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降水措施在黄河入海口同兴干渠泵站工程中的应用_第1页
综合降水措施在黄河入海口同兴干渠泵站工程中的应用_第2页
综合降水措施在黄河入海口同兴干渠泵站工程中的应用_第3页
综合降水措施在黄河入海口同兴干渠泵站工程中的应用_第4页
综合降水措施在黄河入海口同兴干渠泵站工程中的应用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综合降水措施在黄河入海口同兴干渠泵站工程中的应用 综合降水措施在黄河入海口同兴干渠泵站工程中的应用何勇1,邓伏波2(1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二工程局萧山公司,浙江杭州311004;2浙江省水电建筑安装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51) 摘 要:通过东营市同兴干渠渠首泵站深基坑降水的实践,根据设计提供的地质资料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经计算和方案比较,选用深井为主、轻型井点为辅的综合降水措施,边施工边调整降水参数,不断优化降水方案,满足了施工要求。对泵站所处环境与地质条件、深井、轻型井点的布设与施工作了论述。 关键词:泵站;深基坑;深井降水;轻型井点降水;工程实例1工程概况 同兴干渠渠首泵站工程位于黄河入海口东

2、营市垦利县境内,为下镇地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之核心工程,与胜利干渠相接,由进水闸、闸后出水池、4120m直径2.0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埋管、进水池、主机段、泵站出水池等配套设施组成。工程于2002年5月底开工,土建工程要求9月底完工并提交安装工作面。受地理条件影响和限制,进水闸出水池、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埋管和泵站进水池基础开挖深度都较大,最深处达到10m。由于地处黄河入海口冲积平原,地下水丰富,受东面水库和胜利干渠排沟的影响大,加之工期紧,如何保证基坑开挖、管道安装和混凝土施工旱地作业是该工程如期完工的关键。2环境和地质条件 施工区域地貌单元属于黄河冲积平原。根据设计提供的地质资料,地层属于黄河第四

3、纪沉积土层,开挖地层自上而下穿过3个透水层,2个不透水层:自上而下为45m厚素填土和粉土、0.5m左右厚红泥夹层、23.2m厚粉砂土、0.8m左右厚粉质粘土、粉土和粉质砂土,红泥夹层和粉质粘土为相对不透水层,分布高程不稳定,第一层分布在EL2.5m左右,第二层分布在EL0.0m左右。开挖场地地下水属潜水类型,水位受大气影响和周围地表水变化而变化,勘测期间地下水位EL4.25.0m,施工期间通过试挖,地下水位基本埋深在EL45m。但泵站位置东面和西面都有养殖水库,距基坑很近,东面还有部分基坑开挖区是水库回填粉砂土,该部位地下水埋深较高,分布在EL5.35.0m。3降水方案 基坑开挖包括进水闸出水

4、池、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埋管基础、泵站进水池和主机段。进水闸开挖尺寸16.6m25.5m(b),最低处EL-1.78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埋管基础开挖宽14.7m、长120m,底部EL-1.58mEL-1.38m;泵站进水池和主机段开挖尺寸23.5m35.5m(Lb),最低处EL-1.98m。基坑开挖有效面积3022m2,降水面积13990m2,最大降水深度8.3m(图1)。 由于工期紧,没有时间进行抽水试验,降水方案完全依靠设计提供的地质资料进行计算和方案比较。经过充分的比较和论证,为确保工程降水做到万无一失,争取一次成功,结合当地的降水设备,拟采用综合降水方案,即深井降水辅以轻型井点降水的方案。

5、深井降水主要对渗透系数较大的第三透水层进行降水,轻型井点降水主要对第一和第二透水层进行辅助降水,并充分考虑应急措施,根据阶段降水效果对降水方案和参数及时进行调整(图2)。4深井布置和施工4.1深井布置 深井降水主要针对第三层粉土和粉质砂土,按最不利因素考虑,地表EL取8.0m、基坑底EL取-2.0m,基坑底宽取23.5m,渗透系数K=7.35md,确保基坑中心部位降水深度低于基底开挖面0.51.0m。按无压非完整井公式计算,影响半径R=187.7m,系统总涌水量Q=7511.6m3。经试算共布置18口深井比较合理,布置井距20.025.0m,有效井深21.0m(井底控制在EL-13.0m),考

6、虑运行期及施工原因会有所沉积,井深均超深23m。降水深井采用无砂混凝土管,内径40cm,外径50cm,管外用铅丝包扎尼龙滤网布并外加15cm厚豆子石作反滤层。4.2深井施工 深井施工质量好坏,直接影响降水效果,从测量定位、泥浆配制到成孔、无砂管安装和洗井等工序均严格控制。 (1)深井定位。严格按降水设计方案布置的孔位定位,为便于运行和操作,深井离基坑开挖上口边线距离1.5m,采用经纬仪放样,井口埋设钢护筒,长度1.0m左右,并高于原始地面0.2m,周边用粘土回填夯实,以免塌孔。 (2)泥浆制备。泥浆采用就地粉质粘土制备,泥浆比重控制在1.25gcm3左右,由于地层穿过两层粘土隔水层,可有效防止

