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衔接教育研究报告_第1页
中小学衔接教育研究报告_第2页
中小学衔接教育研究报告_第3页
中小学衔接教育研究报告_第4页
中小学衔接教育研究报告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衔接教育研究古城学校是由原古城中学和古城乡中心小学两所学校合并而成。两校合并之后原本一墙之隔,却鲜有交流的两个学校,打开了横亘在 中间的围墙,成为九年一贯制的古城学校。面对新的学期、新的情况,如何做好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六 七年级的衔接教育成为急需解决的燃眉之急。经过古城学校领导的慎 重研究,决定将六年级从小学部(原古城中心小学校园)调整至中学 部(原古城中学)校园。看似简单的一次调整,却开创了古城学校衔 接教育的新局面:一、调整之后,古城学校六年级学生的学习出现了以下变化:首先、学习环境发生了改变。原本六年级是和一至五年级在一 个校园,他们的作息时间,学习规律,行为习

2、惯,思想意识等等还停 滞于小学生的框架范围之内。调整之后打破了六年级学生这种思想认 识,与他们朝夕相处的不再是小学生, 而是尝试和七到九年级的同学 一起作息,身处更高学段的学习环境之中,对他们的身心成长起到了 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其次、学习习惯的改变。调整之后,六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逐渐 发生了改变。原本小学的作息时间改变,尝试使用中学的作息时间。 与七年级的同学一样参加大课间活动,参加校周会,参加卫生评比、创建最美古城学校校园的创建评比活动,参加班级板报的设计比赛等 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六年级学生积极投身中学部的各种各样 的活动的同时,他们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方法,对待学习和生活的

3、 观念,他们的各种行为举止也在发生着明显的变化-他们更加积极, 更加兴味盎然,学习也更加自觉和勤奋。第三、行为习惯的养成和改变。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和 中学生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异。进入初中阶段,学生进入了青春期,他 们会变得叛逆,张扬,思维变得更加开放。而小学阶段的孩子就没有 青春期少年的这种思维活跃和行为习惯的更好形成。 六年级的学生日 常生活行为和学习行为在和初中学生的朝夕相处之中的到耳濡目染 的熏陶和提高。他们更加讲究卫生,讲究文明礼仪,说文明话,走文 明路,争做文明学生,精神面貌发生巨大的变化。往日乱扔垃圾,脏 话连篇,迟到早退的现象一扫而光,在古城学校这所大熔炉中得到了 切实地锻

4、炼和提高。二、调整之后的六年级不仅学生面对新的环境和学习氛围,六、 七年级的教师也面对着新的教学环境以及教学理念、方式方法的冲 击。现在的六年级科任教师也随着六年级的调整, 他们也调整至七年 级办公室办公,以前六年级老师面对的是一至五年级的科任教师。 他 们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方法始终只是在小学阶段深入探究, 缺少有 效的延伸,他们没有,也不可能有更大的扩展。办公地点的调整,看似只是几张办公桌改变了位置,实质上对六年级和七年级教师来说, 却是仿佛打开了冰火两重天-长久以来中学和小学教师之间老死 不相往来的状况被彻底改变,中学老师和小学老师之间的簿篱被完全 打开。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它把农

5、村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衔 接带入了无缝链接的新时代。1、六年级教师和七年级教师身处童一间办公室,在备、教、改 阶段的交流更加的顺畅和自然。学生的教育由老师来完成,而老师的教育不可能是闭门造车。 作为身处六、七年级过渡阶段的学生,他们的学习在教师层面面临两 种截然不同的教育理念、教育教学方式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 评价机制等等。六、七年级教师的合并办公,正好可以弥补从六年级 到七年级过渡这一断崖式的鸿沟,在六、七年级教学理念,教学的手 段,方式方法,评价机制等各方面的无缝连接和有机融合架起沟通的 桥梁,通过集中研讨,集体备课,分科目教师之间的交流研讨,互换 课堂,等等方式将六、七年级之间的教学

