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制高职艺术设计教学大纲_第1页
三年制高职艺术设计教学大纲_第2页
三年制高职艺术设计教学大纲_第3页
三年制高职艺术设计教学大纲_第4页
三年制高职艺术设计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年制高职艺术设计教学大纲艺术系2006年12月20日素描(含速写)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任务与目的 素描是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是绘画和设计艺术必需的基本功课。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是以单一颜色来描绘自然界中各种物象和形体特征、空间、质感等多种造型因素的艺术表现形式。是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表现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和巩固学生的构图能力、造型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素描理论知识、造型规律和艺术创作技巧。鼓励学生艺术革新,拓宽艺术表现力,认识客观物象的内在本质,能够熟练地运用素描的方法进行写生和艺术创作,根据自己的方向为美术领域中其他学科的学习做好

2、准备、打下坚实的造型基础。二、课程内容和要求1、基本内容:简单静物结构素描、速写、复杂静物结构素描、石膏头像结构素描、简单静物明暗素描、复杂静物明暗素描、石膏头像明暗素描、组合静物长期作业。2、具体内容与要求(1)简单静物结构素描:了解素描的性质、特点、内容、要求和审美原理,理解静物的结构与透视规律;掌握素描线条的训练方法和构图的基本法则;理解物体的三维空间位置,学会表现物体的内空间结构与外空间结构;通过写生、临摹与默写,熟悉和掌握静物结构素描的写生步骤和表现方法。能画出构图完整的静物结构素描。(2)速写:了解速写的性质、概念、作用、步骤、要求和审美原理,理解速写的透视、比例关系,掌握速写的写

3、生步骤和表现手法。学会取舍和概括,能画出构图完整、线条流畅的室内场景速写。(3)复杂静物结构素描:了解素描的观察方法和光的作用与原理,理解画面物体的虚实与主次关系,学会分析组合静物的结构体面关系、空间立体关系,掌握静物结构素描的写生步骤和表现方法。能画出构图完整、形体空间结构清晰的组合静物结构素描。(4)石膏头像结构素描:了解石膏头像的性质特点,学会概括形体结构,准确地把握造型、透视和比例,熟悉掌握石膏头像结构素描的写生步骤和表现方法。能画出构图完整、形体空间结构清晰的石膏头像结构素描。(5)简单静物明暗素描:了解素描画面的黑白灰关系,认识和理解物体的质感和量感,熟悉掌握简单静物明暗素描的写生

4、步骤和表现技巧,学会运用画面的明暗关系、主次关系和虚实关系来处理、修改、调整画面,能画出有前后空间、主次和虚实关系的简单静物明暗素描,能画出构图完整、形体空间结构清晰、黑白灰关系明确的简单组合静物明暗素描。(6)复杂静物明暗素描:学会观察、分析复杂的静物之间的透视、比例关系,掌握衬布的表现技巧,理解各种光照角度和透视角度的画法,能正确表现物体与背景的关系,分清画面的黑白灰对比,熟练地控制构图、掌握准确造型的方法,能画出较复杂的静物明暗素描。(7)石膏头像明暗素描:了解石膏头像的审美要求,熟悉掌握石膏头像明暗素描的写生步骤和表现方法,知道正确处理画面“散”、“花”、“脏”、“飘”、“死”、“腻”

5、等效果,能画出画面整体、明暗关系明确、质感量感强的石膏头像明暗素描。(8)组合静物长期作业:学会观察和理解各种物体存在的差异,体会和把握不同类型物体质感和量感的表现技法,熟悉掌握各种光照角度和透视角度的画法,能正确处理物体与物体、物体与背景的明暗、黑白灰和虚实对比,掌握控制长期或短期作业写生的时间和步骤,准确把握画面的结构因素和调子因素,能熟练地控制构图、准确地把握造型,能在三小时内画出较复杂的组合静物明暗素描。三、课时分配表序号内容总课时理论课时实训课时复习考试1简单静物结构素描6152速写4133复杂静物结构素描10154石膏头像结构素描8265简单静物明暗素描8266复杂静物明暗素描10

6、287石膏头像明暗素描8268组合静物长期作业10199复习、考试4合计6412484四、有关说明1、考核与评估:以平时考核成绩的40%和命题考试成绩的60%统计总分。平常布置一些课外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等课程结束后,根据即时规定和质量、数量的完成情况给予评分。这些作业的评价成绩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期末考试以静物写生为命题方向根据即定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再给予评分。2、建议教材:素描与设计素描席跃良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1世纪高职高专艺术设计规划教材)造型基础龙念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素描的诀窍(美)伯特多德森著;蔡强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设计专业速写教程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21世纪高职高

