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1.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采用了假设法B. 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理想模型法C. 伽利略认为自由落体运动就是物体在倾角为90的斜面上的运动,再根据铜球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得出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这是采用了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D. 开普勒用了多年的时间研究行星的运动规律和科学的数学计算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2、,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C解:A、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故A错误B、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故B错误C、伽利略认为自由落体运动就是物体在倾角为90的斜面上的运动,再根据铜球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得出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这是采用了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故C正确D、牛顿用了多年的时间研究行星的运动规律和科学的数学计算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
3、故D错误应选:C 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伽利略认为自由落体运动就是物体在倾角为90的斜面上的运动,再根据铜球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得出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这是采用了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在高中物理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多种不同的物理分析方法,这些方法对我们理解物理有很大的帮助,故在理解概念和规律
4、的根底上,要注意方法的积累2. 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不采用S1:S2:S3:=1:3:5:的规律来判断小车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原因是()A. 用上述公式会要求纸带很长B. 计算不出小车任意位置的瞬时速度C. 纸带第一点不一定速度为零D. 此公式不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C解:从静止开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相邻的一样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一定是x:x:x:=1:(4-1):(9-4):=1:3:5: 应选:C此题考察初速度为0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从而即可求解此题中的规律是需要硬性记忆的,除此之外还应记忆如中间速度与平均速度相等,连续相邻相等位移内所用时间之比等
5、等规律3. 假如设行星的质量为m,绕太阳运动的线速度为v,公转周期为T,轨道半径为r,太阳的质量为M,那么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 教材在探究太阳与行星的引力大小F的规律时,引入了公式F=mv2r,这个关系式实际上是牛顿第二定律B. 教材在探究太阳与行星的引力大小F的规律时,引入了公式v=2rT,这个这个关系式实际上是匀速圆周运动的一个公式C. 教材在探究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大小F的规律时,引入了公式r3T2=k,这个公式本质上是开普勒第三定律,是不可以在实验室中得到验证的D. 教材在探究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大小F的规律时,得到的关系式Fmr2之后,又借助相对运动的知识(即:也可理解为太阳绕行
6、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得到FMr2,最终关系式用数学方法合并成FMmr2D解:A、引用公式F=mv2r,这个关系式实际上是牛顿第二定律,抓住引力提供向心力得出的,故A正确B、引用公式v=2rT,这个公式是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与周期的关系式,故B正确C、引入了公式r3T2=k,这个公式本质上是开普勒第三定律,是不可以在实验室中得到验证的,故C正确D、教材在探究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大小F的规律时,得到的关系式Fmr2之后,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出FMr2,最终关系式用数学方法合并成FMmr2,故D错误此题选错误的,应选:D万有引力公式的推导是通过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提供向心力,结合开普勒第三定律和线速度与周期的关
7、系公式推导得出解决此题的关键掌握万有引力公式的推论过程,知道行星绕太阳做圆周运动靠引力提供向心力,掌握开普勒第三定律,并能灵敏运用4. 在探究功与速度变化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橡皮筋释放后,关于小车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B. 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再做匀速直线运动C. 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变加速直线运动,再做匀速直线运动D. 先做加速度增大的变加速直线运动,再做匀速直线运动C解:橡皮筋的拉力即为小车所受合外力大小,在橡皮条伸长阶段小车加速,恢复原长后匀速,故小车先加速后匀速,且加速度减小,故ABD错误,C正确应选:C在利用橡皮筋探究功与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时,应选取几条完全
8、一样的橡皮筋,为使它们每次做的功一样,橡皮筋拉伸的长度必要保持一致;小车的运动是先加速后匀速此题考察了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的实验原理、实验操作标准、误差来源,通过选取几条完全一样的橡皮筋是功成倍增加来化解变力做功的测量难点,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小车的运动过程5. 伽利略创始了实验研究和逻辑推理相结合探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利用这种方法伽利略发现的规律有()A.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 物体之间普遍存在互相吸引力C.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D. 物体间的互相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解:A、伽利略根据理想斜面实验,发现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A错误;B、伽利
9、略没有发现物体之间普遍存在互相吸引力的规律.故B错误;C、伽利略创始了实验研究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得出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D、伽利略没有发现物体间的互相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规律.物体间的互相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牛顿第三定律得内容,故D错误;应选:C此题要掌握伽利略关于运动和力关系的观点、落体运动的规律理论等等伽利略的斜面实验是以可靠的事实为根底,经过抽象思维,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推理得出的结论伽利略是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要学习他的成就和科学研究的方法理想斜面实验抓住了客观事实的主要因素,忽略了次要因素,从而更深化地提醒了自然规律
10、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6. 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时,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T,纸带上从左向右一次打的点的间距如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从第1点到第7点的时间是7TB. 纸带的加速度方向向右C. 假如纸带上连续相邻两段位移之差相等,即可判断该纸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D. 计算纸带加速度的表达式为(S4+S5+S6)-(S1+S2+S3)9T2CD解:A、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T,那么两个点之间的时间即为T,所以从第1点到第7点的时间是6T,故A错误;B、纸带上的点是从左向右打的,说明物体向左做加速运动,那么加速度方向向左,故B错误;C、匀变速直线运动相邻的相等时间内的
