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常用烹调方法对营养素的影响_第1页
第四章常用烹调方法对营养素的影响_第2页
第四章常用烹调方法对营养素的影响_第3页
第四章常用烹调方法对营养素的影响_第4页
第四章常用烹调方法对营养素的影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加工烹调方法对营养素的影响营养素损失的途径 食品中的营养素,可因加工生产方法不当而受到一定的损失使其原有的营养价值减低。 如维生素C、维生素B1,可因高温(碱性环境)而破坏,水溶性维生素和无机盐,也可因在加工生产过程中溶于水而损失. 就一般的加工生产方法来说,食物中维生素最易损失,各种无机盐次之,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在通常情况下损失较少。 (一)流失 流失是指食品失去某些成分,从而破坏了其完整性的过程。 在某些物理因素,如日光、盐渍、淘洗等作用下,使营养物质通过蒸发、渗出或溶解于水中而被抛弃,致使营养素发生丢失。 l、蒸发 蒸发主要是通过日晒或热空气的作用,使食品中的水分蒸发、脂肪外溢而干

2、枯。在此过程中,维生素C损失较大,食物的鲜味也受到一定的影响。2、渗出 渗出是指食物的完整性受到损伤,或人工加入食盐,改变了食物内部的渗透性,使其水分渗出,某些营养物质也随之外溢,从而使营养素如脂肪、维生素等不同程度的发生损失。3、溶解 溶解是指食物在初加工、调配烹制过程中,不恰当的切洗、搓洗,或因长时间炖煮等,使水溶性的蛋白质、无机质和维生素溶解于水中,这些物质可随淘洗水或汤汁抛弃,因而造成营养素的丢失。 (二)破坏 食物中营养素的破坏,是指因受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的作用,使营养物质分解、氧化腐败、霉变等,失去了食物原有的特性。 其破坏的原因主要是食物的保管不善或加工方法不当等,致使霉变、腐

3、烂、生芽等;蛋品的胚胎发育,烹调时的高温,加碱,煮沸时间过长以及菜肴烹制好后搁置时间过长等,都可使营养素受到破坏。 1、高温作用 食物在高温环境加工生产时,如油炸、油煎、熏烤或长时间炖煮等,食物受热面积大、时间较长,可以使某些营养素破坏。 例如油炸食物,维生素B1损失60,维生素B2损失40,尼克酸损失50,维生素C几乎损失100。 2、化学因素 化学因素主要为配合不当,如将含鞣酸、草酸多的与含蛋白质、钙类高的食物一起烹制或同食,则可形成鞣酸蛋白、草酸钙等不被人体吸收的物质,降低了食物的营养价值。含草酸草酸多的: 菠菜是100克里含有606毫克草酸,木耳菜含1150毫克,空心菜里有691毫克,

4、苋菜里含有1142毫克。另外,蕹菜、竹笋、洋葱、茭白也都含有草酸。 还有像茶、花生和坚果类、巧克力、草莓、麦麸等等)含鞣酸鞣酸多的: 水果中的石榴、葡萄、柿子 橘子 山楂、青果 君迁子 李子,野梨,干果中的山核桃,饮料中的茶叶,蔬菜中的芋子,芋杆等。 生产加工过程中,不恰当地使用食碱,可使食物中的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受到破坏。动物类脂肪,在光、热的作用下氧化酸败,失去其脂肪的食用价值,同时还能使脂溶性维生素受到破坏。2、化学因素3、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主要是指食物自身生物酶作用和微生物的污染。 如蛋类的胚胎发育、蔬菜的呼吸作用和发芽及食物的霉变、腐败变质等,都可造成食物食用价值的改变。各种加工方

5、法各种加工方法对营养素的影响对营养素的影响 煮是一种将原料放入多量的汤汁或清水中,先煮是一种将原料放入多量的汤汁或清水中,先用旺火煮开,再用温火煮烂的加工生产方法。用旺火煮开,再用温火煮烂的加工生产方法。 此时的汤汁或水具有传热的作用,同时还具有此时的汤汁或水具有传热的作用,同时还具有良好的溶解作用,所以汤液中存在有相当多的良好的溶解作用,所以汤液中存在有相当多的水溶性物质,如水溶性物质,如维生素维生素B1B1、维生素、维生素C C及无机质如及无机质如钙、磷等,糖类及蛋白质在加热过程中起部分钙、磷等,糖类及蛋白质在加热过程中起部分水解作用,而脂肪则无显著变化。水解作用,而脂肪则无显著变化。1、

