P与H的电负性基本相同,所以其酸性强弱相差不大。(1)解释为什么HClO4,HClO3,HClO2的酸性依次降低?(2)C

26、lO4,ClO3,ClO2之间碱性的相对强度如何?(3)对比中的情况,说明为什么H3PO4,H3PO3,H3PO2的酸性相对强度变化不大? HNO3HH2ONO2(见下面的结构式)可以从sp杂化变为sp2杂化,为碱的电子对提供一个空轨道在某溶剂中,硝酸的共轭酸失去一水分子。试用Lewis酸碱理论解释,产物仍然是一个酸? 第一个反应是Lewis酸碱反应。在Lewis酸碱反应中碱贡献出一个电子对给酸,且以共价键的形式结合在一起。下列哪个反应是Lewis酸碱反应?NH32BF3H3N2BF3 ClSCl2S2 HCl和SO3均为Lewis酸,能与胺反应生成极性物质,假设这一极性物质在比苯极性大的溶剂

27、中电离。反应式可表示如下(RC4H9)虽然SO3上分子具有双键结构且其中S原子已经具有八角体结构,但S属于第三周期元素能够吸引电子到其价电子层上。因为N和S的电负性相差很大,S能吸引N上的一对孤对电子而增加自己的价电子数,所以NS键呈极性。HCl中的质子吸引N上的一对孤对电子。NH与Cl之间以一相连,表明Cl上的一对电子与N是以氢键相连的。在苯的稀溶液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C4H9)3N和HCl生成一种具有偶极矩的物质。在同样的溶液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C4H9)3N和SO3,生成一种具有几乎相同偶极矩的物质。问所生成的极性物质有什么特性?HCl和SO3有什么相同的特点? 硫原子是缺电子物质,可

28、看作是酸。SO32一具有八隅体形的结构,可认为是碱。如何用Lewis酸碱理论来解释SO32和S反应生成S2O32? OH离子中的氧含有三个孤对电子对,因此是Lewis碱。为了理解CO2作为酸的功用,要注意到CO2中的C是sp杂化的。但在HCO3中,C转变成sp2杂化,一个轨道被用来接受碱基对。在有机化合物的燃烧分析中,固体NaOH被用于吸收来自燃烧气体中的CO2。试以Lewis酸理论说明该反应。 在水中催化活性的顺序与酸的强度相同。在无水氨中,因为氨与水比是较强的碱,能更有效地接受质子,所以三种酸都成为强酸。某一反应可用酸催化,在水中0.1M酸溶液的催化活性按以下顺序递减:HCl、HCOOH和

29、HC2H3O2。在无水氨中发生同样的反应时,0.1M的三种酸溶液的催化活性却相同。试给予合理解释? 酸的催化作用与其酸的强度成正比,在水中此三种酸的强度依次降低,而在液态氮中其酸的强度一样。某一反应用酸催化,发现在水中0.1mol/L的HCl,HCOOH,HC2H3O2的催化作用依次降低,而在液态氨中0.1mol/L的这三种酸的催化作用却一样。试作解释。 6.0×102液氨轻微电离。在50,它的离子积KNH3NH4NH21030。试求出每mm3纯液氮中有多少氨化物离子(NH2)? 1.4×1029M在50时,1L液氢中溶解氯化铝和氨基钠各10.0 g。试求该溶液中按离子的摩

30、尔浓度(参见上题条件)? NO2H3O2HSO4完成方程式(反应体系内有4mol离子):HNO32H2SO4(100%)_ _ _ _ H3BO36H2SO4B(HSO4)43H3O2HSO4完成反应方程式:在100%H2SO4中,1mol H3BO3和6mol H2SO4反应生成6mol(离子): 7I2HIO38H2SO45I33H3O8HSO4完成在100%H2SO4中该反应方程式:I2(7mol)和HIO3(1mol)、H2SO4(8mol)生成产物16mol(离子)。 根据溶剂体系理论,液氨作为一种碱性溶剂,碱性比水大,某些物质在氨中的酸碱行为也明显地不同于水。CH3COOH在水中是

31、弱酸,在液氨中变为强酸:CH3COOHNH3NH4CH3COO,而CH3CH2OH、H2NCONH2这些在水中根本不显酸性的分子,也可以在液氮中表现为弱酸:CH3CH2OHNH3CH3CH2ONH4;H2NCONH2NH3H2NCONHNH4。大部分在水中被认为是碱的物种,在氨中或者不溶解,或者表现为弱碱,只有极强的碱才能表现为强碱:HNH3NH2H2。指出下列物质在液氨中的酸碱行为:CH3OOH、CH3CH2OH、H2NCONH2、NaH。 CH3COOHH2SO4HSO4CH3COOH2 碱 HClO4H2SO4HSO4ClO4 酸 H2NCONH2H2SO4H2NCONN3HSO4 碱

32、SO3H2SO4H2S2O7,H2S2O7H2SO4H3SO4HS2O7 酸指出下列物质在100% H2SO4中的酸碱行为,写出有关化学反应式。CH3COOH、HClO4、H2NCONH2、SO3 SO3H2OH2SO4;2H2SO4HONO22HSO4NO2H3O;SO3HNO3NO2HSO4;SO32HNO3(NO2)2SO4H2O;2SO3HNO3NO2HS2O7;2SO32HNO3(NO2)2S2O7H2O将SO3晶体溶解在硝酸中,发生了什么化学反应?写出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1)KNH2C6H5NH2C6H5NHKNH3 (2)2H2SO4HNO32HSO4NO2H3O 2HClN