11、位移之差是个定那么,所以假如纸带上连续相邻两段位移之差相等,即可判断该纸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D、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得:s4-s1=3a1T2 s5-s2=3a2T2 s6-s3=3a3T2 为了更加准确的求解加速度,我们对三个加速度取平均值得:a=13(a1+a2+a3) 即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a=(S4+S5+S6)-(S1+S2+S3)9T2,故D正确应选:CD 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T,那么两个点之间的时间即为T,匀变速直线运动相邻的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个定那么,根据作差法求解
12、加速度此题主要考察拉力利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才能,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根底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进步解决问题才能7. 人类在探究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总结了许多科学方法,如控制变量法、比值定义法、极限法等.在以下研究中,可以用极限法的是()A. 研究瞬时速度B. 研究胡克定律C.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D. 利用速度-时间图象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AD解:A、速度的定义式是v=xt,由此可知,当位移无限小时为某一位置,时间无限短时为一时刻,此时的速度便为瞬时速度,因此研究瞬时速度时采用的是极限法,故A正确,BC错误D、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时将该运动分割成无数段匀速直线
13、运动,采取极限的思想.故D正确;应选A所谓极限法,是指用极限概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数学方法,因此根据极限法的概念即可正确解答在平时学习中注意物理方法、物理思想的应用,加强物理学科思想的培养8. 以下四个实验中,可能用到打点计时器的是()A.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那么B. 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C. 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D. 探究弹簧的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BC解:需要记录物体的运动的时间的实验,就需要打点计时器,A、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那么,不需要记录时间,故A错误B、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受力的关系,需要求加速度,所以需要打点计时器,故B正确;C、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需
14、要记录物体运动的时间,需要打点计时器,故C正确;D、探究弹簧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不需要记录时间,故D错误应选:BC打点计时器有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两种,它们的打点的周期是有交流电的频率决定的,电磁打点计时器用的是低压交流电,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用的220V的电源此题需掌握各个实验的原理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及仪器,在于平时积累,根底题9. 物理学中有多种研究方法,以下有关研究方法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段近似看成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等效替代法B. 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关系时可以用传感器连在
15、计算机上直接显示力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图线,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图象法C.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可以在质量一定的情况下,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在物体受力一定的情况下,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最后归纳出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的关系.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控制变量法D. 伽利略采用了以实验检验猜测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BCD解:A、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段近似看成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微元法,故A错误B、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关系时可以用传感器连在计算机上直接显示力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图线,使两
16、个力变化的过程更加明显、直观,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图象法,故B正确C、研究多个变量时,应控制一些不变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在探究加速度、力、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故C正确D、伽利略采用了以实验检验猜测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故D正确应选:BCD 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方法,如理想实验法,微元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等等我们要清楚一些物理概念的形成和定义方法和研究物理问题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思想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10. 某同学探究滑
17、块运动规律的v-t图象如下图。由图可知,滑块的初速度大小为_m/s,在515s内做_(选填“匀速或“匀加速)直线运动,10s末的速度大小为_m/s。8 匀加速 12【分析】根据速度时间图线得出物体的初速度,根据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判断物体的运动规律。解决此题的关键知道速度时间图线的物理意义,知道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解答】由速度时间图线可知,滑块的初速度大小为8m/s,在515s内,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做匀加速直线运动,10s末的速度大小为12m/s。故填:8 匀加速 12 。四、实验题探究题本大题
18、共2小题,11. 实验室备有小车、一端附有滑轮的木板、打点计时器、纸带、细线、钩码等器材,组装成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可以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也可以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1)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_。A.用此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时,必须调整滑轮高度使连接小车的细线与木板平行B.用此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时,应使钩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C.用此装置“探究加速度a与力F的关系时,应使钩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D.用此装置“探究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时,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之后,都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2)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得到一条如图乙所示的纸带。纸带上各点为计数点,
19、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各有四个点未画出,用刻度尺测出1、2、6各点到0点的间隔 分别为:0.75、3.00、6.75、12.00、18.75、27.00(cm),通过打点计时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m/s2.(结果保存一位小数)(3)在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时,某同学保持所挂钩吗质量m不变,在满足m<M的前提下,改变小车质量M,作出a-1M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假设不考虑系统误差,从图象可以求出所挂钩吗的质量m=_kg.(取g=10m/s2)AC;1.5;0.02解:(1)A、用此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必须调整滑轮高度使连接小车的细线与木板平行,故A正确。B、用