7、专规划教材)美国基础素描完全教材(美)布赖恩柯蒂斯(佛罗里达州柯洛盖博斯市迈阿密大学使用的美国艺术与设计专业品牌教材)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素描李孟军主编,花山文艺出版社(美术基础教学要点研究)素描罗晓航、文川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全国高等学校美术专业课程教材) 执笔:张琼辉 审稿:余思慧色彩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任务与目的 基础色彩主要以水粉的教学为主,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是绘画和设计艺术必学的基本功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构图能力、造型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培养正确的艺术观察方法、分析方法和表现手法,掌握色彩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把握色彩的能力及其以色造

8、型的能力;使学生掌握水粉画的性能和绘画技巧;能够熟练地表现色彩调子中物体与它周围环境的色彩相互关系;鼓励学生艺术革新,拓宽艺术表现力,具备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根据自己的方向为美术领域中其他学科的学习做好准备,打下坚实的色彩造型基础。二、课程内容和要求1、基本内容:色彩基本原理、水粉画的基本功、简单静物单色表现、简单静物全色调表现、复杂组合静物单色表现、复杂组合静物全色调表现、水粉花卉写生、冷暖调静物组合 、邻近色静物组合 、复杂的多质感静物组合。2、具体内容与要求(1)色彩原理与水粉画的基本功:了解光与色的关系,理解色彩的固有色、条件色、环境色及互相作用下形成的画面整体色调;熟悉和掌握原色、间

9、色、复色、色相、明度、纯度、色性、色彩空间透视的含义与变化规律,牢记色彩的基本理论知识。理解水粉的概念、性质;了解水粉画的工具、材料、性能;认识几种常见的笔法及艺术表现力;学习水粉画的用笔、调色;掌握水粉画的观察方法和审美要求。(2)静物单色表现:了解静物单色表现的要求、写生步骤和表现技巧;学会用单色画出物体的立体感、大体空间位置等素描关系,掌握单色明暗深浅变化的处理方法;了解色调形成及色彩造型的一般规律,培养学生由素描到色彩转移所产生的感觉差异和层次变化的适应能力。了解画面的黑白灰关系、主次关系和虚实关系;认识色彩关系中的各种对比;掌握在不同光照强度、光照角度条件下的表现规律;能画出构图美观

10、、造型准确、素描关系清晰的单色复杂组合静物。(3)简单静物全色调表现:了解水粉静物全色调表现的要求、方法和步骤;理解三原色与其他色彩之间的关系;学习干画法、湿画法、干湿并用法、干擦接色法、色层叠加法等基本技法的表现;认识常见的几种水粉画的弊端和处理方法;理解在不同光照强度、光照角度条件下的表现技巧,能画出构图完整、造型准确、素描关系明确的全色调简单水粉静物。(4)复杂组合静物全色调表现:理解色彩在不同光源下的变化规律;掌握干画法、湿画法、干湿并用法、干擦接色法、色层叠加法等基本技法的表现;认识和理解物体的色感、质感和量感;掌握运用对比观察把握画面的色彩关系;正确分析、把握复杂组合静物的透视、比

11、例关系,正确处理好画面的构成与色调,使画面的整体关系协调;能画出构图美观、造型准确、素描关系清晰、色彩关系明确的全色调复杂组合水粉静物。(5)水粉花卉写生:学会利用色彩在不同光源下的变化规律处理整体关系;掌握三原色与其他色彩之间的关系;理解色彩的丰富与色彩的统一的和谐关系。熟悉掌握水粉花卉的写生步骤和表现技巧;能运用常见的几种水粉画弊端的处理方法来修改画面效果;培养表现高雅静物色彩的基本素养和能力。(6)冷、暖调静物组合:认识色彩关系中的冷暖对比关系;把握色彩在不同光源下的冷暖变化规律;学会色的归纳、夸张;强化水粉画调色、混色和配色练习;运用小副色调练习提高各种色调的把握能力:尝试色彩变调练习

12、。(7)邻近色静物组合:掌握色彩的微妙变化,学习各种色相灰色变化的调配技巧;尝试记忆色调训练,充分领悟水粉静物色彩的丰富性和生动性 (8)复杂的多质感静物组合:学习如何布置静物,能分析静物素描与水粉静物构图要素的异同;通过各种不同形、色、质地的组合物体写生训练,培养学生处理画面主次、虚实关系、色彩明暗、形体对比把握能力和艺术化的表现能力。鼓励学生尝试特殊技法与不同材料纸张的表现,体会色彩的情感与想象,充分表现出水粉静物的美感。使学生掌握整体驾驭色彩的能力。三:课时分配表序号内容总课时理论课时实训课时复习考试1色彩原理与水粉画的基本功4132静物单色表现6153简单静物全色调表现8264复杂组合

