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师大2013级研期末人文地理研究思考题1、近年来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及展望。2、全球化进程中城市体系的发展与规划动态。3、主体功能区的内涵及划分主体功能区的意义。4、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性和我国当前存在的问题。5、水资源承载力/土地资源承载力/资源承载力/生态承载力的科学内涵和实践意义。6、我国城中村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形成机制。7、脆弱性分析方法及其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意义。 Weason第一题:近年来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及展望。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既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又是城市科学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2、近年来,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既注重秉持“理论假设检证理论”的研究范式,强调科学问题和科学价值的实现,又致力于解决本土问题的“实用研究”,基本立场是“洋为中用”,强调国外理论和方法“引进消化吸收应用创新”的实用研究方法33.3 研究发展趋势(1)多尺度的研究。近年来,城市地理学重视尺度问题的研究,从不同尺度研究城市空间过程、现象及空间结构,传统的研究尺度城市,仍是重要的研究尺度;但另一方面,由于全球化与区域化的融合与发展,城市内部结构要素的重组,城市地理需要既从更宏观的尺度,对城市进行研究,也需要从微观层面进行研究。一是全球范围内的城市体系全球城市体系的研究;二是全球城市区域的研究(巨型城市区域的
3、研究);三是全球城市的研究。既重视城市发展的16全球背景,又关注城市发展的区域背景。从较微观层面的研究关注城市日常生活空间行为场所的微区位,尤其关注对营业性场所的微区位研究,以及城市社区地理的研究。2)认识路径的综合化与多元化。传统的城地理学派正在发生一系列的转型,近来的城市地理学派更加重视城市在物质空间之上的非物质空间的研究,把物质与非物质空间融合起来研究,如:城市政治经济学派的研究;表征的方法如把符号学、体验、象征、历史等介入城市的真实空间,寻求一种综合的城市解读;从城市文化寻求对城市发展及空间的解读;城市地理的精神分析的超自然转向则是建立在心智地图基础上,关注非意识对人们行为及城市的影响
4、16,47,49-55。(3)研究内容社会化趋势。国外城市地理学重视城市社会问题的研究,研究内容表现出明显的社会化趋势,许多城市地理学家,成了城市社会学家。这反映城市地理与社会学的交叉研究明显,学科界限模糊。目前,从国外城市地理学的杂志,如Urban Geography、Urban Study、Progress ofHuman Geography、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等杂志都反映出这种趋势,有些研究领域涉及城市空间方面,有些并没有涉及。这些研究包括:城市移民、避难者的空间迁移;城市空间的不平等、城市社会极化;城市少数民族居住区、贫民窟、无家可归者、社会混合居住;
5、城市种居民的权利、公共空间的权利等;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公平化问题、城市健康等。(4)研究的“管理化”倾向。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生了深刻的公共治理变革,以国家干预为特征的“凯恩斯时代”宣告结束。西方国家政府普遍推崇市场化,强调发挥市场机制在公共领域中的作用,导致了新的公共管理理论与模式的产生,引发了许多国家发展环境与治理方式的重大转型。为应对全球化所带来的挑战,促进城市经济增长,积极推行了各种营销战略,在西方许多传统型的管理模式,正迅速被企业化模式所取代,为了实现有效的增长,政府、商业机构、民间团体等各种利益团体合作形成“增长联盟”或增长机器。在这种背景下城市地理学需要为城市发展服务,因
6、此,近年来,城市地理界关于城市管治、城市营销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16。4中国城市地理学发展趋势中国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城市问题层出不穷,这也为中国城市地理工作者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和环境。从目前中国城市和城市地理学发展看其发展趋势可能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中国对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起初主要是少数学者介绍和引进西方的研究进展,并用数学方法进行了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研究。上海社会区研究表明,形成上海社会空间地域差异的要素集中反映在人口的文化构成、密集程度、性别和职业构成、外来人口、居住条件和婚姻状况5个主成分上,研究结果将其分为5种类型29一33。许学强等