20、此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时,不需要用钩码的重力代替绳子的拉力,所以不需要满足钩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故B错误。C、用此装置“探究加速度a与力F的关系时,为了保证钩码的重力等于绳子的拉力,应使钩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故C正确。D、用此装置“探究加速度a与力M的关系时,改变小车的质量之后,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故D错误。应选:AC。(2)因为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所以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0.1s,根据作差法得:a=x36-x039T2=0.27-0.0675-0.06750.09=1.5m/s2,(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FM=mgM,那么a-1M图象的斜率表
21、示mg,根据图象得:mg=0.42 解得:m=0.02kg 故答案为:(1)AC;(2)1.5;(3)0.02(1)利用图示小车纸带装置可以完成很多实验,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时不需要平衡摩擦力但细线必须与木板平行以保持加速度不变,在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实验时,需要平衡摩擦力,在探究“小车的加速度a与力F的关系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a的表达式,不难得出当钧码的质量远远大于小车的质量时,加速度a近似等于g的结论。(2)根据作差法求解加速度;(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出加速度与质量倒数的关系,从而求出m对于相邻的时间间隔位移之差不等时,我们可以采用逐差法求解加速度,可以减小误差,要注
22、意单位的换算和有效数字的保存,难度适中。12. 在“探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如下图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 (1)根据纸带可断定小车做_ (填“匀加速直线或“匀减速直线)运动(2)根据纸带计算各点瞬时速度:vB= _ m/s,a= _ m/s2.(结果保存三位有效数字)匀加速直线;1.38;12.6解:(1)根据纸带提供的数据可知xBC-xAB=xCD-xBC=xDE-xCD =12.60 cm,知在相邻的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增量都相等,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根据vt2=v
23、可知vB=27.60×10-22×0.1m/s=1.38m/s 根据x=at2 a=105.6-27.60-27.604×012×10-2m/s2=12.6m/s2 故答案为:(1)匀加速直线(2)1.38 12.6 通过知道求出相邻的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判断是否相等来判断小车的运动.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某点时小车的瞬时速
24、度大小要进步应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才能,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根底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五、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13. 用打点计时器来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时,某同学从打出的纸带中选出A、B、C、D四个计数点,如下图,测出AB=4.6cm,BC=5.8cm,CD=7.0cm,假设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那么打B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大小约为_ m/s,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 _ m/s20.52;1.2解: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vB=0.
25、046+0.0582×0.1=0.52 m/s 根据纸带的数据得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间隔 之差相等,即x=1.2cm,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得:a=0.012012=1.2m/s2故答案为:0.52;1.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要进步应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才能,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根底知识的理解与应用14.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得到一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如下图,图中A、
26、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2s,打点次序由A点至E点,那么: (1)根据实验给出的数据可以判断小车做_ 运动(填“匀加速直线或“匀减速直线);(2)C点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 m/s;(3)运动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 m/s2;(4)小车运动的速度方向为_ (填“从A指向E或“从E指向A)匀加速直线;1.32;3.15;从A指向E解:(1)根据实验数据,27.60-7.50-7.50=60.30-27.60-(27.60-7.50),相邻的相等时间间隔位移之差相等,所以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得:vC=xBD2T=0.6030-0.0750
27、2×0.2=1.32m/s 根据运动学公式得:x=aT2,a=xCE-xAC4T2=1.056-0.276-0.2764×0.22=3.15m/s2 根据纸带间距越来越大,那么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方向从从A指向E;故答案为:(1)匀加速直线运动;(2)1.32;(3)3.15;(4)从A指向E根据相邻的相等时间间隔位移之差是否相等来判断小车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纸带实验中,假设纸带匀变速直线运动,测得纸带上的点间距,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可计算出打出某点时纸带运动的瞬时速度和加速度考察可以运用运动学公式处理纸带的问题,求瞬时速度与加速度,要注意单位的换算,及矢量性15. 用打
28、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有一段纸带如下图:取O为起点,A 为第一个记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假设量得OA=3.00cm OB=6.50cm,OC=10.50cm,那么B点对应的速度vB= _ m/s,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 _ m/s2.(结果均保存三位有效数字)0.375;0.500解:因为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所以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 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得:vB=xACtAC=(0.1050-0.03)m2×0.1sm/s=0.375m/s 根据运动学公式得:x=at2,a=xt2=xAB-x0At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装备考核试卷
- 染整行业品牌建设考核试卷
- 畜禽养殖环境监测与调控考核试卷
- 广东省六校联盟深圳实验广州二中珠海一中惠州一中东莞中学2025届学业水平考试数学试题模拟卷(十四)
- 健身器材制造业消费者行为研究与产品设计创新策略考核试卷
- 橡胶复合材料研发考核试卷
- 洗浴服务行业线上营销策略考核试卷
- 真空电子器件制造综合应用考核试卷
- 全球及中国机场照明市场发展格局与投资前景动态研究报告2025-2030年
- 行政文员培训课程
- 房屋团购方案
- 警察服装采购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医院保洁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高清版)DB54∕T 0305-2023 高原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
- 广东省佛山市2023届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佛山二模)政治含答案
- 家装系统门窗合同范本
- JTJ073.1-2001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 养护技术规范
- 2024年4月自考00265西方法律思想史试题及答案
- 专题23 杠杆与浮力综合计算中考考题(原卷版)
-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说课课件 2023-2024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
- 2024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考试必考100题含答案(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