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知识清单复习第7篇马说_第1页
中考语文知识清单复习第7篇马说_第2页
中考语文知识清单复习第7篇马说_第3页
中考语文知识清单复习第7篇马说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7篇马说知识清单一、重点字词1 .重点实词(1)骈死于槽相之间骈:两马并驾(2 2) 一食或尽粟一石食:哒 或:有时石: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且:面豆_等:等同,一样(4)安求其能千里也安:怎么(5)策之不以其道策:用鞭子打 道:正确的方法(6)执策而临之执:拿、握临:面对(7)故虽有名马 故:所以 (虽:K(8)祇辱于奴隶人之手祇:型之(9)不以千里称也称:著称 (10)才美不外见 才美:指日行千里的卓越才能(11)鸣之而不能通 其意 通:通晓2 .通假字食马者食通包意思喂养(2)才美不外见见通叽意思显现、表现(3)不能尽其材批通生意思才能(4)其真无马邪邹通也 意思

2、表示疑问,相当于“吗”3 .古今异义(1)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古义:这样的今义:判断词(2)安求其能千里也古义:怎么今义:安全,安装,安定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古义:回生今义:等候,用在人称代词、名词后表示复数或列举4 4) 一食或尽粟一石古义:有时,有的人今义:或者(5)世有而,然后有千里马 古义:副词,表示一种情况出现以后,出现另一种情况,着重表示前事是后事的条件今义:连词,表示接着某个动作或情况之后(6)食之不能尽其材古义:通“饲”,喂养今义:吼5 . 一词多义之:虽有千里之能的.马之千里者结构助词,不译策之不以其道代词,它,本文中代指千里马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音节助词,不译祇辱于奴隶人之手迪(

3、2)能:虽有千里之能才能、能力安求其能千里也熊鳗(3)策:策之不以其道用鞭子打执策而临之马里(4)而: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连词,表转折,但是执策而临之连词,连接状语和谓语(5)食: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吃,动词食之不能尽其材通“饲”,喂养,动词(6)虽:故虽有名马理位虽有千里之能里数(7)其:食之不能尽其材宜也其真无马邪难道(反问,加强语气)其真不知马也表推测,恐怕策之不以其道宜(8)以:不以千里称也把、用策之不以其道按照6 .词类活用(1)形容词作动词祇辱于奴隶人之手辱,在文中意思为受屈辱(2)名词作动词策之不以其道策,在文中意思为用鞭子打数量词作动词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千里,在文中意

4、思为日行千里(4)形容词的使动用法食之不能尽其材尽,在文中意思为使尽,竭尽二、名句积累1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2 .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初之间,不以千里称也。3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4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三、关键句子翻译1 .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相之间,不以千里称也。所以即使有了名马,也只能在马夫的手里受屈辱,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把它称作千里马。2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把它当做普通马来喂养。3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

5、能吃一石粮食。4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驱使它却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能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愿。5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难道真白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6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 求其能千里也?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 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特长也就显现不出来。 想要跟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可能,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1 .说说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心情。2 .作者借千里马不遇

6、伯乐反映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社会上并不缺少有才能的人,但由于没有人发现、善待和重用,他们往往被埋没。3 .从文中看,千里马遇不到伯乐,它们有着怎样的命运?千里马的才能不被发现,才能无法发挥,得不到应有的待遇,遭遇种种屈辱。五、文章中心概括全文用了借物喻人的方式,把伯乐比喻为知人善任的贤君,把千里马比喻为未被发现的真正人才,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对统治者不识人才和摧残人才的现象进行了抨击。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名校模拟与名师预测一、(2014 石家庄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

7、名马,祇辱于奴 隶人之手,骈死于槽相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乙】上囹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 ”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注释】上:皇上,指唐太宗。封德彝:人名。致治者:使国家达到大治的人。 异:其他的。正:只。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

8、的词语。执策而临之临:面对(正患己不能知患:担忧,担心(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B )A.而伯乐不常有野芳发而幽香 B.祇辱于奴隶人之手安可诬一世之人C.骈死于 槽相之间 皆以美于 徐公 D.策之不以其.道 其喜洋洋者矣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行千里而去喂它。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不是我不尽心,只是到现在也没有发现杰出的人才罢了。4 .给文中画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5.【甲】【乙】两文在选拔和使用人才方面给我们哪些启示?要善于识别人才,重视人才,爱护人才;能够用人所长,避其所短;不

9、要让有识之士、 有才之人报国无门,英雄无用武之地。二、(2015 河北名师预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 隶人之手,骈死于槽相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乙】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曰:“何用此为?”将 欲更弃之。元对曰:“有生之数

10、,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自然之理。今为人所弃而死, 非其道也。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叔父感其言,遂许焉。明年,犬随叔父夜行。叔父 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犬亟奔至家,汪汪之声不已。张元怪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几死。 速延医治之,不日而愈。自此,叔父视犬如亲。(北史孝行传张元)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C )A.虽有千里之.能张元怪之,随犬出门B.安求其能千里也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C.千里马常有,而 伯乐不常有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D.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若见而不收养点拨:C项均为转折词。A结构助词,“的”,代词,指“汪汪之声不已"。B代词,指马,代词,指狗的生死。D通假字,通“现”;动词,看见。 2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与“犬随叔父夜行"中“夜”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A.寓逆旅,主人日 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B.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C.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D.吾妻之美我者,私 我也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难道真白没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