7、采用因子生态分析法对广州市社会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和社会区划分,他们认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城市也存在社会区,但其影响因素既不是种族隔离,也不是经济收入的高低,而主要是历史因素和现时的土地功能布局及分房制度I3。近年来,顾朝林等在实证调查基础上,研究了北京社会极化和空间分异现象32,在分析影响北京社会空间结构的相关因素的基础上,论述了北京社会空间结构演化的历程,指出北京社会空间结构的快速转变正在导致人类住区的不协调发展,即城市社会极化和不平衡的社会空间增长35。其他学者还开展了城市住区社会经济空间结构、人口地域变动研究、大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模式研究、城市意象空间分析3“一40。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形成和
8、演化研究,不仅丰富和发展了城市地理学的理论意义,而且丰富了城市规划内容,为城市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2)城市现代化研究城市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化包括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基础设施、管理水平和生态等的现代化,它是指城市的多功能与系统协调运行,从而使城市整体的发展和竞争达到并保持所处时代的先进水平,就城市而言,现代化是国际性的基础与前提,而国际化则是现代化的某种功能的扩大与体现4。一些学者相继开展了大城市的现代化功能研究42。姚士谋等认为工业向城市地区集中,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现代化要素向城市地区集合,由城市化到城市现代化、国际化这是当今世界的总体发展趋势。姚士谋提出了城市现
9、代化的6个方面的指标:城市规划科学的合理化;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城市生态环境园林化;中国城市现代化的指标体系;城市人民生活高度社会化;各种资源利用的高度信息化43。徐巨洲认为城市的内涵主要是工业化,现代化设施是它的本质,即现代化是城市发展的根本目标,在未来50a,中国城市发展大体上分3个阶段持续前进,达到高标准的城市现代化水平,城市现代化水平基本处于赶超阶段。(3)城市管治(UrbanGovernanee)研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正由传统的福特主义(Fordism)和福利国家(WelfareState)转向后福特主义(Post一fordism)和“劳利”国家(WorkfareState)。后工业
10、社会的生产特征及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进程,使得世界经济生产方式的空间性,既强调跨越边界、区际差异,也强调控制和协调,这表现在全球、地区、国家、区域、城市等各个层面。因而势必要求发展一个既公平、公开,又具世界竞争力的管治(Govemance)和协调系统,以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管治是将经济、社会、生态等可持续发展综合包融在内的地域整体管治概念,其涉及中央元(AC)、地区元(LG)、非政府组织元(NGO)等多组织元的权力协调建构,其中政府、跨国公司、社团、个人的影响正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城市管治是西方学术界,尤其是城市地理学、城市社会学、城市管理学最近几年的最新研究热点,并正
11、在出现若干新兴学派。中国除香港学者(朱剑如、沈建法等)有所涉及外,大陆尚无研究,预计在今后几年中国城市地理学者将很快开拓这一领域。(4)数字城市(Digitalcity)研究90年代以来,以计算机和因特网为核心的信息产业蓬勃发展,信息化成为研究的热点。承继成等认为国家信息化就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可视化,而数字地球(DigitalEarth)是解决此问题的有效方法,其中数字城市的研究是中国数字地球研究的重要示范工程之一,将来的数字城市,将是由智能大厦、智能小区构成的智能城市。近年来,有些学者开展了信息时代的城市研究,如虚拟城市模型、信息城市的物质形态、可视化城市设计初探、因特网给中国城市带
12、来的冲击波66等。未来的信息社会,城市形态、人们的行为方式等都将发生很大的变化,注重三维表达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可视化的数字城市将成为城市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六)研究进展的评价与展望虽然中国城市地理学在主要领域进展迅速,但是国外城市多学科综合研究趋势加强,普遍应用先进的技术方法,研究中考虑的因素越来越全面,综合化、多元化、动态化、定量化发展趋势非常明显,各种新思潮、新理论、新的哲学观点自出现后很快就会被引入到城市研究中。与西方国家的城市研究比较,目前中国城市研究总体水平仍然落后于西方国家,基本处于对西方学说的介绍与引进阶段,适合中国城市发展的理论探索和模式明显不足。在研究中,分学
13、科、分地区的单项研究较多,综合性研究较少,尤其是对新的经济、社会、技术因素研究不深。在研究体系与学科上,仍然局限在传统的地理学、规划学、建筑学等单学科的研究阶段,难以形成一个共同的概念框架与范式。因此,中国城市研究必须紧密跟踪世界城市研究发展趋势,重视市场经济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影响,重视个人消费者的偏好和需要,城市中个人和团体行为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等城市微观研究方向应成为主要的研究方向,并加强城市中资本劳动力和技术及社区居民、种族间冲突的研究,还有妇女的就业行业及其对城市社会结构,乃至经济和地域结构的影响。同时,应继续加强对城市土地进行经济评价、土地有偿使用的空间分析、土地使用价格市场的研究、城市
