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北京市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试题1 .叶肉细胞的下列生命活动中,会发生ATP水解的是A. C 3的还原 B. CO 2进入叶绿体中C.光能的吸收 D. O 2和结合生成水【答案】A【解析】G的还原需要消耗光反应提供的ATP, A正确;CO进入叶绿体中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不需要消耗 ATP, B错误;光能的吸收不需要消耗ATP C错误;Q和结合生成水能够生成大量的ATP, D错误。2.某考生参加高考体检,早晨没有进食和饮水。在等待体检的过程中,该考生体内发生的变 化是A.神经调控皮肤毛细血管收缩,体温迅速上升B.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增加,血糖浓度下降C.下丘脑释放促
2、甲状腺激素增加,细胞代谢增强D.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水的重吸收增加【答案】D【解析】中枢神经系统兴奋,通过神经调节,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减少散热量,体温不会上升,A错误;早晨没有进食和饮水,血糖降低,胰岛A细胞释放胰高血糖素增加,血糖浓度升高,B错误;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增加,促进甲状 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细胞代谢增强,C错误;早晨没有进食和饮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分泌并由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水的重吸收增加,D正确。3.果蝇的羽化(从蛹变为蝇)时间有一定昼夜节律。影响昼夜节律的野生型基因per及其三个等位基因per5、perL、per01都仅位于
3、X染色体上,突变基因 pers、perL、per01分别导致果蝇 的羽化节律的周期变为19m per s)、29m per L)和无节律(per 01)。下图所示为野生型及纯合突变体l、2、3的羽化节律,对此分析不正确的是协为«|的A.由于基因突变的多方向性导致pers、per、per出现B.突变体1与野生型正交或反交,Fi羽化周期均为24hC.突变体2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i羽化周期大约为19hD.突变体3与2杂交,Fi雄性的羽化周期与野生型不同【答案】B【解析】由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其多方向性导致PeL、Per1、pe-同出现,A正确;由于控制居夜节 律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突
4、变体T导致果蝇的羽化节律的周期变为无节律,所以突变体1与野生 型正交或反交,R羽化周期有的为24h ,有的无节律,B错误;突变体2导致果螂的羽化节律的周期变 为19h ,所以雌娃个体相互交配,Fi羽化周期大约为19h , C正确;突变体3与2杂交,R雄性的羽化 周期为19h和29h ,与野生型24h不同r D正确4 .林木覆盖度高的草原上,无刺的合欢树分布较多;林木覆盖度低的草原上,有刺的合欢树分布较多。羚羊相对更喜爱取食无刺合欢树的叶片。在林木覆盖度低的草原上,羚羊能够更早地发现并躲避野狗等掠食动物的伏击。据此分析,不正确的是A.合欢树、羚羊和野狗构成一条食物链B. 有刺有利于合欢树抵御羚羊
5、的取食C.林木覆盖度高的草原羚羊相对较多D.野狗捕食羚羊影响了有刺基因的频率【答案】C【解析】合欢树、羚羊和野狗构成一条食物链,即合欢树一羚羊一野狗,A正确;羚羊相对更喜爱取食无刺合欢树的叶片,故有刺有利于合欢树抵御羚羊的取食,B正确;在林木覆盖度低的草原上,羚羊能够更早地发现并躲避野狗等掠食动物的伏击,因此林木覆盖度低的草原羚羊相对较多,C错误;野狗捕食羚羊影响了有刺基因的频率,D正确。5 .为研究赤霉素和光敏色素(接受光信号的蛋白质)在水稻幼苗发育中的作用,科研人员将 野生型、光敏色素 A突变体、光敏色素 B突变体的水稻种子播种在含有不同浓度赤霉素合成抑制剂(PAC)的培养基中,在光照条件
