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名词解释1、植物病害:植物在自然界中受到有害生物或不良的环境条件的影响,使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受阻,在代谢上发生了改变,造成了损伤或损害。2、非侵染性病害:由于生长环境条件不适合,物理或化学因素造成的,是非侵染性的,这种不能传染的病害叫非侵染性病害。也叫生理性病。3、侵染性病害:由于病原物对植物侵染造成的,因为可传染,又叫传染性病害。4、症状:是植物发病后外部显示的表现型。每一种病害都有它特有的症状表现,是我们描述、命名、诊断和识别病害的主要依据。植物发病后出现的反常现象,包括病症和病状。5、病状:是指植物本身的各种异常变化。6、病症:指病原物在植物体上表现出来的特征性结构。7、典型症状:一种
2、病害在不同阶段或不同抗病性的品种上或者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出现不同的症状,其中一种常见症状成为该病害的典型症状。8、综合症:有的病害在一种植物上可以同时或先后表现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类型的症状,这种情况称谓综合症。例如:稻瘟病在芽苗期发生引起烂芽,在株期侵染叶片则表现枯斑,侵染穗部导致穗茎枯死引起白穗。9、并发症:当两种或多种病害同事在一株植物上混发时,可以出现多种不同的类型的症状,这种现象称为并发症。有时会发生彼此干扰的拮抗现象,也可能出现加重症状的协生作用。10、隐症现象:病害症状出现后,由于环境的改变,或者使用农药治疗后,原有症状逐渐减退直至消失。隐症的植物体内仍有病原物存在,是个带菌植物,
3、一旦环境恢复或农药作用消失,隐症的植物还会重新显症。11、有性生殖:真菌性细胞(配子)或性器官(配子囊)结合,经过质配、核配和减数分裂,形成有性孢子的过程。产生的孢子称为有性孢子。一般在生活史中只进行一次。多在生长后期。12、准性生殖:异核体菌丝细胞中两个遗传物质不同的细胞核可以结合形成杂合二倍体的细胞核,杂合二倍体细胞核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可以发生染色体交换,通过非整倍体分裂不断丢失染色体实现单倍体化,最终形成遗传物质重组的单倍体过程。13、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的专性寄生物,无细胞结构,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也称为分子寄生。14、病毒的多分体现象:多分体现象为植物病毒所特有,并仅存在于+ssR
4、NA(其单链可以直接翻译蛋白,起mRNA作用)病毒中。多分体病毒的遗传信息存在于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核酸链上,包被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粒体中。单独一个粒体不能完成侵染,必须是一组粒体同时存在才能全部表达遗传特性。15、外寄生:虫体大部分留在植物体外,仅以头部穿刺到寄主的细胞和组织内吸食,类似蚜虫的吸食方式。16、体内寄生:整个虫体侵入根组织内,或至少在其生活史中有 整个虫体钻入根内取食。17、半内寄生:仅虫体前部钻入根内取食。18、全寄生:指从寄主植物上获取自身生活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的寄生方式称为全寄生。如:菟丝子、列当、无根藤等。19、半寄生:寄生物对寄主的寄生关系主要是水分的依赖关系,这种寄生方
5、式称为半寄生。俗称:“水寄生”。20、寄生性:是指病原物在寄主植物活体内取得营养物质而生存的能力。21、致病性:是指病原物所具有的破坏寄主和引起病变的能力。22、病害循环:病害从前一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包括病原物的越冬/越夏、传播、初侵染和在侵染。23、植物检疫:又称“法规防治“,其目的是利用立法和行政措施防止或延缓有害生物的人为传播。植物检疫的基本属性是其强制性和预防性。24、无隔菌丝:菌丝内无横隔膜,整个菌丝体为一个无隔多核的细胞。低等真菌的菌丝。25、有隔菌丝:菌丝内有横隔膜,将菌丝隔成多个长圆筒型的小细胞。高等真菌的菌丝。二、填空1、植物病害的类型: (1)