6、煮、煮 蔬菜采用这种方法时,尽管很少或根本不损失胡萝卜素,但相当数量的维生素B1(约30)和维生素C(约60)受损失。 此外,煮沸时间的长短,煮沸前食物的处理方法对营养素的损失也有影响。 如延长时间时,维生素C急剧损失.对于大多数蔬菜来说,维生素C的损失随烹调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又如,食物的表面积愈大,它们溶解在水或汤汁中的水溶性营养素就愈多。2、蒸 蒸是一种将原料经过加工后,加调料上屉蒸熟的加工生产方法。 用蒸的方法加工生产,食物与水的接触比沸煮要少,所以可溶性物质的损失也就比较少,但是,由于需要较长的时间,故因加热而引起的维生素C的分解就会增加。 葱油蒸大黄鱼 3、炖、炖 炖是将原料在开水

7、内烫去血污后,放入容器内,加上调味品和水,盖上盖,先用旺火烧开,再移到温火上炖到酥烂的加工生产方法。 炖煮时所发生的变化与沸煮时产生的变化相似,不过速度较慢,它是一种慢速的加热生产方法,会有大量可溶性物质溶解于汤中。 然而,如果把炖熟的食物的汁液用作调味剂或汤,那么就会避免迁移到烹调水中的营养素的损失,而且这种汁液保留有从炖熟的食物中所失去的香味。 炖时使用的温度较低,食物中的蛋白质的变性温和,处于最好消化的状态。 同时由于不溶的、坚韧的胶原蛋白在与热水的长时间接触中转变成了可溶的胶质,使汤具有粘性,食物因此变得柔嫩 所以炖煮法特别适合于含结缔组织较多的肉类的烹调。4、焖、焖 焖是将原料经煎或

8、炸后,放入辅料、调料、添汤,用小火焖到一定时间勾芡的加工生产方法。 用该法时,先要将主料经煎或炸,故蛋白质、脂肪、维生素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失,而焖的时间长短,又可影响维生素,如维生素B1、维生素C的含量,但食物经焖煮后,消化率有所增加。5、烤、烤 烤是将原材料经过腌渍或加工成半熟制品后,放入以柴、炭、煤或煤气为燃料的烤炉或红外线烤炉,利用辐射热将原料烤熟的加工生产方法。 烤分明火烤和暗火烤两种。 明火烤即在火上直接烤原料,因火力分散,故烤制时间较长,从而使维生素A、B、C受到很大的损失,也可使脂肪受损失,另外,还会产生苯并芘致癌物质。 暗火烤又叫烘,炉内保持高温,使原料的四周均匀受热,容易烤透,

9、与明火烤相比它对营养素破坏影响小些。 6、卤 卤菜的原料大多采用肉类、禽类及其内脏和豆制品等。 把原料经过煮制后,放入卤汁内卤泡适当时间,使味道渗入原料内的加工生产方法。原料经煮或焯后,各种营养素,如B族维生素、维生素C和无机质等会溶到汤里。 原料再放入卤汁内,又使维生素、无机质部分溶于卤汁中,水溶性的蛋白质和部分脂肪也会进入卤汁中。 所以卤后的食品,营养素损失比较多.反过来讲,卤制时若很好地利用煮汤和卤汁,则会提高食物的营养价值。 卤鸡、卤鸭、卤猪肚、卤豆干、卤鸡蛋卤鸡、卤鸭、卤猪肚、卤豆干、卤鸡蛋 7、熘、熘 熘菜是把原料经过油炸(或蒸、煮)至断生后,再用油汁或汤汁烹调的一种方法。 焦熘的