14、空间的合理重组,以及结合社会空间分析,研究城市住房空间布局的时空变化及其与土地利用的关系、住房需求和住房资源分配的研究、不同收入阶层的住房消费的区位选择研究、居住区改造与社区演替研究、住房政策等等方面的研究。另外,对中国国际城市、城市带或城市群的产业结构、特点、动力机制、地域变化以及群体内各城市的功能分工与协作,新兴产业、企业集团化、跨国公司及其空间组织对城市空间再组织的影响,大城市地域扩张的动态过程、方式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新城市或者城市新区区位和功能,新区与旧城的结合,投资环境与投资效益,还有城市与区域发展相互作用机制与模式,中国城市信息系统以及发展过程模拟等都是未来中国城市研究的核
15、心内容与方向。4 学科发展的趋势及展望一般来讲,城市地理学最重要的任务是揭示和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4.1 面向城市化背景下中国城市地理学理论和实践的长期战略思考。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将对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论等方面仍任重道远。(1) 缩短中国城市地理学与主流的城市地理学的距离。主流城市地理学的新近发展反映了中国城市地理学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方向。其主要研究领域如下:全球化、世界城市与金融中心;城市区域与城市网络;城市体制、创业型城市与城市管治;尺度研究、社会不平等、孤立与包容、居住空间分隔;城市
16、中的文化与种族问题。除了丰富的实证研究,主流城市地理学特别着重理论发展,比如新城市主义、新区域主义、城市体制理论、地租差别理论、绅士化理论、世界城市理论、金融地理学等。在海外,中国城市地理研究仍被当作是地区研究的一部分,在主流城市地理学中只处于边缘的地位,中国城市地理学与主流的城市地理学仍有很大的距离57。(2) 大人文与大科学交融的城市地理学方法论建立和完善。低碳、全球气候变化等国际新的挑战与变化,工业化、城市化等国内动力共同推进城市地理学要进一步学科交叉,变成大科学。 (3) 国际视野和地方行动。长期以来中国的城市地理学,一直比较坚持开放的国际视野,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国际气候变
17、化等新背景下,未来的城市地理学研究的国际视野尤为重要。中国作为一个正处于发展上升期的发展中国家,展望未来,中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仍需围绕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特别是要关注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市场化和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城市发展的空间性和区域性问题我们的“理论研究”应在借鉴西方城市研究理论、方法的基础上,从本土视角出发提炼“理论问题”;另一方面,“实证研究”也应立足于知识生产,积极地进行问题总结和升华,不能只是就事论事的案例。但是,具体如何促进科学研究和实用研究的互动,这仍需城市地理学研究在今后发展过程中逐渐摸索。第二题:全球化进程中城市体系的发展与规划动态 城市体系是在一定区域
18、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各种不同性质、规模和类型的城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城市群体组织,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相互关联、起各种职能作用的不同等级城镇的空间布局总况。是经济区的基本骨骼系统,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城市带动区域最有效的组织形式。城镇体系来自Urban System,也译为城市体系或城市系统。指的是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由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联系密切、互相依存的城镇的集合。它以一个区域内的城镇群体为研究对象,而不是把一座城市当作一个区域系统来研究。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现象,城镇体系研究是认识区域城镇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区域城镇体系是各有关城
19、镇之间的空间职能和结构关系。城市体系结构包括职能结构、规模结构和地域结构(布局)。研究的中心内容是城市与区域的关系。城市体系的类型有金字塔型,多核型,网络型,带状型 在我国,城镇体系规划通常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城镇职能分工为依据,确定不同人口规模等级和职能分工的城镇的分布和发展规划。根据建设部颁布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在城市总体规划纲要阶段,即应原则确定市(县)域城镇体系的结构和布局。市域和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分析区域发展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区域城镇发展战略,确定资源开发、产业配置和保护生态环境、历史文化遗产的综合目标;预测区域城镇化水平,调整现有城
