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析“不求知天”、“知天”和“制天命而用之”的逻辑关联_第1页
论析“不求知天”、“知天”和“制天命而用之”的逻辑关联_第2页
论析“不求知天”、“知天”和“制天命而用之”的逻辑关联_第3页
论析“不求知天”、“知天”和“制天命而用之”的逻辑关联_第4页
论析“不求知天”、“知天”和“制天命而用之”的逻辑关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析“不求知天”、“知天”和“制天命而用之”的逻辑关联                        摘要: 荀子将“天”视为自然而然层面上的哲学范畴,“不求知天”旨在拒斥奢求知天的进路,并未否定天的可知性和人的知之能,相反,“不求知天”正是以“知天”为其归,并构成后者的逻辑前提和基础。“不求知天”和“知天”作为人的合理且积极的作为的组成因素,两者又指向并内

2、涵于“制天命而用之”的过程中。 关键词: 荀子;不求知天;知天;制天命而用之 荀子出于摒除其前“天”“人”简单合一论的需要,明确提出“明于天人之分”,从而突出天与人相异的一面,但运用积极能为以“知天”又正是“人职”之一;当然,人不可仅凭自己的意图妄度天之则而逆天,而是必须首先禀持一个“不求知天”的态度,在主观上力求恪守天地之则而“知天”,进而在积极能动的过程中“制天命而用之”。 一 荀子视域中,总体上是倾向于将“天”作为自然而然的存在形态;相对于人,说荀子所展现的“天”具有老子中所主张的“无为”特性,这一点显然是可以成理的。面对神妙万物却又“无为”的天,在认识层面上,荀子也采取了一种“为无为”

3、的理路。他开宗明义的态度便是:“不为而成,不求而得,夫是之谓天职。如是者,虽深,其人不加虑焉;虽大,不加能焉;虽精,不加察焉:夫是之谓不与天争职。”1不难认定的是,三“不加”中的“虑”和“察”所指的更多地在于认识,而“能”则侧重于践行,正是三“不加”共同构成了“不与天争职”的哲学内涵,即是说,荀子力图通过此三者,于否定层面为人在“天职”前划定合理的界限。对“天职”的“深”“大”“精”等特性,首先应该于情感和理性这两个维度上予以承认,而不能仅据一己之意对之加以妄测;不妨进一步循着荀子之意说,在一定认识阶段,“天职”有超逸于人的主观认识的性质和内容,并可能使人因之而频生“怪”感。尤其是人的认识能力

4、和认识条件尚未同步之时,更容易造成认识上的偏误,若依偏误而行其“能”,则无异于他所声讨的“错人”和“人袄”。“不为而成,不求而得”凿实意味着它对人具有一定的外在性(“怪”),但荀子征引古书上的话说,“万物之怪,书不说。”2杨倞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可以劝戒则明之,而不务广说万物之怪也。”3虽然意在强调“劝戒则明之”,但若是不能“劝戒”而达到“明之”,那么不如对“怪”保持沉默;从另一个侧面来看,恰似“劝戒”而至“明之”也需要以对“怪”的“不说”为前提,因为惟有抱以这样的态度,才能做到认识上的专精而一,才利于探究万物之理,也才能最终破解“万物之怪”。 “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4与有知

5、有意的人相比,自然而然形态的天是无形无意的,但却具“可知之理”,与此相应,在特定条件下,不排除“天”又有一定的不可洞解性,因此,圣人只是尽己力以修人事,而不是盲目地强驱己虑臆度“天意”;也就是说,对于尚未进入认知领域的“天”,人不能苛求自己去晓解其中的玄奥,而是必须意识到自己“无知”,当然这是合理的“无知”。在这个意义上,对庄子文本中的“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5,或许,荀子也是能够认同的,对暂时游离于人的认识范围之外的“天”,应该遵循它固有的存在之则,而不能付之以妄测或比附。荀子本人也明言:“唯圣人为不求知天”6,并非圣人不知天,而是不奢求尽知天的一切,也正是由于在态度上“不求知天”,才能更

6、积极地“知天”,否则,人的认识便容易被“知天”的要求所累赘和羁绊。正如他反对“无知而云知”7,因为无知之知只能是秘语呓言,还远不及坦承无知而“不求知天”,用孟子的批判,便是“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8毕竟“不求知天”既无害于天之则,也不会有碍于合理的“知天”,而“知天”恰恰又正是“不求知天”的必然发展。 孔子在认知上提倡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精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9自知“不知”,这本身乃是“知”的表现,老子中的“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10亦有不二之趣;在对待天的认知态度上,荀子也有见于此,依他看来,要是能知道在一定条件下对天

