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接触网下部施工技术讲议一、施工测量1、接触网杆位测量应满足下列要求:(1)、确认设计图标定的起测点、复核点的坐标位置准确无误;(2)、杆位应避开道口及交通密集点;(3)、车站杆位应避开站舍中心及影响站容的地方;(4)、杆位布置应满足信号机显示距离的要求;(5)、杆位确定后,应竖立杆位标桩。2、区间纵向测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接触网区间纵向测量,应从设计规定的起测点或相邻车站的1号、2号道岔标准定位位置作为起测点开始测量;(2)、纵向测量应以正线钢轨作为测量的基准轨;(3)、应采用钢卷尺丈量,测量过程中应使用沿线的大型建筑物(如桥梁、隧道等)里程、坐标,随时校核测量结果,并把测量偏差按规范
2、要求及时分摊到相邻跨距中,以防产生积累偏差;(4)、测量偏差应合理分摊在有关跨距中,如偏差较大需要增减支柱时,应按变更设计手续办理;(5)、杆位因地形、地物需调整跨距以避让时,跨距调整幅度为设计跨距的+1、-2m,调整后的跨距不得大于设计允许的最大跨距;(6)、区间双线并行区段纵向测量应以下行线的线路中心线为准。(7)、在进行线路纵向测量时,要注意调查线路上空的高压电力线路与支柱.的电气绝缘距离是否满足安全要求,否则,应调整支柱位置;(8)、接触网支柱严禁位于架空电力线的正下方。3、车站纵向测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接触网车站纵向测量,应从设计规定的起测点或该车站的1号、2号道 岔标准定位位
3、置作为起测点开始测量;(2)、在进行车站的纵向测量时,应避开车站的行车设备及建筑物,同时应考虑附加导线与行车设备和建筑物的安全距离是否符合安全要求;(3)、在进行车站咽喉区纵向测量中,应以道岔的定位位置为主要的参照点,设计跨距只能作为参考,所产生的测量偏差在站场中部进行分摊;(4)、在站场的低速站线单(双)开道岔的标准定位支柱纵向位置应在道岔倒曲轨与基本轨间中心距离为600mm处,在站场的高速正线单(双)开道岔的标准定位支柱纵向位置应在道岔间距为300mm处,当采用非标准定位时应在道岔间距为0400mm(但一般采用300350mm)处;(5)、复式交分道岔的标准定位支柱纵向位置应在距道岔对称中
4、轴为1500mm处,并依据设计情况确定支柱方向,测定出支柱纵向位置后,再以道岔两直线间距进行校核;4、站场横向测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站场的软横跨(或硬横梁)的横向测量一般采用等分法进行测量;(2)、对于同时作两组或两组以上道岔定位的软横跨或硬横梁,在进行横向定位后,要复核对相关道岔同定位的准确性,在不能同时满足要求时,应以正线道岔为主,其余道岔可变更设计按非进行定位;.(3)、站场的横向测量中,如遇两线间的基础或支柱时,要复核该支柱和基础对相邻两线的限界是否满足设计要求;(4)、硬横梁支柱中心的连线应与正线中心线垂直,偏差角不得大于3度。5、测量中对跨距的要求:(1)、R2200m时,正
5、线、站线跨距为60m,四跨非绝缘锚段关节跨距为55m,五跨绝缘锚段关节跨距为45m;(2)、支柱处于山口、谷口、高路堤和桥梁等风口范围的支柱跨距应按上述标准选用值缩小510m,且最大跨距不宜大于50m;(3)、中心锚结、分段绝缘器等所在跨距按上述要求适当缩小一级;(4)、跨直圆点、直缓点和缓和曲线的跨距尽量按相应圆曲线选取;(5)、相邻跨距的跨距值变化一般情况不宜大于1.15:1,特殊情况时不宜大于1.25:1。6、隧道测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隧道测量一般以隧道口顶部水平线与线路中心线的交点为测量起点;(2)、对隧道悬挂点、定位点以及附加导线悬挂点测量定位时,遇有隧道伸缩缝,不同断面接缝,
6、石缝或明显渗水、漏水的地方应避开,所产生的测量偏差应分摊;(3)、悬挂点跨距可在+1、-2m的范围内调整,但调整后的跨距不得大于设计允许值。(4)、在进行回流线测量时,如遇隧道不同断面接缝时,应复核突出部分与回流线绝缘距离是否满足要求;.(5)、在进行隧道水平悬挂测量时,水平悬挂应与线路中心线垂直,其最大 施工偏差不得大于3°;7、桥墩上锚栓孔定位应符合下列要求:(1)、复核桥墩台的形式与设计是否相符;(2)、桥支柱螺栓位置测量前,先应校核设计限界与桥栏杆限界,轨面至桥墩面距离与设计是否相符,如误差超过允许值,应与设计人员联系处理;(3)、斜腿桥钢柱锚栓孔位测量,应事先进行几何尺寸计
