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D驱动器的新特性_第1页
LCD驱动器的新特性_第2页
LCD驱动器的新特性_第3页
LCD驱动器的新特性_第4页
LCD驱动器的新特性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驱动器的新特性驱动器的新特性类别:消费电子摘要:本文就LCD驱动器的相关事项分为五个部分做了介绍:市场信息、节电技术、绿色驱动器、新型显示驱动器的走向,最后为大家介绍矽创近年来的状况。关键词:液晶显示器;驱动器;特性中图分类号:TN141.9文献标识码:C1市场信息首先,我们先来谈谈视效演进史。说到视效的演进史,必须要了解到1971年LCD显示器的诞生开启了显示器的新世代,1973年精工爱普生发明第一台字元型的显示器,到了1984年,欧美提出STN显示器以及TFT的原型。1980年代末期,日本大规模生产STN的LCD。持续演进到1990年代,第一款14inTFT显示器由夏普开发出来。自此LCD

2、显示器全面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成为必备的电子商品。而今年更由于奥运会的召开,估计全中国会有2.74亿部手机的销售量,显示器将更贴近我们的日常生活。接下来我们谈谈小尺寸面板的应用。小尺寸面板主要的应用可以分为手机主面板(handset-main)、副面板(handset-sub)、个人数字助理(PDA)、数码相机、数码摄影机、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游戏机等等(图1)。若我们将手机的主面板、副面板的应用相加可以发现,小尺寸面板运用在手机上的数量,约占总数量的70以上。也就是说,若按应用分类,整体的市场会以手机应用为最大宗。图1小尺寸面板的应用图2手机面板出货种类现在我们就以手机面板为主来做

3、一个探讨。图2将显示器的种类分为主动式液晶显示器(activeLCD)、主动式有机发光二极管(activeOLED)、主动式电子纸(activee-Paper)、彩色超扭曲向列型(colorSTN)、被动式有机发光二极管(passiveOLED)、单色超扭曲向列型(monoSTN)。从整个图表来看,TFT将是未来的主流。虽然这个图表掌握的大趋势是对的,但是有一些细节我们认为有待商榷。此图表下面的表格叙述从20062009年各种显示器的应用数字。以2007年为例,它认为Mono在2007年只剩下10.99。但实际上矽创在2007年光供应给诺基亚此单一客户的MonoSTN驱动每月约在1,000万1

4、,800万颗之间,全年出货量更在1.4亿颗左右。2007年全世界手机的出货量大概是11亿部。在这之中光是诺基亚出产的部分,矽创就占了1.4亿部左右,超过11。更不用说除了诺基亚之外,仍有索尼爱立信、LG、摩托罗拉、三星等世界大厂的黑白手机产品。由此我们可以推断黑白机的用量是远大于10.99的。同理可证CSTN也是一样的状况。虽然目前产品的主流是TFT,但是我们不能忽略金字塔底部的这些低阶产品。他们的应用量才是最大的。即使现今市场上不断推出新的TFT手机,但这些新手机所创造的营业量远比低阶手机(Mono、CSTN)来得少。2节电技术接下来我们先来谈谈小尺寸LCD的发展趋势。手机在一开始的运用只是

5、单纯打电话,之后才发展出短信需求。等到GPRS的功能开始普及后,手机也成了上网的工具之一,甚至有很多手机并入了数码相机的功能。近年来GPS功能也渐渐成为手机的必要配备,除此之外还有以游戏、看电视为取向的其他机种。从这些发展我们可以知道手机逐渐走向高画质,分辨率也渐渐上升(由QQVGA的128X180到现在WVGA854X480)。目前日本市场50以上的机种已经升级到WVGA的显示器。但是当我们走到高分辨率的产品时,手机的处理速度(尤其是从baseband到LCD模块)必须加快,而高速处理衍生出的问题就是耗电量增加。LCD模块究竟有多耗电呢?我们以2007年的手机市场为例。假设2007年手机销售

