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与应对策略-最新教育文档_第1页
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与应对策略-最新教育文档_第2页
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与应对策略-最新教育文档_第3页
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与应对策略-最新教育文档_第4页
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与应对策略-最新教育文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与应对策略目前, 我们整个国家正经历着深刻的社会转型, 教育内部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教师曾经聊以自慰的职业稳定性也将被聘任制所取代。如何面对来自工作、生活、社会等方面的压力 ?如何纾解压力?如何变压力为动力?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师面前的大问题。教师压力的普遍性与广泛性压力, 作为心理上的一种紧张状态, 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压力是个体预期未来可能发生的不安, 或对威胁有所知觉,因而对有机体产生刺激、 警告或使其活动。 压力由三个成分组成,即: 外在环境、 对环境的评估以及对情绪和生理刺激所做的反应。外在环境的要求只有在被当事人了解并被认真考虑时, 才足以称之为要

2、求, 事件本身并不会引起压力反应, 事件本身及其内容都是中性的, 最主要是我们对于事件的认知或评估而使事件形成压力。教师的职业压力是指由教师职业中的威胁到教师自尊或健康生活和工作的各种因素所引起的教师生理、 心理上的反应对教师个体产生的不良影响。很多研究发现, 教师在工作中普遍感受到职业压力。 国外及台湾地区的研究发现, 世界上大约有1/3 的教师存在比较严重的职业压力, 我国为数不多的几个研究发现, 我国大陆教师中半数以上的中小学教师承受着较大的职业压力。 很多研究已表明, 教师职业属于“高压力职业”之一, 一些研究指出“教师所承受的职业压力与航空交通指挥员一样高” (Crump 1981)

3、 ,“教师承受的职业压力与全职医生一样高”(cooper 19 89) 。近十余年来,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都正经历着持久而广泛的变革, 教师体验到的压力,不论在频率上还是强度上都大大地增强了。教师职业的特殊压力源压力源, 指引起个体紧张状态和不良反应的各种因素。 在现实生活中, 人人都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到各种各样的压力源, 有人将压力源按性质不同分为四类:1. 躯体性的。 直接作用于人的肉体, 如疾病和各种身体损伤等;2. 心理性的。如人际冲突,工作紧张、 以及不切实际的预期、“凶事”预感等;3. 社会性的。主要指要求个体应对或适应的社会生活情境和事件,如工作或学业失败、结婚、离婚、丧偶等,也包括

4、社会政治动乱或经济制度的重大变化等;4. 文化性的。指要求人们适应和应付的文化变化问题。如“文化性迁移”一一即从一种语言环境到另一种不熟悉的语言环境时。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习惯等遇到的各种问题。教师除了可能面对以上各种压力源以外,职业因素 (工作要求、条件、工资报酬、晋职等) 也会引起教师心理上的紧张状态,许多研究已表明,职业压力已成为教师职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国学者提出教师职业压力主要有6 个纬度:职业发展( 社会地位低、工资福利欠佳等 ) 、考试压力、学生因素 ( 能力参差不齐、各种行为问题、缺乏学习兴趣等 ) 、工作本身 ( 工作条件、班级规模过大、缺乏教学资料设备,负荷过重等 ) 、学

5、校组织中的角色、 结构和气氛等。 一些知名教授呼吁: 教学重负、 经济负担、考试压力、 晋级进修等机会太少, 这些是中小学教师压力大的主要原因。有研究发现, 我国中小学教师正面临一种新的压力源, 即工作聘任压力。 由于伴随着当前教育人事制度的改革以及教师队伍中量的相对饱和和质的相对欠缺的矛盾, 中小学教师日益感到了更大的谋生压力。原本聊以自慰的职业稳定性被聘任制所取代,教师们的无助感和无奈感与日俱增。 一方面考试压力、 工作负担并未减轻, 另一方面又要接受方方面的评定考核, 这使教师们更多地感到了生存的巨大压力。 而与之相反的是, 教师自身发展方面的需求被湮没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中, 尽管教育人事

6、制度改革的初衷是激励上进、 鼓励发展, 但现实中多数教师从中感受到的不是动力而是压力, 不是百舸争流的良性发展, 而是人人自危的生存挣扎。职业压力对教师的影响压力对人的影响从性质上看有积极与消极之分, 积极的压力 反应,能提高人的警觉水平,使人注意力集中、思维活化,从而 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而消极的压力反应,则妨碍人适应环境, 当压力持续过久或过于突然, 超出了人的适应能力时, 压力就阻 碍人有效地工作与生活,对人们身心及行为产生严重的不良影 响。大量的研究表明,教师的职业压力会对教师的身心健康、工作热情及教学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 一些研究者在多项调查中发 现,教师在遭受压力时的反应主要有:头

7、痛、焦虑、挫折感、疲 惫、睡眠不良等。教师长时间地承受较大的职业压力会导致职业 倦怠,职业倦怠是一种源于职业压力的身心综合症状,其主要特点是对工作的退缩和不负责任、 情绪和身体的衰竭以及各种各样 的心理症状,如易激惹、焦虑和自尊心下降等。教师一旦产生了 职业倦怠,就会对教育工作失去热情,甚至开始厌恶、恐惧教师 职业,表现出明显的离职倾向, 从而对教育教学质量造成不良的 影响。止匕外,职业压力还会导致教师的消极行为增多,如行为冲 动、情感失常、吸烟酗酒、怠工旷工、想惩罚学生、丧失幽默感 等,而且这种消极行为常常会在教师之间相互强化,从而影响整个学校的士气。从性别上来看,女教师在面对学生不良行为时