7、算,精确测量,认真校核,在锚栓孔定位测量中,宜采用“锚栓模板法”;(4)、在进行桥锚栓测量时,应注意桥墩台两端的硬横梁支柱的中心线必须在同一面上,并应垂直于线路中心线; (5)、桥支柱锚栓位置应避开桥梁的避车台;(6)、桥支柱垂直线路中心线应吻合墩台中心线。8、触网交桩施工区段测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线路资料取得后,开工前,须会同线路施工单位,到现场共同办理基桩交接手续。(2)、交桩范围:a、直线转点桩、缓和曲线始、终点桩、圆曲线转点桩;b、永久性水准基点,增设的临时水准基点。(3)、交桩资料应包括:中桩里程表、统一里程与施工里程对照表、左右线曲线表、坡度表、水准点表、加密点。.9、在施工测
8、量中,应对下列设施、情况,应做好调查记录;(1)、每个坑位的土质是否与设计的土质情况相符,线路附近的建筑物与接触网支柱的安全距离是否满足要求;(2)、地下埋设物(电力、通讯、信号电缆等)的埋设位置、深度、数量情况;(3)、沿线的绿化带树木情况和影响情况,需要砍伐的树木位置、数量以及其所属的产权单位或部门;(4)、每个跨距内跨越线路的电力、通信及广播线路跨越线的电压等级、跨越位置、净空高度、数量等,原则上10kv(含)以下的电力线通讯线、广播线不得从接触网的上方通过,应改用电缆人地下通过;(5)、平交、立交公路的位置和净空高度是否满足接触网通过的最低高度要求,桥梁栏杆、避车台的设置位置是否与接触
9、网支柱位置相冲突,隧道洞门形式等。10、坑位测定后应在邻近钢轨腰部标明以下技术参数:基坑位置、支柱号、支柱类型或基础类型、支柱侧面限界、横卧板类型、安装位置和数量等。二、基坑开挖1、基坑开挖前,施工单位必须进行基坑坑型设计,并按其施工。坑型设计应包含拉线基础坑。2、基坑开挖前,应探测坑位附近地下电力电缆、通讯电缆、信号电缆、给水.管路等地下设施,并作好预防损坏地下设施的安全措施。3、土质基坑开挖,应随时注意坑壁的稳固情况,如有塌方危险时,施工施工人员要及时撤离有塌方危险的基坑,并应及时对基坑进行加固,在基坑加固好之前,禁止人员进入坑内施工;4、在进行石质基坑开挖时,如需进行爆破作业,应采用“控
10、制爆破法”,并遵照“宁松勿飞”的原则,同时要根据爆破作业的有关安全要求,采取切实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人身、行车设备及行车安全。5、基坑开挖过程中应遵守下列规定: (1)、在距路基面1.5米以上应轻挖慢刨,防止对损伤电缆,对挖出的电力电缆、通讯电缆、信号电缆应进行排移,并作好防护措施或及时将其埋入地下; (2)、在进行基坑开挖中,如遇如给水管路、文物以及无法进行排移的各类电缆,要及时上报经理部所属工程技术部门,以便及时、妥善采取措施或与有关产权单位、部门进行联系解决; (3)、基坑开挖中,要作好文明施工,同时我们的施工时间以正处于雨季,不要让挖出的泥土污染道床或堵塞水沟; (4)、在基坑开挖
11、过程中,如果一旦出现损坏地下埋设的电缆或其它设施的事故,严禁隐瞒不报,要主动、及时上报经理部,以便及时与有关单位联系处理,缩小事故影响和事故范围。6、拉线基础坑开挖应遵守下列规定:. (1)、拉线基础坑应设计要求开挖,30KN力系(MLJ1)的拉线基础坑深为:450600时为2300MM,=450时为2000MM,15KN力系(MLJ2)的拉线基础坑深为1800MM,12KN力系(MLJ3)的拉线基础坑深为1500MM,施工偏差为+100、-100mm; (2)、在特殊性情况下,例如坑处于水沟、路堑边等位置时,可按特殊基础进行施工,30KN力系MLJ1(t)的拉线基础坑深=450时为2300M
12、M,15KN力系MLJ2(t)的拉线基础坑深为2000MM,12KN力系MLJ3(t)的拉线基础坑深为1700MM,施工偏差为+100、-100mm; (3)、拉线基础坑口几何尺寸如:MLJ1:450600时为:1300×1200mm=450时为:1300×1000mm MLJ2:1300×1000mm, MLJ3:1400×1000mm MLJ1(t):1300×800mm MLJ2(t):1300×800mm MLJ3(t):1400×600mm 施工误差为+50、-0MM; (4)、拉线基础的“U”型拉环应平行于线路,