20、镇体系的规模结构、职能分工和空间布局,确定重点发展的城镇;原则确定区域公共交通、通信、能源、供水、排水、防洪等设施的布局;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有关技术经济政策的建议。 城镇体系规划要达到的目标是通过合理组织体系内各城镇之间、城镇与体系之间以及体系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的各种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相互联系,运用现代系统理论与方法探究整个体系的整体效益。 此概念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由于世界城市化发展到较高程度,城市间的相互影响增强,故它们间的联系和协调发展成为重要的研究内容,以便有效地按地域系统组织生产和进行行政管理,获取
21、最大经济效益和最佳社会效果,城市体系是衡量一个国家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城镇体系规划,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城镇职能分工为依据,确定不同人口规模等级和职能分工的城镇的分布和发展规划城镇体系规划要达到的目标:通过合理组织体系内各城镇之间、城镇与体系之间以及体系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的各种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相互联系,运用现代系统理论与方法探究整个体系的整体效益。中国城市发.的全珠化和市场化方向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城市发展带有强烈的计划经济色彩,以国家对社会资源的全面控制和垄断为基础,土地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只能在计划机制中得到配置和使用,城市1:地的空间布局和使用模式服从于城市整体经济发展计划,
22、这使政府在城市空间发展中居一于_主导地位"改革开放以后,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后续发生的各项改革,使中国社会和城市开始了一场巨大的制度变革,其中包括了全球化和市场化两个主要方向"其一,市场机制的引入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结构化机制,市场机制在塑造城市空间方面逐渐发挥了主导作用"例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改变了城市L地资源的空间配置方式,规范了各类经济组织的空间选址行为,极大的刺激了城市上地资源的流动与有效配置;城市居民的职业分化和收入差距扩大导致了城市社会结构的分化和城市居住空间的分异;利益主体的分化使城市投资主体日益多元化,各类资本在城市住宅开发!
23、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产业发展等方面作用显著,推动着城市空间的重构进程:权力关系的分权化使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在城市发展中的角色和作用都发生了变化,在不同层面上共同推动着市场化进程中的城市空间发展,如此等等"其二,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突出特征之一,资本的全球性流动!跨国公司的全球扩张和世界生产网络的形成,使城市经济发展和空间结构的重组进程日益受到全球势力的影响和制约,在此背景下,任何城市都/必须以不断扩大中的全球城市社会为参照,重新界定自己的角色(Knight,1989:转引自:杨汝万,2004)0"对中国大都市而言,/采取积极的经济行动来实现世界级的定位(陈向明,2(
24、X)4)0,主动参一与全球化进程并稳步提升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地位,对中国整体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在国际经济体系分工中大国地位的确立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同时也为城市自身的经济发展和空间结构重组营造了外部环境和动力"总体上,市场机制的改革使经济活动愈发以市场为导向,从根本上改变了资源的空间配置方式,并为城市参与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进程和纳入国际分工体系提供了前提;而全球化则/动全球化和市场化进程中大都市的空间结构及其演化,通过使城市成为世界经济的区域或全球的节点,深远的影响着城市的经济发展,二者在不同层面和不同范畴共同推动着中国城市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转型以及空间结构的重组进程。我国的城镇体系规
25、划,在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才初见端倪,直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市化进程进入稳步健康的发展时期,城镇体系才得到重视和发展。进入新世纪,我国城市化将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化的加速发展,要求城镇空间布局和城市内部发展的合理化,城市规划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从区域层面考虑,作为协调区域规划与城市内部发展的中间环节,城镇体系规划更加值得重视。综观三十多年来的发展历程,我国城镇体系规划实践表现出以下 3 个特点。(1) 城镇体系规划遵循“引进消化改良”的路线,起初的实践以引入和介绍国外研究成果为主,后来则慢慢演变为从实践中提炼方法,进而用于指导实践。(2)城镇体系规划的地
