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民生建设促进社会和谐进程_第1页
加快民生建设促进社会和谐进程_第2页
加快民生建设促进社会和谐进程_第3页
加快民生建设促进社会和谐进程_第4页
加快民生建设促进社会和谐进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CumulativetyNO.165)摘要:民生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建设的重点,对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意义重大而深远。当前必须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寝有所安等突出民生问题。文章从政治层面提出了解决民生问题的具体措施。关键词:社会建设;民生问题;和谐社会中图分类号:D6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 (2010)30-0126-02党的十七大提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部署了发展教育、扩大就业、深入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2、完善社会管理等改善民生任务。对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解决民生问题的艰巨复杂,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1加快民生建设的重要意义社会建设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1.1改善民生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本质体现我们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立党的根本宗旨,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利益。能不能把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解决好,是对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检验。只有不断破解民生难题,才能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党的执政地位才能稳如泰山。因此

3、,我们必须始终惦记民生,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构建和谐社会落实到人民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问题之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落实到一系列具体的惠民政策之中。1.2改善民生是展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客观需要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财富的分配要公正、公平、合理,社会财富要为全民共享,共同致富。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让人民富裕起来,过上殷实、幸福的生活。因此,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高度关注民生,注重改善民生,使劳动人民创造的一切财富为全民共同享有,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生动展现。1.3改善民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纵观中外发展史,

4、民不聊生必将产生动乱;重视民生则促进社会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也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是解决利益平衡和利益兼顾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而改善民生问题,特别是解决困难群众的民生问题,是推进社会公平正义,进而实现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2加快民生建设是当前一项重要而有紧迫的任务当前主要有以下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2.1学有所教教育是民生之基,虽然国家对义务教育实行了“两免一补”,但由于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等非义务教育收费还比较高,在相当程度上仍旧存在上学难的问题。孩子上学,仍是较大的一笔开支,因学致贫的情况,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5、实现教育公平仍然任重道远。2.2病有所医医疗是民生之急,虽然我国在农村地区实行了许多新的政策,由于报销比例较低,医药费太贵,仍存在看病难的问题。许多困难家庭有病仍然不去医院,有病不医的现象仍然在一些地方存在。现在实现了温饱,饭能吃上,衣能穿上,已经不存在饿肚子的问题,但许多人就怕生病。2.3老有所养养老是民生之依,虽然实行了最低生活保障,由于相当部分人没有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仍存在养老难的问题。不光是无儿无女的老人养老难,有儿有女的老人养老也难,因为他们一般不属政府救助对象。有的老人在丧失劳动能力之后,不受儿女待见,饭不给吃饱,衣不给穿暖,病不给医治,以致“有钱盖房,无钱养娘”、“媳妇领进门,老

6、娘傍厕呆”的现象时有发生。2.4住有所居住房是民生之需。我国住房供给体制的核心问题不是房价高低、户型大小的问题,也不是所谓空置率高低、供给量多少的问题,而是全流通住宅即商品房与限制流通住宅即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发展的不协调。这种不协调迫使住房需求者基本上只能通过市场解决住房问题,造成求远大于供,导致商品房价格快速上升,中低收入人群改善住房条件的意愿越来越难以满足。2.5寝有所安稳定是民生之盾,“害莫大于乱,利莫大于治”。人民群众殷切期望政府除暴安良,惩恶扬善,严厉打击村霸、街霸、市霸加快民生建设 促进社会和谐进程杨朝军(重庆市渝北区委党校,重庆 401120)- -127和各种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帮

7、派团伙,确保社会的安定和谐,让人民群众能吃安稳饭,睡安稳觉。3如何更进一步加快民生建设,促进社会和谐进程民生问题表面上看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但实质上是政治层面的问题。如果不从政治层面思考和解决问题,民生问题是解决不好或者解决不了的。3.1建立起制度化、法制化的长效机制增加财政对改善民生的投入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化、法制化建设。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制度,推进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必须为农民工缴纳社会保险金等,建立这些长久制度而不是临时的政策,是非常重要的。造成目前民生问题的凸显,与解决民生制度的短缺直接相关。比如,我们还没有建立起比较健全、合理的社会