6、根据致病因素的性质分: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 (2)根据病原生物的种类分:真菌病害、细菌病害、病毒病害、线虫病害以及寄生性种子植物引致的病害等。(3)根据病原物的传播途径分:气传病害、土传病害、种传病害以及虫传病害等。(4)根据表现的症状类型分:花叶病、斑点病、溃疡病、腐烂病、枯萎病、疫病、癌肿病等。(5)根据植物的发病部位分:根部病害、叶部病害、茎秆病害、花器病害和果实病害等。(6)根据病害流行特点分:单年流行病、积年流行病。(7)根据病原物生活史分:单循环病害、多循环病害。2、病害发生的基本因素:人类、环境、寄主、病原物。3、无性孢子的类型:游动孢子、胞囊孢子、分生孢子、厚垣孢子。4、
7、有性孢子的类型:休眠孢子、卵孢子、同型孢子囊: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5、无性繁殖的类型:断裂、裂殖、芽殖、原生质割裂。6、真菌的繁殖形式:无性繁殖、有性生殖、准性生殖。7、菌丝的变态结构:附着胞、吸器、假根、菌环和菌网。8、营养体的类型:菌丝体、原生质团、单细胞。9、病症的类型:霉状物、粉状物、小黑点、菌核、菌脓。10、病状的类型: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11、根据Ainsworth的分类系统,真菌界包括粘菌门和真菌门,而真菌门包括5个人亚门:鞭毛菌亚门 接合菌亚门 子囊菌亚门 担子菌亚门 半知菌亚门12、鞭毛菌亚门真菌,根据游动孢子鞭毛的类型、鞭毛的数目、鞭毛着生的位置,分为4纲
8、:根肿菌纲、壶菌纲、丝壶菌纲、卵菌纲。13、霜霉目重要属:腐霉属、疫霉属、单轴霉属、霜霉属、假霜霉属、盘梗霉属、白锈菌属。14、以不同寄主和孢子的形态划分锈霉目重要属:疣双胞锈菌属、胶锈菌属、多胞锈菌属、层锈属。15、根据附属丝的形态,闭囊壳内子囊的数目划分白粉菌目的属可分为:单丝壳属、叉丝单囊壳属、叉丝壳属、球针壳属、钩丝壳属、白粉菌属。16、细菌的形态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17、植物病原原核生物主要分为3个门:薄壁菌门、厚壁菌门、软壁菌门。18、薄壁菌门:土壤杆菌属、韧皮部杆菌属、假单胞杆菌属、黄单胞杆菌属、欧文氏菌属。19、植物病毒的核酸类型:正单链RNA(+ssRNA)、负单链RNA(
9、-ssRNA)、双链RNA(dsRNA)、单链DNA(ssDNA)、双链DNA(dsDNA).20、按照介体与植物病毒之间的生物学关系,可分为非持久性病毒、半持久性病毒、持久性病毒。21、土壤中的介体:真菌、线虫。22、植物线虫的食道类型:垫忍型食道 滑忍型食道 矛型食道23、植物病毒的理化特性:钝化温度、稀释限点、体外存活期。24、安寄生物对寄主的依赖程度或获取寄主营养成分的不同可分为:全寄生、半寄生。25、按寄生部位不同可分为:根寄生与茎(叶)寄生。26、在诸多流行因素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感病寄主大面积集中栽培、强致病性的病原物的大量存在、长时间有利的环境条件。27、准性生殖过程:(
10、1)形成异核体细胞突变菌丝融合 (2)形成杂合二倍体 (3)有丝分裂交换 (4)单倍体化三、简答1、准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的区别? 答: 有性生殖是通过减数分裂进行遗传物质重组和产生单倍体,而准性生殖是通过二倍体细胞核的有丝分裂交换进行遗传物质的重新组合,并通过非整倍体分裂不断丢失染色体来实现单倍体化。一些未发现有性生殖的半知菌可以进行准性生殖,某些真菌既可以进行有性生殖也可进行准性生殖。2、半知菌的载孢体类型: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梗束、分生孢子盘、分生孢子器等。3、细菌对革兰氏染色的反应大多是阴性(红色G-),少数是阳性(蓝色G+),这与细菌细胞壁的结构和成分有关(先用结晶紫和碘液处理细胞壁,再