6、量约有11亿部,其中35为QVGA以上的显示等级。一般来说QVGA的显示器需要四颗背光,加上LCD驱动器约可造成0.6W的耗电量。假设每天使用半个小时,这样一来年总耗电量约48.18GWh。这样的耗电量可以供给2,700个一般家庭一年的用电。由此我们可以看到LCD模块的耗电情形。在过去这几年有许多节能环保的概念被讨论,如何能在LCD模块上达到更进一步的节能也是很重要的议题。目前我们最关心的环保话题之一,就是温室效应的问题。温室效应会造成温度上升,进而引发更多的问题。当温度上升之后,会造成南北极或格陵兰等地的冰山融化。海岸线上升的结果可能会淹没我们最肥沃的土地,如欧洲、美国、甚至北京、上海等人口

7、富饶之地。所以说,在产业界要如何达到省电环保是非常重要的。因而矽创将此视为公司使命之一,极力构思更省电、更环保的驱动器IC。针对这个议题,矽创研发了一系列的绿色驱动器。而底下就将为大家介绍矽创的绿色驱动器。3绿色驱动器图3我们可以看到LCD传统驱动方式。红色与绿色的讯号线均采用高压运行方式,红色讯号线是一个低频讯号线,而绿色讯号线则随时变化,属于高频讯号线。基本上此种高压运行方式耗电较多。如果我们可以把这些高压的讯号转到低压的工作模式去,就可以大幅地省电。这就是一个重要的概念,针对这样的思想改变,我们为我们的驱动器IC做了新的设计。图3传统驱动模式图4Hi-fas驱动模式从图4我们可以看到,绿

8、色信号线已经从高压运行转到Vg到GND之间的低压工作方式,将节省非常多的电能。红色信号线虽然工作在V0与XV0之间,电压更高,但由于它是低频信号线,所以功耗增加有限。藉由这个机制,我们将整个IC最耗电的部分(SEG)做了大幅省电。这就是一个思想创新,降低了整个功耗。下面将介绍绿色驱动器的六个要点(Sigma)。3.1效率第一(PowerSaving)首先我们来想想,假设今日我们盖一个挑高6m的房子。屋子的天花板挑高6m有什么好处呢?可能它住起来空旷、舒服,但是实际上这是一种空间浪费。过去我们的驱动器IC也有一样的状况。例如我们的液晶可能需要14V,但IC中的作法可能是接收一个3V的电,再做一个

9、七倍压。但实际上我们只需要14V,那为何需要倍压到21V呢?我们今天要谈一个省电概念就是够用就好。因此我们在IC里面做了许多比较器,由这些比较器来判定现在IC所需要的电压,以此控制倍压程度。从过去的21V到刚刚好的14V,这其中的差距代表我们能省下了30的耗电。3.2外部元件第一(ComponentSaving)减少外部元件可以带来三个好处。首先当然是外部元件的减少。过去LCD驱动器可能需要十几个电容、电阻、甚至二极管体作为外部元件。到了我们的绿色驱动器,只需要接上三个电容即可。大幅减少外部元件的结果就是成本降低。除此之外,由于外部元件的减少,模块上的FPC就有机会变成单层板。当FPC由双层板

10、改到单层板,我们又能降低50的成本,带来第二个好处。而当外部的元件减少后也能一并减少FPC制作不良的机率,减少返修的成本,就是我们第三个好处。3.3价格第一(PriceSaving)我们以128X128的分辨率来做例子,透过Hi-Phase这个思想转换让SEG转移到低压制程,将IC尺寸减少45。接下来,我们针对模拟电路的部分又做了一些巧妙的安排,使我们在2008年能够成功的再减少30。由此使得成本降低,对地球资源的节省也是我们绿色驱动器的重要贡献。newpage3.4一致性第一(UniformitySaving)一片硅片上不同的IC,由于制程参数差异会产生不一样的特性。因此在IC测试的时候,会

