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_第1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巨人的花园文本分析巨人的花园是一篇童话,主要写了一个自私的巨人在目睹花园的变化后,改变了曾经错误的做法,和大家一起分享快乐。文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揭示的道理也自然显现出来。四年级学生已经接触了不少童话,但是阅读童话的技巧他们并未掌握。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既要不破坏童话的原汁原味,还要巧妙地加料,把味调得更浓,让学生凭借教材展开想象的翅膀。这样不仅学会了读童话,而且为成为小童话家奠定了基础。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重点理解“柔嫩、呼啸”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3.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感受。教学重点想

2、象花园里的变化,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教学难点通过朗读,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硕、允、砌”等8个生字,会写“牌、禁、惩”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丰硕、允许、禁止、拆除”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和别人分享的快乐。教学重难点1.正确读写字词,积累重点词语和句子。2.把握文章内容,划分段落。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花园的美丽图片。导语:同学们都喜欢到花园里去游玩,因为花园里的美景能给大家带来欢乐。现在有一座漂亮的花园,那里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荫,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不知大

3、家是否愿意去看一看?这节课,老师就带领你们到巨人的花园去看一看。2.板书课题,理解课题。预设:巨人的花园最开始是什么样子的?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花园最后怎样了?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介绍作者及课文有关文学常识。王尔德(18541900) 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19世纪英国最伟大的作家与艺术家之一,以其剧作、诗歌、童话和小说闻名。代表作有童话快乐王子、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童话 文学体裁的一种,主要面向儿童,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象征等表现手法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其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检测字词预习情况。(1)出示字词,指名认读,注意变色的字,教师纠正读错的字音。会写的字:丰 许 墙 布告 止 重 迹 呼自 脸 除会认的字:盖 一 住读准字音:“允”读“yn”,不要读成“rn”或“yn”;“砌”读“qì”,不要读成“qiè”;“拆”应读“chi”,不要读成“ch”。多音字:搂禁 jìn 禁止 lu 搂抱jn 禁受 lu 搂树叶形近字示例:砌(砌墙) 牌(牌子) 私(私人) 拆(拆除)彻(彻底) 碑(石碑) 和(和平) 折(折损)书写指导:“硕”右边是 “页”,不要写成“贝”;“惩”是上下结构的字,不要写成左右结构;“啸”右

5、边的“肃”不要写成“萧”;“拆”右部的点不要漏写。(2)重点词语释义。丰硕 (果实)又多又大(多用于抽象事物)。叱责 用严厉的言语指出别人的错误或罪行。覆盖 遮盖。指地面上的植物,对于土壤有保护作用。呼啸 发出高而长的声音。凄凉 寂寞冷落(多形容环境或景物)。凄惨。4.学生练习书写、识记,教师巡视、纠正。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这个童话故事主要讲了什么事?讨论交流。明确:本课写了一个巨人外出探友回来后,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玩耍,很生气地把孩子们赶出花园。他在花园周围筑起了高墙,将孩子们拒于墙外。从此,花园里只有冬天。一天,孩子们从墙上一个小洞钻进来,花园里立刻变得春

6、意盎然。在这奇特的景象的启发下,巨人醒悟了,拆除了围墙,花园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2.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给文章划分段落层次。预设:采用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文章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只要有理有据,教师都应予以肯定和鼓励。结构梳理: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巨人的漂亮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第二部分(第39自然段):写巨人将孩子们从花园里赶出后,花园变得寒冷、凄凉。第三部分(第1014自然段):写巨人在孩子们的启发下明白了自己的错误,将花园还给孩子们。第四部分(第15自然段):写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幸福。 3.小结

7、:这篇课文通过对巨人的花园在有无孩子的情况下呈现出两种不同景观的描写,告诉我们自私自利最终自食孤独的恶果,而宽宏大度终将利人利己、悦人悦己。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1.教师适当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点评表扬学生的课堂表现。过渡:同学们,本节课我们一同走进了王尔德笔下的“巨人的花园”。这真是个神奇的花园,但因为_,所以这个花园有了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景。为什么会这样呢?具体又有哪些不同呢?作者想以此告诉我们什么呢?下节课我们将重点研究这些问题。在这节课上,同学们兴趣高涨,_等同学掌握了生字的书写规范;在讨论交流中,第_小组的同学能迅速把握文章内容,并划分了段落层次。可见这篇童话真是同学们爱读的篇目。

8、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1)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2)自由交流并积累学习方法。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完成本课对应训练。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2.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感受。教学重难点1.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2.通过朗读,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听写词语,检查学生的字、词掌握情况。柔嫩 丰硕 允许 砌墙 布告牌 禁止 重惩 踪迹呼啸 始终 吼叫 自私 举动 脸颊 凶狠 拆除2.教师过渡,导入新课。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巨人的花园的故事的主要

