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代医家对热喘的辨证施治概述【关键词】 热喘 辨证施治 综述文献喘证是指由于各种因素导致肺气上逆,失于宣降,以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常见病证。历代古文献对该病论述丰富而详实, 为进一步研究喘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喘证最早记载于内经,其中有“喘咳”、“喘逆”、“上气”、“气满”、“肩息”等多种别名与描述。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有“诸痿喘呕,皆属于上”的记载,上指心肺言,说明喘与肺有关,为肺病的主证之一。再如灵枢本神中提到“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实则喘喝胸盈仰息”,说明喘、胸部胀满、仰息等症,是由肺气实,气上逆而致。 明代张景岳在景岳全书喘促中把喘证归纳成虚实两
2、证,“实喘者有邪,邪气实也;虚喘者无邪,元气虚也”1,提出了喘证的辨证纲领,自此,后世医家在对喘证的辨证中皆遵从虚实之辨。在此,我们仅从实喘之热喘的辨证施治方面概述如下。1 治疗热喘的意义 喘证与肺气上逆、肾气失纳有关,病变涉及肺、肾、心、肝等多个脏腑。而气喘(又称喘促)又为许多急、慢性内科疾病过程中的一个症状,严重者可致喘脱,故喘证的治疗非常重要。在临床中,如实喘不治,日久将耗气伤津,易转化为虚证,虚虚实实,迁延不愈,故医者决不能轻视之,治喘尤当以治实喘为急务。明代李中梓曾曰:“内经论喘,其因众多,究不越乎火逆上而气不降也。”2在一定程度上指出了实喘以热喘居多。2 热喘的病因病机2.1 内经
3、对热喘病因病机的论述 素问调经论有“气有余则喘咳上气”的论述,此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喘粗为之俯仰”和灵枢经脉“肺胀满膨膨而喘咳”均为对实喘的描述。素问刺热篇云:“肺热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恶风寒,舌上黄身热。热争则喘咳,痛走胸膺背。” 阐明了肺热是导致实喘的极其重要的原因。内经亦强调阳明腑实也可致喘,例如素问逆调论有“不得卧而息有音者,是阳明之逆也,足三阳者下行,今逆而上行,故息有音也”,素问厥论篇云“阳明厥逆,喘咳身热”,素问阳明脉解篇曰“阳明厥则喘而惋,惋则恶人”。 另外,素问太阴阳明篇又有“入六府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乎”。再有对小儿喘息,内经则认为喘主要是风热所致,素问通评虚实论
4、篇有“乳子中风热,喘鸣肩息”的论述,与临床所见相当吻合。以上说明内经对实喘病因强调热邪致喘,病位强调肺与阳明,病机强调气机逆乱。故曰“内经论喘,其因众多,究不越乎火逆上而气不降也”2。2.2 古代医家对热喘病因病机的论述 张从正儒门事亲谓“热乘肺者,急喘而嗽,面赤潮热”3,说明了风寒入里化热,或肺胃素有蕴热,或湿痰遏久化热,皆可形成痰热,胶结于肺,壅塞气道而为热喘。王好古曰:“肺气果盛,又为有余,则当清肃下行而不喘,以其火入于肺,衰与不足而为喘焉。故言盛者,非言肺气盛也,言肺中之火盛也;言有余者,非言肺气有余也,言肺中之火有余也。”4明确指出了火热实邪导致喘证的机制。朱丹溪曰“又或调摄失宜,为
5、风寒暑热,邪气相干,则肺气胀满,发而为喘。又因痰气,皆能令人发喘”5,“火炎上喘者,乍进乍退,得食则减,食已则喘,大概胃中有实火,膈上有稠痰,得食入咽,坠下稠痰,喘即止,稍久,食已入胃,反助其火痰再升上,喘反大作”5。以上论述则指出了各种致病因素皆能导致肺气不利,发而为喘,并强调了痰在发病中的作用,而在现代临床上痰与热结的证候亦非常常见,故朱丹溪的论述至今对现代临床仍具有指导意义。又如张景岳曰“实喘之证,以邪实在肺也。肺之实邪,非风寒则火邪耳。火之炽盛,金必受伤,故亦以病肺而为喘”1,明确指出了实喘与火的关系,阐述了火热之邪在喘证发病中的病理机制。3 热喘的辨证论治3.1 辨证 辨证是指导用药
6、的前提与基础,喘证因病因复杂,证情错综,加之起病急骤,故临床迅速准确辨证实非易事,明代李中梓医宗必读云:“故辨证不可不急,而辨喘证尤为急也。”2对喘证的辨证应首辨虚实。在古文献中,辨别喘证的虚实以张景岳的景岳全书最为详尽,“实喘者,胸胀气粗,声高息涌,膨膨然若不能容,惟呼出为快也;虚喘者,慌张气怯,声低息短,惶惶然气欲断,提之若不能升,吞之若不相及,劳动则甚,而惟急促似喘,但得引一长息为快也”1,指出实喘多为气粗声高,呼出为快为特征,而虚喘则以声低,气欲断,劳动则甚为特点。医宗金鉴亦云:“气粗胸满不能布息而喘者,实邪也气乏息微不能续息而喘者,虚邪也。”6辨明虚实后,实喘还应区别寒、热等病机特点