11、用酒精或丙酮脱色)。 对抗菌素的反应,青霉素对G+细菌作用较大,但对G-细菌作用较小;而链霉菌对G+和G-细菌都有杀灭作用。4、软壁菌门:菌体无细胞壁,只有一层原生质膜包围在菌体的四周。与植物病害有关系的统称为植物菌原体,包括螺原体属和植原体属。能穿透细菌过滤器,对青霉素不敏感,对四环素敏感。5、病毒区别于其他生物的主要特征? 答:形体微小,缺乏细胞结构 基因组中只含一种核酸(DNA 或RNA) 依靠自身的核酸进行复制 缺乏完整的酶和能量系统 严格寄生性的细胞内专性寄生物6、植物病毒的形态? 答:(1)病毒粒体:病毒的基本存在形式(形态) (2)病毒粒体的形态微小,只有在放大数万倍的电镜下才能
12、观察到,其度量单位为纳米。 (3)植物病毒粒体形态主要有:杆状、球状、线状、双联体壮、丝线状、柔软不定型等。 7、病毒的分类依据? 答: 病毒的核酸类型(DNA/RNA) 核酸链数(单/双) 病毒粒体是否存在脂蛋白膜 病毒形态(球状/杆状/线状)8、植物病原线虫的寄生性? 答:(1)植物病原线虫都是活体寄生物,少数寄生在高等植物上的线虫也能寄生真菌,可以在真菌上培养。但到目前为止,植物病原线虫尚不能再人工培养基上很好生长和发育。 (2)线虫寄生方式有外寄生、半内寄生和内寄生。 (3)线虫可以寄生植物的各个部位。由于多数线虫存活在土壤中,因此,植物的根和地下茎、鳞茎和块茎等最容易受侵染。植物地上
13、的茎、叶、芽、花、穗等部位,都可以被各种不同种类的线虫寄生。 (4)植物病原线虫具有一定的寄生专化性,它们都有一定的寄主范围。9、植物病原线虫的致病性? 答:(1)植物寄生线虫通过头部的化感器(侧器),接受植物根分泌的刺激,并且朝着根的方向运动。线虫一旦与寄主组织接触,即以唇部吸附于组织表面,以口针穿刺植物组织并侵入。 (2)大多数线虫侵染植物的地下部根、块根、块茎、鳞茎、球茎。有些线虫与寄主接触后则从根部或其他地下部器官和组织向上转移,侵染植物地上部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3)线虫容易从伤口侵入植物组织内,但是,更重要的是从植物的表面自然孔口(气孔和皮孔)侵入和在根尖的幼嫩部分直接穿刺侵
14、入。 (4)线虫的穿刺吸食和在组织内造成的创伤,对植物有一定的影响,但线虫对植物破坏作用最大的是食道腺的分泌物。 (5)受害症状:植物地上部的症状有顶芽和花芽的坏死,茎叶的卷曲或组织的坏死,形成叶瘦或种瘿等。根部受害的症状,有的生长点被破坏而停止生长或卷曲,根上形成肿瘤或过度分枝,根部组织的坏死和腐烂等。根部受害后,地上部的生长受到影响,表现为植株矮小,色泽失常和早衰等症状,严重时整株枯死。 (6)线虫致病机制: 机械损伤主要是在取食时对寄主造成机械损伤。 营养掠夺和营养缺乏由于线虫取食夺取寄主的营养,或者由于线虫对根的破坏阻碍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化学致病线虫的食道腺能分泌各种酶或其他生物
15、化学物质,影响寄主植物细胞和组织的生长代谢。 复合侵染线虫侵染造成的伤口引起真菌、细菌等微生物的次生侵染,或者作为真菌、细菌和病毒的介体导致复合侵染。10、植物病原物的致病机制? 答:病原生物对寄主的影响,除了夺取寄主的营养物质和水分外,还对植物施加机械压力以及产生对寄主的正常生理活动有害的代谢产物,如酶、毒素和生长调节物质等,诱发一系列病变,产生病害特有的症状。除病毒外,其它病原物都能产生酶、毒素和生长调节物质。11、植物抗病性的概念和类别? 答:(1)植物的抗病性- 是指植物避免,终止或阻滞病原物侵入与扩展,减轻发病和损失程度的一类特性。 主效基因抗病性:由单个或少数几个主效基因控制,按孟
16、德尔法则遗传,抗病性表现为质量性状。 微效基因抗病性:由多数微效基因控制,抗病性表现为数量性状。 (2)按照小种专化性区分 小种专化抗病性-寄主的抗病性可以仅仅针对病原物群体中的少数几个特定小种,具有该种抗病性的寄主品种与病原物小种间有特异性的相互作用。 非小种专化抗病性-具有该种抗病性的寄主品种与病原物小种间没有明显特异性相互作用,是由微效基因控制的,针对病原物整个群体的一类抗病性。 (3)根据表达的病程阶段不同区分:抗接触 抗侵入 抗扩展 抗损害 抗再侵染 (4)按照寄主植物的抗病机制划分: 被动抗病性-植物与病原物接触前即已具有的性状所决定的抗病性。 主动抗病性-受病原物侵染所诱导的寄主