13、其中心点应位于基础中心并应确保在锚支的延长线上,若因地形限制按设计要求施工; (5)、拉线基础应保证拉线在安装时与地面的夹角宜为45度,特殊困难地形按设计要求施工,但最大不得超过60°; (6)、严格遵照执行基坑开挖中的一切规定。7、基坑开挖后,发现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不能保证工程质量时,要及时上.报经理部,以便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解决。8、拉线基础位于整体坚石地带,可采用打锚栓进行锚固的施工方法,但进行拉线锚栓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锚栓直径不得小于25mm; (2)、锚栓埋深不得小于700mm; (3)、进行拉线锚栓施工的坚石地带应为整体坚石地带,且石头的强度应不低于30MP
14、a; (4)、承力索、导线的拉线分别锚固在各自独立的两根锚栓上;严禁承力索、导线同时使用同一根锚栓进行下锚; (5)、两根锚栓的间距不得小于500mm,并均应处于承力索、导线的下锚延长线上,同时拉线锚栓焊环的焊口部分应打入锚栓孔内,严禁锚栓焊环的焊口部分外露于锚栓孔外; (6)、严禁锚固在孤石、活岩体、风化石上。9、桥锚栓灌注施工应遵守下列规定: (1)、在检查锚栓孔各部的几何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后,要对锚栓孔用水进行冲洗,冲洗锚栓孔所用的水必须是干净、清洁的河水、湖水或泉水、自来水,严禁用不洁的污水冲洗锚栓孔,并用棉纱吸干锚栓孔中积水和冲出孔内杂物; (2)、在进行锚栓灌注时,宜先将锚栓放入孔中
15、打紧,并仔细复核锚栓间距满足设计要求,然后再用C20的混凝土砂浆进行灌注 ; (3)、在进行锚栓安装时,锚栓上必须戴一个螺帽,螺帽与锚栓间必须戴.平,与防止在用锤子槌击锚栓时损坏锚栓螺纹部分; (4)、灌注中加强对灌注的混凝土砂浆的捣固,以保证灌注孔内混凝土砂浆的饱满密实无空洞; (5)、锚栓灌注完毕后,应对所灌注的锚栓的各部分几何尺寸进行仔细复核,如有施工偏差,及时进行校正; (6)、灌注后均应进行喷水养护7-14天; (7)、灌注完后沙浆表面平整、无裂纹、无脱落、无松散现象; (8)、每一个单位工程(即每一个区间或车站)至少作一组混凝土砂浆试块,对灌注数量较大的单位工程,可每200-300
16、组锚栓,做一组混凝土砂浆强度试件,同时试件上必须注明灌注地点和灌注日期;试块在28天龄期到后应及时送检; (9)、在进行试块制作时,应在施工现场使用现场灌注用的混凝土砂浆进行制作,试块在制作过程中应充分捣实,表面应平整、光洁、无空洞、漏浆现象。10、隧道内的悬挂点、定位点、中心锚结点的埋入杆件和下锚埋入杆,其位置的施工偏差规定如下: (1)、垂直线路方向的链型悬挂的施工偏差为±100mm; (2)、各埋入杆之间的距离的施工偏差为±20mm;(3)、在进行隧道埋入杆打灌时,埋入杆件应垂直于隧道拱壁;(4)、悬挂点埋入杆横向布置时,应与线路中心垂直,纵向布置时应与线路中心线平行
17、,其偏斜不宜超过3度。.11、隧道内的悬挂点、定位点、中心锚结点的埋入杆件和下锚埋入杆,施工方式设计暂未确定,可能采用化学锚栓进行施工,具体施工要求,待确定以后作专项的技术交底;12、在使用化学锚栓时,技术部门要制订专项的化学锚栓施工工艺、工法(化学锚栓的施工工艺、工法另行下发),并应严格按照化学锚栓的施工工艺、工法要求进行施工。三 基础浇注1、混凝土所用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泥:水泥标号应根据所配置混凝土的等级选用;一般对于300号以下的混凝土,水泥标号与混凝土标号之比,可为1.22.2;一般情况下,可采用425的水泥;不同批号的水泥不得混用,当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3个月
18、时,应复查试验,并按试验结果使用,不合格的水泥不得使用; (2)、砂子:应采用坚硬耐久,粒径在5mm以下的天然砂(河砂、海砂、山砂)或用硬质岩石加工制成的机制砂;关于天然砂的有害物质含量和级配要求以及机制砂的各项技术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3)、石子:应为坚硬耐久的碎石、卵石或者两者的混合物,其强度不应小于30MPa,接触网基础用石子粒径一般选择3060mm的碎石(杯型基础采用石子粒径一般选择2040mm为宜); (4)、水:宜采用清洁的河水、湖水、自来水、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来源.水时,水质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水标准的规定,且不得采用被污染的水和海水拌制。2、在厚大无