33、O22HSO4H3ONO2Cl2H2SO4H3OCl写出下列各反应的方程式。(1)在液氨中,氨基钾与苯胺作用。(2)往浓H2SO4HNO3体系中通入HCl气体,生成NO2Cl。 HCl和SO3均为Lewis酸,能与胺反应生成极性物质,假设这一极性物质在比苯极性大的溶剂中电离。反应式可表示如下(RC4H9)虽然SO3上分子具有双键结构且其中S原子已经具有八角体结构,但S属于第三周期元素能够吸引电子到其价电子层上。因为N和S的电负性相差很大,S能吸引N上的一对孤对电子而增加自己的价电子数,所以NS键呈极性。HCl中的质子吸引N上的一对孤对电子。NH与Cl之间以一相连,表明Cl上的一对电子与N是以氢

34、键相连的。在苯的稀溶液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C4H9)3N和HCl生成一种具有偶极矩的物质。在同样的溶液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C4H9)3N和SO3,生成一种具有几乎相同偶极矩的物质。问所生成的极性物质有什么特性?HCl和SO3有什么相同的特点? 硫原子是缺电子物质,可看作是酸。SO32一具有八隅体形的结构,可认为是碱。如何用Lewis酸碱理论来解释SO32和S反应生成S2O32? 酸的催化作用与其酸的强度成正比,在水中此三种酸的强度依次降低,而在液态氮中其酸的强度一样。某一反应用酸催化,发现在水中0.1mol/L的HCl,HCOOH,HC2H3O2的催化作用依次降低,而在液态氨中0.1mol/

35、L的这三种酸的催化作用却一样。试作解释。 (1)NH2CH2COO(2)NH3CH2COOH氨基酸主要以NH3CH2COO一的形式存在:(1)写出其共轭碱,(2)写出其共轭酸。 在这一反应中Lewis酸、碱分别为BeF2和F一。已知2BeF2与2F一反应生成2BeF42,则在这一反应中Lewis酸、碱分别是什么? 液体SO2的自电离与水相似:2SO2SO2SO32;在液体SO2中,SOCl2、Cs2SO3如下电离:SOCl2SO22Cl;Cs2SO32CsSO32。两者混合使电离平衡向左移动析出SO2,SOCl2Cs2SO3SO22CsCl已知液体SO2和纯水的导电性相近,实验测得两者的比电导

36、值分别为3×103一1cm一1和8×103一1cm一1。试用简要的文字和化学方程式给出解释为什么液体SO2中,可用Cs2SO3去滴定SOCl2? 弱酸在非水滴定时,溶剂的固有酸度越小,滴定反应越完全,故选择碱性溶剂(或情性溶剂),而弱碱在非水滴定时,溶剂的碱性越弱,越有利于反应,故选择酸性溶剂(或情性溶剂)。本题中,醋酸钠、乳酸钠、吡啶在非水滴定时,应选择酸性溶剂,而苯甲酸、苯酚、水杨酸则应选择碱性溶剂非水滴定下列物质,哪些宜用酸性溶剂,哪些宜用碱性溶剂?并说明依据。醋酸钠、乳酸钠、苯甲酸、苯酚、吡啶、水杨酸 0.1526mol/L在非水滴定中,为标定甲醇钠的浓度,称取苯甲

37、酸0.1666g,消耗甲醇钠溶液8.95mL,求甲酸钠的物质的量浓度。 阳极:e(NH3)nnNH3e,阴极:enNH3e(NH3)n低温下,Na溶于液态NH3的反应式为:Na(mn)NH3Na(NH3)me(NH3)n氨合钠离子Na(NH3)m为无色物,氨合电子e(NH3)n(一般浓度时)为深蓝色。取两根惰性电极分别作阴、阳电极,插入Na的液氨溶液中进行电解。请写出阴阳两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 (1)N2O33H2SO42NOHSO4H2SO4·H2O(2)Cu2N2O4Cu(NO3)22NO(1)根据酸碱质子理论,在硫酸中硝酸是一种弱碱,又知硫酸的一水合物是一种稳定的物质,写出N2

38、O3与发烟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将铜溶于N2O4的乙酸乙酯溶液中可制得无水硝酸铜,同时生成一种气体,写出这个制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9.0×106mol·dm310cm3 0.20mol/LNH4的(绝对)乙醇溶液和10cm3 0.20mol/LC2H5ONa的(绝对)乙醇溶液混合。求所得溶液(20cm3)中NH4的浓度。附:(绝对)乙醇的电离常数K8.0×1020,NH4的电离常数Ka1.0×1010。 (1)Cs2SO3SOCl22SO22CsCl2(2)Zn(C2H5)22SO2ZnSO3(C2H5)2SO(3)PCl5SO2POCl3SOCl2;NbCl5SO2NbOCl3SOCl2;UCl62SO2UOCl42SOCl2。(4)2NH4SCNSOCl22NH4ClSO(SCN)2(5)2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