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测量中的绝热技术论文_第1页
低温测量中的绝热技术论文_第2页
低温测量中的绝热技术论文_第3页
低温测量中的绝热技术论文_第4页
低温测量中的绝热技术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低温物理实验原理和方法低温绝热技术初探Email:sunwave低温绝热技术初探1.低温绝热的意义对于低温容器,绝热层是最主要的结构之一,直接关系到容器绝热性能的优劣。低温绝热的目的是要设法减少通过对流、热导体、辐射等途径漏入低温装置的热量,以维护低温装置正常工作。低温绝热和高温“保温”原理虽然相同,但低温绝热在低温领域内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首先,作为制冷剂的低温液体,沸点很低,汽化潜热小,室温环境相对于低温液体来说是一个很大的热源。另外,为了获得这些低温液体,需要消耗很多能量,特别是液氦,其资源稀缺、分离技术复杂,代价昂贵。因此,为了经济地使用这些低温液体,低温装置必须要有良好的绝热。不仅如

2、此,在一些低温实验中,如材料低温下的热物性测量等,必须基本上消除周围环境的热影响,因而低温测量用的某些恒温器对绝热技术也有特定的要求。1242.漏热原理分析2.1剩余气体导热气体动力学指出当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比热源与热沉表面间距小时,则气体的热导率与压力无关。如果每一个气体分子在与容器壁碰撞和弹回时,都与容器壁建立了热平衡,则热传递速率就可单独地由剩余气体的分子量、比热及压力来确定。但是这样的热平衡是极难实现的,接近于平衡的程度是壁-气体组合的一个特性,克努森用适应系数来定量处理,定义为:其中,Ti入射分子的有效温度,Te反射分子的有效温度,Tw壁的温度。如果壁的温度与撞击它的分子之间建立起完

3、全的平衡,则为1;如果从容器壁上反弹回来的分子动能不变,则为0。在实际情况中,是在01之间的值。克努森研究了两个长的同轴圆筒之间进行热传递的关系式:其中,W是热传递速率,A1是内圆筒的表面积,r是圆筒内径,比热之比即=Cp/Cv,RM是普适气体常数,p是压力,M是剩余气体的分子量,下标1和2分辨指内外圆筒。因为适应系数变化大,要精确地计算剩余气体的传热是有困难的。一般来说这不是一个严重的不足之处,因为通常目的在于得到一个具有这样质量的真空,即剩余气体的传热并不严重地影响倒中的热传递。2.2辐射传热一个表面放出的热辐射的速率可用史提芬-波尔兹曼方程给出:其中e是温度T下的总发射率,A是面积,是常

4、数。而两个表面之间的净辐射能交换由下式给出:这里,下标1和2分别指冷、热表面;A是表面积因数,它不仅与辐射表面的形状如平板、圆柱等等有关,还与它对红外反射类型(镜面反射与漫反射)有关,通常镜面反射比漫反射传热小。二表面之间的净辐射传热量取决与于个不同的量:(a)热表面的发射率;(b)冷表面对于热表面辐射能量波长分布特性的吸收率。为简单起见,常常把这二个量通称为发射率。此外,维恩给出了最大能量的波长与温度关系:对低温发射率方面研究,总结出以下经验:(1) 最好的放射体也是最好的导电体(铜、金、银、铝);(2) 随着温度的降低发射率也降低;(3) 良好反射体的发射率会由于表面污染而增大;(4) 反

5、射性良好的金属掺杂成合金后,发射率增大;(5) 金属表面层由于加以硬化处理,例如机械抛光,则发射率增大;(6) 直观的外貌(光亮度)不是在长的波长下反射能力的可靠的判据。2.3通过支撑体传热计算通过普通的固体支撑的传热量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例如可以用来承受杜瓦容器重量的一维支撑体,热传导公式为:其中A是支撑体的截面积,k是支撑体的热导率,dT/dx是温度梯度,负号表示热能朝低温方向流动。在低温下热导率通常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显著的变化,所以,为了得到热流,需要进行积分。因此,其中,L是支撑体的长度,它的一端在较高温度T2下,另一端在较低温度T1下,带入一个分析函数k=f(T),就可以用上式计算热传