17、保卫反应。12、植物的抗病机制? 答:植物在于病原物长期的共同演化过程中,针对病原物的多种致病手段,发展了复杂的抗病机制。植物的抗病机制是多元素的,有先天具有的被动抗病性因素,也有病原物侵染引发的主动抗病性因素。 按照抗病因素的性质可划分为:形态的、机能的和组织结构的抗病因素,即物理抗病因素,以及生理的和生物化学的因素,即化学抗病性因素。(1)被动抗病性因素 植物固有的形态结构特征,他们主要以其机械坚韧性和对病原物酶作用的稳定性而抵抗病原物的侵入和扩展。 植物普遍具有化学的被动抗病性因素,抗病植物可能含有天然抗菌物质或抑制病原菌某些酶的物质,也可能缺乏病原物寄生和致病所必需的重要成分。(2)物
18、理的主动抗病性因素病原物侵染引起的植物代谢变化,导致亚细胞、细胞或组织水平的形态和结构改变,产生了物理的主动抗病性因素。物理抗病因素可能将病原物的侵染局限在细胞壁、单个细胞或局部组织中。病原菌侵染和伤害导致植物细胞壁木质化、木栓化、酚类物质和钙离子沉积等多种保卫反应。(3)化学的主动抗病性因素 化学的主动抗病性因素主要有过敏性坏死反应、植物保卫素形成和植物对毒素的降解作用等,研究这些因素不论在植物病理学理论上或抗病育种的时间中都有重要意义。13、侵染过程 (1)病原物侵染过程:就是病原物与寄主植物可侵染部位接触,并侵入寄主植物,在植物内繁殖和扩展,然后发生致病作用,显示病害症状的过程。也是植物
19、个体遭受病原物侵染后的发病过程。(2)侵染过程一般分为四个时期:接触期、侵入期、潜育期、发病期。14、病原物的侵入途径? 直接侵入:病原物直接穿透寄主的角质层和细胞壁侵入。除线虫和寄生性种子植物外,有些真菌也可直接侵入。 自然孔口侵入:自然孔口包括气孔、水孔、皮孔、柱头、蜜腺等。许多真菌和细菌都是从自然孔口侵入的。 伤口侵入:植物表面的各种各样损伤的伤口,都可能是病原物的侵入途径。病毒只能从微伤口侵入。15、发病期? (1)植物受到侵染后,经过一定的潜育期即表现症状而发病。 (2)发病期是病原物扩大危害、许多病原物大量产生繁殖体的时期。 (3)大多数的真菌是在发病后期或在死亡的组织上产生孢子,
20、有性孢子的产生更迟一些,有时要经过休眠期才产生或成熟。 (4)孢子的形成与温度和湿度关系密切。 (5)新产生的孢子往往成为病害再侵染的来源。16、病害循环示意图: 侵染繁殖体 越冬/越夏 接种体 侵染 活动期 休止期17、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 (1)病原物越冬和越夏的存活方式? 腐生:在病株残体和土壤以腐生方式生活。 休眠:以休眠体在植株内外存活。 寄生:有的病原菌可以菌丝在受侵染的病株内越冬或越夏,专性寄生的真菌不能营腐生活,因此这类病原物大都在寄主体内越冬越夏,或以休眠的卵孢子在土壤或病残体越冬或越夏。 (2)病原物越冬和越夏的场所? 田间病株 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 土壤 病株残体 粪
21、肥 介体昆虫18、初次侵染 (1)越冬或越夏的病原物,在植物的新一代植株开始生长以后引起最初的侵染称为初次侵染。 (2)初次侵染的作用是引起植物生长季最初的侵染。 (3)全株性感染的病害,除少数例外,只有初次侵染而没有再次侵染。 (4)只有初次侵染的病害,只要防止初次侵染,这些病害几乎就能得到完全控制。19、再次侵染 (1)受到初次侵染的植物发病后,有的可以产生孢子和其他繁殖体,传播后引起的侵染称为再侵染。 (2)病害在生长季节中蔓延,必须通过不断地再次侵染,许多植物病害在一个生长季节中可能发生若干次再侵染。 (3)潜育期短的再次侵染可重复发生,造成病害流行。20、柯赫氏法则: 柯赫氏法则又称
22、柯赫氏假设,通常是用来确定侵染性病害病原物的操作程序。如果发现一种不熟悉的或新的病害时,就应用柯赫氏法则的四步来完成诊断与鉴定。 柯赫氏法则具体内容: 在病植物上常伴随同一种病原生物存在。 该微生物可在离体的或人工培养基上分离纯化而得到纯培养。将此纯培养接种到相同品种的健株上,表现出相同的病害症状。 从接种发病的植物上再分离到其纯培养,性状与原来微生物记录相同。 所有侵染性病害的诊断与病原物的鉴定都必须按照柯赫氏法则来验证。柯赫氏法则同样也适用来对非侵染性病害的诊断。只是以某种怀疑因素来代替病原物的作用,例如当判断是缺乏某种元素引起病害时,可以补施某种元素来缓解或消除其症状,即可确定是某元素的
