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生活》练习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_第1页
在《经济生活》练习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_第2页
在《经济生活》练习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_第3页
在《经济生活》练习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_第4页
在《经济生活》练习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在经济生活练习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梅州中学 政治组 曾丽娜内容摘要: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已成为教育工作者当务之急。学生创新精神培养途径很多,手段和方法也不断完善与发展。本人认为科学地设计课堂练习及作业同样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本文阐述了在经济生活练习中如何创设题目,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着重介绍了利用经济生活练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方法。关 键 词:“练习” “培养”   “创新精神”     思想政治课常规教学过程是由先后有序、首尾衔接的五个基本环节构成的,即:备课与

2、预习、授课与听课、布置练习与完成作业、辅导与复习、评价与小结。其间练习不仅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而且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练习在教学过程中的这种地位决定了它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一)练习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消化、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又可以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横向扩展和纵向深化,构建起全面、系统的知识结构。  (二)练习既可以促使学生智力发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注意、观察、记忆、想象、思维等能力,并在循环往复的练习中形成技能技巧,又可以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三)练习既可以检测教学成果,又可以反馈教学信息,促使教师和学生

3、调整自己教和学的行为。  (四)练习是学生在教学过程的一种实践活动,它有利于教学的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学生的知行统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优良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  从课堂练习及作业的这些功能来看,其最终效用就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思维具体化的过程,其中渗透着创造性思维,体现着创新精神,创新精神的培养当然可以通过课堂练习及作业来实现。  所以一个合格的老师,不但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与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优秀的课堂组织、设计能力,应变能力,还应具有设计激趣、质疑、创新等功能的习题的能力。 创新精神的培养不是一蹴而

4、就的,它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渐进发展的过程。我在设计课堂练习时,按“激趣-质疑-顿悟-表述”几个层次来逐步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通过趣味性强的课堂练习及作业,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与求知欲。  学习是一种有目的的认识活动,在学习活动中学生是否动脑思考,是否乐于动脑思考是思维能力能否得到发展的首要条件,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非常重要。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则主张教师应当始终把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发展其内在动力,即个性兴趣和求知欲摆在首位。在课堂练习及作业中,增

5、加些趣味性的练习,从而激起学生大脑的“思想浪花”,启发思维的“机器”,对教材内容进行积极的思维,通过思维掌握知识并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在编写练习题时,增强练习的趣味性的常用方法有:  (1)联系生活实际,化抽象为具体。如在“商品”这一知识点应用时,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  工厂仓库里的电视机是否是商品?为什么?  商店里的电视机是否是商品?为什么?  ××同学家里的电视机是否是商品?为什么?  农民张大伯给城里的亲戚送来了新鲜大米,城里的亲戚送给张大伯一台旧 电视机,这里的电视机是否是商品?为什么?  星期天,我将家

6、里的一台旧电视机搬到旧货市场上去卖了。这里的电视机 是否是商品?为什么?等等。  这些问题犹如平静的水面投入了一颗石子,顿时激起了学生思考、讨论的兴趣,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了商品的含义。  (2)选用新颖有趣的材料,或采用多样化的题型,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如在经济生活中讲到钱货两清的消费和贷款消费时,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个美国老太太,年轻时就向银行贷款买了一套房子,以后逐月还贷,终于到她死的那一天,总算还清了贷款;可中国的老太太,当年大学毕业时,没敢向银行贷款买房,而是省吃俭用,终于到她死的那一天才存够了钱,买了一套房子。请学生讨论究竟哪一种消费观念好,经过热烈讨论使学生加

7、深了对适度消费原则和我国“扩大内需”国策的认识,树立起了正确的消费观念。  通过这样的趣味性练习,掌握了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促进了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在课堂练习及作业中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创造性思维能力被视为智力的重要因素,它同样是良好思维的重要品质。它包括发现问题的思维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思维。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法国著名心理学家瓦龙说:“思维者,克服矛盾之过程也。”古人也说过:“说书无疑者,须教有益,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始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没有问题,思维就难于进行,更难于深化和创

8、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发现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一环。让学生自已发现问题,指出问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老师的精心指导。在练习中,可要求学生从仔细观察入手,引导他们观察事物可以有步骤,多侧面、分层次地进行,在此基础上,再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联想,理性思考,并反复质疑,从而发现存在问题。笔者在课堂练习和作业中努力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思考寻求问题的答案。如在学习价值规律作用时,我给学生这样一段材料:在政府的扶持和农民的辛勤劳动下,建德的柑桔在短短的十几年间从无到有,最后成为杭州市的柑桔主产地,三都的柑桔更是远近闻名。许多桔农、柑桔贩销户靠柑

9、桔发家致富。但是好景不长,几年之后,农民增产却不增收,满山的桔子烂在树上,卖不出去,不少农民挥泪砍桔树。最后,连政府都发出文件,动员企事业单位购买“爱心桔”。但也有少数农户因嫁接了美国脐橙等新品种,产品供不应求,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我设置了以下几个问题情境:  (1)请你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对材料进行分析;  (2)假如你是桔农,你该怎么办?  (3)假如你是分管农业的副市长,你会怎么办?    学生面对这样的问题情境,自然会浮想联翩、畅所欲言。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所以,在政治课教学中,要提倡多疑多问,要指导学生敢于怀疑,善

