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酒糖化菌的培养研究_第1页
黄酒糖化菌的培养研究_第2页
黄酒糖化菌的培养研究_第3页
黄酒糖化菌的培养研究_第4页
黄酒糖化菌的培养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文章编号 :1006-8481(2009 06-0035-03黄酒糖化菌的培养研究高永强 , 边佳娜(会稽山绍兴酒有限公司 , 摘 要 :, 、 纯化和筛选 , 并与原始菌种同时 制备麸曲和麦曲 , 。 检验结果表明 :筛选后的菌株糖化力和液化力 关键词 :培养 ; 黄酒中图分类号 :TS262. 4 文献标识码 :AStudy on the culture of s acchar i fy i n g stra i n i n yellow r i ce w i n eGAO Yong -qiang, B I AN J ia -na(Kuaijishan ShaoxingW ine CO.

2、 , LT D. , Shaoxing, Zhejiang, 312030Abstract:The saccharifying strain of yell ow rice wine was separated, purified and screened in order t o i m p r ove its ac 2tivity . Saccharifying strain and other p ri m ary strain were used t o p repare bran koji and wheat koji, and their saccharif 2ying power

3、 and liquefying power were deter m ined and compared . The testing result indicated that both the saccharif 2ying power and the fluidifying power of screened strains were better than that of p ri m ary ones . Key W ords:saccharifying strain; screening; culture; yell ow rice wine0 前言黄酒行业纯种培养麦曲普遍以米曲霉苏

4、 -16作为糖化菌 。苏 -16是从自然培养的麦曲中筛 选出的一株优良菌株 , 用该菌制成的麦曲酿造黄 酒 , 能保持黄酒的风味特色 , 因而黄酒行业普遍使 用1。 但黄酒菌株和其它微生物一样 , 在长期的移接转管和保藏中 , 易受外界的影响而发生变异 、 混杂或衰老 , 造成菌种的退化 2。为了保证黄酒质量的稳定 , 需对黄酒糖化菌定期进行分离 、 纯化和筛选 。通过对黄酒糖化菌的分离 、 纯化和筛选 , 可使糖化菌株的优良性能得以恢复 , 保证产品质量的 稳定 。 本实验以本公司技术中心保藏的苏 -16为实验材料 , 就黄酒糖化菌的分离 、 纯化 、 筛选及 其性能做了一些研究 。1 材料

5、1. 1 原始菌种米曲霉苏 -16:本公司技术中心保藏 , 采用麸 曲干燥保藏 。 1. 2 培养基1. 2. 1 斜面试管培养基10°Bx 米曲汁 , 2%琼脂 , 经 115 灭菌 30m in 收稿日期 :2009-08-20 作者简介 :高永强 (1970- , 男 , 浙江绍兴市人 , 大学专科。 研究方向 :黄酒酿造机理。53 高永强 , 等 黄酒糖化菌的培养研究后放置斜面 。 1. 2. 2 分离培养基12°Bx 糯米饭糖液 , 0. 1%去氧胆酸钠 , 2%琼脂 , 经 115 灭菌 30m in 。 1. 2. 3 初筛培养基蛋白胨 0. 7%, 琼脂 2

6、%, 可溶性淀粉 1%, 经 121 灭菌 30m in 。 1. 3 原料轧碎小麦和麸皮等 。2 方法2. 1 糖化菌的分离, 1mL , 然后再将分离培养基 (灭菌冷却至 45 左右 向加有稀释液的培养皿中倒入 1015mL, 迅速旋转培养皿 , 使之混合均 匀 。 等冷却凝固后 , 倒置于 30 培养箱中培养 4d 后 , 挑取单菌落 , 移植于试管斜面上 , 并在 30培养 4d 后 , 保藏备用 。 2. 2 糖化菌筛选经分离纯化后的米曲霉 , 可用透明圈法来进 行筛选 。 淀粉经淀粉酶水解后 , 逐渐降解成小分 子糊精 , 用碘色反应显色法来测定 , 如出现较大的 透明圈 (与菌落