19、筋或稀疏配筋的结构中灌注混凝土时,允许添入片石,但应遵守下列规定: (1)、填入片石的数量,不应大于混凝土结构体积的25%; (2)、应选用无裂缝、无夹层和未煅烧过的片石,且不宜使用卵石; (3)、片石的尺寸:不应大于所在位置结构尺寸的1/3; (4)、片石的抗压强度,不应小于30MPa; (5)、片石在填充前,用水冲洗干净; (6)、片石与模型板的距离不应小于150mm,并不得与螺栓和钢筋接触; (7)、片石间距离,不宜小于100mm。3、由于本线设计特别要求,杯型基础、拉线基础中的MLJ1、MLJ1(t)两种基础为素混凝土,故基础中严禁加入片石,除此之外,其余类型的基础,在施工时均可按要求
20、加入一定量的片石,但添加的片石质量、数量、方式必须满足技术要求4、基础螺栓和混凝土中的钢筋在安装前应将其表面的油渍、漆污和用锤敲击能剥落的浮皮、浮锈等清除干净,基础螺栓的螺纹部分应完好无损,螺帽转动灵活无卡滞,并将螺纹部分加以保护,如基础的螺纹部分受损,应先将螺纹部分进行洗丝处理后,方可使用。5、基础模型板应符合下列规定:. (1)、模型板应按设计的基础外形尺寸制作,其厚度根据受力不同的选用,木质材料宜为25-30mm,钢质材料为2-3mm; (2)、模型板能可靠地承受灌注混凝土的重量、侧面压力和其它一切施工荷重而不变形、不断裂; (3)、模型板能保证基础设计的各部分的形状、尺寸及各部分相对位
21、置的正确; (4)、模型板拼缝严密不漏浆; (5)、模型板不应有损坏,表面应光洁、平整,不应有泥污和干固的水泥浆,以免在使用中影响基础面的美观; (6)、灌注前木模应充分湿润,在使用前应涂上肥皂水,钢模涂抹脱模剂,确保在拆除模型板时不损坏基础表面的外观质量; (7)、模型板应便于混凝土灌注和拆除; (8)、模型板应能多次重复使用。6、在土质密实的地带灌注基础,可不设模型板,在地下部分采用“原坑胚模就地灌注法”,地上部分采用模型板。7、采用原坑胚模就地灌注,应符合下列规定: (1)、基坑土质必须是密实的,不得有空隙,并不会造成混凝土砂浆的流失现象; (2)、基坑应按基础设计的外型尺寸,每边加大1
22、0-30mm; (3)、混凝土必须灌满全坑,不得有空隙; (4)、基坑坑型应方正不扭曲,几何尺寸应满足设计要求;. (5)、基坑能保证基础设计的各部尺寸、形状及相对位置的正确; (6)、灌注前首先在基坑铺设100mm厚的C8.0强度等级混凝土垫层(基坑应相应深挖别100mm)。8、在进行混凝土灌注前,应先将灌注混凝土用的材料送有检测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通过实验选定混凝土的混合比及水灰比,在选择混合比时,应留有10%-35%的强度储备,组成混凝土的材质发生变化时,特别是更换水泥的标号时,混凝土配合比、水灰比应重新进行试验选定,严禁仍使用原来的混凝土配合比、水灰比;9、在进行混凝土灌注前,要按
23、预算数量备足灌注混凝土所用的水泥、砂石料,可适当加大备料数量,以弥补二次转运时造成的砂石料损耗。10、在灌注基础前应进行下列检查: (1)、复查基坑的位置、标高、类型以及基坑各部的几何尺寸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硬横跨基础还应复核同一组另一个基础的标高及中心线地否满足设计要求; (2)、检查有关基础螺栓的型号、尺寸、安装位置是否正确,基础螺栓的螺纹是否完好,螺栓的弯钩方向是否钩向基础中心,杯型基础还应检查杯芯模具在基础中的位置、水准标高地否满足设计要求; (3)、检查模型板安装尺寸、位置、方向是否正确,安装是否稳固,模型板是否在同一水平面上; (4)、检查基础模型板接缝是否严密、不漏浆; (5)、基
24、坑内如有积水、淤泥应予清除。.11、混凝土在搅拌和灌注过程中应遵守下列规定: (1)、严格按照水灰比和配合比进行施工,在有条件时,所有混凝土拌合材料都应用秤进行计量; (2)、各种配料的拌和要均匀,要严格执行混凝土施工拌合中的“三、三”制的要求,在有条件的地点宜使用混凝土搅拌机; (3)、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不应大于3m,在大于3m时,应设置斜槽或用竖向吊桶,以降低混凝土的下落高度; (4)、灌注混凝土时,宜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断,对不掺外加剂的混凝土间歇时间不宜超过2h。12、拉线基础浇制时,应将拉线“U”型环固定于拉线基础模型模架上,应注意较核拉线环必须位于拉线的下锚延长线上,在安装拉线“U”