7、的不同,一般而言,痰黏稠,大便干者属热,痰清稀发冷者则属寒,故医宗金鉴云“气粗胸满不能布息而喘者,实邪也,而更痰稠便鞭者,热邪也。气乏息微不能续息而喘,虚邪也,若更痰饮清冷,寒邪也。”6,并将其概括为“喘则呼吸气急促实热气粗胸满硬,虚寒气乏饮痰清”6,明确说明了喘证的临床特点及其辨证要点。此外,根据导致疾病的原因及其临床表现,热喘亦可再区分为风热犯肺证、痰热壅肺证、热毒炽盛证等。其形成原因及临床表现如下:3.1.1 风热犯肺证 风热之邪,初犯肺卫。证见:恶寒发热,咳嗽,痰多或微黄,胸闷或隐痛,口渴,舌边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3.1.2 痰热壅肺证 由于邪热困肺,肺气不宣,烁灼肺津成痰,痰热
8、壅肺,病在气分。证见:高热,咳嗽气粗,喘促痰鸣,鼻翼煽动,口渴尿少,烦躁不安。亦有寒战高热,胸痛,咯黄稠痰或铁锈痰或痰中带血丝,舌红苔黄,脉洪大或滑数。3.1.3 肺热炽盛证 邪由气分传入心营,形成气营两燔。证见:高热不退,痰鸣气促,喘憋鼻煽,精神萎靡,神识模糊,胸高腹胀,颜面青紫,唇口发绀,甚则四肢厥冷,舌红赤或绛干,苔腐厚或见少苔,脉细数。3.2 治则治法 明代张景岳指出“未发时以扶正气为主,既发时以攻邪气为主攻邪气者,须分微甚,或散其风,或温其寒,或清其痰火”1,强调了清肺、涤痰是治疗热喘的重要法则。清代林佩琴类证治裁曰:“实喘者,胸满声粗客邪干肺,上焦气壅,治宜疏利。”7同时亦应区别寒
9、、热、痰、气的不同,分别采用温宣、清肃、祛痰、降气等法。又如清代钱一桂在医略中提到“邪实之喘,风寒痰火水气皆有之,宜清宜降”8。综上所述,历代医家对于热喘的治疗,多重视清肺降气、涤痰平喘的治疗原则。在临床实际应用中,亦应紧紧围绕病因病机,根据具体辨证,施以清肺降气、涤痰平喘,这也是热喘总的治疗原则。4 古代医家对清肺降气、涤痰平喘法的应用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有“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9的记载,论述了太阳病发汗不当,邪热壅肺作喘,张仲景在此用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则起到了清泄肺热、宣肺平喘作用。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提到“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
10、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9,论述了表证误下后,表里之热逼迫于肺,肺失清肃故喘,故用葛根芩连汤清解以平喘。在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又有“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汤主之”10的论述,此症是外感风热,水饮内作而气急上逆所致热喘,张仲景用越婢加半夏汤宣肺泄热,降逆平喘。从以上可见张仲景对清肺降气、涤痰平喘法的重视。清代医家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哮喘中,非常详细地论述了热喘的几种治疗方法。例如风热壅肺型热喘的治疗,苦辛开肺,用薄荷桑叶方或栀豉汤加味;肺气痹阻,治宜开肺化痰,用千金苇茎汤;湿热伤肺,治宜轻扬,用羚角连翘方;热
11、壅气分,则治宜清热通痹,方用木防己汤加减。陈士铎治喘,善用灭邪汤,“此方妙在用柴胡、射干、桔梗以舒发肺金之气;用半夏以祛痰,用黄芩以去火。盖外感寒邪,则内必变为热症,今用黄芩以清解之”,可见陈士铎对热喘的治疗重视清肺降气涤痰以平喘。王孟英在回春录中对热喘的论治,亦从清肺降气、涤痰平喘着手,“况前医治法用药,缺少肃肺理气一层。气道不清,痰火不去,而气喘终无定时。是以不徒无益,且更耗气劫津,故病日甚”11,并善用黄芩、栀子清泄肺热,杏仁、苏子、旋覆花、瓜蒌等降逆定喘,理气祛痰。5 体会 综观古代医家对喘证的论述,均重视热喘的治疗。而在对热喘的治疗中,遣方用药虽各有不同,但清肺降气、涤痰平喘法应用最为广范,亦为治疗热喘之大法。正如清代医家沈金鳌所说“种种喘症,皆当详察治之。至用药,通忌敛涩升发燥热酸咸之品,降气清火润肺,方为治喘平和之法”。【参考文献】 1 张介宾景岳全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621-643.2 李中梓医宗必读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303-3043 张海岑,赵法新,胡永信,等.儒门事亲校注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1794 王好古此事难知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765 朱丹溪丹溪心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0-836 吴谦医宗金鉴M北京:人民卫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