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培优补差专项_第1页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培优补差专项_第2页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培优补差专项_第3页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培优补差专项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培优补差专项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阅读理解。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1解释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漫浪:_三到之中,心到最急。急:_2读书中的“三到”指的是_3为什么说“三到之中,心到最急。”(用原文句子回答)_4第一句名言启发我们读书要_,由此,我想到了许多名人读书的故事,例如:孔子“韦编三绝”、_、_。你有什么好的读书方法,请写出一两点来。_2. 课外文言文阅读。性缓一人性缓,冬日共人围炉,

2、见人裳尾为火所烧,乃曰:“有一事,见之已久,欲言恐君性急,不言又恐伤君。然而言是耶?不言是耶?”人问何事,曰:“火烧君裳。”其人遽收衣而怒曰:“何不早言?”曰:“我道君性急,果然。”(注释)恐:担心遽:(jù)立即,匆忙。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见人裳尾为火所烧(_) 为了因为被(2)欲言恐君性急 (_) 欲望 想要贪欲2下列句子中的“之”与“见之已久” 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圣人之道 B.吾欲之南海 C.皮之不存 D.人非生而知之者3翻译下面的句子。我道君性急,果然。_4这则故事讽刺了生活中的哪类人?_3.

3、 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1这则寓言名叫_,选自_作者是_时期_家_。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的意思。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  _物莫能陷也      _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_其人弗能应也    _4. 阅读理解。滥竽充数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

4、。处士逃。(选自韩非子)(注释)齐宣王:齐国的国君。竽(yú):古代的一种乐器。南郭处士:南郭先生。说:“悦”,喜欢、高兴。廪(ln)食(sì)以数百人:官府供给的粮食和那几百人一样。湣(mn)王:齐宣王后的继任国君。1解释句中加点字的意思。必三百人(_)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_)2用自己的话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_3这则寓言故事讽刺了生活中那些(   )A.弄虚作假,没有真才实学的人B.溜须拍马,喜欢阿谀奉承的人C.夸夸其谈,经常言过其实的人5. 文言文阅读。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

5、梅。孔指以示儿日:“_。”儿应声答日:“_。”1解释下面的字。(1)甚聪惠    甚:_   惠:_(2)乃呼儿出  乃:_(3)孔君平诣其父  诣:_2请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恰当停顿。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3将原文补充完整,并说说你喜欢孔君平的话还是喜欢杨氏之子的话,为什么? _6. 古诗填空。凉州词_夜光杯,_马上催。_君莫笑,_几人回。(1)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2)这首诗后两句的意思是

6、:_(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_7.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水滴石穿张乖崖为崇阳令,一吏自库中出,视其鬓旁巾下有一钱,诘之,乃库中钱也。乖崖命杖之,吏勃然曰:“一钱何足道,乃杖我耶。尔能杖我,不能斩我也!”乖崖援笔判曰:“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自仗剑下阶斩其首。(注释)巾:头巾 勃然:发怒的样子。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张乖崖为崇阳令   为:_(2)诘之   诘:_(3)乖崖命杖之   杖:_(4)一钱何足道   足:_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自”。(5)一吏自库中出   自:_(6)自仗剑下阶斩其首  

7、 自:_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_4“水滴石穿”的意思是_5文章中张乖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同意他的做法吗?请简要分析。_8.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孟母三迁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街卖之事。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旁。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选自刘向列女传1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其舍近墓”的意思是“他住的房子靠近墓地”。   (_

8、)(2)“复徙居学宫旁”中的“复”的意思是“重复”。   (_)(3)“此可以处吾子矣”的意思是“这个地方我儿子可以住了”。   (_)2孟子幼时原来住在_,后来搬到了_,最后又搬到了_。3孟子的母亲为什么说“此可以处吾子矣”?_4这个故事主要说明了。A.孟子的母亲为了让孟子生活得更好屡次搬家B.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C.一个人的成长与母亲的教育是分不开的9. 阅读理解。孟母三迁邹孟轲之母也,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乃去,舍市旁。其嬉游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

9、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舍学宫之旁。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子矣。”遂居。(注释)邹:周朝国名,在今山东邹城一带。舍:房屋,住宅。嬉:游戏,玩耍。墓间之事:指祭扫坟墓一类的事情。居处子:安置儿子的地方。贾人:商人。炫卖:沿街叫卖。俎豆:俎和豆,古代祭祀用的两种盛器。揖让进退:打躬作揖、进退朝堂等古代宾主相见的礼仪。1结合注释,写出对下列句子的理解。(1)其嬉游为贾人炫卖之事。_(2)孟母曰:“真可以居子矣。”_2孟母两次认为“此非吾所以居处子”的原因是什么?_3读了这则故事,你在学习方面有哪些收获?_10. 课内阅读。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

10、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_1在横线上补全文段。2解释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吾矛之利(_)   弗能应也(_)   不可同世而立(_)3此文段出自文言文_,这则文言文意在告诉人们:_4本文篇幅短小,给人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比如,一个“誉”字,就可以让人想到_。“何如”一问,能让人联想到_。11. 阅读下面的古文,回答问题。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

11、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注释)鬻(yù):卖。陷:刺破。或:有的人。弗:不。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1)吾矛之利   _(2)其人弗能应也   _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_”的句子。_3出自这个故事的成语是_,这个成语的意思是_。12. 阅读与理解。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 。”1把文中缺的词句补充完整。2给下列带点字注音。为设果(_)答曰(_)3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甚:_  诣:_

12、0; 乃:_  曰:_4上面文段中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答:_。13. 小古文阅读。引婴投江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注释)过:经过。方:正。引:拉着。故:缘故。善:擅长、善于。1“有过于江上者”看到了一件什么事?用“ ”在文中画出相关的句子。2“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的理由是什么?(用文中原句回答)_3关于这则寓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领的获得既要靠自己,也要靠先天的遗传。B.处理事情要从实际出发,对象不同或环境不同,处理问题的方法也要随之改变,要因人因事而异。C.对象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也要随之变化。14. 课内阅读。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