23、作用。21、侵染性病害 病害有一个发生发展或传染的过程,在特定的品种或环境条件下,病害轻重不一,在病株的表面或内部可以发现其病原体存在(病征),它们的病状也有一定的特征。22、非侵染性病害 从病植物上看不到任何病征,也分离不到病原物。往往大面积同时发生同一症状的病害,没有逐步传染扩散的现象等,大体上可考虑是非侵染性病害。除了植物遗传性疾病之外,主要是不良的环境因素所致。不良的环境因素种类繁多,但大体上可从发病范围、病害特点和病史几方面来分析。23、非侵染性病害诊断要点? 病害突然大面积同时发生,发病时间短,只有几天,大多是由于大气污染、三废污染或气候因素如冻害、干热风、日灼所致。 病害只限于某
24、一品种发生,多为生长不宜或有系统性的症状致的表现,多为遗传性障碍所致。 有明显的枯斑、灼伤,且多集中在某一部位的叶或芽上,无既往病史,大多是由于使用农药或化肥不当所致。 明显的缺素症状,多见于老叶或顶部新叶。 非侵染性病害约占植物病害总数的1/3,掌握对生理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的诊断技术,只有分清病因以后,才能准确的提出防治对策,提高防治效果。24、植物病害的防治措施 植物病害的防治就是通过人为干预,改变植物、病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减少病原物数量,削弱其致病性,保持与提高植物的抗病性,优化生态环境,已达到控制病害的目的,从而减少植物因病害流行而蒙受的损害防治病害按照作用原理,通常分为回避、杜绝
25、、铲除、保护、抵抗和治疗。每个防治途径又发展出许多防治方法和防治技术,分属于植物检疫、农业防治、抗病性利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不同领域。25、植物检疫的任务? 答:禁止危险性病虫等有害生物随种子、苗木、无性繁殖材料及有害生物的载体(包装物、运输工具、植物产品)等由国外传入或由国内传出。将国内局部地区已发生的危险性有害生物封锁在一定范围内,不让其传到没有发生的地区;一旦某种危险性有害生物被传入新区,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就地彻底铲除。26、确定检疫性植物病原生物的条件? 答:国内尚未发现或虽有发现,但分布不广,一旦传入可造成国民经济重大损失 靠人为传播,即人们在从事商业贸易或各种交往过
26、程中,病原物随植物(种子)即其产品多种途径传带。 病原物繁殖快,适应性和抗逆性强,传入后难以根除。27、抗病品种的合理利用? 合理使用抗病品种的主要目的是充分发挥其抗病性的遗传潜能,防止品种退化,推迟抗病性丧失现象的发生,延长抗病品种的使用年限。为了克服或延缓品种抗病性的丧失,延长使用年限的方法是: (1)在育种时尽量应用多种类型的抗病性和使用抗病基因不同的优良抗源,改变抗病性遗传基础贫乏而单一的局面。 (2)搞好抗病品种的合理布局,在病害的不同流行区采用具有不同抗病基因的品种,在同一个流行区也要搭配使用多个抗病品种。 (3)有计划的轮换使用具有不同抗病基因的抗病品种,选育和应用具有多个不同主
27、效基因的聚合品种或多系品种等。四、论述(一)农业防治农业防治又称环境管理或栽培防治,其目的是在全面分析寄主植物上、病原物和环境因素三者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运用各种农业调控措施,压低病原物数量,提高植物抗病性,创造有利于植物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 农业防治措施大都是农田管理的基本措施,可与常规栽培管理结合进行,不需要特殊设施。但是,农业防治方法往往有地域局限性,单独使用时收效较慢,效果较低。1、使用无病繁殖材料 生产和使用无病种子、苗木、种薯以及其他繁殖材料,可以有效的防止病害传播和压低初浸染接种体数量。种子生产基地需设在无病或轻病地区、并采取严格的防病和检验措施。热力治疗和茎尖培养