9、内容。当巨人回来后,花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最后又会怎样呢?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学习这篇课文。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一)朗读课文,体会文中运用对比展现巨人回来前后花园的不同情景。1.巨人回来前花园的景象。(1)出示课件(图片),从图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巨人的花园是座可爱的花园)(2)默读课文,画出文中表现图画内容的句子。园里长满了柔嫩的青草,草丛中到处露出星星似的美丽花朵。还有十二棵桃树,春天开出淡红色和珍珠色的鲜花,秋天结出丰硕的果子。小鸟们在树上唱着悦耳的歌,歌声是那么动听,孩子们都停止了游戏来听他们唱歌。(3)这几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拟人)(4)朗读这几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10、?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5)图中孩子们玩得怎么样?他们喜欢这个花园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玩得非常快乐;喜欢;“每天总喜欢”“欢叫”)2.巨人回来后花园的景象。(1)出示课件(图片)。巨人回来后,花园怎么样了?画出描写图画内容的语句。小鸟不肯在他的花园里唱歌就马上缩回到地里睡觉去了。高兴的只有雪和霜两位然后又在花园里绕着圈子用力跑。过渡:同一座花园,一会儿是鲜花盛开、鲜果飘香、鸟儿欢唱,一会儿是雪花飞舞、寒风刺骨、冰雹肆虐,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生答:因为孩子们被赶走了)(2)孩子们被巨人赶走后,是什么情况?他们会想些什么?又会说些什么?(学生畅所欲言)3.令巨人醒悟的花园景象。(1)出

11、示课件(图片)。花园后来又发生了什么变化?画出描写图画内容的语句。其实是一只小小的梅花雀在窗外唱歌。这时,雹停止了疯闹,北风也不再吼叫,一缕阳光从窗外射进来。桃树看见孩子们回来十分高兴花儿们也从绿草丛中伸出头来。(2)这种神奇的变化是因为什么?(孩子们又回到了花园,有孩子的地方才有春天)(二)阅读课文,感受巨人的变化。1.巨人开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文中哪些地方能感受到?(可怕、自私)预设:(1)课件出示:“你们在这儿做什么?”他叱责道。“我自己的花园就是我自己的花园我不允许任何人在里面玩。”A.巨人为何如此生气?他的心里在想什么呢?(这是我的花园,这里的美景是属于我的,孩子们来花园里玩会破坏

12、我的花园)B.巨人如此生气,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此时巨人的表情又是怎样的?(怒目圆睁、满脸通红)(2)课件出示:于是他在花园的四周砌了一道高墙,挂出一块布告牌:禁止入内 违者重惩A.巨人为什么要砌高墙?为什么要挂这么一块布告牌?(为了不让孩子们进入他的花园)B.当孩子们想进去玩时,发现一堵高高的墙拦住了进花园的路,一块“禁止入内”的布告牌冰冷而无情地挡在眼前,孩子们,你们感觉到的是(伤心、难过)是啊,这禁止入内,禁止了,禁止了,禁止了(禁止了孩子们进入,禁止了欢乐,禁止了美丽)C.所以,当春天来临,乡下到处开着小花,到处有小鸟歌唱时,围墙里边却是(引读:单单在巨人的花园里,仍旧是冬天的景象;巨人

13、坐在窗前,望着窗外那凄凉的花园,“我盼望天气快点儿变好。”)巨人啊,你这一堵围墙,围住了,围住了,围住了(围住了寒冷,围住了孤独,围住了凄凉)D.当巨人迷惑不解时,同学们,我们多么希望能站在他的面前告诉他(生答:唤来寒冬的,是你那颗自私的心啊!)巨人坐在窗前,望着窗外那凄凉的花园,“我盼望天气快点变好。”2.巨人睡觉时,被一阵动人的音乐叫醒,这时,他看到了一幅奇特的景象(引读:只有一个角落还是冬天然而孩子还是太小了)(1)巨人看到这个情景,心理发生了什么变化?(他意识到了自己的自私,十分后悔)(2)他终于明白了春天不肯到花园来的原因了,那就是(他赶走了花园里的孩子们,不允许他们在里面玩)(3)

14、巨人于是作出了怎样的改变?他轻轻地走下楼,静悄悄地打开前门,走进花园里。巨人悄悄地走到他后面,轻轻抱起他,放到树枝上。A.你从“轻轻”“静悄悄”中能体会到巨人怎样的心理?(巨人不想惊动花园里的孩子)B.巨人抱小男孩的举动说明了什么?(巨人十分关怀这个孩子,他从一个自私、可怕的人变成了一个慈爱、和蔼的人)3.小男孩在巨人的脸颊上亲了一下作为感谢,春天也跟着孩子们回到了花园。受到触动的巨人拆除了围墙,把花园还给了孩子们。从那以后怎样了呢?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感受温暖和愉快。4.反复揣摩,理解文章末尾处巨人的感慨。应如何理解“我有许多美丽的花,可孩子们却是最美丽的花”这句话?提示:这句话点明了春天与孩子的关系,让人感受到没有孩子的世界是没有希望的世界,孩子如同春天一样,是这个世界里最美的事物。(三)总结课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感悟道理,升华主题。小结:巨人的自私唤来了寒冬,巨人醒悟后花园里一片美景,正是这强烈的对比,让我们体会到其中蕴含的道理:当你把快乐分享给大家时,一个快乐就会变成无数个快乐,那样,你才会感到幸福。三、读写结合,学有所获语言实践活动。创设情境,学生自由表达。过渡:本文是一篇童话,虽然在前面文段里,因巨人的任性与冷酷,花园萧条、寒冷,但是后来有了很大的转变。整篇文章还是给我们明亮的色彩和温暖的气息,让我们收获多多。(1)发挥想象,把孩子们在巨人的花园里尽情玩耍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