13、静物全色调表现10155水粉花卉写生8266冷、暖调静物组合8267邻近色静物组合10288复杂的多质感静物组合10199复习、考试4合计6412484四:有关说明1、考核与评估:以平时考核成绩的40%和命题考试成绩的60%统计总分。平常布置一些课外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等课程结束后,根据即时规定和质量、数量的完成情况给予评分。这些作业的评价成绩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期末考试以静物写生为命题方向根据即定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再给予评分。2、建议教材:色彩徐明慧编著,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中国美术学院教材丛书)水粉冷先平、贾银镯、孔俊杰 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1世纪高等院校艺术设计系列规划教材

14、)色彩顾振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职高专教育) 高职高专教育艺术设计专业教材)水粉邬春生 编,黑龙江美术出版社(高等学校美术教材系列丛书)色彩高敏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1世纪美术教育丛书)色彩基础教程申冠群编著,山西人民出版社(高等艺术职业教育丛书)水粉马瑶编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1世纪美术教育丛书)水粉刘静波编著,辽宁美术出版社(高等学校教材)色彩艺术(瑞士)约翰内斯伊顿著 上海美术出版社水粉画技法教程柏芳景著 辽宁美术出版社 执笔:张琼辉 审稿:余思慧设计素描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目的设计素描是艺术设计专业基础的必修课,设计素描课程要

15、从艺术设计基础知识、基本素质和技能诸方面来培养。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掌握造型和创意的思维,以及语言的表达和审美鉴赏能力,使学生完成从素描走向设计的任务。二、课程内容和要求1、基本内容:设计素描概论、结构性设计素描、表现性设计素描、解构与重构性素描、联想与意像性素描、材质媒介综合设计素描、物体的空间表现。2、具体内容与要求:(1)设计素描概论:了解设计素描的概念和特点,历史及发展;知道设计素描的基本分类(结构、具象、装饰、表现、抽象、意象、材质媒介综合性设计素描)和学习设计素描的意义。(2)结构性设计素描:知道结构设计素描的概念与特点;掌握结构的理解与分析、透视与结构线的分析、圆形结构线的分析、立

16、方体结构设计素描的母体的方法,能够在实践过程中综合运用结构素描的表现方法。(3)表现设计素描:了解表现性设计素描的概念与特点;能够熟练的运用明暗五大调的表现方法;并运用同一画材和工具精确的表现不同物象的质感;达到以线行透视和光影空间表现方法,来生动地再现复杂物象的具象形态,及空间透视感。(4)解构与重构:掌握以线形分割画面用具象手法立体的再现分割后的物象,能对常见的自然物象或人造物象进行分割、解构的方法(要求平面的线形分割具有一定的形式美感,立体的再现物象的刻画,细致生动,画面的整体具有一定的抽象意味)能生动的表现出物象的宏观与微观的不同形态,以及意象合成的幻觉空间,使其成为具有独特节奏韵律之

17、美感的新图式的能力。(5)联想与意象性素描:掌握运用高度概括处理将二种以上不同的空间物象整合如某种“内在意味”的意象图式的方法(要求做到构思奇特,手法新颖,具有梦幻般的视觉效果)达到视觉形态上彼此互换但表现手法紧扣“内在意味”的合成,严谨而不呆滞,细致而不烦琐的效果。(6)材质媒介综合素描:了解材质媒介综合设计素描的概念与特点;通过对材质特征的感受与体验的学习,掌握素描媒介和技法的综合运用方法。(7)物体的空间表现:掌握以线性透视和光影空间表现方法,生动再现复杂物象的具象形态以及空间透视感,能够表现物象线性透视和光与影的空间感。三、课时分配表序 号内 容总课时理论课时实训课时复习考试1设 计

18、素 描 概 论442结 构 性 素 描48103 83表 现 性 素 描2461 84解 构 与 重 构 1221 05联 想 与 意 象 性 素 描 60204 06材 质 媒 介 综 合 素 描 1221 07物 体 的 空 间 表 现2261 68复 习、考 试88合 计192501 428四、有关说明1、 考核形式:以综合考查为主,平时成绩占40%,考核成绩占60%。2、 采用考查的方法。3、 建议教材:设计素描, 单德林、徐卫、孔六庆、张新权编著,辽宁美术出版社(中国高等院校美术设计教材)设计素描(第2版),黄作林、杨悦、李育、邓旭编著,重庆大学出版社(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丛书) 执

