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诗歌鉴赏_第1页
八年级诗歌鉴赏_第2页
八年级诗歌鉴赏_第3页
八年级诗歌鉴赏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八年级(上)古诗词赏析【指点迷津】古诗词鉴赏是文学作品欣赏的内容之一,是新课程理念的体现,成为考试常见的一种题型。这类题目的一般特点为:一是所选古诗词以课本所学的为主,兼顾少 量课外的,侧重于七言绝句的送别诗、咏物咏史诗;二是考查的内容较多是常识记 忆、内容感知,就情感把握、技巧分析、语言品味等作一些理解分析;三是题型已由客观题开始转向了主观题,多了一些鼓励创新、弘扬个性的开放题,复习时应加 强有效训练。一、复习指要(一)鉴赏字词1、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注意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

2、苦。2、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例:黄河 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3、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很快找到它们:(1)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 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杨柳青青 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其一刘禹锡)(2)表颜色的词: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欣赏时,或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

3、立体节奏感。(3)虚词:在古典诗词中,虚词的锤炼恰到好处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 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二)品鉴思想情感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有:忧国伤时:如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反映离乱的痛苦 ;同情人民的疾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建功报国:如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丧 的痛苦;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揭露统治者穷兵臧武; 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 心情。思乡怀人:羁旅愁思;思亲念友;边关思乡;闺中怀人。生活杂感: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昔胜今衰的感慨 ;借古讽今的情怀;青春易逝的伤感;仕途失意的苦闷;告慰平生的喜悦。(三)赏析

4、表达技巧1、表达方式: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 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具体的说,就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 以景衬情、 融情入景、 一切景语皆情语等。2 、结构形式:诗歌的结构形式,常见的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等。3、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衬托、对比、反语、反复等4、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象征、对比、映衬烘托、欲扬先抑

5、、先声夺人、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塑造人物形象时,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比兴(间接抒情的诗歌),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的诗歌)等。二、 解题指导(一)客观题解题方法:客观题即选择题,它包括判断、赏析型等子题型,判断选择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看是否曲解原意, 张冠李戴。 命题人有时故意扩大原意, 往往把部分说成整体,把特殊说成一般。把动态(景)说成静态(景),反之亦然。看是否随意引申、 任意拔高或贬低。 命题人往往利用学生的思维定势, 把浅显易明的道理表述得深奥莫测,或故意添加一些本不属于诗歌的内容或故意漏掉一些相关内容,或故意拔高(贬低)诗歌内涵。看是否以假乱真, 鱼目

6、混珠。 命题人往往把正误表述内容揉合在一起, 并用表示否定或肯定判断的词作结,如“不”“是”“都”。看是否无中生有, 横生枝节 。备选项的表述结论,在诗中找不到佐证材料,找不到根据。看是否以偏概全, 故意反说。 将某句诗的特点说成是全诗的特点, 将委婉含蓄说成直抒胸臆,把视觉说成听觉。(二)主观题解题方法:主观题包括填空、简答、品析等子题型,在概括填空、简答、品味分析表述时,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从关键词语上着手。 如抓住诗句中的主体, 把握动词、色彩词的含义和作用, 去品味赏析作答。从关键诗句(主旨句、情感句)上着手。分析概括,推断作答的切入点。从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和表达方式(白

7、描、议论)着手。 分析其 含义,探究其作用。从作品、作家的相关背景资料着手。准确把握作品的旨趣、 作者的情感倾向、诗句的原意。从诗歌所写的具体内容着手。把握各类诗歌的思想内容 (如送别诗、怀古诗、爱国诗、哲理诗、咏物诗等,应依据各自的类属,提取概括各自所表现的思想情感)。从作家的风格(豪放、婉约、沉郁顿挫)和语言特征(简洁、含蓄、凝炼) 着手。去领悟诗句的含义和表达的情感。(三)诗歌赏析题整体解题方法:体味诗歌的遣词,应从诗歌 用直的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三方面来考虑用 词的精妙之处。体味诗歌的意象(意境)。所谓意”,就是作者的主观情思;所谓 象“境”,就是诗中的自然景物、生活画面,即意中有景

8、,景中有意。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 借助想像和联想把握诗歌所抒写的情怀。体味诗歌所表现的情感旨趣、情物之美、含蓄之妙。体味试题的要求,把握解答的切入点,把握试题的侧重点。另外,要借助注释、提示、作家的生平经历、自身的知识储备和业已形成的能 力,仔细诵读,品味所给的诗词曲,找出答题的角度,在反复比较、辨析的基础上, 推断所求的答案。一、赏析杜甫的春望并答题。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全诗从结构看,首联总写,颔联分写,通过 和 两种事物写春天。颈联通过一封家书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悬想,尾联总写 的感情。诗中用拟人手法写出诗人睹物伤情

9、的句子;用一个细节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是 二、赏析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并答题。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和“ "六个字写出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一是 他因科举而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和“"六个字形象地写出 了国家山河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 诗中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既表明形势恶劣,又说明作者境况危苦的句子是;表明自己以死明志、舍生 取义的决心,堪称千古传诵的名句是 。 三、赏析杜甫的望岳并答题。岱宗夫何如,齐鲁青未了

10、。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写出了初望泰山时兴奋、惊叹仰慕之情;一个“”字,炼得极好,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之意愿,道出诗人的雄心和气概的一个名句是: 四、赏析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并答题。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直抒作者心境的一个短语是:诗中表达作者心志的诗句是:五、赏析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并答题。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一个“争”字,妙在 在。六、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

11、金鳞开。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诗中最能表现早春特点的景物有 ; 一个“啄”字,美李贺角色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描绘了一场边关战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有人评价这首诗“色彩斑斓,意境奇特”,试作赏析。七、登飞来峰王安石5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1这首诗中,“浮云” 一词的寓意是什么?2、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 理?八、别云间(明)夏完淳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1 )诗中回忆诗人艰苦的战斗生活的句子是;表达诗人对祖国山河破碎的悲愤之情,爱国之情的诗句是;写诗人矛盾心情的诗句是;表达诗人不停止战斗的决心的诗句是。(2)全诗思路流畅清晰,感情跌宕豪壮。请你据此作简要分析。(3) “别云间”,实际上一语双关:字面上看 , 而诗人内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