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二章 第三节 汽化与液化教案2 (新版)沪科版_第1页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二章 第三节 汽化与液化教案2 (新版)沪科版_第2页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二章 第三节 汽化与液化教案2 (新版)沪科版_第3页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二章 第三节 汽化与液化教案2 (新版)沪科版_第4页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二章 第三节 汽化与液化教案2 (新版)沪科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汽化和液化 教学目的(1) 了解物质的液态和气态可以相互转化,汽化要吸热,分为沸腾和蒸发。(2) 通过活动过程,体验蒸发过程要吸热及其情境。(3) 通过实验探究水沸腾的过程,能描述其前后情景并找出其温度变化的特点。理解沸腾的条件。(4) 会画水的沸腾图像。(5) 会用物质的沸点解释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6) 知道沸腾和蒸发的区别和联系。(7) 知道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液化要放热和使物质液化的两种方式。 重点与难点(8) 蒸发和沸腾的区别和相同点。(9) 观察水的沸腾。 (3) 理解汽化和液化的特点。并会应用相关知识对生活现象进行解释。 教学方法: 探究 讨论 归纳 总结 实验准备: 温度

2、计 酒精 酒精灯 烧瓶 铁架台 石棉网 直尺 冰块 乙醚 医用针筒 抽气机 导管 秒表 蒸发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教学过程:课时一请学生观察一个实验 充气机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充气机向瓶内温水充气。要求学生说出观察到的现象。 (瓶内的玩具小人变模糊,出现了雾)师:你现在能看清这个小人吗?为什么会这样子?生: 不能看清 (学生茫然)师:我们已经知道了物质有三态,它们之间也可以相互转化,那么瓶内为什么会出现“白汽”,它是怎么来的?要弄清这里的原因,我们来学习汽化和液化。板书:二 汽化和液化。活动1 在学生手背和黑板上涂些酒精,观察酒精数量

3、的变化,并注意手背的感觉。师:酒精哪里去了?手背有什么感觉?生:没有了,到了空气中去(变成了气体),手背感到凉。板书:一、汽化:1、 定义: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师:牡丹酒的汽化:在一次酒类展销会上,牡丹酒由于被摆放在一个偏僻的角落,几乎无人问津,推销员怒咂了一瓶酒,结果酒精很快汽化,香气飘散,客商们很快嗅到并被它所吸引,知道了它是一种好酒,于是有了很多订单。真是“酒香不怕巷子深”!请你联系生活,列举两个由液态变气态的情境。生:1、潮湿的衣服变干了 2、把锅内的水烧干了。板书:汽化分为蒸发和沸腾两种形式。 蒸发: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师:蒸发时对热量有什么要求呢?手感到凉,是

4、什么原因?生:A、酒精的温度低,B、吸收热量。学生回答不一。师:光靠感觉不准确,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渗透探究、以事实为依据意识)活动2把醮有酒精的棉花裹住温度计,待酒精蒸发后比较示数变化。师:看到什么现象?是什么缘故?(温度计和酒精和室温相同)生:温度计示数下降。是吸收了热量。板书:、蒸发会吸热,具有致冷作用。联系生活,潮湿的路面放晴后变干,说说蒸发的特点。(教师提示并总结)生:缓和、仅在表面、在任意温度下都可发生。板书:、蒸发的特点:缓和、仅在表面、在任意温度下都可发生。生:阅读“火洲”里的坎儿井师: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坎儿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结晶,它能极

5、好地防止水的蒸发而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试联系如何加快潮湿的衣服变干,讨论一下蒸发的相关因素。(师生配合完成。)太阳下晒提高液体的温度尽量摊开增大液体的表面积通风的地方加快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 板书:、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 联系生活,说说蒸发在生活中应用的三个情境。 (提示:有时要加快、有时要减慢) 板书:、蒸发的应用课时二活动3 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名称:观察水的沸腾实验目的:1、探究水沸腾的过程和特点。2、 述其前后情景并找出其温度变化的特点。3、 画出水的沸腾图像实验器材: 温度计 酒精灯 烧瓶(杯) 铁架台 石棉网 直尺 秒表实验步骤:1、

6、向烧杯中注入适量水,用酒精灯加热。 2、描述实验中声音和气泡的情况。3、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一分钟记录温度计的示数。4、拿走酒精灯停止加热,观察水的沸腾情况。 5、数据分析。数据记录:时间/分12345678910温度看一看: 水中气泡在沸腾前_,沸腾时_。沸腾前,对水加热,水的温度_,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此时水的温度是_摄氏度,说明水沸腾后温度保持_。听一听: 水中声音在沸腾前_,沸腾时_。做一做: 水沸腾后拿走酒精灯,停止加热,水_,说明水沸腾时要_热。实验时水到达_,才开始沸腾,所以水必须满足:1、_,2、_才会沸腾。查一查: 水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补充说明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在表