10、主料应加工成厚片、段,再用调味料喂制,挂糊或拍上干淀粉、面粉,有七八成热油炸至硬挺和呈现金黄色,倒入漏斗中,控去油分。炸时应旺火多油。然后调制混汁。做汁时,锅中先放油,烧热后,葱姜炝锅,加调料,烧开倒入原料即可。糖醋咕噜肉 熘的方法 熘的方法有多种,从制作方法上分有焦熘、滑熘、熘的方法有多种,从制作方法上分有焦熘、滑熘、软溜等;根据调料上的区别,又有醋熘、糟熘。软溜等;根据调料上的区别,又有醋熘、糟熘。 焦熘:焦熘又称脆熘。焦熘是将经调腌渍过的主料焦熘:焦熘又称脆熘。焦熘是将经调腌渍过的主料挂上淀粉糊,炸至酥脆。再用较多的芡汁熘制。挂上淀粉糊,炸至酥脆。再用较多的芡汁熘制。 滑熘:滑熘系由滑炒

11、发展而来,是北方常用的一种滑熘:滑熘系由滑炒发展而来,是北方常用的一种烹调方法,它与滑炒不同之处是所用的芡汁较多。烹调方法,它与滑炒不同之处是所用的芡汁较多。 软熘:软熘是将主料经过滑油(有经蒸、煮、汆软熘:软熘是将主料经过滑油(有经蒸、煮、汆cuan等方法处理的),再加芡汁熘制的一种烹调方等方法处理的),再加芡汁熘制的一种烹调方法,软熘的主料有流体状的和固体状的。法,软熘的主料有流体状的和固体状的。 醋熘:醋熘的制作方法与软熘基本相同,仅调料醋熘:醋熘的制作方法与软熘基本相同,仅调料上有所差别,即醋的比例较大,成菜酸味突出。上有所差别,即醋的比例较大,成菜酸味突出。 糟熘:糟熘是在调料中加入

12、香糟汁的一种熘制方糟熘:糟熘是在调料中加入香糟汁的一种熘制方法,成菜有浓郁的香糟味。法,成菜有浓郁的香糟味。由于操作速度快,所以营养素的损失不大。如果食物原料由于操作速度快,所以营养素的损失不大。如果食物原料的外面裹一层糊,再经油炸或油滑时,因糊受热而成焦脆的外面裹一层糊,再经油炸或油滑时,因糊受热而成焦脆的外壳,从而使原料所含的汁液、鲜味成分不易外溢,这的外壳,从而使原料所含的汁液、鲜味成分不易外溢,这样不但可以保护营养素少受损失,而且还可以增加风味。样不但可以保护营养素少受损失,而且还可以增加风味。8、爆、爆 爆是将原料加工改刀,经过油炸、油滑或水焯后,另起油锅,用葱、蒜炝锅,放入主料,倒

13、入已调好的汁水,翻锅出勺的加工生产方法。 它是一种旺火高油温快速加热的烹调方法,所以营养素的损失不大,是一种较好的烹调方法。油爆海螺油爆海螺 生爆蟮片生爆蟮片 炸炸 是旺火、多油、无汁的烹调方法。是旺火、多油、无汁的烹调方法。 炸有清炸、干炸、软炸、酥炸、面包渣炸、纸包炸有清炸、干炸、软炸、酥炸、面包渣炸、纸包炸、脆炸、油淋炸等。炸、脆炸、油淋炸等。 清炸:清炸是原料本身不挂糊,不拍粉,只用调清炸:清炸是原料本身不挂糊,不拍粉,只用调料腌渍一下,再用旺火热油炸制。料腌渍一下,再用旺火热油炸制。 干炸:干炸就是炸干原料的水分(或炸去原料部干炸:干炸就是炸干原料的水分(或炸去原料部分水分),使原料

14、内外干香酥脆。干炸的原料也分水分),使原料内外干香酥脆。干炸的原料也是先经调料拌腌,再拍粘适量干淀粉(或玉米是先经调料拌腌,再拍粘适量干淀粉(或玉米粉),放入油锅炸之。粉),放入油锅炸之。9、炸、炸 软炸:软炸就是原料经过调料拌腌后,挂一层薄鸡蛋糊,软炸:软炸就是原料经过调料拌腌后,挂一层薄鸡蛋糊,再下油锅炸制。再下油锅炸制。 酥炸:酥炸有两种,一是主料挂专用的酥炸糊,炸后糊酥酥炸:酥炸有两种,一是主料挂专用的酥炸糊,炸后糊酥松,主料细嫩;二是主料先经蒸,卤至熟烂,再挂少量鸡松,主料细嫩;二是主料先经蒸,卤至熟烂,再挂少量鸡蛋糊用热油炸制,炸后糊酥主料烂。蛋糊用热油炸制,炸后糊酥主料烂。 面包

