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开放教育媒体模式构建现代远程教育系统_第1页
探索开放教育媒体模式构建现代远程教育系统_第2页
探索开放教育媒体模式构建现代远程教育系统_第3页
探索开放教育媒体模式构建现代远程教育系统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探索开放教育媒体模式 构建现代远程教育系统 浙江电大宽带专用网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建设记实和思考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金建雄 楼纯清 郑 兵 张翼翔一、说明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承担的省级电大远程开放教育技术平台的构建和环境建设课题是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和开放教育试点课题第四子课题的项目研究。本课题研究与“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宽带专用网现代远程教育系统”项目建设相结合,旨在探索和创建符合我省实际的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平台和远程教育施教网络,以推动“第二代远程教育”向“第三代远程教育”的提升,为“人才培养模式和开放教育试点”工作的实施提供优质的网络教学的环境和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二、研究和实施计划(一)准备阶段“浙江

2、广播电视大学宽带专用网现代远程教育系统”于1993年3月初着手进行可行性研究和方案的初步研究,这项研究于1999年4月29日告一段落,形成关于与省数据通信局合作建设现代网络教育系统问题的会议纪要。属方案探究性研究。为实施教育部批准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从1999年秋季开始,我们加快了研究步伐:密切注视有关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情况;收集网络技术资料;与有关网络公司进行技术探讨;邀请专家进行方案的进一步论证,等等。(二)实施阶段2000年1月起进入方案实质性研究阶段。在浙江省政府的领导下,浙江省教育厅(原教委)的指导协调下,经过严密论证,确定浙江电大与浙江省数据

3、通信局合作建设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宽带专用网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并于4月7日正式签订了合作协议。 建设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宽带专用网现代远程教育系统被确定后,我们开展了多项研究。1、系统网络的布局方案研究经咨询多组专家、组织专题论证会并组织人员考察上海、江苏、广东等地的一些单位和电大,确定浙江电大建立宽带专用网方案:(1)系统中心平台设在浙江电大本部;(2)发挥电大系统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优势,在全省建立系统站点;(3)系统实现视频会议系统、VOD点播系统、DNS服务、WWW服务、FTP服务和EMAIL服务等功能。(4)租用优质线路,实行宽带传输。2、确定系统建设的思路(1)先进性:采用先进的技术、方法、

4、设备,使系统既成熟可靠又能反映当今应用水平,并具发展潜力;(2)开放性:整个系统应具有开放性,符合相应的国际标准和协议。提供开放的网络接口和数据接口,使不同的产品能协同运行,方便数据交换、信息共享;(3)扩充性:系统应易于升级和功能扩充。在系统容量、能力、处理能力等方面具有可扩充性,可以方便地进行产品的升级换代,不仅能够保护学校的投资,而且具有较高的综合性能价格比;(4)可靠性:应该在系统结构、设计方案、设备选择、技术服务等方面综合考虑,保证系统能够无故障运行。同时系统必须具有出错处理、容错能力、冗余备份功能;(5)实用性:整个网络的功能应完全立足于学校管理和教学的需求,保证系统信息处理和传递

5、的安全、可靠、及时、准确;(6)安全性:网络系统必须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通过设置分级保护、控制数据存取的权限,防止对系统的非法侵入;(7)可维护性:提供有效的网络管理和系统监控、调试、诊断技术,保证系统维护管理简明、方便、有效;(8)可操作性:必须提供友好的中文界面,采用基于Windows的GUI界面,操作简便,容错性强,易于管理和维护;(9)经济性:在充分满足系统应用功能需求和系统性、并保证系统安全可靠性的前提下,选用物美价廉、经济实用的技术和产品。3、确定三阶段实施方案根据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和各级电大的现实建设情况,先大市(指地级市)电大、电大学院,后县级市和县级电大,先

6、经济发达的市、县电大,后经济欠发达的县级电大的建设思路,确定“三步走”的建设方针:第一阶段(2000年9月至12月)为方案验证阶段和宽带专用网试用阶段,8至10 所电大建站;第二阶段(2001年2月开始至12月)为宽带专用网现代远程教育方案试点阶段,约30所电大建站。第三阶段(从2001年2月开始的3年内)为宽带专用网现代远程教育方案全面实施阶段,要求每个市县电大都建站。并采取成熟一个建设一个的原则,分批建站。通过三个阶段的实施,基本完成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宽带专用网现代远程教育系统的建设。三、网络构建和建设成果一期工程(2000年1月9月28日)完成设在浙江电大本部的省中心平台一期建设,基本建成

