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格心理学教学大纲 personality psychology课程编码:16A31020 学分:2学分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计划学时:34 其中讲课:30 实验或实践:4 上机:0适用专业:应用心理学、教育学推荐教材:郑雪主编人格心理学,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版。参考书目: 1.黄希庭,人格心理学,台湾华东书局,1998年。 2.美赫根汉著,冯增俊译,人格心理学导论,海南出版社,1986年。 3.陈仲庚 张雨新编著,人格心理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 4.美Jerry.M.Burger著,陈会昌译人格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 社,2000年版。 5.美 Pervin著,黄
2、希庭等译人格科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1年版。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人格心理学作为应用心理专业的基础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运用发展的、系统的和实践的观点来认识人格的结构、人格的发展、人格的评估等问题,形成科学的人格观,培养他们分析人格、理解人格、评估人格的能力。并使他们了解完善人格的途径,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分析、自我管理、自我完善,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技能,为学生将来从事心理方面的工作奠定深厚的基础。课程的基本要求1、通过理论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人格心理学八大学派的基本理论体系和基本观点,学会将人格心理学理论运用到各个实践领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2、通过辩
3、论赛、讨论会、社区调研、读书报告会等形式的实践课和实验课,使学生在掌握人格心理学知识的基础上,对人格心理方面的一些问题做出自己的独力思考,并具有一定的分析自己和他人人格状态的能力。3.能够运用人格理论及其相关研究指导社会实践,掌握人格测量、人格障碍矫正以及人格教育的一般方法,同时在实践中能够有效加以运用。4.在实践中能够自觉地运用人格理论及其研究指导人际间的交往、人才的测评及塑造健全人格,将人格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含课内实验)第一章: 人格心理学的对象与历史发展 建议学时:4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人格的心理学界定及其特性、人格心理学的含义
4、、任务及其意义。 2、通过比较分析不同学科对人格的看法,理解心理学上对人格的界定。 3、了解人格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与研究现状。教学重点与难点 人格的概念,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人格的基本特性 授 课 方 法 以讲授法为主,以辩论法、讨论法和谈话法等为辅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人格心理学的对象 一、什么是人格 二、人格相关提法与概念的辨析 三、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四、研究人格心理学的意义 五、人格心理学的学科地位 第二节 人格的基本特性 一、 独特性与共同性 二、稳定性与可变性 三、统整性 四、倾向性、功能性 五、人格的生物制约性和社会制约性 第三节 人格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 一、中国古代人
5、格心理学思想 二、西方人格心理学思想发展 三、人格心理学的产生 四、人格心理学的建立 五、科学人格心理学的发展 第二章: 人格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建议学时: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人格心理学的前科学理论、科学理论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理解范型与人格理论流派,学会分析人格理论的基本问题和基本设想。 教学重点与难点 范型与人格理论流派,人格理论的基本问题和基本设想。 授 课 方 法 以讲授法为主,以辩论法、讨论法和谈话法等为辅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人格心理学的理论 一、人格的前科学理论 二、人格的科学理论 三、人格的前科学理论与科学理论的关系 四、范型与人格理论流派 五、评价人格理论的标准 六、人
6、格理论的基本问题和基本设想 第二节 人格心理学研究方法· 一、一般方法论原则 二、人格心理研究过程 三、主要研究途径 四、人格研究的具体方法第三章 古典精神分析 建议学时: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弗洛依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说弗洛依德是一个泛性论者。掌握弗洛依德关于人格的重要观点有那些,弗洛依德运用什么方法研究人格,学会评价弗洛依德的人格理论。教学重点与难点 以无意识本我为核心人格结构论,以性心理为主线的人格发展阶段论。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精神分析的起源 一、弗洛伊德的生平 二、精
7、神分析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以无意识本我为核心人格结构论 一、二部人格说:(人格结构中的潜意识假说) 二、三部人格学说 三、冲突、焦虑和防御机制 第三节 以性心理为主线的人格发展阶段论 一、性、里比多、动欲区 二、性心理发展的五个阶段 三、停滞、倒退和人格特征 第四节 弗洛伊德的研究方法 一、自由联想法 二、梦的分析 三、日常生活中 四、幽默 第五节 精神分析治疗的原理及特点 一、病理心理的形成 二、治疗的基本原理 三、治疗目标 四、治疗对象 五、治疗步骤 六、治疗的基本规则 七、治疗的方法 八、治疗时间 第六节 对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评价 第四章 新精神分析 建议学时:4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新
8、精神分析的产生,古典精神分析与新精神分析的关系,及新精神分析的特点。掌握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哈特曼的自我心理学及艾里克森对自我心理学的贡献。理解霍妮的社会文化的神经症理论和弗洛姆的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理论。 教学重点与难点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哈特曼的自我心理学。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从古典精神分析到新精神分析 一、 新精神分析的产生 二、古典精神分析与新精神分析的关系 三、新精神分析的特点 第二节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 一、阿德勒的简介 二、基本理论观点 三、人格发展的动力系统1、器官缺陷与补偿2、自卑感3、追求优越4、社会兴趣 四、人格的发
