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 又是九月九教学目的1能说出重阳节的日期,初步理解重阳节的由来及象征意义;2知道重阳节登高的风俗,体验中华民族不断攀登的精神,激发不断上进的志向。教学重点理解重阳登高风俗,激发不断上进的志向。教材说明1本课与第4课都是与重阳节的风俗相联络的。重阳是农历九月九日,中国历来认为九是最高的数字,因此重阳风俗就离不开这个“高宇,从这个“高可引伸出两方面的意义:一是登高的风俗,激发人们不断攀登求上进;二是敬老的风俗,年老的也称高龄、高寿,因此重阳节被定为敬老日。为了把这两方面的意义分别深化展开,教材安排了第3、第4两课。本课的重点在于登高,第4课重点在于敬老。老师在教学时务必注意每课的侧重,以免使内
2、容重复穿插。2本课共分5个板块:“e链接是本册教材新设置的栏目,主要是提供有关名词解释和有关知识、信息的资料,其作用相当于“小辞典。本课的“e链接是提供关于重阳节的小知识。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我国古代把一、三、五、七、九等单数称为阳数,而把二、四、六、八、十等双数称为阴数。所以九是最高的阳数,两个阴数相重叠,故称为重阳。在“e链接中有一张重阳节的日历。在教学时只要让学生知道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就可以了,对于“癸未年这样的农历年份名称,因涉及干支纪年法,知识较深,可不去讲述。“七色光展示的是重阳民俗。两幅图分别画的是古人登高和现代人吃重阳糕。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茱萸,植物名,有浓烈香味,可作药
3、物。古人插茱萸登高的风俗据传是起源于一个登高避灾的传说,但实际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因为重阳时节正值气温由暖转凉的转换期,人的身体如不适应气候的变化就容易生病,在此时佩上有药味的茱萸,饮少量菊花酒,加上爬山登高,对于预防疾病、锻炼身体都有一定的好处。中国是饮食文化兴盛的国家,许多传统风俗常常会演变为某种饮食习惯,吃重阳糕就是从“插茱萸登高演变而来的。“糕与“高谐音,而茱萸那么演变为插在糕上的彩色纸旗。与这两幅民俗图相配的是唐朝王维的诗,诗题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不仅写出了古代人插茱萸登高的风俗,而且也表现了重阳节是又一个亲人团聚的日子。“每逢佳节倍思亲因此作为名句流传千秋。“聪明豆是重
4、阳民俗的延伸,即把登高活动及其精神从重阳节延伸到日常生活中,鼓励学生参加登高活动。课文中的三幅照片,分别是登山、登楼和“东方明珠电视塔。在图下有一个问题,主要是让学生交流登山、登楼的感受,引导学生懂得生活在没有山的大城市也能登高,体会登高活动的好处。“交流会是对登高的进一步拓展,从本意上的登高爬山引伸到学习成绩的进步、品德的进步和才能的进步,等等。这个拓展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建议老师在教学中加一个过渡环节,即让学生讨论:“人们喜欢登高,除了因为它能健身外,还有什么别的原因?引导学生懂得登高还象征着不断攀登、发奋向上的精神。在生活中,聪明的人被称为智商高,手巧的人被称为技术高,有才
5、能的人被称为本领高,有修养的人被称为品德高,此外还有“程度高、“分数高、“职称高,等等,都是人们向往的目的。这样就把登高和求上进、和“天天向上联络起来,在开展交流时,就能顺理成章了。“我能行要求结合秋游参加一次登高或象征性登高活动。因为本套教材还是第一次提到秋游,因此教学时可结合进展秋游教育,在秋游的活动安排中尽可能参加登高的内容,也可举行象征性登高,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体验登高的感受,激发不断上进的志向。教学活动活动一:吃糕诵诗,体验民俗学习本课的时间正值重阳节前夕,可以把重阳糕带到课堂里,大家先观察重阳糕,找到它与其他食品的不同有彩色纸旗,然后进展品味,一边品味一边考虑:为什么重阳节要吃糕
6、?重阳节是怎么来的?在吃重阳糕时你联想起什么?在讨论的根底上,可以乘兴朗读有关重阳的诗歌。活动二:徒步登高,体验感受,可根据城市学校多数是楼房的特点,在课内或课前组织学生开展一次登楼活动,每登一层楼,让学生观察外面的风景,逐楼比较景物的不同,从而体验登高才能望远,所以古诗中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名句,虽然登高会消耗体力,会感到有点累,但能锻炼身体,又能鼓励向上的志向,还是很值得的。活动三:交流体会,拓展认识可先分小组讨论,再大组交流,谈谈自己登高的切身体会。先从本意的登高即爬山讲起,然后引伸开去,还有哪些方面也是登高,激发同学们在知识、才能、品德各方面不断进步的志向和积极性。活动四:结合
7、秋游,开展登高这项活动可放在课外,与秋游的教育结合起来进展。在开展登高活动前要制定规那么要求,进展平安教育,同时又要鼓励学生乐意登高,勇于登高,注重表扬在登高中不怕累、坚持到底的同学,在集体中形成以登高为荣的气氛。学习评价在登高活动中检验学生攀登的意志和毅力,在讨论交流中检验学生对登高意义的理解深度。评价的详细内容可包括:说出重阳节的日期、由来与象征意义,讲出重阳登高风俗的由来和意义,以及能否在登高中表现应有的意志和毅力。本卷须知教学资源文字资料 资料名:重阳节的来源九月初九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是一个纪念祖先及扫墓的节日。 重阳节,起源于战国时