7、远程教育宽带专用网试点实网,在杭州市、温州市、金华市、湖州市、台州市、富阳市、永康市、永嘉县、德清县及工商学院等10所广播电视大学建站,并与省中心平台连通。进行为期4个月的试用,证明方案基本可行,技术设计达到预期的效果。二期工程(2001年2月8月31日)扩容和网络扩展,在嘉兴市、丽水市、衢州市、绍兴市、萧山市、上虞市、海宁市、平湖市、桐乡市、临海市、东阳市、义乌市、龙泉市、嘉善县、海盐县、玉环县、长兴县、青田县、遂昌县、瓯海区等20所广播电视大学建站,实现了第二阶段的建设目标。构成连接30所电大的浙江电大广域网。进入了教学实施试用阶段。三期工程(2001年1月开始)第三期工程包括了全省所有市

8、县的电大,由于一、二期未建站的电大所在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条件很不平衡,有的经济欠发达,因而采取分批建设的办法。第一批已于2001年1月4日发文正式筹建,至8月31日已在舟山市、兰溪市、瑞安市、乐清市、淳安县、庆元县、浦江县、云和县、安吉县、平阳县、绍兴县、普陀区及警察分校、乡企分校、巨化分校等15所广播电视大学建站。至此已有45所电大建有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宽带专用网站,建站的市县电大占全省市县电大数的60%。进入全面实施“浙江电大宽带专用网现代远程教育系统”方案的阶段。通过近两年三期工程的建设,浙江电大宽带专用网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基本形成,铺设了开展网络教育的现代化的传输载体,为远程教学活动拓展了

9、施教的广阔舞台。新的教育媒体技术虽然有待进一步完善,但毕竟是新的,给电大的教育教学活动带来了清新的空气与活力,浙江电大的教育教学活动登上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四、实现功能和教学实施设在浙江电大本部的省中心平台具有视频会议系统、VOD点播系统、DNS服务、WWW服务、FTP服务和EMAIL服务等多项功能。这些功能的实现、开发和应用已经展示出第三代媒体的先进性、开放性和实用性,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提供了必备条件和技术前提,也为大面积施教和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便利且可操作的物质条件。虽然对新媒体的使用有一个熟悉、熟练、开发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但从试用、试点阶段来看,已经产生一定的教学效果,为人才

10、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提供了十分宝贵的经验,同时也为今后远程教育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前景。1、直播课堂具有双向视频播出功能,可进行全省电大的视频教学、学术研讨、会议等活动。在通过广播电视开展教学的同时,我们还在直播课堂通过宽带网播出“人才培养模式和开放教育”的部分专业的一些课程。直播课堂采用实时的音视频广播和定时的广播两种形式,并提供实时课堂的拷贝功能,供基层站点拷贝,用于非实时教学活动。2000学年上学期采用实时的音视频广播形式播出经济数学、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现代金融业务、财务管理、国际私法、文学阅读与欣赏、成本会计基础会计等9门课程,计756学时。接受授课学生2000

11、余人。2000学年下学期播出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语言、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数据库基础与应用、中级财务会计、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跨文化交际、高等时事英语、统计学原理、中国法制史、文学阅读与欣赏、JAVA语言教师培训等13门课程,计446学时。接受授课学生达12000余人。2001学年上学期将播出跨文化交际、婚姻家庭法学、知识产权、简明现代汉语、管理学基础、财务管理、简明古代汉语、政治经济学、成本会计、多媒体技术基础、TCP/IP微机联网技术、JAVA语言设计程序、邓小平理论概论、经济法概论、证据学、民法学、基础会计学、统计学原理等18门课程,计458课时,仅“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

12、 接受授课学生就达15000余人,加上宽带网已开通的站点的其他类型的学生,受益面将达3万余人。2、VOD点播系统是为学生自主学习而设计的功能,学生可以通过这一功能在学校(或学习中心)随时进行集图像、声音、文字于一体的课件点播。VOD点播系统不但提供了课程点播,而且还提供了教师和学生进行讨论、答疑的场所。由于每个学习中心都配置了VOD服务器,学生在每个宽带网站点都可以自由点播自己需要学习的课程,大大缓解了由于工学矛盾带来的学生学习时间合理安排的困难,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可选择性和学习的自主性。2000年8月至2001年5月我们将中央电大通过电视历年播出课程,经精选由录像带转录成光盘共1783学