28、已用于生产无病毒种薯和果树无病毒苗木。2、建立合理的种植制度 合理的种植制度有多方面的防病作用,它既可能调节农田生态环境,改善土壤肥力和物理性质,从而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和有益微生物繁衍,有可能减少病原物存活,中断病害循环。各地作物种类和自然条件不同,种植形式和耕作方式也非常复杂,诸如轮作、间作、套种、土地休闲和少耕免耕等具体措施对病害的影响也不一致。各地必须根据当地具体条件,兼顾丰产和防病的需要,建立合理的种植制度。3、保持田园卫生 田园卫生措施包括清除收获后遗留田间的病株残体,生长期拔除病株与铲除发病中心,施用净肥以及清洗消毒农机具、工具、架材、农膜、仓库等。这些措施都可以显著减少病原物接种
29、体数量。作物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株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能有效地减少越冬或越夏菌源数量。这一措施对于多年生作物尤为重要。多种植物病毒及其传毒昆虫介体在野生寄主上越冬或越夏,铲除田间杂草可减少毒源,有些锈菌的转主寄主在病害循环中起重要作用,也应当清除。深耕深翻可将土壤表层的病原物休眠体和带菌植物残屑掩埋到土层深处,是重要的田园卫生措施。拔除田间病株,摘除病叶和消灭发病中心,能阻止或延缓病害流行。4、加强栽培管理 改进栽培技术、合理调节环境因素、改善栽培条件、调整播期、优化水肥管理等都是重要的农业防治措施。合理调节温度、湿度、光照和气体组成等要素,创造不适于病原菌侵染和发病的生态条件,对于温室、塑
30、料棚、日光温室、苗床等保护地病害防治和贮藏期病害防治有重要意义。播种期、播种深度和种植密度不适宜都可能诱发病害。水肥管理与病害消长关系密切,必须提倡合理施肥和灌水。灌水不当,田间湿度过高,往往是多种病害发生的重要诱因。二、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有益生物防治植物病害的各种措施。迄今所利用的主要是有益微生物,有益微生物亦称拮抗微生物或生防菌。生物防治措施通过调节植物的微生物环境来减少病原物接种体数量,降低病原物致病性和抑制病害的发生。生物防治只要用于防治土传病害,也用于防治叶部病害和收获后病害,由于生物防治效果不够稳定,适用范围较狭窄,生防菌地理适应性较低,生防制剂的生产、运输、贮存又要求严格
31、的条件,其防治效益低于化学防治,现在还主要用作辅助防治措施。 1、生物防治的机制? 生物防治主要是利用有益微生物对病原物的各种不利作用,来减少病原物的数量和削弱其致病性。有益微生物还能诱导或增强植物抗病性,通过改变植物与病原物的相互关系,抑制病害发生。 有益微生物对病原物的不利作用主要有抗菌作用、溶菌作用、竞争作用、重寄生作用、捕食作用和交互保护作用等。 抗菌作用:有益微生物产生抗菌物质,抑制或杀死病原菌。 竞争作用:氧气、水分、营养和空间各方面发生竞争,在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方面最重要的是空间竞争,不同生防菌对植物表面的定殖能力不同,生态上同源的生防菌的适应性一般比异源的生防菌要强,大多数具有
32、竞争作用的微生物都是生长很快的。重寄生作用:一种病原物被另一种非病原物寄生,这些寄生物可以是真菌,也可以是细菌或放线菌,甚至病毒。一些寄生性种子植物本身也可以发生病害,这些寄生性种子植物上的病原物也是重寄生物。溶菌作用:产生酶的作用而引起的溶菌,溶菌现象的发生,可直接导致病原物细胞组织的破坏,但是在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方面,是很难找到一种单纯是由于溶菌作用的成功事例。交互保护作用:是用预先接种一种微生物的方法,保护植物不受或少受后接种的病原物侵染和危害。同种真菌或细菌的不同菌株之间,同种病毒的不同株系之间,不同种甚至不同类的病毒之间。当植物病毒的两个有亲缘关系的株系感染植物时,植物在感染一个株系