8、感到的压力比 男教师大,而男教师在行政和文书工作中有较大的压力;从压力症状来看,女教师头痛、流泪和疲倦的情况较男教师多;在教学 方面,年轻资历浅的教师在处罚学生、维持班级秩序、对行政主 管的态度方面比资深教师压力大。一项调查发现:女教师和年轻教师尤其是五年内教师压力相对较大。应对策略应对策略 (coping strategy) 也称具体的应对努力(specific coping efforts) ,是指个体处在一个特定的压力时期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包括认知和行为的改变以及情绪的调整等。 应对策略会根据压力本身的性质, 随着时间和情境发生变化。应对策略有三个明显的特征:变化性、情境性和应对效果的不

9、确定性, 前两个特征强调了在压力情境不断展开过程中个体实际的不断变化的认知和行为努力;第三个特征指每种应对策略及结果都不是单一的, 即在某些方面积极而在另一些方面消极, 并没有绝对“好”或“坏”的应对策略。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 教师的应对策略主要有三种类型: 主动面对型、消极回避型、自我调控型。对压力事件的积极评价和计划解决可归为主动面对型策略; 幻想、 情绪宣泄与回避问题可归入消极回避型应对策略。 研究表明: 我国中小学教师在应对职业压力时, 采取以上两种应对策略的比例大体上相等, 而自我调控型应对策略则介于两者之间, 属于折中型的应对策略。 在教育实际中, 教师承担着神圣而艰巨的育人教书重

10、任, 很多教师在面对职业压力时会时刻提醒自己更理性、 更现实地看待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即便有很多的负面情绪,依然会从职业角色、职业形象方面约束自己,以适度的方式应对压力。Newton描述了五种职业压力的应对策略:和其他人商谈( 如上司、同事等) ;直接采取行动;充分的准备( 问题评价、获得信息以及寻求解决办法 ) ;退缩和回避压力;表达无助和怨恨等。很多研究揭示: 采取回避及掩饰的应对策略的教师( 如酗酒、吸烟、服药) 压力很大,这在男教师中更为严重。教师表达的无助和怨恨与教师的社会支持较低有关。 教师社会支持主要来自于社会、家庭、学校领导、同事、学生、学生家长等各个方面。别的方面暂且不说, 单

11、就来自同事的社会支持就能够帮助教师采取有效的策略以应对压力, 但遗憾的是, 学校的组织文化以及教师不愿向同事承认自己所面临的巨大压力, 使得很多教师不能缓解压力。 另外, 对压力情境的再认知和积极再评价会有助于缓解身体和情绪的疲惫,而且还能增强个人的成就感。国外的一项研究揭示:在教师意识到的 35 种应对策略中,被教师认为最有效的五种应对策略是:1. 确保自己理解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2. 更充分的课程准备;3. 在压力情境中发现其幽默的一面;4. 放弃进行不下去的事情;5. 优先解决当前的最大压力事件。而被教师极少用来减轻职业压力的策略包括:1. 花一天时间充分放松自己;2. 向有关的专家请

12、教;3. 读有关减轻压力方面的书籍;4. 参加一个有关压力减轻的研讨班。有趣的是, 以上四种应对策略都被专家一致推荐为是可以有效减轻职业压力的好办法,但现实中广大教师却很少运用 ( 对于某些教师来说,可能限于条件) 。相反,现实中教师最常采用的压力减轻策略是: 不再以欣赏的态度看待工作、 在学校里进行一些身体锻炼、更加现实地看待自己的工作目标每个教师在日常生活中,都有生活压力、经济压力、子女升学就业压力、赡养老人的压力等等,在从事教学工作时,又会伴有职业压力, 尤其是责任心强的教师会更深地体会到来自学生方面的压力, 同时学校行政人员为了激发每个成员的最大潜能、 发挥组织的效率, 也增加了教师的

13、某些工作压力, 当压力构成对个人身心伤害时,便须加以调适。压力调适的第一步,是对压力要有正确的认识, 能区分长期压力和短期压力、 良性压力和有害压力。 当压力来临时, 相信压力虽是危机, 但也会蕴藏机会和机运,进而主动地适应压力。 另外, 专业态度适当的教师报告的工作压力较低。因此,对由于态度不当而感受很大工作压力的教师,应时常检讨自己的教学态度:爱学生、爱教育工作、具有教师的敬业精神、改变权威和严厉的管教方式、提高教育专业素养等。有了适当的教学态度, 便能与学生建立和谐亲密的关系, 也能有效地进行教学和辅导工作,因此能降低工作压力。总之,我们对教师的几点建议是:1. 正确认识压力事件;2. 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开朗的性格;3. 常与家人、同事、领导沟通,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4. 从事正当的娱乐活动,练习松弛技术( 如利用轻音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