6、理念、方式方法,教学手段 等拉近距离,打造六、七年级的教育教学的无缝链接,创设高效课堂, 使七年级学生尽快完成心理的角色转换,融入中学阶段的学习之中。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交流上,小学各科教师(特别是语、数、 英教师)要主动熟悉中学教材内容,把握中小学教材体系的内在联系,并在教学中注意比较性联系和有机渗透,为学生的初中学习作好铺 垫。通过双向听课及研讨,把握中小学教学方法的各自特点,并适当 渗透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去。为学生即将到来的中学学习奠定扎实的 基础。2:六年级教师和七年级教师身处童一间办公室,有利于打造六 七、年级班级、学生管理方面的无缝链接。作为小学阶段的教师,六年级老师对小学阶段的孩

7、子有更深的了 解,这种对学生思想、思维、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等方面的了解是初 中阶段的老师所欠缺的。与之相同小学阶段的老师,对中学阶段孩子 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也知之甚少。身处过渡期的七年级学生和即将身 处过渡期的六年级学生来说,如果能够尽早的了解和熟悉初中学生的 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无疑对他们尽快完成小学生到中学生的角色 转换是非常重要的。在七年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六年级老师可以为 七年级老师的管理和引导,提出贴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建议。助力七 年级学生尽快完成心理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更快的适应中学的学习和 生活。六、七年级教师的沟通交流,在对班级和学生的管理上发挥着不 可或缺的作用。对于刚刚跨

8、入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 他们的很多行为 习惯还处在小学到中学的改变过程之中,带着明显的小学生的特点。 在对这些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六年级老师的建议会对七年级老师管理 学生起到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作用。3、打造六、七年级学习评价的无缝链接。小学教师多是哄着、牵着、循循善诱地耐心地告诉学生该如何做,怎么做,以表扬的方式 居多且很少批评学生。但是到了中学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 学生不再 喜欢老师的唠叨,对老师的批评不能认可,甚至于耿耿于怀,产生逆 反心理。加之青春期一些生理上的变化是他们从未遇到过的; 环境上, 新的学校、老师、同学,也会有不适应感;情绪上,表现为从性格活 泼到突然沉默寡言。这是不利于学生的

9、健康成长的。有鉴于此,通过沟通交流,要促进小学教师在教学中注重鼓励性 评价,促使学生主动乐意地参与学习;同时在毕业班学生中适当引入 中学教师把握住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坚持正面诱导,多找学生的闪光 点,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的评价方式,为学生适应中学课堂的评 价机制做好铺垫,促进学生尽快适应,品尝到在中学课堂成功的喜悦。4、打造六、七年级学生树立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无缝 连接。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衔接教育顺利推进和完成的根本保证。学习习惯包括预习听课、笔记、作业、复习等内容。小学重在做好良好习 惯的初步养成;初中则要求学生将学习习惯内化,成为一种自觉的行 为,形成个性化的趋势。我们力求抓好学生

10、小学阶段的学习习惯的培 养,引导学生逐步形成稳定、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围绕学习目标, 吸取他人的学习方法,并结合自身特点,形成适合自己的最佳学习方 法。5、打造培养学生的优秀道德品质教育的无缝连接。优秀道德品质是伴随学生一生的财富,教育的本质是树人,也就 是培养学生健康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优秀的道德品质对学生的学习 有着重要的作用。这也要求我们在小学阶段必须加强道德品质教育。 加强思品教育,可以帮助教育学生树立奋斗目标, 养成刻苦学习和持 之以恒的习惯,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加强集体主义教育,可以培 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形成互帮互学的良好 学习氛围;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可以

11、让学生礼貌待人,遵守社会公德。 加强道德品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勇于面对失败和挫折, 要有健康的心理,养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进入七年级之后,六年级老师还可以在学生道德品质教育上, 继续发挥作用,例如:给七年级老师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帮助七 年级老师有针对性的对个别的学生进行教育。 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 教。促进七年级老师更快的熟悉了解学生, 促进他们有针对性的制定 教育目标。三、六年级毕业生升入中学之后,不能简单像以前一样的甩手不 管。毕竟七年级老师面对陌生的六年级的毕业生,如果没有六年级老 师的协助,的确需要一个漫长的了解、熟悉的过程。如果六年级的老 师能够利用自身的优质资源,对六年级的学生扶上马,然后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