33、后就不再感染另一个株系。捕食作用: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捕食作用主要是指在土壤中的一些原生动物和线虫可以捕食真菌的菌丝和孢子以及细菌等,从而影响土壤中真菌的种群密度。另一种为食线虫真菌通过其菌丝体束缚线虫虫体并使其逐步消解,或真菌寄生在线虫虫体内使虫体瓦解,从而起到防病作用,但大多还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2、生物防治措施 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有两类基本措施:其一是大量引进外源拮抗菌,其二是调节环境条件,使已有益微生物群体增长并表现拮抗活性。三、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主要利用热力、冷冻、干燥、电磁波、超声波、核辐射、激光等手段抑制、钝化或杀死病原物、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各种物理防治方法多用于处理种子、苗
34、木、其他植物繁殖材料和土壤。核辐射则用于处理食品和贮藏期农产品,处理食品时需符合法定的安全卫生标准。 (1)热处理法:干热处理法主要用于蔬菜种子,对多种种传病毒、细菌和真菌都有防治效果。不同植物的种子耐热性有差异,处理不当会降低萌发率。 (2)温汤浸种:用热水处理种子和无性繁殖材料,可杀死在种子表面和种子内部潜伏的病原物。热水处理利用植物材料与病原物耐热性的差异,选择适宜的水温和处理时间以杀死病原物而不损害植物。 (3)热蒸汽:热蒸汽也用于处理种子、苗木、其杀菌有效温度与种子受害的差距较干热灭菌和热水浸种大,对种子发芽的不良影响较小。热蒸汽还用于温室和苗床的土壤处理。通常用8095蒸汽处理土壤
35、3060分钟,可杀死绝大部分病原菌,但少数耐高温微生物和细菌和芽孢仍可继续存活。 (4)特殊颜色和物理性质的塑料薄膜:蚜虫忌避银灰色和白色膜,用银灰反光膜或白色尼龙沙覆盖苗床,可减少传毒介体蚜虫数量,减轻病毒病害。夏季高温期铺设黑色地膜,吸收日光能,使土壤升温,能杀死土壤中多种病原菌。四、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法是使用农药防治植物病害的方法。农药具有高效、速效、使用方便、经济效益高等优点。但使用不当可对植物产生药害,引起人畜中毒,杀伤有益微生物,导致病原物产生抗药性。农药的高残留还可造成环境污染。当前化学防治是防治植物病虫害的关键措施,在面临病害大发生的紧急时刻,甚至是唯一有效地措施。1、农药的作
36、用原理 防病作用:化学保护、化学治疗、化学免疫、钝化作用。根据农药的作用不同,分别称为保护剂、治疗剂和免疫剂。化学保护 在病原物侵入寄主前杀死或抑制它,从而保护植物免受病原物的侵染。在病原物侵入前,要让保护剂在病原物接种体与寄主植物感病部位之间形成一个化学屏障。可施药于接种体来源,即用药处理病原物越冬夏场所、带菌种子和繁殖材料等;可施药于被保护的健康植物表面,如药剂拌种以防止病菌从芽鞘侵入寄主,叶面喷药以预防叶部病害等。化学治疗 当病原物侵入寄主之后,在植株体表施药以杀死或抑制体内的病原物,终止病理过程,使植物恢复健康。治疗剂是能渗入或能被植物吸收到体内作用于已经侵入植物体内的病原物的药剂。有
37、许多这类杀菌剂是属于内吸杀菌剂。这种药剂必须具备内吸和传导两种性能。化学免疫 使用化学药剂后诱导寄主植物产生抗性,从而减轻病害的发生。化学免疫作用主要是诱导寄主细胞内原有的抗性基因表达,产生能够遗传的高水平抗性,或产生有杀菌或抑菌作用的植保素。能提高植物对病原物的抵抗能力的化学物质称为免疫剂,真正的化学免疫将是研究化学防治的新课题。2、农药的合理使用 为发挥药剂的效能,做到安全、经济、高效、提倡合理使用农药。任何农药都有一定的应用范围,应做到对症下药。要科学的确定用药量、施药时期、施药次数和间隔天数,提倡合理混用农药,做到一次施药,兼治多种病虫对象,以减少用药次数,降低防治费用。五、专题(一)
38、、玫瑰锈病病原物:国外报道有9个种,国内已知有3个种,即短尖多胞锈菌,蔷薇多胞锈菌和玫瑰多胞锈菌,均属担子菌亚门多胞锈菌属。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受害植株叶早落,生长不良,影响观赏和花的产量。病叶正面有不显著的性孢子器。叶片背面或叶柄上生有橘红色锈孢子堆,以后再背面上散生橘黄色的夏孢子堆。冬孢子堆初为橘红色,后为深棕褐色,最后为黑色。发病规律:夏孢子堆通常有侧丝,夏孢子球形至椭圆形,有刺或瘤。冬孢子3至多细胞,壁厚表面光滑或有瘤状突起,柄基部膨大。由单主寄生菌玫瑰多胞锈菌或蔷薇多胞锈菌引起,除以菌丝在病斑处越冬外,也能以夏孢子和冬孢子越冬。次年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侵入植株而形成性孢子器或锈孢子