6、下培养8天后测量地上部分和主根长度,得到下图所不'结果。 : M M m /I野生0先.包案人突变体<26京电量m典费体方up io* to- wPACMltt (moK-1(克/宜城A更亶惮 A把里也章B央交仲eACffitf <mH.,>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三种水稻地上部分的生长均随PAC度增加而受到抑制B.浓度为105和10-4mol/L的PAC对主根生长均为抑制作用C.适当降低赤霉素含量对三种水稻主根生长均有促进作用D.光敏色素B接受光信号异常使赤霉素对主根伸长的抑制减弱【答案】B【解析】由左图可知,三种水稻地上部分的生长均随PAC浓度增加而受到抑
7、制,A正确;由右图可知,浓度为105的PAC对主根生长为促进作用,B错误;由右图可知,适当降低赤霉素含量对三种水稻主根生长均有促进作用,C正确;由右图可知,光敏色素B接受光信号异常使赤霉素对主根伸长白抑制减弱,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图中曲线图,确定左图三种水稻地上部分的生长均随PAC浓度增加而受到抑制;右图中适当降低赤霉素含量对三种水稻主根生长均有促进作用。6 .研究表明,嫁接会影响砧木和接穗(嫁接到砧木上的芽、枝等)的性状。为研究嫁接后 mRNA 转运的机理,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l)嫁接后,在接穗与砧木的接合部分形成 组织,使接合部位的伤口愈合,这时通过细胞分裂和 形成新
8、的组织,使接穗和砧木间的韧皮部上下连通。(2)为研究梨属特异性 Pb基因转录出的 mRNA简称PbmRNA在侧枝中的运输,科研人员以杜梨为材料进行实验,处理方法及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炉坡茄PbmRNR 韧皮部微管垂白mRNA1杜梨树环剥处理后。天2天4天6天22天32天Wi科研人员将枝条的树皮(含韧皮部)进行环剥,同时要去除两道环剥间的所有叶片,去除 叶片的目的是 由实验结果可知,在环剥当日,第 枝段的韧皮部存在 PbmRNA环剥后第2天和第4天,依次消失。随着环剥口的愈合, 至环剥后第22天、第32天,第2和3枝段的PbmRNA 。据此推测,PbmRNAE韧皮部中的运输方向是 。(3)为进一
9、步研究砧木和接穗间 mRNA勺传递规律,科研人员将取自鸭梨的接穗嫁接到杜梨上,嫁接后第2、3、7天分别提取接穗部位和砧木部位细胞的总mRNA经 获彳# cDNA PCR扩增后,用特定的限制酶处理,电泳检测得到图2所示结果。实验结果说明 。人通3九班7立M 1? 1 2 1 2 W(4)为了验证上述结论,科研人员利用以下三种烟草作为实验材料,进行嫁接实验,检测接穗和砧木韧皮部的PbmRN唐量。请写出实验组应选用的砧木和接穗。实验材料:野生型烟草、转入Pb基因的转基因烟草、转入空载体的转基因烟草实验组:。【答案】 (1). 愈伤(2). 分化(3). 避免PbmRNA1输到叶片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
10、或“避免叶片产生PbmRNAt实验结果产生干扰”)(4). 1、2、3 (5). 第3和第2枝段的PbmRNA (6). 依次出现 (7). 由第1枝段依次向2、3枝段运输(8). 逆转录 (9).mRNAT在砧木和接穗间双向传递(10).一组砧木用野生型烟草,接穗用拷入Pb基因的转基因烟草;另一组站木用转入Pb基因的拷基因烟草,接穗用野生型烟草(或这两组顺序调换)【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环剥上端和下端。天时,L 2、3都有韧皮部PbmRNA和韧皮部微管蛋白mRNA ; 3天后1部位韧皮部PbmRNA消失;4天后2部位的韧皮部PbmRMA也消失,6天后,仍然是1、2部位没有韧