7、塌孔,对造孔较为有利。 (3)深井成孔。采用正循环回旋钻机成孔,孔径80cm,使用四锥形钻头,配套12kW泥浆泵,钻进速度一般在3.0m/h左右,并尽量一次成形。 (4)无砂混凝土管安装。无砂混凝土管内径40cm,外径50cm,单节长度1.0m。成孔后对孔内泥浆进行置换,使之达到1.1gcm3左右(确保不塌孔为原则),随即进行无砂混凝土管安装。底部一节用实心管,木托盘定位,四股钢丝绳捆吊,逐节缓慢吊放。无砂管先用尼龙网带缠绕作为过滤,用铅丝扎紧,再用4根竹片辅以铅丝固定外加导向块,确保管中心位置正确。安装后的无砂管高出地面1020cm。无砂管与孔壁间15cm距离用15mm豆子石作为反滤层,边填

8、筑边冲清水,保证填筑密实,顶部08m用粘土回填密实,防止地表水进入孔内。 (5)深井清洗。为使深井达到良好的降水效果,反滤料填筑完成后,立即进行洗井。采用气腾法,即向孔内注入清水的同时,向孔底通入压缩空气,使孔内泥浆和残余物自流出井外,直至回水清澈为止。4.3深井抽水 按非完整井深井井点涌水量公式计算总涌水量为7511.6m3d,单井出水量417.3m3d,抽水设备选用JQB-1.5-6型潜水泵,功率2.2kW。潜水泵用滑轮悬吊在井中,先试抽,符合要求后再正式抽水,抽水过程中及时升降潜水泵,以确保好的抽水效果。5轻型井点布置和施工5.1轻型井点布置 由于第一和第二透水层较薄,厚度在3m左右,深

9、井虽已穿透该透水层,但布置间距较大,在该透水层中影响半径较小,降水效果不明显,故布置二级轻型井点分别对第一和第二透水层降水。采用井点管直径32mm,总管直径80mm,单套总管长度4052m,配套V5型真空泵和3BA-9型离心泵。结合地质和基坑开挖设计要求,共布置一级轻型井点10套,二级轻型井点8套。5.2轻型井点施工 井点管布置间距1.3m,单根长度6m,下端1.2m制作成滤管,管壁上梅花形布置小孔,用棕皮缠裹后,铁丝扎紧,底部用钢板封死;总管单根长度4m,法兰连接,总管上间隔1.3m布置32mm直径接头,接头管使用32mm直径橡胶软管。井点管埋设采用射水法,100mm直径十字形射水器安装在3

10、2mm直径钢管上,用软管接2in潜水泵,射水成孔同时用人力下压和转动,成孔深度大于井点管埋设深度0.5m左右,成孔后随即下井点管和灌中粗砂,孔口用粘土封闭。5.3轻型井点抽水 按完整井涌水量公式计算单井涌水量为5.4m3d,井点管出水能力8.8m3d,大于涌水量,离心泵出水量45m3h大于单套井点(单套最多井点管40根)涌水总量8.3m3h,井点管的布置和设备选用能满足要求。抽水前先试抽,检查管路是否漏气、漏水及淤塞,正常出水后开始投入使用。6降低降水费用的措施及应注意的问题6.1降低降水费用的措施 (1)通过优化降水方案和参数来降低降水费用。由于井点数量多,施工周期长,可采取分施工段抽降水和

11、优化降水参数等措施来降低降水成本和费用。由于“六干排”横穿埋管段基础,基坑施工受施工导流影响分两期完成,通过一期的降水成果和开挖揭露的地层情况,优化二期基坑降水参数,调整井点管和深井的间距,减少了3口深井和3套二级轻型井点,减少了投入,降低了费用。 (2)采用加快工程进度和改变降水方式来降低降水成本。深井和轻型井点的费用由成井费用、设备租赁费、运行维护费和电费组成。通过分析,降水总费用占工程费用的8%10,抽水电费占降水费的40左右。施工中应加大投入、合理组织和调度,加快基础和回填施工进度,缩短工期,减少降水时间,降低成本;降水稳定后,通过间隔抽水、间断抽水等方式减少抽水时间,以节约电费来降低

12、降水费用。6.2应注意的问题 (1)降水时应考虑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由于华山路紧邻基坑以西,距降水深井和一级降水轻型井点都较近,降水过程中出现了整体沉降,最大沉降达到15cm,采取补水措施后沉降得到控制。(2)应加强降水过程观测。降水过程一般为先大后小,先混后清,如果长期混浊并有泥沙抽出应停止抽水以免塌孔,造成降水失败。 (3)降水前应尽量不扰动原土。由于靠水库部位为大面积的回填土,降水非常困难,轻型井点出水量少,坡面长期湿润,并出现整体滑动,造成两口深井报废。 (4)深井处理。深井尽量不要布置在建筑物范围内,抽水结束后及时采用碎石进行回填,并用水夯法夯实。7结语 (1)通过降水过程观察,降水效果非常显著,整体降水57d,地下水降水漏斗基本稳定,水位降低值大于原设计值,为基础施工和管道安装创造了良好的施工条件。 (2)对于地下水丰富,地质条件较复杂,降水深度大,并含有多个不透水层时,采用深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