7、的无知,这也是“知”的视野,而且相当程度上乃是一种“大智”,因为诚若他所言,“大智在所不虑”11。另言之,其中的“求”理解作“奢求”更为恰切,“不求知天”所伸张的无非是依循天之则的态度而已,是要人们不刻意求知天以至于“与天争职”,而并非否认天的可知和人的能知,即“不求知天”不等于“天不可知”或“不能知天”,“不求知天”正是“知天”的可能成为现实的前提和条件。不妨如是说,“不求知天”的态度是以合理地“知天”为指向的,按杨倞注曰:“不务知天,是乃知天也。”12“不求知天”能引导人将注意力集中于现存的真实,人由此方可凭借自己的认识和能为去对天加以合理的考察,从而形成基于天之则的认识,这才是真正的“知

8、天”,在此意义上论之,则“不求知天”又成为“知天”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内在于“知天”的累积性过程。 至此可见,“不求知天”没有否认天的可知性,也未否定人的积极有为的认知及其过程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换而言之,荀子并无意于用“不求知天”来消解“知天”对天和人所具有的意义;更恰切地说,荀子所力倡的“不求知天”的态度正是“知天”在认识上所需的必要前提,后者在逻辑上构成了前者的必然旨归。 二 “不加虑,不加能,不加察之不与天争职是第一义,于治之之中而知之又是一义。”13牟宗三先生这段话的核心,正契合荀子的主张。面对自然而然之天,人应在“不与天争职”的基本前提下,遵从天之则,并进而在这一“在世”的过程中发

9、挥主观能为以“知天”。这一认知目标的实现正是天的意义向人敞开的表征,同时,也是人自身的价值得以实现和彰显的必需途径。 无意识无目的的天是不会主动进入人的认知领域的,因而“知天”必须是人的有意作为,是将人的能知推行于天,而这种作用及其过程又是以人拥有“天官”和“天君”为基础的。“耳目鼻口形,能各有接而不相能也,夫是之谓天官。心居中虚,以治五官,夫是之谓天君。”14人的诸感官在各自感受力范围内,皆可以与外界相接触,但它们相互间却不能彼此作用,即不能主动地交换所获得的“感”。这便决定了它们不能彼此替代,它们是完整的人所不能或缺的,荀子称之为“天官”。“天官”的突出之处有以下两点:其一,它们产生于“天

10、职生物”的过程,不以人的选择为移易,正是这些得自于天的器官与外物接触,才可能“天官之意物”15,而“意物”又是“知天”过程的起始,如若没有前者,后者也就无从论起;其二,就单个器官而言,因其自然(肉体实在)特征的限制,故而虽然各有接物之功,但却无法在相互间自主实现信息沟通,也就意味着各“天官”没有知物之能,从而治五官的主宰之物成了必需。依荀子之见,人的心正是协调“天官”的“天君”,至于“天官”(身)和“天君”(心)的关系,他还有如下论述:“心有征知。征知,则缘耳而知声可也,缘目以知形可也,然而征知必将待天官之当簿其类然后可也。五官簿之而不得,心征之而无说,则人莫不然谓之不知,此所缘而以同异也。”

11、16除了强调“天官意物”对于心之“征知”的前提性之外,这里更突出“心有征知”这一主观能动活动。若是就作用说,“天君”承担了“接”五官的职分,并以“征知”为目的;而且,从更实质的层面论之,“天君”也是处理天人关系的核心之所在,“人之天”正是“天君意物”进而“征知”的产物。 荀子认为,人是天下有知有义之属,有辨察万物而知之的认识和能为;另一方面,天为人的能动的认知提供了必需的基础和境遇,人作用的对象正是天地万物。“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17从“能”“所”关系角度考察,人的能知之“性”为“知天”提供了能力上的保证,而“可以知”之物“理”则是“知天”的对象性前提,只有两者合理结合,才能

12、“知天”。那么,如何发挥人的“可知之性”呢?“(如是,则)知其所为,知其所不为矣,则天地官而万物役矣。其行曲治,其养曲适,其生不伤,夫是之谓知天。”18“知天”必须要知道哪些是人能为且当为的,哪些又是不能且不当为的,如此方能避免在“为”与“不为”之间攻于一端,从而做到既不蔽于天,也不蔽于人,这样的进路是正确处理人与天关系的基本前提。人应该而且必须认识到天有天的职分,人有人的作为,“明于天人之分”19,也正是“知天”所含摄之义。人的行为的各个方面都治理得很好,修养身心恰到好处,促使万物生长却不加以戕害,这样明于人事,也就是“知天”,在这个意义上,明人事和“知天”乃是二而一的关系,而其中的要义便在

13、于“曲治”“曲适”,即在天和人之间保持一种无过无不及的状态。人事与“天功”相贯相融,正是中国哲学的一大旨趣,而荀子此处的观点也充分印证了这一点,人是在对天的认识和作用中知天的,并进而与天地参,但这一切又都建立在人尊重天之则的基础上,不夹杂夸大人和天之中任何一方作用的盲目情结,这才是真正的“知天”。这点颇似于海德格尔的主张,也就是在“天人合一”中明晰“主(人)客(天)二分”,但后者对天人关系的整体把握却不如荀子深澈,因此,海氏最终只能赋以含有神秘色彩的思路来解决问题。            