25、型环时,先将拉线的双环杆和“U”型环连接在一起;13、拉线基础双环杆的采用标准: (1)、MLJ1、MLJ1(t)拉线基础采用两根双环杆,在受拉方向上面一根采用700型,下面一根双环杆采用300型; (2)、MLJ2、MLJ2(t)拉线基础采用一根700型双环杆;(3)、MLJ3、MLJ3(t)拉线基础采用一根700型双环杆。14、基础的的侧面定位(基础内侧距线路中心的距离L) (1)、杯型基础:L=Cx-450mm (2)、13m钢柱:L=Cx-125mm. (3)、15m钢柱:L=Cx-150mm (4)、95m独立锚柱:L=Cx-125mm (5)、13m独立锚柱:L=Cx-175mm1
26、5、混凝土使用标准 (1)、C8.0:用于基础垫层浇制,基础帽浇制; (2)、C10:用于独立锚柱基础、硬横梁基础浇制; (3)、C15:用杯型基础杯体部分、MLJ2、MLJ3、MLJ2(t)、MLJ3(t)型拉线基础浇制; (4)、C20:用于杯型基础杯底垫层、杯芯灌注、MLJ1、MLJ1(t)型拉线基础浇制; (5)、C20砂浆:用于桥锚栓或其它锚栓灌注。16、混凝土在捣固过程中应遵守下列规定: (1)、基础的灌注应水平分层进行,逐层捣实; (2)、每层灌注深度不宜大于插入式震捣器工作部分的1.25倍;用人工捣固时,每层灌注深度不宜大于200mm; (3)、在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时,应垂直或略
27、带倾斜的插入混凝土内部,并宜插入已捣实层50100mm; (4)、振捣器在工作状态时,与模型板或坑壁保持100mm的净距,并不得触及钢筋及螺栓; (5)、基础边角处,宜进行人工捣固; (6)、混凝土振捣完毕后,对于允许添加一定数量片石的基础,可酌情添.加片石,但在添加片石时,应满足基础浇制中添加片石的相关技术标准和要求;(7)、振捣时应随时检查基础螺栓的位置、尺寸有无变动,模型板是否变形、漏浆; (8)、震捣器在每一个位置上的振动延续时间,应保证混凝土获得足够的密实度(以混凝土不再下沉,不出现气泡,表面开始泛浆为准),但也应防止振动过量,以防出现“离析”现象。17、碎石混凝土试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28、: (1)、标准试件为边长150mm的立方体,表面平整,本体密实度好,正方体的边角完好无损;每一组试验块为三块150×150×150mm试件组成; (2)、试件数量:一般情况下,每个单位工程至少制作一组试块,但对于灌注量较大的单位工程,应每50m3混凝土做一组试块;混凝土灌注量特别大,一个单位工程内混凝土灌注量大于500 m3的站,应每灌注100 m3做一组试块; (3)、试件在灌注地点,使用现场灌注基础的混凝土进行制作,并应与现场基础在同等条件下养护28天; (4)、在试件制作完成后,应及时注明灌注地点和日期;到混凝土的28天试验龄期后,应及时送到有检测资质的检测部门进行
29、试验,并应索取试验报告; (5)、混凝土试验块的制作应贯穿整个单位工程的混凝土浇制施工的全过程,试验块应合理安排分期制作,严禁突击进行批量预制。.18、根据当地多年气温资料,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稳定低于5ºC时,应按冬季施工办理: (1)、冬季混凝土施工应按现行国标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4)有关规定执行; (2)、掺用防冻剂的混凝土的施工,应符合现行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的规定。19、混凝土养护过程应遵守下列规定: (1)、一般情况下基础混凝土灌注完毕12h后,即可对基础进行覆盖并浇水养护; (2)、当天气炎热、干燥有风时,在灌注后的3h左右即可对基础进行覆
30、盖并浇水养护; (3)、基础的浇水养护期:普通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天,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性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天; (4)、浇水次数应以保持基础表面湿润为原则,日平均气温低于5ºC时,不得进行浇水养护; (5)、基础的养护用水标准应与基础灌注用水相同。20、基础模型板的拆除应遵守下列规定: (1)、拆除(非承重的)基础模型板时,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会因拆除模型板而受到损坏,且强度不应低于2.5Mpa时,即可进行基础模型板的拆除工作;. (2)、基础拆模后,表面应平整,不应有蜂窝、麻面、棱角损坏或露筋现象。