7、直径比较 , 则酶活力一般都较 强 。 同理 , 淀粉酶和糖化酶的活力都可以用此法 测定3。操作方法 :配制培养基 , 灭菌后倒入直径为 9c m 的培养皿中 , 使培养基厚度相等 。平置凝固后倒置于 30 培养箱中培养 4d, 点植待测米曲霉 孢子 , 于 30 下培养 , 约 3d 后把稀碘液倒于菌落 周围 , 并测量透明圈大小 。 2. 3 麸曲制备将过筛麸皮加 80%的水 , 充分拌匀 , 分装于 经高温消毒的 500mL 锥型瓶中 , 每瓶约装湿麸皮 40g, 塞上棉塞 , 并用牛皮纸包扎 , 于 0. 1MPa 湿热杀菌 30m in, 冷却至 30 左右接入原菌及筛选 后菌种孢子

8、 , 充分摇匀 , 于 30 恒温箱内培养 , 到 一定时间麸皮表面长出白色斑点 , 摇瓶一次 , 称第 一次摇瓶 , 摇后继续培养至长出少量白色菌丝 , 麸 皮略微转白时进行第二次摇瓶 , 摇后将麸皮平摊 于锥型瓶的底部 , 一定时间后菌丝将麸皮连结成 饼状 , 即可扣瓶 。 扣瓶时要注意轻扣轻放 , 完成扣 瓶后继续将锥型瓶置于培养箱内继续培养 , 直至 呈黄绿色4。2. 4 麦曲制备称取轧碎的小麦 100g 于 1000mL 锥型瓶 中 , 加入 30%的水 , 0. 3%的干燥 麸曲 , 于 。待开 33. 1 糖化菌的分离不同的菌种其菌落特征不同 , 同一菌种因不 同的培养条件 ,

9、其菌落特征也不尽相同 , 但是同一 菌种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所形成的菌落形态应该 是一致的 。 根据分离培养皿中菌落生长状况和特 征 , 结合镜检观察 , 挑出了 3个典型的单菌落 , 编 号分别为 1#、 2#和 3#, 原始菌为 4#。 3. 2 糖化菌筛选经分离纯化得到的 3个糖化菌及原始菌 , 采 用显色试验 , 用碘液溶在水琼脂中 , 浇于平板菌落 之间 。 根据透明圈清晰度 , 确定 100mL 水琼脂加 0. 6mL 碘液效果为最佳 。 具体结果见表 1。表 1 米曲霉在初筛培养基上形成的透明圈 菌号 透明圈直径 (A /mm 菌落直径 (B /mm A /B值1#17121. 4

10、172#20151. 3333#18131. 385#16121. 333 从表 1可以看出 , 分离后的菌落直径和圈直 径明显大于原始菌所形成的菌落透明圈直径 , 且 比值比原始菌也有所增加 。说明分离后 , 经过筛 选得到的菌株酶活力比原始菌株大 。 3. 3 麸曲糖化力和液化力的测定对经过用透明圈法筛选得到的 1#菌株和原 始菌株 4#进行糖化力和液化力的比较测定 。糖 化力为 1g 绝干麦曲在 30 糖化 1h 所产生的葡 萄糖克数 , 液化力以液化液达到标准终点色的时 间 (m in 计 。 结果见表 2。63 江苏调味副食品 2009年 第 26卷 第 6期 (总第 120期 表

11、2 麸曲的糖化力和液化力菌号糖化力液化力 /min1#65608. 04#48307. 5 从表 2可以看出 , 筛选出的 1#菌株的糖化力 和液化力明显高于 4#原始菌株 。形态特征和显 微构造显示 , 筛选出的 1#菌株更粗壮 。 3. 4 麦曲糖化力和液化力的测定黄酒生产使用的是麦曲 , 所以 , 最后需对菌种 在麦曲中使用情况进行检测 , 检测结果见表 3。表 3 麦曲的糖化力和液化力菌株糖化力in1#7. 4#6. 1 从表 3可以发现 , 的性能有较大的提高 , 符合生产需要 , 可以投入生 产使用 。4 讨论通过对黄酒糖化菌的培养研究和分离筛选 , 提高了菌株的性能 。 本次试验没有对筛选出的菌 株制成的麦曲进行酿酒试验 , 有待于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