19、笔:黄文 审稿:余思慧 设计色彩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任务与目的设计色彩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实用美术。是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环境设计专业等各设计专业中的必修的基础课程。设计色彩需要学习通过观察、领悟自然界色彩的奥妙的方法,研究自然色彩的成分与比例,并重新排列尝试新的色彩组合。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习运用色彩尝试性的表现色彩效果以达到和提高将自然色彩、主观色彩、天然合一色彩效果的表现方法。来提高学生对色彩语言的感受和控制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二、课程的内容和要求1、基本内容:设计色彩概述、色彩原理与色彩取向、设计色彩的运用、色调与设计、设计色彩的表现形式。 2、具体内容与要求:(

20、1)设计色彩概述:了解设计色彩运用范围概述;掌握设计与色彩;设计色彩的学习方法;设计色彩的功能与特点;设计色彩的内容,培养学生实际运用的能力。(2)色彩原理与色彩取向:通过设计色彩分析;视觉色彩,色调训练的学习,了解自然色彩的形成的规律,体验设计色彩的内在规律。(3)设计色彩的运用:掌握设计色彩变化的一般规律;逐步进入设计色彩的对比研究和设计色彩的调和研究的学习。能较好的运用设计色彩的搭配关系。(4)色调与设计:通过形成色调的基本要素、色调组合构成的基本原理和规律、色调分类、面积与比例的关系、色调的运用与表达训练的一般方法的了解与学习,建立色调的组合构成的概念,能够运用其规律与原理来指导设计色

21、彩的写生实践。(5)设计色彩的表现形式:学会设计色彩的水粉画表现、设计色彩的归纳表现、设计色彩特殊技法的表现方法;通过设计色彩的训练(光色写生阶段、空间色彩阶段、色彩整合阶段、装饰画的表现、表现性色彩写生、从具像到抽象)能运用多种多样的形式来表达设计色彩的效果,为设计专业的色彩表现打下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三、课时分配表序号内 容总课时理论课时实训课时复习考试1设计色彩概述442色彩原理与色彩取向48 12 363设计色彩的运用40 8 324色 调 与 设 计284245设计色彩的表现形式64 14 506复习、考试88 合 计 19242 142 8四、有关说明 1、考核形式:笔试,以考查

22、为主,平时作业成绩占40%,考核成绩占60%。 2、采用考查方法。 3、建议教材:设计色彩,王伟、安丽杰、吴英俊、黄景川、于洋、唐树合编著,辽宁美术出版社(中国高等院校美术设计教材)设计色彩(第2版),张继渝编著,重庆大学出版社(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丛书)体验设计色彩,周刚编著,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教学实践丛书)执笔:黄 文 审稿:余思慧 三大构成(平面)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任务与目的该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通过学习平面构成的基本知识,来提高学生艺术设计的修养与水平。提高学生对构成的感觉,认识和理解。并能运用学生所学的构成知识进行平面构成的设计。要求学生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知识与相关概念,发展

23、史,点、线、面三要素,是实用设计的基础。什么是平面构成的基本形态、骨骼。点、线、面的综合构成法则。重复、特异、渐变、发射、肌理等构成形式。平面构成中的图形创意。二、课程内容和要求1、基本内容:设计从构成开始、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丰富构成语言的方法,图像时代的视觉文化和设计。2、具体内容与要求(1)设计从构成开始:了解构成的产生、发展、意义;包含的内容;包豪斯和构成以及设计的关系;构成学习的内容和方法。(2)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了解、研究点、线、面的特征和在设计中的应用。(3)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了解、研究形态之间的关系;了解、研究、重复、特异、渐变、发射、肌理构成形式的特点

24、、规律、设计应用。(4)丰富构成语言的方法:了解、研究材料、肌理和质感的关系;学会分割和构图;充分认识、运用视错觉和视知觉现象;掌握形式美法则一般规律及应用。(5)图像时代的视觉文化和设计:了解、掌握图像时代和视觉文化的总体特征;认识、研究角色异化和独自狂欢的时代性;学习掌握图像时代的相关设备与实践设计的相结合。三、课时分配表序号内容总课时理论课时实训课时复习考试1设计从构成开始工具与材料的使用与保护222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3213丰富构成的语言10464图像时代的视觉文化和设计8265图像时代的视觉文化和设计3126作业讲评课程总结2117复习考试44合 计3212164四、有关说明1、考核