6、递效率的大小。有时由于空间的大小或其他种种因素不方便使用长杆或缆索等一维支撑体,我们可以将许多层不锈钢或其他不良的导热金属薄片构成的叠层作为支撑体。当然,这些支撑体仅适用于压力负荷,对这种用途来说,他们的强度几乎与整体金属支撑体一样,而热流只是后者的一小部分(约1%)。这是因为在高真空中,两个金属表面之间的接触具有较高的热阻。目前已经发明了两种形式:一种是有许多薄片或垫圈组成的;另一种是盘成卷的金属带材,就像盘得紧紧的钟表发条一样。143.常用低温绝热技术3.1 堆积绝热堆积绝热又称容积绝热,这是一种沿用传统的高温保温的绝热方式,即选用导热系数小的绝热材料装填在需要绝热的部位,有时在绝热材料的

7、空隙中充入氮气或干空气。这种绝热不需要真空,安装简单,可靠,广泛用于冷冻和大型低温装置中。堆积绝热有泡沫型、粉末型及纤维型。这些材料的导热系数随温度降低和容重减少近似呈线性关系减少。因此,器绝热效果取决于绝热层的厚度。另外,堆积绝热材料的导热系数随吸湿率的变化明显。在低温和大气压下的堆积绝热,固体热传导和气体传热通常占总漏入热流的90%左右,常用的堆积绝热材料有珠光砂(又名膨胀珍珠岩)、矿渣棉、超细玻璃棉、石棉、聚苯乙烯等泡沫塑料。泡沫型绝热材料为非均质材料,器热导率主要取决于其密度以及发泡气体,此外还有绝热层的平均温度。许多泡沫材料的发泡气体为CO2,它在液氮温度下具有低的蒸气压。当新的泡沫

8、材料一侧冷至液氮温度,由于CO2气体的大量冷凝,使得泡沫材料的热导率减小;但泡沫材料在大气中暴露较长时间后,空气即扩散入泡沫机体中取代CO2;若泡沫材料暴露在氢气或氦气中较长时间,由于这两种气体的高热导作用,使得泡沫热导率增加34倍。粉末或纤维绝热的主要特点是水蒸气和空气能通过绝热层渗入到冷表面,除非设置蒸气阻挡层即防潮层。通过向绝热层中充入高于大气压的干氮气也可防止水分的渗入,例如液化天然气贮槽中即采用此法。3.2 高真空绝热高真空绝热是一种将绝热空间抽至1mPa的真空度,以消除绝热空间的气体对流换热和大部分气体热传导。进入低温设备的热流主要是辐射热。这种方法始于19世纪后期。影响高真空绝热

9、的主要因素有二:一是夹层的真空度。一般情况下,夹层真空度优于1.33×10-3Pa以上时,真空度对热流值影响很小。为了获得和保持这样的真空度,必须要在设计和工艺上加以注意。常用吸气剂来保持真空度,如低温用活性炭和分子筛。二是辐射传热的大小。为了减少辐射传热,最有效的办法是降低材料表面的发射率,以及降低热壁温度。为此,常用低放射率的材料,并使辐射表面高度光滑、清洁,用液氮或冷蒸气冷却屏等。单纯的高真空绝热,具有结构简单、紧凑、热容量小、制造方便等特点。对于实验次数频繁、要求降温和复热快的实验装置(如输液管道),一般采用高真空绝热为宜,但高真空的获得和保持比较困难,不宜于大型设备。3.3