11、皮部PbmRNA ; 22天后2部位出现韧皮部PbmRNA ; 32天后,3部位也出现了韧皮部PbmRNA.(1)嫁接后,在接穗与砧木的接合部分形成愈伤组织,使接合部位的伤口愈合,这时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组织,使接穗和砧木间的韧皮部上下连通,从而有利于有机物的运输。(2)为避免PbmRN乐输到叶片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或避免叶片产生PbmRNA实验结果产生干扰,在实验过程中,要将枝条的树皮(含韧皮部)进行环剥,同时要去除两道环剥间的所有叶片。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在环剥当日,第 1、2、3枝段的韧皮部存在 PbmRNA环剥后第2天和第4天,第3和第2枝段的PbmRN依次消失;随着环剥口的愈
12、合,至环剥后第22天、第32天,第2和3枝段的PbmRN强依次出现。据此可推测,PbmRN麻韧皮部中的运输方向是由第1枝段依次向2、3枝段运输。(3)以mRNM模板合成DNA的过程称为逆转录.科研人员将取自鸭梨的接穗嫁接到杜梨上,嫁接后第2、3、7天分别提取接穗部位和砧木部位细胞的总mRNA经逆转录获得 cDNA PCR扩增后,用特定的限制酶处理,根据电泳检测得到的图2所示结果,说明 mRNAT在砧木和接穗之间双向传递。(4)为了验证 mRNAT在砧木和接穗之间双向传递这一结论,可一组砧木用野生型烟草,接穗用转入Pb基因的转基因烟草;另一组砧木用转入Pb基因的转基因烟草,接穗用野生型烟草,进行
13、嫁接实验,检测接穗和砧木韧皮部的PbmRN席量。【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第(2)题的题图,根据 PbmRNA勺存在与消失,判断在韧皮部中的运输方向。7 .科研人员获得了两种单基因被“敲除”的拟南芥突变体一一C2和C5,与野生型比较,根 毛长度或主根长度发生了变化,如下图所示。E3根毛长度主根长度(I研人员通过 法将T-DNA上插入了青霉素抗性基因的Ti质粒转入拟南芥细胞中, 经筛选获彳导C2和C5突变体。从功能上来说,筛选转基因拟南芥时所使用的含有青霉素的培养基属丁 J 口乔 9。 .(2)据图可知,C2的表现型是 ,推测C2的基因被“敲除”后,很可能影响了细胞的 生长。将C2和C5突变体
14、杂交,F1全部表现为野生型,说明这两种突变均为 突变。让F1植 株随机授粉,将所得的种子播种在含有青霉素的培养基中,发现有1%的种子不能完成萌发,推测这两对基因 。预测双突变体植株的表现型为 ,双突变体植株在 F2中所占比例为O(4)研究发现,C5植株根部的分生细胞在有丝分裂时缺乏一种周期性出现和消失的酶,这种酶与纤维素的合成有关。请解释C5植株出现突变性状的原因 。【答案】(1).农杆菌转化(2). 选择(3).根毛明显变短、主根略变短(4).伸长(5). 隐性(6).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7). 根毛长度与C2无显著差异,主根长度比G短(8). 1/99 (9).基因被“敲除”后,其根部的
15、分生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不能表达出相应的酶,影响细胞板(或细胞壁)的形成,抑制了细胞分裂,从而使主根变短【解析】试题分析:据图分析,与对照组相比,G的根毛明显变短、主根略变短,G的根毛长度无明显差异,主根长度明显变短。(1)基因工程中,一般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中,即通过农杆菌转化法将T-DNA上插入了青霉素抗性基因的Ti质粒转入拟南芥细胞中,经筛选获得C2和Q突变体。根据题意可知,筛选获得的G和。突变体中含有青霉素抗性基因,因此从功能上来说,筛选 转基因拟南芥时所使用的含有青霉素的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2)据图可知,G的表现型是根毛明显变短、主根略变短,推测G的基因被“敲除
16、”后,很可能影响了细胞的伸长生长,而导致根毛变短。(3)将G和G突变体杂交,Fi全部表现为野生型,说明野生型为显性性状,两种突变均为隐 性突变。根据显隐性关系,G和Q突变体的基因型可以分别表示为aaBR AAbb, Fi植株的基因型可以表示为 AaBbo让Fi植株随机授粉,将所得的种子播种在含有青霉索的培养基中,发 现有1%的种子不能完成萌发,不能萌发的种子的基因型应该为AABB即不含有青霉素抗性基因,由此可见,这两对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双突变体植株(aabb)的根毛长度与 Q无明显差异,主根长度比 。短;由于两对 基因连锁,并且 AABB占