8、保障制度,已有的制度覆盖范围很小,主要在城市。随着数以亿计的农村人口涌向城市,要面对城市的物价、医疗、教育等方面的高收费,使弱势群体在客观上对国家的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等制度有了很高的依赖,而恰恰在这个时候,却不能给他们提供最基本的社会保障。解决民生问题靠发“礼包”的方式是不可持续的,也不足以保证民生核心地位的落实。因此,解决民生问题,迫切需要建立面向民生的长久制度和法律。3.2以深化改革为根本途径温家宝总理提出,推进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和以发展民主政治为目标的政治体制改革两大改革,是解决民生问题和让人民幸福快乐的根本途径。要解决好就业、分配、社保这三个直接涉及民生的问题,必须深化改革与加

9、大投入并举。比如,养老保险待遇不平衡问题,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待遇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待遇差别太大。相同资历、相同级别的人,从企业退下来的比从机关事业单位退下来的,养老金10年前差30%多,现在是一到两倍,激发了许多本不应当产生的社会矛盾。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进一步改革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还有医疗保险待遇不平衡问题,比如,一些住单间、套间的患者的医药费可以全部报销,而住多人间的倒有不少是自费的。不完善制度,加大财政投入后可能雪中送炭的事情较少,相当部分却是锦上添花。近年来,政府财力大大增加,加大投入有了一定的实力,但改革的任务却并未因财力增长而减轻。特别是涉及社会管理、政治体制方面的改革

10、,如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调整、打破垄断行业对市场的行政性分割、铲除分配领域中的钱权交易等腐败行为、约束社会保障待遇方面的特权、提高劳动力市场主体的组织化程度等等,都是相当艰巨的任务。不解决好这些改革问题,政府送多少“礼包”也只是扬汤止沸。3.3共享改革成果共享改革发展的物质成果,以适应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共享改革发展的精神成果,以适应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要;共享改革发展的社会成果,以适应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的需要;共享改革发展的政治成果,以适应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参与社会政治生活需要。现阶段面临的任务是逐步由单向的、低层次的“共享”走向多元、高层次的“共享”。当然,这需要一

11、个渐进的过程。建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机制:公民在参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机会均等化机制;在机会均等的条件下全体社会成员按贡献共享的机制;社会成员在享受基本公共服务方面逐步实现大体均等化原则。把建立公共服务体制、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突破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是在公共服务方面实行平均化,而是在最基本的公共服务方面有平等的制度,这样才能体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3.4建立能真正解决民众利益的诉求和表达机制解决民生问题,首先要给民众充分表达的权力,尤其要重视弱势群体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声音。没有一个利益均衡的表达机制,民生问题解决不了。民生问题与各种社会群体的利益表达能

12、力、机制、博弈等直接相关。公共政策制定的时候,如果弱势群体缺乏正常的利益表达机制,利益受损后又找不到正常的表达形式,容易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目前,民生问题之所以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与民意表达不充分有直接的联系。有专家强调,如果一个社会公平正义度比较高,即使这个社会的经济能力有限,社会利益分配得比较合理,那可能老百姓的怨声还不至于很高;如果这个社会不能体现公平正义,社会利益分配又明显不公,即使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了,民众的怨声仍然会很高。3.5以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关键解决民生问题政府是关键,政府要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作为基本职责。要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加大反腐败的力度,遏制解决民生问题过程中的腐败问题。解决腐败问题,关键要推动政治体制改革,解决权力过分集中,审批过多、公共权力滥用、与民争利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反映在解决民生问题。政府行政要为民谋利,排除部门争利,利益集团争利。 3.6形成多方合力解决民生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