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让传统文化进驻语文课堂 靖边五小 常华容摘要:拯救民族传统文化的呼声日益高涨。要让传统文化绵延不断,必须从小学教育抓起,特别是小学语文教育,我们必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讲解一些基本的传统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让他们意识到传统文化之美,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的真正价值,自觉地去继承与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提升全民族的文化素养。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任重而道远。关键词:传统文化 文化素养 文化载体 文化知识 文化精髓 透渗 实践活动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积淀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智慧与精华,是华夏子孙的荣耀与骄傲。因此,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语文,自
2、然也承载了更多的民族精神和民族灵魂,是它把民族文化的精髓很好的诠释给了全世界。所以,语文教学应该和传统文化相互融合,然而在现代文化浪潮的冲击下,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了空前冷遇,现在的少年儿童却处在一个西方文化盛行、民族文化凋零的环境中,对米老鼠、奥特曼耳熟能详,对传统文化了解甚少,传统文化中的二十四孝、孔融让梨等优秀品质荡然无存,艰苦朴素,刻苦耐劳等优良传统踪迹不见,反映出统文化在少儿群体中面临的危机。危机四伏中,只有重视和强化小学语文教育的文化传承,才能在民族文化的建设,民族精神的培育、传统优秀思想与文化的弘扬等方面有所作为,从根本与长远上推动中华文化成为多元文化强劲中的一元。作为语文教师,我
3、们任重而道远。一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教材既是各种语文知识的载体,也是各种文化知识的载体,他的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古诗词的一些名作不仅是古代文学遗产的精华,也是古代语文中的精品。词与曲,是中国特有的诗歌形式,具有鲜明的中国民族特色。至于有着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古典小说,亦称得上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教材选录了一定数量的具有代表性的短篇小说,寓言故事,童话故事等,这些选录的作品代表了我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不仅显示出中国气派和中国作风,而且充分反映出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特征。语文教师只需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稍微进行课外拓展,传统文化知识就自然而然透渗进学生的脑海里
4、。 二 阅读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熟读成诵是语文教学的法宝,是学习语文行之有效的手段。在诵读经典中感悟传统文化精髓。中华民族的文化自古就有注重音韵的传统,多数文化经典适合诵读,不仅可在抑扬顿挫的节奏中加深记忆、增进理解,更可从中体会到民族特有的文化美感。由于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典传承悠久、内容丰富,教师应有计划、有层次地进行组织和引导。根据学生的知识层次和接受水平,由简入繁地安排每个年级、班级的诵读内容。如低年级的学生可要求其诵读较简单的唐诗三百首、三字经、孝经、弟子规等; 中高年级的可安排其读一些稍长的宋词、论语等。在时间安排上可为一周一节或两节课,要求学生对所选内容反复朗读,以至熟读成诵,牢记在
5、心。诵读过程是培养学生语言、积累语言材料的过程,是博闻强记,增强记忆力的过程,也是对学生潜移默化的进行民族精神熏陶的过程。在诵读中学习,可以更好地感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再结合其它方式引导学生从文化经典中汲取营养,继续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和民族精神,可以有效地培养纯正无邪的品质,抵制不良的精神污染。三师生互动教学中透渗着传统文化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有意识的透渗传统文化,让学生的脑海里时刻有着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回顾。在看到花朵凋谢时,会引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看到柳树,会吟诵“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涤”;忧愁时,会感慨“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分别时
6、,会惜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自勉时,会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等。如在教学小学三年级课文妈妈的爱时,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你能背出有关歌颂母爱的诗句吗?你能说出一个有关母爱的动人故事吗?你能给母亲唱一支歌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踊跃发言。有学生背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时,我又趁机发问:“你能为母亲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来报答母亲吗?”课堂上小手如林。当一个学生唱了世上只有妈妈好时,有几个学生竟然情不自禁的掉下眼泪。就这样把学生热爱和孝敬母亲的教育渗透在整节课的教学中,使学生受到感染和熏陶。再如,我在教学四年级课文生命生命时,学完课文我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你认为那些人的生命