25、形式:平时作业占40%,考试作业占60%2、采用随堂考试方法3、建议教材平面构成,冷先平、潘俊鲜、程蓉洁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平面构成,毛溪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6年7月第1版平面构成,毛溪著,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3年8月第1版平面构成向春芳、陈兵编著, 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1年8月第1版平面构成,顾梅著,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4年4月第1版执笔:杨海明 审稿:余思慧 三大构成(色彩)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任务与目的 色彩构成从理性的角度和色彩美学、色彩心理学、色彩风俗学的高度为各种专业的艺术设计提供色彩设计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是艺术设计专业的

26、重要基础课程之一。掌握色彩构成的基本理论、构成形式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色彩表现能力。围绕色彩的基本概念,色彩与心理、色彩的配置构成规律、色彩的应用设计展开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色彩表现表达能力;建立色彩的认识,并使学生具备初步实践应用能力。二、课程内容和要求1、基本内容:色彩与色彩构成概述,色彩的本质、色的属性、色彩的混和、色彩对比、色彩对比与面积、形状、位置肌理的关系、色彩的心理、配色的方法与原则2、 具体内容与要求(1)色彩与色彩构成概述:掌握其基本概念、发展史及当今的指导意义。(2)色彩的本质:掌握光与色的基本概念、类别、关系以及色彩产生的原因与影响。(3)色的属性:了解、掌握色彩的概念与

27、分类及其基本属性;及了解、掌握色立体的概念。(4)色彩混和:掌握其概念、分类以及在学习、工作设计中的准确的灵活运用。(5)色彩对比:了解掌握其概念、分类与作用;掌握同时对比与连续对比的概念、分类、特征及运用,学会运用色彩三属性对比为构成设计及设计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6)色彩对比与面积、形状、位置肌理的关系:掌握其中的基本概念与类别,了解掌握其关系及设计运用规律。(7)色彩心理:掌握其基本概念、类别、特点及设计应用,正确处理好经验与记忆的角色。(8)配色的方法与原则:掌握其基本方法和一般原则,同时培养自我创新意识。三、课时分配表序号内容总课时理论课时实训课时复习、考试1色彩与色彩构成概述112

28、色彩的本质113色的属性4134色彩混和6245色彩对比4226色彩对比与面积、形状、位置、肌理的关系4227色彩心理4228配色的方法与原则4229作业讲评、课程总结41110复习、考试44合 计341416四、有关说明1、 考核形式:平时作业占40%,考试作业占60%;2、 采用教考分离方法3、 建议教材色彩构成程蓉洁、冷先平、孙霖 主编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色彩构成 李莉婷 编著 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1年10月第1版)色彩构成 王磊、卢嘉 编著 辽宁美术出版社 (2001年10月第1版)色彩构成 班石 编著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1年10月第1版)执笔:杨

29、海明 审稿:余思慧 三大构成(立体)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与目的立体构成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并运用于专业创作,设计实践的特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充分理解掌握立体形态的创造原理和方法。从而帮到科学的、系统的、全面的掌握造型的形式法则及创造构成规律,为设计与制作积累丰富的立体形象资料,为将来的造型艺术打下坚实的基础。理解、掌握立体构成的基本原理和构成法则及构成要素。熟悉了解各种板材、块材,线材的不同特点和形成语言,从三维空间的要领中训练材质美感和空间形态及体态与肌理的表现,熟练掌握表现各种形态语言。二、课程内空不容和要求1、基本内容:立体构成概

30、述,立体构成的造型要素,立体构成的造型表现,立体构成的造型形式与应用,场地、设备和工具。2、具体内容和要求(1)立体构成概述:理解、掌握立体构成的发展史、概念、内容、及学习方法 ,使学生由平面思维初步向立体思维转变,以及工具、材料向实际操作、制作性转变。(2)立体构成的造型要素:掌握形态之要领、类别及各自特性、以及形态与空间、形态与材料、形态与结构之关系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处理方法、技巧。(3)立体构成造型表现:理解、掌握基本的美学原则及运用技巧;掌握立体构成的设计构想方法和造型方法,使材料、形态、空间、结构有统一的整体认识与协调运畴。(4)立体构成的造型形式与应用:掌握立体构成的几种基形式,