11、先做一些校正的动作。这些校正包括VOP调整、OSC调整等等。透过这些调整我们可以保证从矽创出去的IC,会有较好的一致性。但这样并不代表问题已经被解决。我们要记得液晶特性也是一个重要参数,特别是在彩色显示器这一块。我们人眼对色彩是非常敏感的,只要液晶电压有所不同就容易被肉眼觉察。因此我们很可能看到一个批量的模块中,有显示颜色深浅不一的问题。为此矽创特别提供OTP或EEPROM的功能。透过它,模块厂商可以重新编程VOP,才能够真正保证视效相同。当产品出货到手机厂商时,每只手机都能有同样的显示效果。因此一致性第一可以提高生产效率。3.5低温省电第一(TemperatureSaving)过去传统的驱动

12、器IC在温度越低时耗电越大。这主要是因为液晶本身在低温时粘稠性会增加。此时液晶若要达到同样的显示效果,就需要更高的电压驱动,因此功耗也会增加。在矽创的绿色驱动器中,内建了温度传感器,就好似内建一个变频式压缩机。驱动IC可以随时知道目前的工作温度,并在不同的温度下针对所有模拟电路的性能做调整。例如低温环境时,帧频是否需要和常温一样快?这就是一个可以思考的问题。透过这样的概念,绿色驱动器在低温之下的功耗反而比较少,和传统产品迥异。这就是低温省电第一。3.6显示品质第一(DisplaySaving)绿色驱动器在温补上和其他传统驱动器IC有很大不同的地方。一般驱动器IC只提供一条温补线,但我们的IC在

13、不同的温度可以提供不同的斜率,让客户去做设定的动作。因此无论高低温或常温,我们都可以达到最佳的显示效果。我们可以想象在东北,冬天气温可能是-10或-20,但在南方,当我们身处车子里或者其他特殊环境,他的工作温度可能达到40、50,甚至60。因此让IC在不同的温度下都能够拥有同样的显示效果是很重要的事情。唯有我们的多段温补能够克服这项困难。为什么在我们的产品设计上,我们要如此重视上述的六个要点呢?我们认为这是一种哲学,一种用来改进液晶驱动晶片的效能和客户满意度的哲学。同时它也是一种方法。透过降低设计变数如EEPROM等方式来追求品质持续改善,并且明确的注重客户的需求,达到与客户一起双赢的目标。图

14、5多段温补克服时空差异4新型显示驱动器的走向4.1TFT驱动方式目前手机上TFT都是采用线反转(lineinversion)的方式。也就是说在某一个帧时,它每一条线可能都为正电压或负电压,到了下一个周期时再转变。但是目前在大尺寸的TFT上已经无人使用此方式,而改用点反转(dotinversion),即所有相邻的点其电压都是相反的。到了下一个帧时电位再改变。图6TFT驱动方式我们可以预知将来TFT手机的趋势也是点反转。其好处一是省电。在同样面板与分辨率的基准比较下,使用点反转的IC约可省下33的功耗。第二,它可以解决闪烁问题。闪烁一直是TFT一个令人困扰的现象。很多人拿到TFT手机会先看看他的屏

15、幕有没有闪频或移动式闪频问题。但点反转可以完全解决此两个问题,因为Vcom已经改交流驱动为直流驱动,本质上避免闪频再发生。第三,它相容于现有的LCM。也就是说目前现有的玻璃不需要去做修正,就可以直接使用点反转的IC。4.2LCD驱动器节能状况由表1我们可以看到,通过矽创在这几年的努力,MSTN功耗由0.8mA降到0.15mA、CSTN功耗由2.5mA降到0.45mA、a-TFT功耗由5mA降到0.9mA。在省电节能这一块,矽创已经竭尽所能。以目前的功耗和过去比较起来,几乎减少了80以上。也就是说,在驱动器IC上,矽创已经做到了绿色环保。但接下来我们要问一个问题:如果驱动器IC已经可以做到那么省