10、 真空粉末绝热真空粉末或纤维绝热,这种绝热结构是在绝热空间充填多孔性绝热材料(粉末或纤维),在将绝热空间抽到一定的真空度。这种方法出现于20世纪初。填充多孔性材料厚,只要在低真空的情况下,即可使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大于粉末粒子(或纤维)之间的间距,从而就可以消除气体的对流传热。而残余气体的热传导,也因为气压降低而显著下降。另外,由于多孔性材料对热射线的反射、散射和吸收,也起到了消弱辐射传热的作用。特别是添加一定数量的阻光材料(铜粉或铝粉)后,更有利于减少辐射传热。这种绝热形式的性能,比单纯的高真空绝热的更好,而且避免了获得和保持真空所带来的许多困难。其绝热效果受真空度、粉末的粒度、容重、添加剂

11、的种类和数量、界面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常用的绝热材料有珠光砂、气凝胶、硅胶及矿物纤维等。这种绝热方式的优点是:绝热性能好,高于堆积绝热两个数量级,优于高真空绝热一个数量级,而且真空度要求不高,一般为1Pa0.1Pa即可。其缺点是:要求夹层间距大、笨重。适用于大、中型低温贮槽和设备。3.4 高真空多层绝热高真空多层绝热是在真空夹层中装上多层防辐射屏(反射率很高的金属膜),以此来降低辐射热。它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是当前绝热性能最好的一种绝热形式,被称为“超级绝热”。包括高真空多屏绝热。常用的多层绝热材料有:铝箔、喷铝涤纶膜、铝箔纸、玻璃纤维布(纸)、尼龙网、丝绸等。影响其绝热的因素有:材料及

12、其组合方式、真空度、层密度、总厚度、温度、机械负荷及其杂质等。多层绝热常用两种组合方式:一种是将辐射屏用导热系数很低的间隔物固定,如铝箔加玻璃纤维布;另一种是采用复合材料,如皱折的喷铝薄膜直接安装在真空夹层内,装配比前一种方便。多层绝热具有绝热性能优异、重量轻、热容量小、耐久性好、成本适当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中、小型的低温储液器或绝热要求高的低温装置中。多层绝热的改进是多屏绝热。多屏绝热是一种将多层防辐射屏与蒸气冷屏相结合的绝热结构。用不多的金属屏与蒸气出口管相连接,利用冷蒸气吸收显热来冷却辐射屏,降低热壁的温度,抑制了辐射传热,提高了绝热效率。这些为数不多的金属屏蔽层,既是多层绝热的防辐射屏,

13、又可作为蒸气冷却屏,而且有助于消除多层绝热的纵向传热。多层绝热具有绝热效率高、热容量小、重量轻、平衡时间短、制作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可用于中、小型储存容器,特别是液氦的容器。1234.绝热技术比较与应用4.1各类绝热方法的比较(1) 堆积绝热1 粉末型 优点:成本低,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不需真空罩;缺点:热膨率大,热导率会随时间变化。2 粉末或纤维型 优点:成本低,易用于不规则形状,不会燃烧;缺点:需防潮层,粉末沉降易造成热导率增大。(2) 高真空绝热 优点:易于对形状复杂的表面绝热,预冷损失小,真空夹层可做得很小也不致影响绝热性能;缺点:需持久的高真空,边界表面的辐射率要小。(3) 真空粉末

14、绝热 优点:不需要太高的真空度,易于对形状复杂的表面绝热;缺点:振动负荷和反复热循环后易沉降压实,抽真空时必须设置滤网以防粉末进入抽机系统。(4) 高真空多层绝热1 多层绝热 优点:绝热性能优越,重量轻,与粉末绝热比相对预冷损失小,稳定性好;缺点:费用较大,难以对复杂形状绝热,抽成高真空难度大,抽真空工艺比较复杂。2 多屏绝热 优点:绝热性能最优;缺点:仅对于液氦或液氢容器有比较显著的效果,结构复杂,成本较高。24.2绝热技术的选择绝热结构的选择,要从绝热性能、经济性、容积、重量及施工方便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一般遵循以下原则:1 低沸点的液体存储采用高效绝热形式;2 大型容器选用成本低的绝热形式,而不必过多考虑重量和所占空间的大小;3 运输式及轻便型容器应采用重量轻、体积小的绝热结构;4 形状复杂的容器一般不宜采用高真空多层绝热;5 间歇适用或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