31、并能在学习、训练中达到一定的设计构成品位,其构成作品是教与学好坏的最直接反映。(5)场地、设备和工具:熟悉、掌握立体构成学习、实训的场地、设备和工具的名称,使用保护功能,以及在制作过程中自我安全保护意识。三、课时分配表序号内 容总课时理论课时实训课时复习考试1立体构成概述222立体构成的造型要素6243立体构成的造型表现6244立体构成的造型形式与应用144105场地、材料和工具226作业讲评、课程总结2117复习考试44合 计3611214四、有关说明1、考核形式:平时作业占40%,考试作业占60%;2、采用教考分离方法;3、建议教材:立体构成 钱涛著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04年8月第1版)

32、立体构成 卢少夫著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93年6月第1版)立体构成 赵志生、王天祥 著 重庆出版(02年8月第1版)执笔:杨海明 审稿:余思慧 设计概论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任务与目的本课程是工业设计专业的入门教育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了解专业,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培养正确的设计思维方式,了解设计领域所涉及的基础理论,为以后的专业发展奠定厚实的思想基础。二、课程内容和要求1、基本内容:总述、中国的工艺美术传统和设计思想概述、工业设计史概述、设计的要素、设计过程和创造方法、视觉传达设计与环境设计。2、具体内容与要求(1)总述:了解设计的概念及设计的社会作用、设计理论与设计史。(

33、2)中国的工艺美术传统和设计思想概述:了解中国古代的工艺设计美术主要是原始社会时期的设计、奴隶社会时期的设计以及封建社会时期的设计。以中国彩陶文化、青铜器文化、瓷器、建筑、明清家具为主。了解中国近现代的设计,掌握中国传统设计思想的特点。(3)工业设计史概述:熟悉西方的设计历史。主要是工业革命之后的设计对世界设计的影响。包括西方古代设计、设计与工业革命、西方19世纪设计、现代设计运动以及西方当代设计发展现状及展望。(4)设计的要素:了解和掌握设计与产品功能,设计与技术,设计与美及设计与市场营销的关系。组织进行市场调查或到生活中去感受现代设计概念,了解现代市场需求、设计产品最新动态和概念。(5)设

34、计过程和创造方法:了解新产品的开发及创造活动,掌握创造方法。(6)视觉传达设计与环境设计:了解和掌握视觉传达设计和环境设计的基本规律。三、课时分配表序号内容总课时理论课时实训课时复习考试1总述222中国的工艺美术传统和设计思想概述333工业设计史概述334设计的要素8445设计过程和创造方法446视觉传达设计与环境设计8447复习、考试44 合计322084四、有关说明1、考核形式:笔试或论文。总成绩为平时30%,考试70%。2、教学建议:教学期间可以穿插学生对当今世界的最新设计和经典的欣赏,使学生对设计课题有更为明确的认识。在条件许可情况下,可借助多媒体教学。3、建议教材:设计学概论,尹定邦

35、,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设计概论(修订版),赵农,2005/5,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执笔:葚豪 审稿:余思慧图形创意教学大纲一、 课程性质、任务与目的 图形创意是一门重要的设计基础课程,它研究图画语言,为艺术设计提供一个创意联想,发散思维的思考和表现方法。它是设计专业的乃至影视、传媒专业的轴心课程。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旨在训练学生更准确的把握图形创意在设计活动中所起的作用。用图形语言与人快速沟通。二、 课程内容和要求1、 基本内容:设计基本元素和形的视觉训练、单形元素的视觉想象、特定元素的视觉想象、正负形、影子、同构图形、异变图形、元素的替代、图形实践。2、具体内容与要求(1)设计基本元素和形的视

36、觉训练:以三元素等为依据,学会捕捉生活中最常见、最简洁的元素,掌握各元素形似或意象的联想和表现方法,增加对各种成型特性的了解。 (2)单形元素的视觉想象:了解从中国文化衍生的重要元素金、木、水、火、土等的传统文化内涵,学会多角度表达。从事物的两极为导向,从多角度寻找走、飞、游等词的表达的可能性。 (3)特定元素的视觉想象:以火柴盒、动物、鞋子等为主题,从材质、社会文化学、功能等展开想象,进行构思。学会对任何物采取举一反三的方法,恰如其分地表现。(4)正负形:学会以人和物、物与物或人与物结合作正负图形,了解正负形的含义及视觉效果,掌握其特征和构成条件。(5)影子:掌握影子的原理、意义、可塑性及视