9、展 五、阿德勒的心理治疗 六、个体心理学简评 第三节 自我心理学 一、从古典精神分析到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 二、哈特曼与自我心理学的建立 三、艾里克森对自我心理学的贡献 四、PAC理论 第四节 社会文化论 (一)霍妮的社会文化的神经症理论 (二)弗洛姆的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理论 第五章 特质论 建议学时:4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特质的涵义、基本观点、分类及其代表,理解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的主要观点,卡特尔的特质理论的主要观点和艾森克的特质理论的主要观点,学会用大五人格因素模型分析人格结构。教学重点与难点 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的主要观点,卡特尔的特质理论的主要观点,艾森克的特质理论的主要观点和大五人格因
10、素模型。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实验、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授 课 内 容第一节 特质论概述 一、特质的涵义 二、基本观点 三、分类及其代表 第二节 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 一、奥尔波特的主要观点 二、什么是特质 三、人格的结构 四、人格的动力 五、人格的发展 六、健康成熟人格 七、人格研究的方法 八、评价 第三节 卡特尔的特质理论 一、卡特尔的生平和主要观点 二、人格的结构 三、人格动力 四、人格研究法 五、人格发展 六、心理治疗 第四节 艾森克的特质理论 一、艾森克生平 二、艾森克的主要观点 三、人格层次结构论 四、人格维度现代特质理论 五、人格的影响因素 六、人格维度与心理障碍 七
11、、研究方法 八、评价 第五节 大五人格因素模型 一、 “大五”结构内容 二、支持五因素模型的证据 三、西方人的人格结构 四、中国人的人格结构第六章 人格的生物学范型 建议学时:4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荣格分析心理学的主要观点、气质的概念、了解气质的有关理论,掌握鉴别气质的方法以及利用气质理论指导今后的学习工作,完善自己的个性特征。教学重点与难点 荣格分析心理学的主要观点了解气质的有关理论、鉴别气质的方法以及利用气质理论指导今后的学习工作。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社区调查和课下自学为辅。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一、荣格的生平与主要观点 二、人格
12、结构理论 三、人格动力 四、人格发展 五、人格类型 六、分析性心理治疗 第二节 气质研究 一、气质概述 二、气质研究概况 三、气质类型及其特征 四、气质类型的鉴定 五、气质与实践 第七章 行为学习 建议学时:1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与人类行为学习、强化与及其原理、行为的塑造与矫正等理论。掌握班杜拉的观察学习、自我效能感和行为适应与治疗等社会学习论。教学重点与难点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与人类行为学习、强化与及其原理、掌握班杜拉的观察学习、自我效能感。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论 一、条件反射与人
13、类行为学习 二、强化与及其原理 三、行为的塑造与矫正 第二节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 一、观察学习 二、自我效能感 三、行为适应与治疗 第八章 人本主义人格理论 建议学时:1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起源,掌握马斯洛的需要与自我与自我实现论、罗杰斯的自我理论和罗洛梅的存在分析论。 教学重点与难点 马斯洛的需要与自我与自我实现论、罗杰斯的自我理论。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起源 第二节 马斯洛的需要与自我与自我实现论 一、需要层次理论 二、自我实现理论 第三节 罗杰斯的自我理论 一、现象学与自我概念 二、人格的发展的
14、基础-自我实现倾向与积极看待 三、机能完善者的特征与形成 四、自我实现者的受阻与恢复正常 第四节 罗洛梅的存在分析论 一、存在论 二、人格论 三、人性善恶并存论 第九章 认知论 建议学时:4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凯利个人建构的理论体系,2.掌握认知方式的含义、家族和凯利个人建构的含义、特点、成分分类及其建构原则,3.学会评价凯利的个人建构理论。教学重点与难点 认知方式的含义、家族和凯利个人建构的含义、特点、成分分类及其建构原则。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实验、谈话、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认知方式与人格 一.认知方式(Cognitive Style)的含义
15、二、认知方式家族 三、近期的研究进展 第二节 凯利的个人建构理论 一、构念 二、基本假设和十一条推论 三、构念与精神病理现象 四、凯利的心理治疗 五、角色建构库测验 The Repertory Test 第十章 积极心理学 建议学时: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智力的涵义、分类和智力的结构理论,理解艾森克 (Eysenck)的唤醒理论、 马特维斯的认知适应性模型、荣格的人格类型理论、里丁认知方式两家族模型、斯腾伯格思维方式心理性自我管理理论,学会智力测量的基本方法。了解幸福心理研究的产生与发展,掌握幸福感与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理解关于幸福心理的理论探索,形成自己的幸福观和对案例进行分析的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 智力的结构理论、艾森克的唤醒理论、马特维斯的认知适应性模型、荣格的人格类型理论、里丁认知方式两家族模型和斯腾伯格思维方式心理性自我管理理论。幸福感与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和关于幸福心理的理论探索。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读书报告会、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智力与人格 一、 智力概述 二、智力与人格关系的理论 三、能力的测量 四、能力的发展与个别差异 第二节 幸福与人格 一、幸福心理研究的产生与发展 二、幸福感与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 三、关于幸福心理的理论探索 四、幸福心理的研究方法与我们的研究 实践课 建议学时:4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实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泊保护与治理计划
- 眼睛的保养及护理
- 如何让孩子自学更有趣
- 提案-宁波镇海中汇纺织厂项目评估提案
- 如何让孩子支持环保
- 区块链云存储服务数据共享方案
- 广告与市场营销作业指导书
- 水利行业水利信息化管理方案
- 2025供暖设备采购合同范本
-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报告
- 房建监理大纲(共114)
- 国际工程招投标流程图
- 城市环境卫生工作物资消耗定额
- 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问卷调查-小学生问卷-I
- 防腐工程在杭州湾跨海大桥中的应用
- 液化气站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试题
- 经济法实用教程(理论部分)(第八版)(何辛)案例分析及参考答案
- 532近代前夜的危机
- (精心整理)朱德熙_说 “的”
-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说课稿(附优质教案)
- 厂用电受电后代保管协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