15、渣炸:面包渣炸的主料一般是加工成较厚(约面包渣炸:面包渣炸的主料一般是加工成较厚(约2分)分)的片状,先用调料拌腌,再粘匀面粉及鸡蛋液,最后再滚的片状,先用调料拌腌,再粘匀面粉及鸡蛋液,最后再滚粘一层面包渣炸制。粘一层面包渣炸制。 纸包炸:纸包炸是用江米纸或玻璃纸包裹经调料拌腌过的纸包炸:纸包炸是用江米纸或玻璃纸包裹经调料拌腌过的主料,再用油炸制。主料,再用油炸制。 油炸时油温较高,所以对一切营养素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失,蛋白质可因高温炸焦而严重变性,脂肪也因炸受破坏,使营养价值变低。 对于蔬菜来说,油炸要比沸煮损失的维生素多一些,炸熟的肉会损失一些B族维生素。 表-1说明了烘、烤、炸三种不同烹调

16、方法对B族维生素的影响。炸猪排炸猪排表1 烘、烤、炸对肉中B族维生素的保留值 原材料加工生产方法 B族维生素的保留值 维生素B1 维生素B2 尼克酸 猪肉 烘 4070 74100 6585 在烘架上烤 70 100 85 油炸 5060 77 7597 牛肉 烘 4164 83100 72 在烘架上烤 5977 7792 7392 油炸 89 98 92 u挂糊油炸是保护营养素、增加呈味的一种好方法。u挂糊就是炸前在原料表面裹上一层淀粉或用粉调制的糊,使原料不与热油直接接触,从而减小原料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损失。u它可使油不浸入原料内部,而原料所含的汁液、鲜味成分也不容易外溢。u故原料虽经油炸,

17、但外焦里嫩,别有风味。10、炒、炒 炒是最广泛使用的一种烹调方法。将勺内放少量油,用葱、姜炸锅,放入主料炒至半熟,再放入辅料和调料炒熟的加工生产方法。 炒菜时要急火快炒,即用高温短时间炒,这样可以大大减少维生素的损失; 注意不要过早放盐,否则,不仅影响菜的成熟时间,还会出现较多的菜汁,一些维生素、无机质也会同时溶出。 炒菜时可用淀粉勾芡,使汤汁浓稠,淀粉具有保护维生素C的作用。 西兰花炒素肠西兰花炒素肠 干炒:干炒又称干煸。就是炒干主料的水分,使主料干香酥脆。干炒和生炒的相似点是原料都是生的,不上浆,但干炒的时间要长些。 干炒法对营养素损失较大,除维生素外,蛋白质因受干热而变性,影响消化,降低

18、吸收率,如干炒黄豆等。炒的烹制法有生炒、熟炒、炒的烹制法有生炒、熟炒、生熟炒、滑炒、软炒、生熟炒、滑炒、软炒、水炒、爆炒、煸炒、抓炒、水炒、爆炒、煸炒、抓炒、干炒等干炒等10种。种。 11、熏、熏 熏是将原材料加调料经过熟或酱熟后,在熏锅内放上木屑或糖或茶叶以及其他食用香料,把煮好的主料放在熏锅格子上盖上盖,锅底加热,使香料燃烧,发生浓烟,吸附在被熏原料的表面上加工生产方法。 熏制好的食物防腐能力较强,食物表面有适度的焦皮,具有独特的风味. 但鱼、肉等经熏以后,会产生一些对人有害的物质,其中脂肪的不完全燃烧,淀粉受热的不完全分解,都可产生苯并芘。 另外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C损失较大。 所以,在熏

