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64篇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高中部分)_第1页
(最新)64篇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高中部分)_第2页
(最新)64篇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高中部分)_第3页
(最新)64篇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高中部分)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4篇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二、高中课标必背14篇(五十一)荀子?劝学(节选)1、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韩愈在师说中指出: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些与荀子劝学中的“ 青,取之于蓝,而 青于蓝”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可以超过前人的思想。2、荀子在劝学中,运用日常生活中凭借高处的条件招手,远人也能看见的事例,来论证道理的句子是: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3、劝学中的“故木受纯则直,金就砺则利”,通过“木”与“金”的变化进 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后,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4、道儒两家都曾用“行路”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千里之 行

2、,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陛步,无以至千里”。5、劝学中的“君子生非异也”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 有什么不同, 然而学识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善假于物也”,说明了善于利用客观条件可以弥补自 身不足的道理。6、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矣”的君子,就要“(君子)博学而日 参省乎己”。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7、劝学中,“其曲中规” 一句表明了木头最终做成车轮的弯度,而“棘使之然也” 一句说明做成轮子的木材即使晒干了也不能变直的原因。8、劝学中,“登高而招”一句说明了 “见者远”的真正原因,

3、而“顺风而呼” 一句说明了 “闻者彰”的真正原因。9、劝学中,“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一句通过“学与思”的关系来说明“学”的 重要性,“善假于物也” 一句通过君子与普通人的对比来说明君子善于借助“学”来弥 补不足。10、劝学中,作者认为“风雨兴”的原因是“ 积土成山”,“蚊龙生” 的原 因是“积水成渊”。(五十二)逍遥游(庄子)1、庄子在逍遥游中说宋荣子能做到明辨内外、荣辱之境,因此宋 荣子才会“举 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2、逍遥游中用一种植物和一种动物来比喻因为生命的短暂,总会错过一些美好的东西的语句是“朝菌不知晦朔,蟾站不知春秋”。3、庄子在逍遥游中引用齐谐中的话说:大鹏迁往南

4、海的时候,“水击三千里,拎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凭借着六月的大风才能离去。4、逍遥游中用“水”和“大舟”表现世间万物相互联系的名句是“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5、逍遥游中,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作用,引出“小大之辩”的句子是“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6、逍遥游中,“不知其几千里也” 一句形容了鹏之背的大小,“其翼若垂天 之云” 一句形容了鹏“怒而飞”时翅膀的形态。7、逍遥游中,“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一句解说了只能用芥草作船的原因,“风 之积也不厚” 一句解说了不能承载鹏鸟的巨大翅膀的原因。8、逍遥游中,“则风斯在下矣” 一句说明鹏鸟要飞到几万里的高 空,是因为 其在风的上面,“而

5、莫之天阙者” 一句说明鹏鸟背负青天往南飞没有阻碍。9、逍遥游中,用“适百里者”要“宿舂粮”,“适千里者”要“三月聚粮” 来说明蜩与学鸠的无知。10、逍遥游中,用“朝菌不知晦朔” 一句与“蟾帖不知春秋”对比,以及用“而 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一句与“众人”对比来说明小年与大年的区别。11、逍遥游中,“未数数然也”一句说明宋荣子在世间对功名利禄的态度,“犹有所待者也”说明列御寇虽不用步行但还是有所凭借的。(五十三)师说(韩愈)1、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2、荀子在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 说中“是 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

6、不必贤于弟子”观点一致。3、韩愈在师说中用对比手法解释了古代圣人和时下一般人有巨大差距的原因。 古之圣人才智超出一般人很远,”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才智低于圣人很多,”而 耻学于师”。4、师说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是“ 闻道有 先后,术业有专攻”。5、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的作 用是“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6、韩愈在师说中写了世人在对待从师学习的问题上对其子和对自身的不同态 度:对其子“择师而教之”,对自身“则耻师焉”。7、韩愈的师说中,“古之学者必有师” 一句说明求学的人历来都要有师承,“圣人无常师” 一句说明品德高尚的人会