17、1/100 ,则同时会产生1/100的aabb (双突变体),由于在含有青霉 素的培养基中AABB的种子不能萌发,则能萌发的种子占99/100 ,因此双突变体植株在 F2中所 占比例为1/99。(4)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则该酶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G植株根部的分生细胞在有丝分裂时缺乏一种周期性出现和消失的酶,这肯能是基因被“敲除”后,其根部的分生细胞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不能表达出相应的酶,影响细胞板(或细胞壁)的形成,抑制细胞分裂, 从而使主根变短。【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与对照组相比,分析突变体C2和C5中的根毛长度与主根长度的变化情况。8 .科研人员利用秀丽隐杆线虫研究癫痫抽搐发生的机理
18、。(1)当兴奋传到秀丽隐杆线虫 神经元的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与 融合,释放乙酰胆 碱,使肌细胞膜的电位变为 ,引起肌细胞收缩。若肌细胞持续重复收缩,则出现类似于 人类癫痫抽搐的表现型。(2)秀丽隐杆线虫的 A基因控制合成乙酰胆碱受体。科研人员利用基因和Z基因突变体进行实验,得到如图所示结果。据图分析, A基因突变导致肌细胞 ,说明A基因突变导致信息传 递功能 (填“增强”或“减弱”)。由 组实验结果分析,Z基因的功能是抑制抽 搐发生。纽别A疑因因M人工成因正常 正常2345突受正常契交突变 正常突变突变突变(3)为进一步探究Z基因功能,科研人员进行了下表所示实验。组别对野生.型秀口曲杆线虫的处理突触数目相对值破除z基因转入Z基因I组*25. 111组+34.31m组+2419注:“+”表示处理,“一”表示来处理。实验结果说明Z基因据此分析,图中第 4组抽搐次数明显高于 2组的原因是。【答案】(1). 传出(2).突触前膜(3).外负内正 (4).持续重复收缩(5).增强(6). 2、4、5 .能够抑制(神经一肌肉)突触的形成 (8). Z 基因突变后,突触数目增加,使突变的A基因导致的信息传递功能增强,抽搐次数增加【解析】试题分析:分析柱形图:第 1组和第2组相比,单一变量为 A基因是否突变,结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伙人入股协议书3篇
- 共建和谐供应商反恐行动3篇
- 年人才输送协议书范文3篇
- 保险退保委托书中的保险条款解读3篇
- 兼职教师聘用协议书范文3篇
- 化工产品市场分析劳动合同格式2篇
- 地皮转让合同3篇
- 纸板容器研发成果转化考核试卷
- 电力设备状态维修策略与应用考核试卷
- 育苗专家系统开发与应用考核试卷
-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期中综合素养测评A卷(1-5单元)(含答案)
- 肠外营养中电解质补充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
- 第六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测试卷(含答案)2024-2025学年二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
- JJF 2186-2025激光多普勒流速仪校准规范
- 银行员工消保知识培训
- 100以内加法减法口算1000题家庭练习打印
- 电梯的应急预案培训
- GB/T 45166-2024无损检测红外热成像检测总则
- 某海上平台的油气集输工艺设计20000字【论文】
- 脱硝催化剂环境影响评估-洞察分析
- 白细胞疾病及其检验(血液学检验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