19、肉、鱼、肠时,不应用明火直接熏,可用管道通干热蒸汽熏。12、煎、煎 煎:是先把锅烧热,再以凉油涮锅,留少量底油,放入原料,先煎一面上色,再煎另一面。 煎时要不停地晃动锅,以使原料受热均匀,色泽一致。 煎是将主料挂糊或不挂糊,放在油勺内小火煎,两面呈金黄色后,再加上辅料和调料煎熟的加工生产方法。 煎用油少,可是油的热含量大,温度比煮、炖高,所以对维生素不利,若在原料外裹上一层糊,则能减少维生素的损失,其他营养素则均无严重损失。 煎的种类很多,有干煎、煎烹、煎蒸、煎焖、煎煎的种类很多,有干煎、煎烹、煎蒸、煎焖、煎烩、煎烧、糟煎、汤煎等。烩、煎烧、糟煎、汤煎等。 干煎:干煎的主料必须是加工成片状或泥

20、茸状,干煎:干煎的主料必须是加工成片状或泥茸状,煎前要经各种调料拌腌,再挂鸡蛋糊或拍粉拖蛋煎前要经各种调料拌腌,再挂鸡蛋糊或拍粉拖蛋液煎之,煎后即可食用。液煎之,煎后即可食用。 煎烹:煎烹是由煎和烹两种方法结合而成。一般煎烹:煎烹是由煎和烹两种方法结合而成。一般是原料先用旺火煎,再用适量的调料调料(汁)是原料先用旺火煎,再用适量的调料调料(汁)烹制。烹制。 煎蒸:煎蒸就是原料经煎后,再放入各种调料调煎蒸:煎蒸就是原料经煎后,再放入各种调料调好味放屉内蒸之。好味放屉内蒸之。 煎焖:煎焖就是原料经煎后在锅内放入调料和汤,煎焖:煎焖就是原料经煎后在锅内放入调料和汤,盖严锅盖,用小火焖主料至汁尽。盖严

21、锅盖,用小火焖主料至汁尽。 煎烧:煎烧又称南煎,是南方常用的一种烹调方煎烧:煎烧又称南煎,是南方常用的一种烹调方法。一般是用来制作丸子。煎烧的菜肴多是色泽法。一般是用来制作丸子。煎烧的菜肴多是色泽浅黄,质地松软。浅黄,质地松软。 糟煎:糟煎是在主料煎后放入香糟汁及少量的汤糟煎:糟煎是在主料煎后放入香糟汁及少量的汤烧制。糟煎菜肴色金黄,质地软嫩,味微甜,带烧制。糟煎菜肴色金黄,质地软嫩,味微甜,带浓郁的糟香气味。食之清淡利口。浓郁的糟香气味。食之清淡利口。 汤煎:汤煎就是原料经煎之后,冲入沸水再烧开。汤煎:汤煎就是原料经煎之后,冲入沸水再烧开。家庭烹调与营养素保护家庭烹调与营养素保护 (一)主食

22、 我国膳食中谷类占很重要的地位,人类每天总热量的60-70取自谷类食物,所以保存其中所含的营养素非常重要。 谷类包括稻米、面粉及玉米、小米、高梁等杂粮。 杂粮中除含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外,还含有无机质和大量的维生素,这些重要的维生素最容易溶解于水,其中维生素B1更易在碱性环境中被加热破坏。 1、米饭 米饭烹调以前,稻米要用水淘洗,这样使某些溶于水的营养素,如水溶性维生素、无机质、蛋白质等,因溶于水而流失。 此外,粮食表面有些不溶于水的营养物质,也会因搓洗或搅拌而随水流失掉。 在做米饭的淘米过程中,大米的营养素损失情况如表2。 对大米搓洗次数愈多,浸泡时间愈长,淘米水温愈高,各种营养素损失也愈多。

23、所以,对未被霉菌污染的粮食,应尽量减少淘米的次数,不要超过三次;淘米时不宜强力揉搓,水温也不宜过高,不要在流水中冲洗。 表2 淘米过程中大米的营养素损失 营养素 损失率 营养素 损失率 硫胺素 2960 脂肪 42.6 (胚) 核黄素+尼克酸 2325 糖类 2.0 蛋白质 16.7(表层) 无机质 70 (表层) 此外,米饭的制作方法不同,营养素损失的多少也不一样,如把米放在水中煮到半熟后将米捞出蒸熟、剩下的米汤大部分弃掉的捞饭,就是一种很不科学的烹调方法。 因为米汤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无机质、蛋白质和糖类。一般捞饭可损失维生素B1 67,维生素B2 50,尼克酸 76。 所以应该用焖或煮的