10、于发现,使学生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设计练习及作业,引导学生掌握多种思维方法  思维的过程就是运用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纳、演绎、系统化、具体化等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过程。创新思维是基于一般的思维方法,以强烈的兴趣和丰富的知识为基础,通过有关事物的启示,触发联想,从而达到认识的“顿悟”与飞跃的心理活动。提出扩散性问题,让学生积极运用多种思维方法,不寻求唯一正确答案。创造性思维结构往往包括四个品质:流畅性、变通性、精密性、独创性。流畅性标志着思维的速度,变通性标志着思维的广度,精密性标志思

11、维的深度,独创性标志着思维的新颖度。这四个品质构成了一个人的创造性思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结构。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基本方法有:  (1)多角度设问。问题难度不断增加,要求逐渐升高,体现较强的层次性、梯度性,能引导学生拾级而上,有利于实现学生对新旧知识的联系,重点、难点的掌握,知识的巩固深化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我们既要注意到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把握好课本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又要考虑系统与系统之间的联系,积极寻找学科交叉的汇合点;还应考虑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2)一题多解。以某个问题为中心,变换角度,一题多练,举一反三,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融汇贯通起来,从多方面寻找答案

12、。例如关于今年的抗洪救灾,我设计了这样一道材料说明题,让学生展开讨论:1998年夏秋,我国发生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洪灾,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数百万军民顽强拼博、团结奋斗、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响彻云霄的抗洪壮歌,取得了抗洪抢险斗争的决定性胜利。请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抗洪的伟大胜利表明了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纷纷举手,争先恐后回答问题。甲说表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这是我们事业能够经受住风险考验,顺利达到目标最可靠的保证;乙说抗洪的胜利体现了处理好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我们一定要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丙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一定要实施

13、科技兴国的战略;丁说表明了我们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保护资源和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还有的同学说表明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等。这样就有效地引导学生开阔思路、广泛联想,从而学会多角度、多方位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强化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拓宽了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四)提出一些可辩性强的讨论题,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主要载体,学生思维的发展水平与语言的发展水平密不可分。在教学中努力提高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十分重要。组织学生辩论是

14、一种交流思想,锻炼思维,增进智慧,探求真理有效形式。它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独自思考、独立分析、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教师一般根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当今社会的热点、焦点选定辩题,设计和布置准确、鲜明,有代表性的正反辩题,让学生展开辩论,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在学习经济生活的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时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辩论赛。正方认为:WTO的宗旨包含着两大贸易原则:自由贸易原则和公平贸易原则。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要想深入地参与国际竞争与分工,发挥本国资源比较优势,促进国内经济增长。使资源的潜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和更合理的配

15、置,就必须加入这一世界上最大的国际贸易组织。加入WTO也是中国更深程度地参与世界经济,实现自由、开放的贸易政策、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一个重要的最佳选择。从现实来看,中国加入WTO,至少可以得到如下好处:贸易自由化,非歧视原则和永久最惠国待遇,有利于扩大中国的商品出口;有利于中国在平等的条件下参与世界竞争,有利于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扩大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对国有企业改革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有利于我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中国入世将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有利于保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反映我国的合法权益;关税的降低,成本的减少,产品质量的提高,有利于

16、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等。正方还运用哲学上的整体和部分关系、内外因关系等原理说明中国离不开世界、中国经济只有融入世界经济当中,充分利用良好的外部条件,才有更大发展。反方认为对我国这一相对落后国家来说,保护贸易政策是早期启动工业化进程和发展经济的必要措施,从静态角度看通过关税等手段可以限制国外商品的流入。从而可使国内企业能在国内市场上占有最大的份额,以获得较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从动态角度看,保护贸易政策会导致一国的生产资源从传统的经济部门如农业生产领域中转移到工业部门,以对新生产业的保护产生技术转移和产业关联等外部经济效益,从而使一国内在生产资源禀赋状况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如果现在加入WTO,诸如汽

17、车、制药、仪器、仪表等弱势部门可能会受到致命的打击。他们还运用哲学上的矛盾的特殊性、内外因关系等原理说明中国现在加入WTO的时机尚未成熟,加入WTO将是弊大于利。在一场唇枪舌战之后,学生对课本知识有了更好的认识、更新的理解和更广泛的扩充和更深的探索,学生的求异乃至辩证思维品质自然也得了较好的锻炼。  (五)组织学生进行调查访问,撰写小论文,达到创新精神的具体化。  围绕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积极组织学生进行调查访问可以增强感性认识,加深对所学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如学习了“企业和经营者”,我组织学生调查了新一洲公司,分析该企业由“兴”到“衰”转变的原因,要求学生为该企业摆脱困境、重振雄风提出合理的看法和建议。学生运用所学的某个基本原理或某个理论观点,联系自己的思想认识撰写小论文,通过他们的观察、分析、查阅资料、动手写作的过程,大大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闪烁着创造的火花。在练习和作业中还需渗透创新情感的培养。利用科学家、思想家的经历,设计练习,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敢于怀疑和独立思考、坚韧不拔的创新品格和意志。 参考书目:1、政治教育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