7、是有价值的?课堂一下子沸腾了,学生从古到今,从国外到国内,从焦裕禄到孔繁森到身边的大大小小的为人类做出贡献的人列举了好多,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生发言过后,教师又不失时机地引导,“他们这些人确实是我们的榜样,榜样就在身边,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生命呢?也就是说我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该怎么做呢?”这一问,拨动了学生的心弦,让学生真切的去感受,去思考。这样,在师生互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的透渗传统文化,学生无意识的接受了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真正走进了课堂,真正散发着它独特的文化魅力。四、学生课外练习中吸收了传统文化 现在的课外练习教师会特别的选取一些浅显的传统文化知识,供学生理解和识记,如诗词背
8、诵,成语接龙,对对子,诗词仿写,我这里选取几例:李白的忆江南:写诗人对江南美景的怀念与赞美的诗句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龚自珍载着“浩荡离愁”辞官还乡,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诗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补写成语:1前事不 忘,_ 2.只可意会,_3.失之毫厘,_ 将下列对联补充完整:1、写鬼写妖,高人一等_,_2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_。 请你写出你熟悉的歇后语,不少于5个 。 这样,学生暂时带点强制性的接受了传统文化知识,长大后就会变成宝贵的精神财富,受益终生,教师又何乐而不为呢?五 在实践活动中汲取传统文化文化不是虚无飘渺的,不是仅停留在经典中,而是存在
9、于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在人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要更好的体味文化内蕴,就必须走出课堂、走进生活。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可以以某个传统节日为契机,结合生活实际带领学生体味传统文化内涵。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可以引导学生查询和端午节相关的一些信息,如端午节有哪些别名,端午节的来历与哪些人物相关,是否知道屈原的生平事迹,是否读过屈原的作品、了解屈原的爱国情怀,端午节有哪些传统习俗。在查询的基础上整理资料、布置作文,并以黑板报、讲故事、演讲等形式交流,还可以呤诗词、吃粽子,让学生在营造节日氛围的过程中,感受特有的民族风情。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如
10、果这些重要的传统节日让我们的学生有计划地去探究,去实践体验,对文化传承的意义是深远的。开展丰富多彩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乐趣,在快乐中,无意识中学习到中国的传统文化。比如通过“对对子”、“灯谜”、“诗词朗诵”等形式让学生领略汉语的结构之美、韵律之美、节奏之美。每周开设一节表演课,将传统文化的经典演绎出来,让学生在享受的表演的快乐中体会到中国文化的地博大精深。童年的教育对个人文化品质的形式具有无可比拟的巨大影响,学生童年时代形成的文化烙印将影响其终生。小学语文教育只有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勇挑民族传统文化的重担,才能在文化传承的宏伟事业中有所作为,只有加强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推进文化传承,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标,塑造有文化底蕴的新一代,使之成为有根有源有底气的世界公民。 总而言之,探索之路无止境,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积极地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让学生真正认识和理解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百分数的应用(一)》(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 2025型钢供货合同范本
- 2025医疗机构委托管理合同
- 《税收政策的课件》课件
- 《拼音jqx教学》课件
- 校长在国旗下讲话:尊重劳动崇尚奋斗共筑美好未来
- 复合式太阳能板设计优化方案
- 游乐场设施运行安全检查规程
- 《第8课 共享资源途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信息技术浙教版23三年级上册
- 2025规范版建设房产合同
- 油气管道高后果区管段识别分级表
-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监理实施细则1
- 供货进度及保证方案
- 脚手架稳定计算
- 信息系统网络安全应急预案
- 掉落物落地品管理规定
- 科姆龙变频器说明书kv2000
- 小学生读书知识竞赛试题
- 蓝色简约法律通用PPT模板
- 旅行社挂靠协议(样板)
- 皮尔逊Ⅲ型曲线模比系数计算表(共享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