14、60;                 诚然,孔子也有相关的“知天”思想,他主张“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20君子“畏天命”而“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21;但,在荀子的视野中,君子正是那些“知天”并“制天命而用之”者,而小人则是“错其在己者,而慕其在天者”22。可见,无论是从出发点来说,还是从所要达到的结果来说,荀子在“知天”这一点上所持的根本立场与孔子是正相反对的:孔子更多是从承认“天命”出发,要求人“知天”,并将“畏天命”

15、作为认识的终极目标;而荀子则从承认天的本然性出发,要求人通过“知天”,在现实的层面上积极发挥能为以“制天命”,认为前者也正是融于后者的过程性环节。 三 “不求知天”的态度乃是以“知天”为指向的,若是从“知”“行”关系观之,作为天之则与人的作为之间互动的中介“知天”自身也蕴含了将认识的成果转化为“行”的必然性,否则“知天”就失去了意义。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所强调的也正是此意,人的能为必须在遵循天地之则的同时,又进一步认识和运用它,以使天人之际向着积极的方向展开,这便是合理且积极的“人为”。“所志于天者,以其见象之可以期者矣。所志于地者,以其见宜之可以息者矣。所志于四时者,以其见数之可以事者矣。

16、所志于阴阳者,以其见和之可以治者矣。官人守天,而自为守道也。”23人的积极有为的过程,是以认识天为起始的,也就是说,认识自然的开始,即意味着人对天的“治而用之”之功的开始;更确切地说,在“制天命而用之”的过程中,“知天”寓于“制”而“用之”之中,同样“制”而“用之”也摄于“知天”之中,两者不可须臾而相离。从另一角度而论,荀子此论也正体现了目的和手段的统一,相对于对天、地、四时和阴阳的认识来说,“可以期者”“可以息者”“可以事者”“可以治者”都带有目的的性质,对前者的认识即涵有并指向后者的发生,后者的实现又始终离不开对前者的认识和恪守,而两者关系的核心则落实于积极的“人治”之上。 马克思曾非常明

17、确地指出,“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24突出的就是人所独具的社会意义,而在与天的互动过程中,人的社会性也得到了彰显,这是由人为自身的特征决定的。在荀子思想中也有类似的意旨,他说:“治乱天邪?曰: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天也。时邪?曰:繁启蕃长于春夏,蓄积收藏于秋冬,是又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时也。地邪?曰:得地则生,失地则死,是又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地也。诗曰: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彼作矣,文王康之。”25对每个能动的主体(人)来说,所获得的外部环境具有不可优选性,而问

18、题的关键之所在乃是,人怎样发挥主观意识和能动作为,去运用这些获自于天的因素以成就人为,进而凸显人的社会性。“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26,吉凶等社会现象皆是因人而起。诚如孟子所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7天时、地利都因人为而被纳入意义的权衡系统,它们都是因人为而显现价值的。“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28这种治功正是人所特有的主观能动性作用于天时和地财,进而形成互动(“参”)的结果。“参义,则孔、孟、荀皆可言,孔、孟之天是正面的,荀子之天是负面的,因是负面的,故在被治之列(荀子之参只是治,此与参赞不同)”29,虽然牟宗三先生对“参”的论释,更多是自心性立场对

19、孔孟注重精神层面的融合做出了“正面”的论断,但他也看到了荀子的“参”更多地体现了人在能动循顺天之则的基础上的积极作为,与“参赞化育”的“参”相比,那么荀子的“慕天”色彩更加黯淡,续用牟先生的话说,也就是“参者治己而遂以治天也”。人的积极作为包含能动地认识天的过程,并且以这种认识为前提,固然人为必须将天之则当作行动的参照和依据,却不能将它视为决定人的行为及其结果的根本,惟如此,才能成就人的治功。 以“制天命而用之”否定徒颂天道本然的神妙,正反映荀子在“力”“命”之辩上强调人的能动作用与天地运化之间的互动,而这些又基于对天之则的认识的深入和丰富。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制天命而用之”中的“天命”并不同于孔子的“天命”,也不同于墨子的“天志”,因为一定意义上,在孔、墨视野中,人为被消解于“天命”和“天志”中,从而失去了发生的必要和可能。荀子的“天命”更多地趋近于自然而然(本然),这样的“天命”也正如其后的王充所云:“命,自然之道,适偶之数”30,而荀子本人也说“节遇谓之命”31;但,又与老子作者追求一种原生态的天人和谐不同,荀子提倡“物蓄而制”“应时而使”“骋能而化”“理物而勿失”32,将人道有为视作天道无为的意义得以成立和彰显的必要前提,进而达到“人与天地参”。 四 综上所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