7、从很多的人身上学习。8、韩愈的师说中,“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一句解说了年少的人也有可能比自 己早懂得道理,“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一句说明自己的“师道”不会考虑老师 的年长与年少。9、韩愈的师说中,“ 人非生而知之者” 一句解说了谁都有可能在学习中有疑 惑的原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一句解说了当前人们“无惑”难的根本原因。10.韩愈的师说中,“则群聚而笑之” 一句描写了士大夫们听到“老 师” “弟 子”的称呼后的神态,“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一句通过对比表现君子们见识不如巫医、 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五十四)阿房宫赋(杜牧)1、杜牧阿房宫赋中“覆压三百余里” 一句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出阿 房

8、宫的建筑 规模宏大,占地极广:“奈何取之尽锚铢,用之如泥沙”两句用夸张、对比的手法谴责 了秦统治者搜刮老百姓的财物一点都不放过,用起来却毫不吝惜的做法。2、阿房宫赋中杜牧总结了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后,借古讽今,画龙点睛地表明写作动机的句子是: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 后人也。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连用四句十分精练的语言叙述了秦王朝在人民反抗下迅 速灭亡的历史过程,其中“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两句写阿房宫被焚毁的史实。4、得民心者得天下,这道理千年不变,正如阿房宫赋中杜牧指出,国足以抵 御秦国而保全自己的途径是“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5、杜牧的阿房宫赋中,“廊腰缓回”一句描写阿房宫

9、走廊的样子,“钩心斗 角”描写阿房宫宫室结构参差错落的状态。6、杜牧的阿房宫赋中,“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一句用否定句表现阿房宫建筑 之多,“春光融融” 一句通过与“风雨凄凄”对比表现出阿房宫的宽广。7、杜牧的阿房宫赋中,“妃嫔媵婿” 一句点明“秦宫人”中有六国王侯宫妃的现实,“朝歌夜弦” 一句从日常娱乐生活的角度表现“秦宫”的热闹。8、杜牧的阿房宫赋中,“渭流涨腻”一句描写“秦宫人”倒入河中的脂粉水 之多,“烟斜雾横” 一句描写“秦宫人”焚烧香的状态。9、杜牧的阿房宫赋中,“剽掠其人” 一句通过动作描写表现秦人获得金银珠 宝的过程,“弃掷遮迤” 一句通过动作描写表现秦人对待金银珠宝的态度。10

10、、杜牧的阿房宫赋中,“多于南山之农夫” 一句和“多于在庾之粟望” 一 旬分别与阿房宫中的“负栋之柱”和“钉头磷磷”进行对比,从而表现秦宫的华丽。(五十五)赤壁赋(苏轼)1、苏轼在赤辟赋中形容洞箫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这是通过音乐引起 想象,运用比喻来描写听者的感受。2、苏轼在赤壁赋中写江上的清风、山间的明月能听到即为音乐,能看到即为 美景,因为“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所以可以认为它们是自然界无穷无尽的宝藏,可 以被人们共同享用。3、赤壁赋中,客人把自己和曹操进行了对比:曹操当时是“岫胪千 里,旌旗 蔽空",而你我只是“驾一叶之扁舟”;曹操当时是“醐酒临江,横槊赋诗",而

11、你我 只是“举匏樽以相属”。4、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个人在天地问生命的短暂和个体 的渺小的语句是:寄蜉蜿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5、苏轼的赤壁赋中,“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一句交代了作者与朋友 乘船游览的地方,“水波不兴”一句描写了江水的平静。6、苏轼的赤壁赋中,“举酒属客” 一句描写的是作者徼请客人同饮,“举匏 樽以相属” 一句描写的是作者与客人相互劝酒。7、苏轼的赤壁赋中,“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一句描写作者与客人坐在船上感 受到的天地之辽阔,“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一句写出了作者与客人像神仙一样飘逸。8、苏轼的赤壁赋中,“击空明兮溯流光” 一句描写作者与客人歌唱船桨划破