24、方法做米饭,若吃捞饭,米汤不应弃掉。熬粥时要盖上锅盖,开锅后改用小火,以免水溶性维生素和其他营养素随水蒸气挥发。营养成分捞米饭熬米饭脂肪含量g 0.52.5碳水化合物含量g 128.0136.0磷含量mg 215.0455.0铁含量mg 2.05.0维生素B1含量mg 0.10.2维生素B2含量mg 0.050.1尼克酸含量mg 1.52.5表表3 捞饭和蒸饭营养成分的比较捞饭和蒸饭营养成分的比较 (o.5kg) 2、面食 面食的种类很多,有面条、馒头、面包、烧饼等,不同的制作方法,其营养素的损失差别很大。 做面食时应注意两点: 发酵而加碱不要太多,碱多了会破坏维生素,同时影响外观和口味; 火

25、温不宜太高,炸油条、烤烧饼、烤点心等时,火温太高会破坏许多维生素。做各种面食营养素损失情况如表4。表-4 加工面食时营养素损失情况 面食类别面食类别营养素营养素损失率损失率煮面条煮面条维生素维生素B135蛋白质蛋白质35烙饼烙饼维生素维生素B120烤烧饼烤烧饼维生素维生素B130炸油条炸油条维生素维生素B1100维生素维生素B245尼克酸尼克酸45蒸馒头蒸馒头 几乎没有损失几乎没有损失蒸窝头蒸窝头 几乎没有损失几乎没有损失 从表中可以看出,做面食时,以蒸、烙为佳,制作油条由于加入碱、矾以及高温,维生素损失很大; 制作面条、水饺时,部分水溶性维生素、无机质等营养素会溶入汤汁中。 (二)副食1、对

26、蔬菜类原料的影响 蔬菜可供给人体丰富的无机质、维生素及纤维素,这些都是人体生长和调节体内生理机能所不可缺少的营养素,而烹调加工可使这些营养素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和破坏。 不合理的洗菜方法,能使大量维生素丢失。 蔬菜先切后洗,水溶性维生素和无机质可通过切口溶解到洗菜水里而损失; 菜切得越碎,冲洗的次数越多,用水浸泡的时间越长,则水溶性维生素和无机质损失也越多。 炒菜前先用开水将菜稍煮一下,捞出来挤去菜汁,然后再炒的烹调方法,可损失菜中大部分的维生素和无机质。 如白菜切后煮2min,捞出来挤去菜汁,菜中的维生素C可损失77; 另外炒菜时加水过多,又不吃汤汁时,溶解在菜汤里的维生素和无机质就会损失掉。

27、加热可使维生素分解而破坏。u加热的温度越高,时间越长,维生素损失就越多,特别是维生素C。u如果炒菜时加少量醋则对维生素B、维生素C都有保护作用。但加醋不宜过多。u炒菜要现炒现吃;炒菜用的盐及酱油,最好在菜起锅前加入,免得破坏营养素。u煮菜时最好等水开后再把菜下锅,然后盖上锅盖,防止溶解在水里的维生素B、维生素C和其他营养素随水蒸气蒸发。表表-5 蔬菜加工方法对维生素的影响蔬菜加工方法对维生素的影响名称名称处理及烹调方法处理及烹调方法 维生素损失率维生素损失率维生素维生素C胡萝卜素胡萝卜素绿豆芽绿豆芽 韭韭 菜菜 油油 菜菜 雪里蕻雪里蕻 菠菠 菜菜 大白菜大白菜 番番 茄茄 青青 椒椒 胡萝卜

28、胡萝卜 土土 豆豆水洗加调味品,油炒水洗加调味品,油炒913min 切成段,加调味品,油炒切成段,加调味品,油炒5min 切成段,加调味品,油炒切成段,加调味品,油炒5一一l0min 切成段,加调味品,油炒切成段,加调味品,油炒78min 切成段,加酱油,油炒切成段,加酱油,油炒9l0min 切成小段,加酱油,油炒切成小段,加酱油,油炒1218min 去皮,切块,加盐,油炒去皮,切块,加盐,油炒34min 切成丝,加盐,油炒切成丝,加盐,油炒15min 切成块,加盐,油炒切成块,加盐,油炒612min 去皮,切丝,加调味品,油炒去皮,切丝,加调味品,油炒68min 41 48 36 3l 16