26、位不断提升,成为区域规划层面的唯一法定规划。尤其是 2008 年之前首次启动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开启了城镇体系规划的新阶段。(3) 城镇体系规划的发展历程体现了对市场的日益重视。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我国城镇体系规划经历了“无视市场抵抗市场考虑市场重视市场”的过程,这种趋势仍将延续3.面临的问题3.1 主要问题我国的城镇体系规划虽然已有 20 年的历史,但仍然存在需要改善的地方。张勤等21认为城镇体系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1)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目的性不明确;(2)规划思路和内容基本停留在“三5 期 谢涤湘等:1990 年以来我国城镇体系规划研究述评 463结构”(人口与城市化空间结构、规模等级结构
27、、职能结构)层面上;(3)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4)规划的实施管理机制不完善。3.1 内部短板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城镇体系规划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日益增加。城镇体系规划自身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 重视行政力量,忽视市场力量。我国城镇体系规划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政治使命是规划的第一要务。最初的城镇体系规划基本上以落实行政命令为宗旨,对市场的考虑很少,有时甚至试图阻止市场力量。直到 20 世纪90年代以后,市场经济制度得到确立,城镇体系规划才开始逐步接纳市场,城镇体系规划也出现了对城市发展条件的评价,以及对市场塑造城市体系的机制、规律的研究内容。(2) 以静态规划为
28、主,动态弹性不足。规划技术和能力的不足导致规划编制的成果多以展现规划末期发展图景的静态规划为主,规划对市场考虑不够,缺乏规划期内多种发展路径的探索和对规划期末多种发展情景的模拟。(3) 重视形式,忽视可行性。回顾历年的城镇体系规划,其内容不断广域化,由最初的简单安排项目到“三结构一网络”规划框架的确定,以及后来对可持续发展的响应,开始增加生态和环境保护、社会服务规划等方面的内容。然而,规划还远远没有成为切实可行的政策,规划内容中的“三结构”过于理想化和追求形式,社会服务规划仅为组成部分,生态和环境保护规划的内容深度不够,很少出现严格的生态控制区界线划定,因此实施起来比较困难。此外,城镇体系规划
29、较少考虑制度层面的改进,政府人员的变动导致规划修编频繁,造成规划缺乏连续性和可行性。3.2 外部挑战进入 21 世纪,全球和国内出现了新的环境,给我国城镇体系规划带来新的冲击,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1) 市场化。改革开放历程不断推进我国市场化的纵深发展,但我国还没有成为国际社会认可的市场经济国家,未来仍将有很长的市场化道路要走,也将持续不断地给城镇体系规划带来冲击。主要表现在:首先,投资主体多元化,国资、民资和外资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共同发挥作用。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使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更加丰富,资本的流动性不断增强,作为行政工具的城镇体系规划对资本的调控越发艰难。其次,生产主体多元化,既有投资主体多
30、元化的作用,又包括制度变革的推动。例如,土地利用制度的改革带来了乡镇企业的发展,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直接推动了外资大规模流入中国。此外,我国金融制度、企业制度的改革给民营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大助益。再次,需求日益多元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不断得到满足,人均收入的提高进一步刺激了这两种需求的兑现。需求规模不断扩大,行政性消费、国民消费日益增长;需求结构不断变化,买方市场下的产业发展必将迎合这些需求,给区域产业政策的制定带来挑战。最后,市场化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国民经济社会制度、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如何演化等,成为城镇体系规划必须考虑的问题。(2) 全
31、球化。全球化在本质上是市场化,是市场化出现之后由于国际间的壁垒日益消除,产业内部和产业间的分工协作在全球地域上不断扩展而形成的现象。全球化在经济领域的表现形式是生产活动的国际化,其实质是全球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经济的日益融合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全面、自由流动,各国、各地区经济的发展与世界经济的变动日益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经济全球化使产业由部门间的分工发展为部门内的分工,传统的初级产品与制成品之间的垂直型国际分工逐渐让位于制成品内部零部件、工艺流程的水平型国际分工。这种分工使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大大加强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城市作为经济联系的主要空间载体,通过积极对接全球化,