16、电了,那么在LCD模块上还有什么电可以省呢?相信大家都有这个经验。虽然在出门前已经把手机充电完成,但之后说不定只要讲30min的电话,发几个短信、或者浏览网页,电池马上就没电了。由这个现象我们就可以知道,其实节电在LCD模块上,依旧有可以改进的地方。因此我们提出一个概念。如果我们可以在维持可接受的画面品质下,达到背光降低30的目标,必定可以进一步省电。实际上我们也发现,当背光可以省下30的功耗,就代表我们可以增加40的使用时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4.3背光省电技术背光省电的技术目前可以分为环境光侦测背光控制(LABC)和动态背光控制(CABC)两类。LABC的L指的就是亮度传感器(ligh

17、tsensor),这个概念衍生自欧美学者的研究。他们发现当人眼长期观看LCD屏幕时由于其背光太亮,导致人眼瞳孔维持缩小状态,使得眼睛容易感到疲劳。因此当外在环境变暗时,我们若能调整降低背光亮度,不仅可以保护眼睛,还能达到省电目标。例如说在白天阳光下,由于外在光线很亮,我们可以使用100的背光。但当到了阴影处,光线减少,我们就可以减少背光至80。甚至到了晚上,环境光的干扰减少,背光能够进一步减少至70。这就是LABC的基本概念。CABC的C指的是内容(content),也就是图资分析。他的概念是在LCD驱动器内新增一个内容分析器,假设当我们的图片资料送进来时,我们先将其亮度提高24(此时图片变亮

18、)。再将背光降低24(此时图片变暗)。由于我们事先已经将图片经过分析器处理亮度,因此我们可以得到和原本图片相差无几的显示效果。但是却减少了24的背光功耗。这就是CABC的技术。LABC和CABC的差异在于:LABC希望跟随环境光的改变,调整背光效果。CABC则是透过内容分析器,随时做省电功能。根据我们的分析,整个LCD模块中主要耗电部分是LED背光和LCD驱动器。前面的报告中,LCD驱动器能省的,矽创都办到了;LED背光其实花费了90的电力,因此如何有效节省背光的功耗是接下来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这也是我们要去着手控制背光调整功能的原因。但是驱动器IC本身是十分复杂的。它包含了各式各样的模拟电路

19、,例如门极驱动器、源极驱动器、储存器、时序控制器等等。为了导入背光省电技术,我们尝试着整合画面解析电路、背光调整电路、高画质电路。透过这三个电路的整合,我们就可以达到背光省电技术。图7ST7783省电效果5矽创近年产品5.1ST7783省电技术矽创在ST7783中所做出的背光省电技术已经有卓越的成果。无论在动态或者静态都有可观的省电成效。假设原本的背光需要20mA的电力,比方说图7中的剑图,其在静止模式可以省下47.1电力,在动画模式则省下高达70.6的电力。在客户实际应用的手机架构上,我们这颗IC里面,提供了两种不同的架构,第一个架构是各位手机厂商受惠最多的。那就是使用ST7783的手机厂商

20、不需要改变任何架构。当我们的内容分析器针对图片分析之后,手机的CPU只需要读回我们分析的结果,之后根据我们运算的结果再去控制LED驱动器即可。因此手机厂商不需要为我们做任何改变。第二个架构是手机厂商可以将LED驱动器的控制权由CPU端转移到LCD驱动器这里。也就是由LCD驱动器去控制LED驱动器。我们的IC可以提供各式各样的架构供合作厂商选择。newpage矽创ST7783这项产品中有五大特点:第一、背光省电方式不影响视效;第二、不增加CPU处理负担;第三、内建高速处理电路可播放动画;第四、可减少一半以上的背光消耗电力;第五、现行CPU/驱动器IC的接口不需改变。我们认为在2008年下半年,背光控制将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