31、(3)、基础模型板拆除后,为便于重复使用,应及时对模型板进行清洁,以防混凝土在模型板上干固,影响下一次使用;21、基础位于水沟中间时,可按设计要求在基础中预留排水孔,但预留排水孔的截面应不小于原水沟的截面,同时不得大于基础截面的1/3,杯型基础、拉线基础中的MLJ1、MLJ1(t)严禁预留排水孔,只能改移水沟,改移水沟时,水沟转角应有一定的弧度,不得转直角,以免减小排水沟的排水能力。22、接触网混凝土基础应符合下列规定: (1)、达到设计所规定的强度; (2)、表面光滑、平整,不应有蜂窝、麻面、棱角损坏或露筋现象; (3)、基础外型几何尺寸符合设计要求,施工偏差,符合表一的规定23、线路两侧和
32、线路中间的基础顶面,应高出路肩面200mm,一般应低于相邻轨面200600mm;位于站台上的基础顶面,应高出站台面100mm,但若要考虑站台的美观,也可以低于站台面200mm左右,使基础帽浇制后与站台平齐,杯型基础的基础面、拉线基础面应与路基面平齐,允许偏差为±30mm;表一、 基础外型允许偏差项目允许偏差(mm)混凝土保护层厚度-10横断面-20基础螺栓外露长度±2024、站场一般采用硬横梁+吊柱方式,所以在进行硬横梁基础施工时,除按照上述要求外,基础面的水准标高尽量控制等高,若施工中无法保证基础面的水准标高等高时,基础面的高差应控制为100mm的级数级高差。25、基础拆
33、模后,发现基础表面有蜂窝、麻面、棱角损坏或露筋现象,可进行修补,其修补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基础模型板撤除后,如有蜂窝、麻面,应在蜂窝、麻面处,先用钢丝刷清除干净,以1:2或1:2.5的水泥沙浆修补; (2)、如基础蜂窝、空洞较多或有裂纹、露筋,凿去全部强度薄弱的混凝土的个别突出的石子,用钢丝刷清除表面,以细骨料混凝土修补,其强度等级比基础本身高一级并仔细捣实。 26、当基础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70%时,方可进行钢柱安装施工;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100%时,方可加上全部负荷;27、基础培土应符合下列规定: (1)、基础田野侧土层厚度不应小于600mm,若小于600mm时,进行边坡培土、砌石
34、,培土、砌石后的厚度不小于1000mm,并应分层夯实,其.坡度与路基相同; (2)、高填土路基上的基础和孤立基础按设计要求进行培土或砌石;28、基础回填前,施工负责人应及时填写隐蔽工程记录,并应由工程技术检查工程师检查签认,同时应及时将填写、签认的隐蔽工程记录交经理部工程部,作为竣工资料的原始记录。四 立杆和整正1、横腹杆式预应力混凝土接触网支柱运抵工地后,应按下列标准进行外观检查,检查不合格的接触网支柱不得使用: (1)、支柱外表面光洁平直,不应有麻面和粘皮,但局部麻面和粘皮面积不大于25cm2,并未露主筋的允许修补使用; (2)、支柱下翼缘不应漏浆。但漏浆造成的空洞深度不大于主筋保护层厚度
35、,且累计长度不大于柱长的5时,允许修补使用; (3)、支柱翼缘下不应有硬伤、掉角,但当硬伤深度不超过保护层厚度时,允许修补使用; (4)、支柱非翼缘处不应有碰伤,但碰伤面积不大于100cm2时,允许修补使用; (5)、支柱翼缘不得有裂纹,但网状裂纹、龟裂、水纹等不在此限; (6)、横腹杆不应有裂纹(包括支柱翼缘与横腹杆联结处),但当一根横腹杆最多出现两条裂纹,每侧总裂纹数不得超过5条,且未贯通时,允许修补使用; (7)、支柱翼缘实体部位和其他裂纹不得多于两条,裂纹宽度不应大于0.2mm,且受拉,受压面不得贯通; (8)、支柱表面不得露筋; (9)、支柱地线管和绝缘管两端应与混凝土表面平齐; (
36、10)、预留孔不得倾斜、堵塞,必须贯通。2、钢柱运抵工地后,应按下列规定进行外观检查: (1)、钢柱的角钢,不应有弯曲、扭转现象,如个别角钢弯曲度未超过下表的变形限度时,可采用冷矫正法进行矫正,但矫正后不得出现裂纹; 角钢宽度(mm)4550566370758090100110变形限度()31282522201917151412.7(2)、焊接处无裂纹; (3)、基础螺栓孔距偏差不得大于±2mm; (4)、钢柱主角钢弯曲度不应大于1/750; (5)、分节组装的钢柱连接紧固密贴,中间不得加钢垫片,且中心线与中间法兰联结平面不垂直度不得大于H/1000; (6)、油漆防蚀的钢柱,漆层应