8、代,原是一个欢乐的日子。古人将天地万物归为阴阳两类,阴代表黑暗,阳那么代表光明、活力。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是奇数,因此属阳,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阳相重,故称“重阳。 这一天,正值仲秋季节,天高气爽,是登高远眺、舒畅胸怀的好光阴。中国历代许多文人雅士,每当此时,登上高处,一面饮菊花酒,一面吟诗取乐,留下无数诗篇。文字资料 资料名:重阳节的风俗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登高: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
9、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风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风俗。 吃重阳糕: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做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做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做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
10、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赏菊并饮菊花酒: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知名,以诗知名,以酒知名,也以爱菊知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欣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兴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11、;插茱萸和簪菊花: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把茱萸放在香袋里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风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桔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用菊花来相赠佩带的。文字资料 资料名:各地过重阳节的风俗除了以上较为普遍的风俗外,各地还有些独特的过节形式。重阳节在陕北正是收割的季节,有首歌唱道:“九月里九重阳,收呀么收秋忙。谷子呀
12、,糜子呀,上呀么上了场。陕北过重阳在晚上,白天是一整天的收割、打场。晚上月上树梢,人们喜欢享用荞面熬羊肉,待吃过晚饭后,人们三三两两地走出家门,爬上附近山头,点上火光,谈天说地,待鸡叫才回家。夜里登山,许多人都摘几把野菊花,回家插在女儿的头上,以之避邪。 在福建莆仙,人们沿袭旧俗,要蒸九层的重阳米果,我国古代就有重阳“食饵之俗,“饵即今之糕点、米果之类。宋代?玉烛宝典?云:“九日食饵,饮菊花酒者,其时黍、秫并收,以因粘米嘉味触类尝新,遂成积习。清初莆仙诗人宋祖谦?闽酒曲?曰:“惊闻佳节近重阳,纤手携篮拾野香。玉杵捣成绿粉湿,明珠颗颗唤郎尝。近代以来,人们又把米果改制为一种很有特色的九重米果。将优质晚米用清水淘洗,浸泡2小时,捞出沥干,掺水磨成稀浆,参加明矾用水溶解搅拌,加红板糖掺水熬成糖浓液,而后置于蒸笼于锅上,铺上干净炊布, 然后分九次,舀人米果浆,蒸假设干时即熟出笼,米果面抹上花生油。此米果分九层重叠,可以揭开,切成菱角,四边层次清楚,呈半透明体,食之甜软适口,又不粘牙,堪称重阳敬老的最正确礼馔。 一些地方的群众利用重阳登山的时机,祭扫祖墓,纪念祖先。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管材工矿合同范本
- 牌匾施工安全合同范本
- 电工合同范本
- 冷库设备采购合同范本
- 20xx年情人节:浪漫粉色主题模板
- 团体游泳培训合同范本
- 个人维修合同范本
- 农村三变合同范本
- 水暖建材进货合同范本
- 木工刀具购销合同范本
- 黄帝内经原文及译文
- 某别墅中央吸尘系统设计施工规范说明
- 体育中国(上海大学)超星尔雅学习通网课章节测试答案
- 麒麟小学创建五好关工委工作实施方案
- 2023年民主与科学杂志社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1)-外科感染-疖、痈
- 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课件
-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课件
-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课件
- 2022企业冬季安全生产专题PPT知识讲座培训课件
- 考研复习有机化学选择题400题(页尾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