12、月光下的清波的情景,照应了上文苏轼与客人一起“ 扣舷而歌 之”的内容。9、苏轼的赤壁赋中,“倚歌而和之” 一句描写客人吹奏洞箫来应和,“泣孤 舟之釐妇” 一句通过箫声让孤舟上的釐妇感到悲伤来表现箫声的凄婉。10、苏轼的赤壁赋中,“虽一毫而莫取” 一句表现作者对人世间不 属于自己 的东西的取舍态度,“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一句表现作者对自然 界中清风明月的取舍 态度。(五十六)诗经卫风氓1、氓中“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两句是女主人公回忆当年恋爱时的情景,这 与成语“青梅竹马”的意境相仿。2、封建社会中许多女子任劳任怨,却无法避免悲剧的命运。氓中 的女主人公 用“女也不爽,士贰其行”来表达自己品行没有

13、差错而男子却变心的愤懑之情。3、氓中“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两句运用比兴手法,生动地写出了女主人公 随岁月流逝而容颜老去。4、氓中,“匪我愆期” 一句写女子向男子解说不是自己故意拖延婚期,“ 秋 以为期”写女子给男子定下的结婚的具体日期。5、氓中,“泣涕涟涟” 一句描写女子没有看到男子的悲伤情态,“载笑载言”一句描写女子看到男子后的喜悦之态。6、氓中,“三岁食贫”一句描写了女子嫁给男子后过着多年的贫困生活,“至于暴矣” 一句描写了男子达到结婚目的后的凶恶面目。(五十七)离骚(节选)(屈原)1、在离骚中,屈原以“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两句表明虽然身 处浊世,但自己光明洁白的本质不会有丝毫

14、减损,表现他洁身自好的品格。2、离骚多用比兴的手法,其中“制芟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两句就是 诗人以自己用荷装饰的衣着来比喻自己的美德。3、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至死不变自己的美好志向的句子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4、屈原的离骚中,“哀民生之多艰”一句表现了诗人对百姓生活艰难的同情, “虽九死其犹未悔” 一句使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为追求美好的理想而至死不渝 的决心。5、屈原的离骚中,“宁溢死以流亡兮” 一句表现诗人即使突然死去也不会谄 媚世俗的决心,“伏清白以死直兮” 一句表现诗人献身正道的决心。6、屈原的离骚中,“骞朝淬而夕替” 一句描写了诗人因进谏被贬的情景,“怨 灵

15、修之浩荡兮” 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君王荒唐、没有准则的不满之情。7、屈原的离骚中,“退将复修吾初服” 一句与“不忘初心”表达的情怀相似, “唯昭质其犹未亏” 一句点明诗人纯洁的品质没有亏损。8、屈原的离骚中,“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一句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诗人 因为德行美好而遭到小人的嫉妒,“佩缤纷其繁饰兮” 一句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诗 人砥砺意志的决心。9、屈原的离骚中,“苟余情其信芳” 一句表达诗人即使不被理解也要保持内 心高洁的决心,“芳菲菲其弥章” 一句用服饰充满香味来表现诗人追求高洁品格的决心。(五十八)蜀道难(李白)1、蜀道难中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

16、是: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2、古代有星宿分野之说,如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有“星分翼轸,地接衡庐”之 难;李白在蜀道难中也用了这种写法叙说由秦入蜀难行,这两句诗是“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3、李白在蜀道难结尾用“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两句表现他乡虽好,但 不如故土的思想。4、蜀道难中“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两句用对偶、夸 张的修辞手法以及“羲和驾六龙”的传说,衬托出蜀道的山高水急。5、李白的蜀道难中,“蚕丛及鱼凫” 一句交代了两个远古蜀王的名字,“不 与秦塞通人烟” 一句表现了中原与蜀国从古至今没有交往的现实。6、李白的蜀道难中,“可以横绝峨眉巅” 一句从中原