7、中查看沸点表可知,不同物质的沸点是_。其中水银的沸点是_,酒精的沸点是_。故测量沸水应用_温度计。在表中液态氮和液态的氧的沸点_,由此可用于分离和提纯气体。想一想: 1、沸腾是在液体的_和_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联想蒸发说说沸腾和蒸发的区别和联系。汽化蒸 发沸 腾共同点汽化现象,吸热区 别仅在液体表面缓和在任意温度下都可发生影响因素:温度、表面积、空气流动画一画:1051009590水的沸腾图象1、试以横坐标表示加热时间,纵坐标表示温度,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右图中标出各个时刻水的温度,然后用平滑的曲线把它们连起来。2、试观察水沸腾的图像,说说沸腾的特点,并找出5分半时刻可能的温度。 0

8、 2 4 6 8 10 分课时三请学生欣赏一组图片雾、露 师:我们知道雨水来自于蒸发到大气中的水蒸气,那么水蒸气是如何变回液态水的呢?前面的小人怎么会变成模糊的呢?活动4:向圆锥形瓶内注入少量温水,稍后,取一干燥的蒸发皿盖在瓶口,并放上一些冰块。(瓶口内出现了朦胧的“白雾”而蒸发皿的底部出现了小水珠)师:“白雾”是什么?生:A、水蒸气 B、小水滴师:衣服变干,是水变成了水蒸气,你能看到白气吗?所以水蒸气应该是无色透明的,故“白雾”是小水珠。由水蒸气变来的。板书:二、液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汽化的逆过程。师:生活中还有哪些是属液化现象?(出现白气现象)教师提示并总结生:露、烧开水冒白气

9、、戴眼镜的人吃饭、冰箱中取出的杯壁出汗、室内窗玻璃上的水珠、剥开冰棍纸后冒白气等。师:液化的产生需要什么条件呢?活动 5向玻璃上直接呵气,加热后再重做这个实验。(加热后液化不再进行)师:请比较呵出的气与玻璃温度的高低,并分析液化时需要什么条件?生:要遇低温物体才可实现。教师统一表述。板书:液化的特点:水蒸气遇冷放热。师:水蒸气液化时要放热,联系生活,说说液化的应用与危害?(教师提示)生:可用水蒸气炖食物和蒸饭、烧水。水蒸气烫烧比同温度的水厉害。师:液化除了降低温度外还有没有方法实现呢?活动 6用注射器压缩乙醚气体。(出现液化现象)。师:先前的向瓶内充气。瓶内的玩具小人变模糊,出现了雾。也是相同

10、原因,这里是什么原因使其液化?生:压缩、加压。 板书:液化的方式:有降低温度和压缩气体两种。师:联系生活说说那些气体被液化了呢?(教师补充)生:液化石油气、打火机内的气体。医院氧气、火箭内的液氢。空调制冷剂板书:液化的应用巩固提高:1、 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_,它的方式_和_。2、 在高温的环境下,人们往往会中暑,通常情况下向患者身上擦一些酒精,对治疗有较好的效果,其中的道理是_。3、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_,使气体液化的方式有_、_。4、 把一根烧红的铁棍投入冷水中,会发出“吱吱”响声,并会冒出“白气”这是因为先_后_。5、 在30的教室中,将温度计从装有酒精的瓶中取出,它的

11、示数会 ( )A、不变 B、先下降后上升 C先上升后下降 D、立即上升6、夏天吹电扇的人感到凉爽,主要是扇来的风 ( ) A、扇了冷风 B带走了热空气 C降低空气温度 D加快汗蒸发7、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 ( )A、 将湿衣服晾在阳光通风处B、 用电吹风把湿头发吹干C、 在缺水地区得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D、 晒粮食时,把粮食放在阳光下摊开来8、已知液态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分别是-183、-196、-78、。如果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用降温的办法,从空气中提取这些气体,那么温度下降时,首先被分离出来的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三种液体同时液化无法分离9、猜想题:如图所示,试管中的水会沸腾吗?猜想一下怎样才能让它沸腾。试说说理由。10、情境探索题:开啤酒瓶时会“嘭”的一声,同时冒出了“白气”,其中“白气”是_,发生了_现象。通过_方式实现的。总结并布置作业 : 板书设计:二 汽化和液化一、汽化:1、 定义: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2、 分类:汽化分为蒸发和沸腾两种形式。(1) 蒸发 蒸发会吸热,具有致冷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