32、展示出跨越国家的影响力。世界城市体系形成,传统的国家、区域和地方城市体系都直接或间接地从属于、受制于世界城市体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化,世界城市体系日渐完善,各国传统的城市体系最终都将被纳入世界城市体系之中。(3) 信息化。信息化成为国家社会新的竞争领域,是国际社会新的竞争手段。信息化对城镇体系规划构成的挑战是多方面的。首先,信息化推动了一大批新兴产业的发展,成为各发达城市产业发展的重点和支柱。在信息化时代,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性日益突出,那些处于信息基础设施枢纽地区的城市和地区将处于信息时代城市体系上层,其中心性日益明显,因此传统的城市职能、城市性质和城市等级遭遇挑战。其次,信息化冲击传统城市
33、结构。在信息化时代,城市间的经济社会联系因少受交通距离、时间、费用的影响而逐渐增强,跨区域的联系更加便捷。例如,如果说小汽车推动了美国的郊区化进程,那么信息化则可能是推动美国城市突破传统的极核集聚向城市区域蔓延的一大动力,导致传统的城镇空间结构的分析方法显得力不从心。最后,在信息化时代,人类的聚居形态发生改变。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完成很多以往需要通过交通来实现的活动,如购物、娱乐、观影和工作等。人们的居住和工作空间选择更加自由,城镇体系规划需要对此做出响应。4展望4.1 城镇体系规划将长期发挥作用综上所述,21 世纪我国城镇体系规划的自身环境和外部环境都出现了各种不利因素,但是考虑到以下几个原因,
34、城镇体系规划仍将长期发挥重要作用。(1)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地区间的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和现状极不平衡,东北、东部、中部和西部 4 个区域之间以及区域内部的发展水平差异巨大。落后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竞争中处于劣势,陷入贫困恶性循环,先进地区则可以在每一轮的发展热潮中抢占先机。这种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必须依靠行政力量来扭转,通过行政力量调控资源的配置,人为地提高落后地区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2) 市场固有的缺点需要行政力量来克服。许多国内外的经济学家一致认为市场是一种很好的配置资源的手段,但也存在很多局限,如市场会对关系国计民生的粮食安全、国土安全、生态安全和文化安全带来冲击。
35、因此,这些容易被市场侵蚀的敏感领域必须依靠行政力量予以保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环境容易发生改变,规划必须充分考虑未来环境变化的多种情景,分别提出规划对策。以行政手段为主的计划型规划应转变成以价值手段为主的市场型规划,过于具体的、静态的刚性规划应转变为应变能力较强的、动态的弹性规划13。在空间上,不同区域类型的城镇体系规划的侧重点不同,因此要避免将规划的内容定性化。在法定要求的内容外要加强对规划区域的背景和现状分析,科学判断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及城市化发展阶段,重点加强对区域城镇发展步骤与发展途径的探讨,提供建议性和方向性的发展思路,为城镇发展决策者提供决策服务14。在时间上,要重视规划在
36、近期、中期、远期的有序推进,针对不同阶段提出柔性的规划目标;同时,针对不同阶段可能出现的环境变化,提出下一阶段的调整对策。(3) 编制方法:契约制的编制方法。过去的城镇体系规划以自上而下的编制模式为主,导致对整体考虑较多,对局部考虑不足,使得规划实施困难。城市的等级规模结构易被突破、空间组合结构难于形成、职能组合结构被放空,因此城镇体系规划除了要在内容框架上进行调整外,还必须从编制方法上进行改变,要广泛征求企业、各级政府和市民的意见,建立上下之间的沟通渠道,使规划体制由自上而下的集权制转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契约制”15。(4) 内容框架:动态更新。过去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综
37、合评价城镇发展条件,制订区域城镇发展战略,拟定区域城镇体系的规模组合、空间组合、职能组合结构,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以及规划实施政策与制度保障等。在新时期,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要与城镇体系规划的转型相呼应,重视市场、强调保护,引导发展领域增加新的内容。例如,要充分评估全球化、市场化及信息化对区域城镇体系发展的影响和作用规律,研究规划区在更高空间层面的职能、地位和发展战略;要充分分析区域人口流动、生产要素流动的规律、趋势和布局,科学制定城镇化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政策;要明确地区资源基础、环境基础,提出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方针;要将空间开发管制切实定位,划定限制建设区、禁止建设区的区位和范围,提
38、出管制要求和实现空间管制的措施;要充分尊重地方历史文化传统,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地域传统文化特色的保护;划定重点开发、优化开发的区域,引导生产要素向该区域流动,引导市场化健康发展。最重要的是,城镇体系规划应该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而不断调整规划编制内容,形成动态更新框架体系。新时期的城镇体系规划应贯彻科学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基本原则,重点突出以下几方面:(1)树立开放竞争的观点;(2)重视新技术革命对城镇发展和体系结构的影响;(3)从区域整体空间角度,研究城镇空间的发展;(4)中心城市的定位应当从现代城市功能由生产型向经营服务型的态势出发,从城市本质在于服务或组织区域生产生活的要求出发,不