39、器。高温高湿,孢子死亡加快,冬季温度过低促进孢子死亡,所以在冬季长而寒冷的地区和夏季温度较高的地区,发病较轻。防治方法:1、田园卫生 2、增施钾肥,碱性土壤适量施用石灰 3、石硫合剂、多菌灵(二)、大叶黄杨白粉病 病原物:无性态为正木粉孢菌,半知菌门粉孢菌属。分生孢子梗明显,分生孢子椭圆形,单生或成串。症状:主要发生在嫩叶和新梢儿上。病斑多分布于叶片正面。病害初发生时,在叶片上散生许多白色圆形小斑。随着病斑逐渐扩大,病斑相互愈合,变成不规则的大斑。如将病部表面白色粉状物抹去时,在原发病部位呈现黄色圆斑。病害发生严重时,新梢的感病率很高。早整个叶片及新梢表面都出现白粉,并引起病部畸形,病叶皱缩,
40、病梢扭曲、萎缩。发病规律:以菌丝体在病组织内越冬,翌春在展叶和生长期产生分生孢子,经风雨传播侵染。春夏秋季均可发病。多雨季节和湿度大有利于发病。夏季高温不利于病害发展。秋季多雨有利于发病。防治方法:1、加强栽培措施 2、人工防治:(1)清除植株上白色粉状物。可先用刷子对其刷扫,再用清水加适量洗衣粉冲洗。(2)剪除感病较重的病叶、病梢,并集中处理。(3)对普遍感病,且株龄较老者,可结合更新复壮对植株进行修剪防治。 3、药剂防治:石硫合剂、波尔多液、甲基托布津、多菌灵。(三)、月季黑斑病 病原物:蔷薇双壳;无性态为蔷蔽盘儿孢,异名为蔷蔽放线孢,分生孢子盘生于角质层之下,盘下有放射状分支的菌丝,分生
41、孢子双胞,长卵圆形或椭圆形,无色,分隔处有缢缩,两个细胞大小不等,直或略有弯曲。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叶柄和茎及花梗、花菩(Pu)。肝病初期,仅为紫褐色或褐色小点,日渐扩大成为圆形,病斑周边呈明显的放射状。后期病斑叶片周围变黄,病斑上有小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严重时病斑连片,致使叶片变黄,脱落,仅剩下部分少量新生叶片,影响植株生长,开花和观赏效果。 发病规律:以菌丝体在寄主芽磷、叶痕、枯枝及落叶上越冬,翌春雨后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蔓延。叶面上有水滴,温度适宜,分生孢子经610h即可发芽侵入,经36d潜育即显症。生长季节可发生多次再侵染。防治方法:月季黑斑病是一种发生普遍、传染性强、危害严重的病害。在短时间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射击场租赁合同
- 农村土地租赁合同:农村体育馆
- 2025输煤建筑施工合同
- 城市雕塑砌石施工合同
- 2025餐饮员工聘用合同格式
- 2025铺租赁合同范本
- 2025户外广告牌设计制作安装合同
- 车辆赠与合同书
- 2025技术开发合同版范本
- 2024年运载火箭承力壳段项目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微观经济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数学建模与数学软件(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生物化学实验(齐鲁工业大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医院总值班培训课件
- MOOC 创新创业学-西安工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北京市东城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统一检测 数学试卷 (解析版)
- MOOC 财务报表分析-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智能手机使用培训课件
- 2023年中国烟草总公司河北省公司考试真题及答案
- 生态环境第三方服务项目应急预案
- 空中热气球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