37、完整无脱落、无锈蚀; (7)、镀锌防蚀的钢柱,锌层应均匀、光滑,连接处不得有露铁、毛刺、锌瘤和多余结块,并不得有过度酸洗造成的蚀坑、泛酸等缺陷。.3、刚性连接的硬横跨横梁运抵工地后,应按生产厂提供的技术条件进行外观检查,其主要检查项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全梁跨度的允许偏差:30m<L<40m为±25mm;L<30m为±10mm。L为两柱的理论中心距。 (2)、全梁挠曲:立位检查其挠曲矢高()L/1 000 (L为梁长)。 (3)、梁身扭曲:目测不明显,最大扭曲H/125 (H为梁高)。 (4)、抱箍应基本圆整,局部变形(焊接变形)不宜过大;孔群中心线
38、应与抱箍中心线应与抱箍中心线重合,允许偏差±3mm。 (5)、各连接孔距允许偏差±1mm;孔径的椭圆度允许偏差±1.5mm;错孔(指零件的不同心度)偏差在0.51.0mm的,美组孔中允许数量为50;偏差在1.0以上-1.5MM的,每组孔中允许数量为10%。(6)、硬横梁防腐采用热镀锌,其质量要求为:a、镀锌层应均平坦,色调一致;b、镀锌层厚度不应小于100um;c、镀锌层应与坯料表面结合良好,不得有脱落和龟裂形象;d、镀锌层外罩的密封清漆应均匀一致,无遗漏、无流挂。 (7)、焊接处无裂纹,焊缝无虚焊。4、在预应力混凝土接触网支柱装卸作业中应遵守下列规定: (1)、
39、支柱起吊采用两点支撑法,装卸、起吊轻起轻放,禁止抛掷、碰撞; (2)、横腹杆支柱起吊的钢丝绳套,应套上胶皮管; (3)、横腹杆支柱起吊支承点分别规定在支柱根部第一腹孔和支柱上部第.二腹孔处; (4)、横腹杆支柱起吊时,翼缘侧面应朝上。 (5)、在吊装横腹杆软横跨支柱时,将主筋少的翼缘侧面朝上; (6)、支柱装卸,一次起吊数不应超过2根;5、在预应力混凝土接触网支柱堆放过程中应遵守下列规定: (1)、支柱堆放场地平整; (2)、横腹杆支柱堆放时,用150mm×200mm的放木垫起,根部统一放在一边,支柱堆码不得超过三层,层与层间用方木垫在横腹杆节点处,不得垫在腹孔中间,放置位置为翼缘面
40、朝上。 (3)、支柱堆放时,应同一种型号的支柱堆放在一起,既方便支柱的清点、使用,以便于堆码,严禁不同型号的支柱混堆;6、钢柱在装卸起吊时,可用一个短钢丝套子连接在支柱重心处的主角钢上,但扶杆人员必须扶稳支柱。7、竖立接触网支柱应遵守下列规定: (1)、竖立钢柱前,确认基础螺栓位置是否正确; (2)、竖立混凝土支柱前,确认坑位坑深是否正确; (3)、竖立杯型基础的混凝土支柱前,基础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同时应先在杯芯内浇注50mm厚的C20混凝土,并应在混凝土干固后方能立杆; (4)、竖立杯型基础的混凝土支柱时,应复核该处的道床厚度,如果道床厚度大于1200mm时,应适当增加杯芯混凝土
41、垫层的厚度,以保证支.柱的有效高度满足设计要求; (5)、对于直埋的混凝土柱,道床厚度小于1200mm时,应确保埋深不小于3000mm,道床厚度大于1200mm时,可适当浅埋再加固内部,同时内设接地钢筋,供支柱单独接地使用; (6)、进行接触网支柱安装时,就注意对一般腕臂柱应保证其整正后轨面以上部分的高度不得小于8.0m,转换柱、锚柱应保证其整正后轨面以上部分的高度不得小于8.4m,硬横梁钢柱应保证其整正后轨面以上部分的高度不得小于8.9m,8、钢柱整正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1)、调整钢柱,桥钢柱的倾斜度,用薄厚不同的钢垫片,垫在钢柱主角钢下面; (2)、每块钢垫片面积不应小于50mm
42、15;100mm; (3)、每个钢柱主角钢下钢垫片数不得大于3片; (4)、紧固基础螺栓的螺帽时,对角循环进行; (5)、作锚术使用的钢柱在进行整正时,应向下锚拉线方向倾斜0.5%1%之间; (6)硬横梁支柱在进行整正作业时,支柱顺线路方向应直立,垂直于线路方向也应直立。9、接触网支柱受力后顺线路方向的倾斜标准(钢筋混凝土支柱从地面算起,钢柱从基础面算起): (1)、支柱均应直立;. (2)、施工偏差位支柱高度的±0.5; (3)、锚柱顶部应向拉线倾斜,其斜率不超过1;10、接触网支柱受力后横线路方向的倾斜标准: (1)、曲线外侧和直线上的支柱: a、 腕臂柱(含桥支柱)外倾斜率为0