39、应过于强调某些产业或行业;(5)改环境保护规划为生产环境规划,不是简单的“三废”治理,而是要确定生态空间的保护、控制、治理,把建立区域性的生态网络和环境建设结合起来。5结语我国城镇体系规划的发展历程是一个处理行政与市场两者之间关系的历程。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直接推动了我国规划编制的改变。在新的外部环境中,城镇体系规划要克服自身短板,应进一步与市场融合,在规划定位、性质、方法和内容上实现转型,促进我国城镇体系规划的健康发展。近年来城镇体系规划适应形势的变化高度重视对土地、水、森林等资源的保护,环境污染的治理,空间分区管制,城市增长管理和跨区域的协调发展以及城乡统筹发展。这表明作为一项公共政策,城
40、镇体系规划正逐步将重点放在市场所无法解决的区域治理问题上。但目前我国的城镇体系规划主要局限于省、市、县等单一行政区范围内,与当前跨区域的大都市区、城市密集区、城市群的发展态势不相适应,因此城镇体系规划应从行政区域走向功能区域,从城市走向城乡,打破行政区界线,促进区域一体化治理、跨区域治理。不过,目前我国城镇体系规划的改革,最迫切的还是要研究如何将其与国土规划、主体功能区划、战略规划等各种类型的区域规划结合起来,建立一个全国统一有序、层次清晰、功能明确的区域规划体系,以解决不同类型区域规划之间的交叉重叠问题。同时,城镇体系规划还应加强政策(区域政策)的研究,以保证城镇体系规划的有效实施。此外,以
41、城镇体系规划为代表的区域规划还应更多地考虑乡村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三题:主体功能区的内涵及划分主体功能区的意义。主题功能区的内涵:主体功能区指基于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将特定区域确定为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类型的一种空间单元。主体功能区即各地区所具有的、代表该地区的核心功能。各个地区因为核心(主体)功能的不同,相互分工协作,共同富裕、共同发展。核心(主体)功能是自身资源环境条件、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也是更高层级的区域所赋予的。主体功能不同,区域类型就会有差异。大致可分为以提供工业品和服务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城市化地区,以提供农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农业地区,以提供生
42、态产品为主体功能的生态地区等。主体功能区划是指在对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要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以自然环境要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生态系统特征以及人类活动形式的空间分异为依据,划分出具有某种特定主体功能的地域空间单元。区划意义一是有利于调整产业布局。按照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即:优化开发区是对过密区域进行调控,通过结构优化的方式,促进产业升级和要素扩散;重点开发区是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现有开发密度还不高、发展潜力巨大的区域,加大开发力度;禁止开发区是指对自然保护区、水源涵养地这样的区域禁止开发,防止对资源与环境的破坏;而限制开发区是指对生态脆弱、资源环境
43、承载能力较弱的区域,在开发规模和步骤上加以限制,以防范大规模地开发引致生态系统进一步失衡等的要求,提出不同主体功能区的产业指导目录及措施,引导优化开发区域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结构层次和竞争力;引导重点开发区域加强产业配套能力建设,增强吸纳产业转移和自主创新能力;引导限制开发区域发展特色产业,限制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产业扩张。二是有利于建立完善的财政和投资政策。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强化预算管理,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加快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加大公共服务领域投入;完善省以
44、下财政体制,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重点增加对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用于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补偿的财政转移支付;支持重点开发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三是有利于建立完善的土地和人口管理政策。加强国土规划,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控人口总量,引导人口有序流动,逐步形成人口与资金等生产要素同向流动的机制。鼓励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吸纳外来人口定居落户;引导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的人口逐步自愿平稳有序转移,缓解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状况。按照基本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