13、时,群集到VOD点播系统。同时将直播课堂播出的课程也及时挂到VOD点播系统,供教师和学生随时调用。2001年8月起我们还将通过电视演播厅制作的翻译理论与实践、中国法制史、统计学原理、中国革命史、计算机电路基础(1)、经济数学基础、基础会计学、文学阅读与欣赏等8门课程238学时的网上课堂课程群集到VOD点播系统,同时及时地将直播课堂课程挂到VOD点播系统。3、宽带网的其他功能也同时实现并用于教学、科研。WWW服务将浙江电大本部原有网络资源和宽带网连接,在宽带网内各站点与本部,各站点之间都可以实现互相访问对方的主页;在各节点提供FTP服务,使教学资源得到共享;各电大还可以通过在宽带专用网支持的EM

14、AIL服务,互相进行信息交流,迅速、准确并具有文字依据的实现功能为教学和学校其它各项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更为便利的通讯手段。五、几点思考1、宽带专用网现代远程教育系统的建设,对电大这样一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活动的远程教育高等学校来说,无疑是重大的教育媒体技术的提升,在媒体技术的应用上实现跨越式发展。应该说,宽带专用网远程教育系统的建成并运行,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必备条件和技术前提,为今后电大系统现代化教育技术的采用拓宽了思路,也为电大承担现代远程教育教学任务展示了良好的前景。但教育媒体技术的升级并不代表教育思想的升级,也并不表示教育管理水平的升级。如果教育思想还是停留在原有教育媒体运用的基

15、础上,甚至还是停留在传统课堂教育的基础上来开展远程教育,来认识和指导“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教育教学管理水平还是停留原有的基础上,教育教学管理手段还是没有根本性的改变,那么,拥有再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也是没用的。以前出现过的卫星电视教育“天上卫星转,地上没人看”的尴尬局面仍会重演,事实上我们建有的宽带网站点中就有把精良的昂贵的设备仅仅当作摆设,尘封于小陋室之中的现象(这里指的不是因为技术原因)。2、网上教育不仅是为了提供一个良好的实行远程教育手段和环境,更主要的是要实现教与学模式的转移,即教学活动从以传统的面授为主向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导学为辅的方向转移。要实现这一转移,关键是教师

16、。因为,虽然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但教师的主导地位丝毫没有改变。教师为了适应新的教育媒体,新的教学形式,不但要对自己的教育思想进行更新,还要学习运用新媒体的知识和基本技能。担任电大教学任务的有两支基本教师队伍,一支是电大自己的专任教师队伍,一支是外聘的兼职教师队伍。电大自己的专任教师队伍虽然有一个适应过程,有一定的难度,但毕竟长期从事的是远程教育,转轨比较快。外聘的兼职教师队伍则情况比较复杂,总体上来说转轨难度很大,其一,他们长期从事的是以面授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其二,他们在本校也有相当量的教学、科研任务;其三,他们不了解电大进行的培养模式的改革;其四,由于办学市场的一些负面影响,少数外聘教师

17、有较重的“银货两讫”的思想。从我们作的调查显示,开放教育的学生普遍反映电大自己的专任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方面和和所产生的教学效果都比较好。3、“人才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的要点之一是知识获取模式的转移。学生在学校、教师、媒体的支持服务下,方便、自主地获取学习资源、获取专业知识。因而学生的学习观念、认知对媒体作用的发挥和改革的顺利进行也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我们的对象学生大都来源于社会,虽然各自的学习经历可能不同,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对“人才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这一全新的教育模式都是第一次接触,不了解、不习惯。学生中教师在上面教,学生在下面学的传统的学习理念的沉淀十分顽固。而部分学生

18、甚至用“等价交换”的标准来衡量教师授课的数量的多少。由于主观认识不到位和对学习模式的不适应,再加上学校、教师的支持服务跟不上,部分学生的自主学习几乎成了“放任自流”。不可否认的是,个别学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当地办学市场无序的情况下,对学生没有进行积极地教育和引导也是一个重要原因。4、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一项迅猛发展的先进技术,传入我国到实际运用不过几年时间,并且更新换代的频率极高。新技术的掌握和熟练运用必须有一支强大的技术人员队伍。而电大的技术人员队伍当年是为广播、电视这一媒体配备和服务的,技术人员队伍的技术结构明显不合理、不适应,况且这一支较强的技术人员队伍绝大部分集中在省校。技术人员队伍的断层和严重不足极大地制约了新媒体的应用,在基层电大问题尤其严峻。基层电大技术人员多数来源于改行,有的往往还是兼职,不适应的情况相当严重,成了远程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瓶颈。重塑电大的技术人员队伍,加强技术人员队伍的调整、引进和技术培训,已显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