37、觉化影子的美学质量,能在现实的生活影子中寻找新的创意,视觉上不破坏整体关系。(6)同构图形:寻找两个不同元素间具有共性或同形特征的物体,学会双形同构。掌握相似形、声音在特定空间的想象,平面空间、三维空间的延伸方法。(7)异变图形:掌握同形异变与不同形异变的方法。寻找外形有相近之处的两个形元素,利用两者的可变因素进行变化,能自然而有条理地表达演变过程。(8)元素的替代:以常规图形为依据,保持其物体的基本特征,将物体中的某一部分替换为其他相似形或不相似形状。学会在原创图基础上通过元素的转化,在视觉上赋予新感觉,在寓意上赋予新的含义。(9)图形实践:了解课程意义、实用价值以及实现课程实践计划的方法。

38、提高学生分析一个具体项目并以多种手段方式来解决面临问题的能力。通过成功的各门类设计案例,让学生们了解本设计作为核心基础课程的重要性。三、课时分配表序号 内容总课时理论课时实训课时复习考试1设计基本元素和形的视觉训练8442单形元素的视觉想象8443特定元素的视觉想象84 44正负形12485影子12486同构图形12487异变图形12488元素的替代12489图形实践1248合计963660 四、有关说明1、考核与评估:本课程采用平时作业与成绩评分相结合的方式。学生修完本课程并参加统一作业评分,其平时作业评定为平时40%,成绩 60%。 2、采用教考分离的方法。 3、建议教材(1)图形创意林家

39、阳/2003年/ISBN7-5318-0738-6(2)雷马格利特 Dumonts Neue Galerie/1992/ISBN3-7701-2882-6(3)塔舍尔的魔镜TACO德国出版社 1986 /ISBN3-89268-005-1(4)设计与蒙太奇徐芸 云南出版社 2000年 /ISBN 7-222-02863-3/J.1735,(5)摄影图形 Albert Winkler 1994/出版 Vlenna Paint /ISBN 3-9500536 -0-3 执笔:余思慧 审稿:余思慧标志设计教学大纲一、 课程的性质、任务与目的标志设计是一门应用性学科,既有较强的理论性,又有突出的实践性

40、,是艺术设计专业中装潢设计的主干专业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标志设计的基础知识,表现形式与表现方法,提高学生相应的艺术设计方面的修养与素质。二、 课程的内容和要求1、其本内容:标志的新价值、标志设计与名牌战略、标志的功能作用、标志的设计准则、标志的本质与美感特性、标志设计的表现形式、标志设计的主要形式法则、标志设计中象征形象的运用、标志广告活动中的演化商业漫画角色、标志的后现代设计风格。2、具体内容和要求:(1)标志新的价值:了解标志的基本概念、原理,体会其新的价值。(2)标志设计与名牌战略:掌握世界名牌的策划与设计,了解标志设计对创造名牌的作用,掌握世界名牌标志的设计特征,了解

41、世界标志的力量。(3)标志的功能作用:掌握区别同类产品的不同企业与经营部门、区别同类产品的不同质量,了解消费者认牌购货作用,及宣传企业信产品的广告作用、具有美化产品的功能 、有利于国际经济交流。(4)标志的设计准则:掌握简明易认,便于记忆、内涵明确,个性突出、新颖独特,引人注目、永久性强,适合性好的设计准明。(5)标志的本质与美感特性:掌握符号美的特性、凝练美的特性、特征美的特性、单纯美的特性、抽象美的特性。(6)标志设计和表现形式:掌握象形的表现形式、音形组字的表现形式、抽象的表现形式。(7)标志设计的主要形式法则:掌握对比、调和、节奏等形式法则。(8)标志设计中象征形象的运用:掌握太阳、眼

42、睛、星星、美女、手势、水、火、心形等象征形象的运用。(9)标志广告活动中的演化商业漫画角色:掌握商业角色的促销价值、商业角色的使用功能、商业角色的设计准则、商业角色的表现、商业角色的运用范围。(10)标志的后现代设计风格:了解历史主义和解构主义的建立、追求自然主义的趋势、超人文主义的兴起。三、课时分配表序号内容总课时理论课时实训课时复习考试1标志新的价值6242标志设计与名牌战略7343标志的功能作用8354标志的设计准则8355标志的本质与美感特性6246标志设计和表现形式8357标志设计的主要形式法则6248标志设计中象征形象的运用8359标志广告活动中的演化商业漫画角色83510标志的后

43、现代设计风格83511复习、考试77合计8027467四、有关说明1、 考核与评估本课程的考核应依据教学大纲为准,考核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设计能力,同时应注重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修完本课程参加结业考核评估,其成绩的评定以课堂作业成绩为准。其中平时占40%,课堂作业60%。2、建议教材: 1、标志设计 李巍 吕曦 毛德玲 编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陈汉民标志设计3、标志设计 蒋尚文编著 湖南美术出版社4、成功LOGO畅想 王汀 张力平 编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 执笔:刘永强 审稿:余思慧CI设计 课程教学大纲(三年制)一、课程性质与任务、目的本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平面方向的一门主