43、0.5%; b、软横跨混凝土支柱外倾斜率为0.5%1%; c、13m钢柱外倾斜率为0.5%1%; d、15m钢柱外倾斜率为1%2%。 (2)、曲线内侧支柱、两侧悬挂的支柱、安装隔离开关直至、硬横梁支柱,均应直立,施工偏差为00.5%。11、接触网支柱侧面限界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偏差为+100、-60MM;12、接触网钢筋混凝土支柱埋深(从轨面算起),施工偏差为±100 mm,实际埋深不应小于设计值;但当道床高度超过1200mm时,支柱的埋深可适当减小,减小的埋深数值主要取决于道床高度超过1200mm时的值。13、在线路两侧非接触网用的钢筋混凝土支柱整正标准: (1)、直线支柱:应中心
44、直立,允许施工偏差为±0.5%; (2)、耐张、终端、转角支柱的中心线应向受力反方向斜倾1%,施工偏差为±0.5%; (3)、支柱埋深的允许施工偏差为±100 mm; (4)、铁路附近的支柱,侧面限界施工偏差为+100、-60MM;.14、接触网门型框架硬横跨施工中应遵守下列规定: (1)、同一组硬横跨的两个基础,先浇制完一个,再以该基础为基准,检查、校核相对应的另一基坑位置,确认无误后再浇制; (2)、杯形基础连续浇制,一次成型; (3)、当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70%时(养护期710d后),方可将支柱吊入基础杯芯内; (4)、支柱在吊立前,将插入基础杯芯部分的支柱
45、表面凿毛; (5)、检测支柱倾斜度宜用经纬仪或倾斜测量仪; (6)、支柱整正后,用200号混凝土填充支柱于基础之间的间隙,并用小扁铲捣固,其混凝土所用石子的粒径不应大于20mm;同一组硬横跨两根支柱先填充一根,待一组硬横跨安装后,再填充另一根支柱; (7)、依据设计文件要求和梁上编号, 在平整的地面上将硬横梁组装成整体; (8)、横梁在地面组装后,在横梁下面垫木或临时支架,不应使横梁的弦杆承受横梁的重力; (9)、横梁应整体一次吊起安放在支柱上的临时托架上; (10)、吊装横梁用的钢丝绳套用胶皮管套好。15、门型框架硬横跨安装/整正标准: (1)、硬横跨支柱顺,横线路方向均应直立; (2)、同组硬横跨的两支柱中心距离应符合横梁跨长,施工偏差+20mm; (3)、硬横跨各梁段的结合部位要密贴,连接螺栓的长度予螺母的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4)、硬横跨予支柱连接应牢固可靠,横梁安装后应成水平状态; (5)、硬横跨安装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偏差不应大于+100mm; (6)、支柱侧面限界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施工偏差为+20mm.16、车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家具定制居间售后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奢侈品导购代理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学校后勤保障中心保洁服务招标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家电产品代工与贴牌生产合同2篇
- 2025版商业空场地租赁合同范本-全面服务保障82篇
- 2025年度物业公司财务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合同3篇
- 2025年度生态旅游区委托代建合同法律性质及责任承担解析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工地安全文明施工及绿色施工技术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按揭车抵押借款合同备案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旅游住宿业短期贷款合同样本2篇
- 中央空调现场施工技术总结(附图)
- 水质-浊度的测定原始记录
- 认识海洋生物
- 2023年金属技术监督上岗员真题模拟汇编(共1064题)
- 项目管理竞聘报告
- 数字美的智慧工业白皮书-2023.09
- 百分数的认识说课稿(课堂)课件
- 老年人能力评估标准解读讲义课件
- 材料报价三家对比表
- 焊接工序首件检验记录表
- (通桥【2018】8370)《铁路桥梁快速更换型伸缩缝安装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