17、到蜀国只有 “鸟道”来 表现“蜀道难”,“猿猱欲度愁攀援”一句从敏捷的猴子也忧愁攀缘来表现“蜀道难”。7、李白的蜀道难中,“百步九折萦岩峦” 一句描写了青泥岭上山路盘旋的状 态,“扪参历井仰胁息” 一句以蜀道之上手可摘星、不敢呼吸来表现山高入天。8、李白的蜀道难中,“使人听此凋朱颜” 一句照应了上文的“但见悲鸟号古木”和“又闻子规啼夜月”,从听觉描写了 “蜀道难”。9、李白的蜀道难中,“连峰去天不盈尺” 一句用山与天的距离描写山峰之高, “砾崖转石万壑雷” 一句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瀑布声音之大。10、李白的蜀道难中,“剑阁峥蛛而崔嵬”表明蜀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的具体原因,“侧身西望长咨

18、嗟” 一句通过描写人们面朝蜀国眺望经常叹息来表现“蜀 表难”。(五十九)登高(杜甫)1、杜甫在登高开篇写登高见闻,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两 句描绘出一幅精美的图画,视觉、听觉融为一体,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2、杜甫的登高中,“渚清沙白鸟飞回” 一句描写了诗人登高看到较低地方的 景色,“百年多病独登台” 一句描与了诗人当时的处境并照应题目。3、杜甫的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 一句描写了落木窸窣之状,“万里悲秋常作客” 一句点明夔州距故乡十分遥远和诗人漂泊无定的生活状态。(六十)白居易琵琶行(并序):1、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琵琶女出场的情形,以“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 半

19、遮面”两句表现诗人急切的心情,绘出琵琶女羞怯的情态。2、在琵琶行中白居易用生动的比喻来写无形的音乐,其中“ 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两句描写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同显,令人眼花 缭乱,“耳”不暇接。3、杜鹃是我国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因其啼声甚哀,往往传达一种 凄凉之情或 思念之意。琵琶行中的“其 问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两句就表达了一种凄 凉之意。4、琵琶行中与李贺的李凭箜篌引里“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意境相似,都通过侧面描写表达演奏已经结束,而听者尚沉浸在音乐的境界里的诗句是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5、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同是天涯沦

20、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两句既是全诗 的主旨,更是作者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6、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枫叶荻花秋瑟瑟”一句从听觉角度描写了将阳江头 送客的季节特征,“别时茫茫江浸月” 一句从视觉的角度描写了送别的环境。7、白居易的琵琶行中,“转轴拨弦三两声” 一句描写了琵琵女调弦校音时的 动作,“低眉信手续续弹” 一句描写了琵琶女低头随手弹奏时的情形。8、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弦弦掩抑声声思” 一句描写了琵琶声都表达了琵琶 女内心的悲伤,“轻拢慢捻抹复挑” 一句描写琵琶女左手、右手弹琵琶的样子,表现了 她弹奏技艺的高超。9、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幽咽泉流冰下难” 一句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乐声的冷涩,

21、“别有幽愁暗恨生” 一句表现出了琵琶女潜藏在内心深处的愁怨。10、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名属教坊第一部” 一句说明了琵琶女的名字曾记录 在歌舞机关的最优秀的一队中,“妆成每被秋娘妒” 一句运用对比手法,写出了琵琶女 容貌的出众。(六H一)锦瑟(李商隐)1、李商隐的锦瑟中,“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两句用阴阳冷暖 的不同境界展现了高洁的感情、执着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与怅恨。2、李商隐的锦瑟中,“ 一弦一柱思华年” 一句用组成锦瑟的物件来表达诗人 对过去的回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一句表现了诗人此时回忆过往内心感到十分惆怅的 情感。3、李商隐的锦瑟中,“庄生晓梦迷蝴蝶” 一句使用典故抒发人生如梦、往事 如烟的感伤,“蓝田日暖玉生烟” 一句使用典故表扶美好的愿望可望而不可即的悲凉。(六十二)虞美人(李煜)1、崔护题都城南庄中“人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