44、要专业设计课程,结合了各种专业设计课程内容,同时理论性也比较强的一门课程。本课程的教学是通过课堂讲授与设计实践,使学生正确理解CI的概念,了解CI发展的历史和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CI设计能力,并能够运用现代设计方法,根据企业经营理念与发展的需要,为企业对内、对外视觉形象进行系统化的设计,制定相应的制度化的管理规范。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掌握企业形象设计基本理论知识,尤其是对企业视觉识别设计部分能够灵活的运用,使学生把艺术设计与企业的形象识别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具备独立进行企业视觉形象设计的能力。要求学生理解、掌握标志设计的基本概念及其设计的基本性质与特点,了解VIS设计的发展历史及其

45、一些主要的设计案例,以及VIS设计体系形成的原理,能够根据VIS设计的程序,进行市场调研与正确的设计定位,确定设计表达要素,具有从基础系统到应用系统,完整、系统地进行VIS设计与VIS手册制定的能力。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1、基本内容:概论、CI的历史沿革与现状、CI战略的理论依据、企业形象与现场调查、CI战略的策划与导入、理念识别系统(MIS)、企业行为识别系统(BIS)、视觉识别系统(VIS)之一:基本要素、视觉识别系统(VIS)之二:应用要素、企业识别(CI)手册的编制和典型案例。 2、具体内容与要求 (1)概论: 了解CI战略的基本概念、CI战略的特点、CI战略的功能与作用。 (2)CI

46、的历史沿革与现状:了解从商标品牌到产品视觉统一设计,掌握企业形象的视觉传达设计、从视觉形象传达到整体形象识别。 (3)CI战略的理论依据:了解企业形象与CI战略,掌握企业传播与CI战略,企业文化与CI战略,企业识别与CI战略。(4)企业形象与现场调查:了解调查的原则和程序,企业形象要素与相关内容,掌握调查的具体实施方法,能整理与分析调查资料。(1)(1)(1)(1)(1) (5)CI战略的策划与导入:了解CI战略的导入时机与程序,能对企业作形象定位, 进行企业名称设计,企业视觉结构与传播。(6)理念识别系统(MIS):了解理念识别系统与企业经营哲学,理念识别系统与企业价值观,理念识别系统与企业

47、精神,企业理念与精神的表达。(7)企业行为识别系统(BIS):学生能够对内部的企业行为识别系统,对外部的行为识别。(8)视觉识别系统(VIS)之一:学生能够进行企业标志、企业标准字、企业标准色以及辅助性视觉要素的设计。(9)视觉识别系统(VIS)之一:了解办公事物用品应用设计,员工制服应用设计,交通工具应用设计,企业环境和标识应用设计,商品包装应用设计,企业广告应用设计等,并能够进行相应的设计。(10)企业识别(CI)手册的编制和典型案例:了解企业识别(CI)手册的编制方式、理念识别(MI)手册的编制方式、行为识别(BI)手册的编制方式、视觉识别(VI)手册的编制方式、视觉识别(VI)手册的编

48、制实例、CI典型案例,并能够做相应的设计制作。三、课时分配表序号内容总课时理论课时实训课时复习考试1概论222CI的历史沿革与现状223CI战略的理论依据224企业形象与现场调查6245CI战略的策划与导入8446理念识别系统(MIS)447企业行为识别系统(BIS)228视觉识别系统(VIS)之一:基本要素188109视觉识别系统(VIS)之一:应用要素1881010企业识别(CI)手册的编制和典型案例28101811复习、考试88合计9844468四、有关说明1、考核形式:平常教师布置一些平时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以巩固学生对教师教学的知识掌握,并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情况。这些作业的评价成绩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记入总分。课程结束后,进行考试,并记入总分。2、教材参考文献目录1、现代企业形象设计指南 朱国勤主编 上海书店出版社 2、企业文化教程 黄中鼎 同济大学出版社3、CI企业形象塑造 高驰编著 黑龙江美术出版社。4、CI的策划和设计 吴为善等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5、视觉传达设计 曾宪楷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6、CI原理与实务 饶德江 武汉大学出版社7、CI理论与实践 艺风堂编译 艺风堂出版 执笔:黄奕 审稿:余思慧CorelDRAW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任务与目的coreIDRAW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