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2论语十3教学目标:1、了解孔子及论语的有关知识, 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积累文中的语句,能熟练 背诵课文。2、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道理,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3.培养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教学重点:了解孔子及论语的有关知识, 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积累文中的语句, 能熟练背诵课文。难点: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道理,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教法学法:诵读法、合作探究学习法;分类整理归纳法。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预习:1、先读注释,再读课文,不会读的字查字典。各读三遍,读懂文章大意,并给每个自 然段标上序号。2、积累文学常识。注:积累在笔记本上“文学常识”部分。第一W一、 导入同学们,“
2、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论语十二章。二、检查预习。(一)人物及作品简介1、结合注释及以前所学知识,说说你对论语和孔子的了解。2、师补充: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共20篇。东汉列为“七经”之一,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 “四书”。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I邑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 人。被后人尊为“至圣先师” o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o(二)检查朗读并正音。lun yueyun论语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v一xing wei吾日三年吾
3、身不人谋而不忠乎chuanyou传不习乎吾十有五而至于学yuweidan不逾矩可以为师矣一箪食 (三)师范读,生划分朗读节奏。wangdai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haohao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 gongyan乐之者曲肱而枕之必有我师焉 fudu逝者如斯夫博学而翁志 (四)师出示朗读节奏,生自己核对。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夏日:“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五)师带领学生反复诵读。三、朗读课文,疏通课文,积累词语。第一章子曰:
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Cin),不 亦君子乎?” (学而)重点字词解释:子:先生,指孔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 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2)而:连词,表顺接。时:名词做状语,时常。之:代所学知识 (3)说:通“悦”, 音yu6,愉快.(4)朋:是指志同道合的人。(古今异义词,今义为朋友)亦:副词,也。(5)人不知: 别人不了解自己。而:连词,表转折。去U,但是。(6)愠:生气,发怒。 (7)君子: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7)句型:不亦乎?译成:不也是吗?翻译:孔子说:“学习之后,时常地去复习,不也是愉快
6、的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 不也是高兴的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有道德修养的人吗? 段解.:学习方法,学习乐趣和为人态度。第二章:曾子曰:“吾(前)日三省(xIng)吾(同)身:为(w6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an)不习乎?” (学而)重点字词解释:(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shS)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前436年,春秋战国间鲁国南 武城(现在山东费县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部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 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2)三省(xlng):多次反省。三,泛指多次。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3)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4
7、)信:真诚、诚实(5)传:老师传授的知识翻译:曾参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 是守信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段解:强调治学的人必须重视品德修养。第三章: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重点字词解释:(1)十有五:指十五岁,“有”同“乂”,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 字。(2)惑:迷惑,疑惑。(3)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耳顺:能听进不同意见。从心所欲:随自己心意想怎样就怎样。(6)逾矩:逾,超过;矩,规矩。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时有
8、所成就,四十岁时掌握了知识而不致迷惑, 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听别人说话能明辨别真假,七十岁可能随心所欲,乂 不超过规矩。段解:孔子自述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第四章: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重点字词:(1)温:温习,复习。(2)故:旧的,原来的。此处指已学过的知识.(3)新:形容词 作名词,新的理解与体会。(4)而:连词,表示顺承关系,就。(5)知:领悟,获得。 (6)可:可以。 以:凭借。(8)为:成为,做。(9)矣:语气词,表肯定。翻译:孔子说:“复习学过的知识,从中获得新的见解与体会,凭借这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段解:学习方法,强调温故知新。第五章:子曰:“学而
9、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字词解释:而:连词,表示转折。则:连词,相当于“就”、“便”。罔(wang):通“惘”,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ddi):本意是危险,这里指有害。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只是思考而不读书,就会对思想有害。”段解: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强调学思结合。第六章子曰:“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 也! ”雍也重点字词解释:1、哉:感叹语气,多用于句子末尾。2、箪(ddn)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3、巷:颜回的 住处4、回:颜回,字子渊,他十四岁即拜孔子为师,此后终生师事之。在孔门诸弟子
10、中,孔子 对他称赞最多,不仅赞其“好学”,而且还以“仁人”相许。翻译: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一箪饭,一瓢水,住房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 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真高尚啊!”段解:孔子赞扬颜回坚持学习而贫贱不移的精神。第七章: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字词解释:(1)之:学问和事业(2)者:代词,的人(3)好(hdo)喜欢,爱好(4)乐(16)以为乐趣翻译: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不如喜欢学习的人,喜欢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段解: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以求学为乐。第八章: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
11、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字词解释:(1)饭:这里是吃饭的意思,名作动。(2)水:古代汉语中,“水”指冷水;“汤”指热水。(3)曲肱:(gOng)肱,胳膊,弯着胳膊。(4)于:介词,对,对于。翻译: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曲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段解:道德修养,不义之财不能取,提倡“安贫乐道”。第九章: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1)三人:多人(2)焉:于此,意思是“在其中”(3)善者:好的方面,优点,长处翻译: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
12、师的人,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 学习;对于他们的缺点和短处,(如果自己也有)就要改正。段解:学习态度,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克服自己的短处。第十章: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词语解释:(1)川:河,河流(2)逝者:指流逝的时光。逝,流逝(3)斯:代词,这,指河水(4)夫:语气词,“啊”(5)舍:舍弃。翻译: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流水一样流逝,日夜不停。”段解:教育弟子要珍惜时间。第十一章: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重点字词:三军:古制,12500人为一军匹夫:普通人,男子汉。翻译: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向却不可改变。”段
13、解:孔子说这话的目的是告诉学生,一个人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第十二章: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重点字词解释:1、子夏:孔子的学生中贡献最大者之一。姓卜,名子夏,才思敏捷,以文学著称,被孔子许为“文学”科的高才生。子夏为学时,因常有独到见解而得到孔子的赞许。2、笃(曲):忠实,坚守。3、切问而近思: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4、仁:仁德。翻译: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并且有坚定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啊。”段解:学习方法,“博学而笃志”。四、巩固练习(1) “孟夏之日,万物并秀”,在这美好时节,“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京举行。正如孔子所说“ , ,我们满怀热情欢迎世界 各国政要相聚中国,共商发展大计。(2)论语中,表明一个有修养之人的心境不应受别人影响的句子是:,(3)正如孔子所说,, 。”对已学知识 不断反刍以至融会贯通,并有所发现,才是获得真知灼见、超越他人的科学方法。(4)论语中强调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是:,o(5)孔子面对东流逝水,慨叹时光匆匆、往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8 网络新世界 (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
- 荆州学院《专项技能与实践1》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东华大学《线性系统理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烟台科技学院《信息技术学科课程与教学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燕山大学《环境评价与工业环境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安工商学院《翻译技术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长春健康职业学院《中国写意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海联职业技术学院《高等流体力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韶关学院《班主任工作方法与艺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地下水动力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2025年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辅导员岗位招聘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海南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
- 北京市西城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 2025年春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课件 第六单元 数量间的加减关系 第2课时 求比1个数多(少)几的数
- 2025年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北京市朝阳区2025下半年事业单位招聘149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肩袖损伤课件
- DB3207-T 1047-2023 羊肚菌-豆丹综合种养技术规程
- 钢筋安装施工技术交底
- 2025年下学期八年级物理备课组工作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