29、 43 6 22 - 46 - 6 24 21 13 - - 10 2l -2、对动物性食品的影响u动物性食品烹调后,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素含量一般变化不大,而且容易消化吸收。u动物性食品可用多种烹调方法烹制,加热的温度和时间有很大的差别,所以一些营养素在不同的烹调方法中破坏的程度不一。u肉类食物如鸡、鸭、鱼、肉类等,都含有维生素B2和铁,易溶于水,所以烹调时应先洗后切,且最好连汤一起食用。u为了减少肉类或其他动物性食物中营养素的损失,最好用急火快炒的烹调方法。u炒肉丝和炒猪肝时,维生素B1和B2损失较少;煮鸡蛋和炒鸡蛋,维生素损失得更少。u在烹调时加入适量淀粉,如挂糊上浆、勾芡浇汁,除使汤汁稠

30、浓外,既可保护各种营养素不受损失,又能使色、香、味、形俱佳,促进食欲,增加营养价值。 介绍几种烹饪方法 煨是用微火慢慢地将原料煮熟。煨制的主料要先煨是用微火慢慢地将原料煮熟。煨制的主料要先经出水处理,再加入汤和调料,盖上锅盖,用微经出水处理,再加入汤和调料,盖上锅盖,用微火煨之。火煨之。 煨菜原料多是质地老、纤维质粗的牛肉、羊肉、煨菜原料多是质地老、纤维质粗的牛肉、羊肉、野鸭、鹅之类。煨制的菜品熟烂,味醇厚,汤汁野鸭、鹅之类。煨制的菜品熟烂,味醇厚,汤汁甚美。甚美。 红杞煨猪肘红杞煨猪肘 焗:凡焖制的菜肴原料均先经调料拌腌,焗:凡焖制的菜肴原料均先经调料拌腌,再过油,然后放适量的调料和汤,用较

31、大再过油,然后放适量的调料和汤,用较大的火加锅盖将原料焗熟。的火加锅盖将原料焗熟。 焗菜因采用的调料不同,有蚝油焗、陈皮焗菜因采用的调料不同,有蚝油焗、陈皮焗、香葱油焗、西汁焗等。焗、香葱油焗、西汁焗等。 咸蛋黄焗南瓜咸蛋黄焗南瓜 盐焗就是把经调料腌渍的原料用刷过盐焗就是把经调料腌渍的原料用刷过油的纸包裹起来,然后埋入炒热的大油的纸包裹起来,然后埋入炒热的大盐粒中,用盐的余热把原料焗熟。盐粒中,用盐的余热把原料焗熟。 盐焗鸡盐焗鸡 扒是将经过其它方法烹制成熟的原料(整只的鸡、扒是将经过其它方法烹制成熟的原料(整只的鸡、鸭、整棵的菜心及大片的肉)切成形(或整只的)鸭、整棵的菜心及大片的肉)切成形

32、(或整只的)后,放在锅内,加入适量的汤汁,兑好味,晃锅后,放在锅内,加入适量的汤汁,兑好味,晃锅勾芡,然后大翻锅(使菜肴整齐的一面朝上),勾芡,然后大翻锅(使菜肴整齐的一面朝上),出锅即为扒。出锅即为扒。 扒有红扒、白扒、奶油扒、蚝油扒、五香扒等。扒有红扒、白扒、奶油扒、蚝油扒、五香扒等。其扒制方法一样,仅调料上有所区别。其扒制方法一样,仅调料上有所区别。 红扒多用酱油和糖色来调色。红扒多用酱油和糖色来调色。 扒菜注重外形的整齐美观。扒菜注重外形的整齐美观。 扒肘子扒肘子 红扒仔鸡红扒仔鸡 将食物沾上鸡蛋面糊,下油锅将食物沾上鸡蛋面糊,下油锅, 先用少量油及温先用少量油及温水煎至两面金黄水煎至两面金黄,炸好后,捞出、倾油,再入锅加炸好后,捞出、倾油,再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