45、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等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根据不同主体功能区的环境承载能力,提出分类管理的环境保护政策。四是有利于建立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新机制。针对主体功能区不同定位,实行不同的绩效评价指标和政绩考核办法。优化开发区域要强化经济结构、资源消耗、自主创新等的评价,弱化经济增长的评价;重点开发区域要对经济增长、质量效益、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以及相关领域的自主创新等实行综合评价;限制开发区域要突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的评价,弱化经济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的评价;禁止开发区域主要
46、评价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这样,从体制的层面上引导人们在发展道路、发展目标上进行新的调整。第四题: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性和我国当前存在的问题。 城市化以工业化为前提,工业化的发展又推动着城市化的进程。而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不仅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并向城市(镇)集中的聚集过程,而且是城市(镇)在空间数量上的增多、区域规模上的扩大、职能和设施上的完善和城市(镇)的经济关系、居民的生活方式以及人类的社会文明广泛向农村渗透的过程。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有重要的意义:城市土地的合理利用可使城市土地在总量上合理扩展, 有利于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进程中伴随着城市人口的增
47、加和城市产业的扩张, 使城市范围扩大、土地面积增加, 这是城市化的必然要求。但为了推进城市化在城市建设中无计划地增加城市面积, 扩大城市空间, 会导致城市土地供过于求, 超出城市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 必然带来土地的闲置浪费, 所以, 城市土地的合理利用可以保证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规模的适度扩大。城市土地的合理利用可使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化;城市化不仅仅是城市规模的扩大或者是土地的城市化这样一个简单的量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一个质的问题, 反映在城市土地利用上就是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化。而城市土地合理利用可以使城市内部各用地部门根据相互联系、相互协作的关系在用地上形成合理的用地比例, 可以使城市之间
48、形成合理的等级规模。城市各类用地比例不平衡, 必然造成城市各种机能的失调, 降低城市土地的整体功能, 阻碍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土地合理利用能使城市土地得到有效利用;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土地的经济承载力也相应提高, 但是这种承载力不是无限的, 如果不能合理利用土地, 城市土地的承载力就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当城市区域内的土地不能合理利用或者利用不充分时,城市经济发展对土地的要求就不能满足, 这时城市发展就会寻求扩大城市范围、增加城市土地数量来满足的方式,城市土地利用效益就很难提高, 而且农地的减少, 尤其是耕地的减少随之带来一系列的社会和经济问题。城市化使土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 实现
49、土地高度集聚的经济效益, 而城市土地的合理利用有助于这一转化的顺利实现, 使城市化进程得以顺利进行。城市土地合理利用是实现城市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重要途径, 其符合城市化的最终目标;城市土地利用是城市经济生态环境的基础, 是城市居民消费活动的条件。通过城市土地合理利用, 就能满足各类用地部门对土地的需求, 实现城市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 使城市生产得以顺利进行。对城市土地的合理利用, 还可以实现城市各功能区的合理布局, 避免一些企业因不合理的布局而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土地破坏, 使人们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通过土地合理利用, 使土地在使用者中合理配置,我国当前存在的问题科学利用城市土地的水平不高,
50、手段落后;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的科技含量低、水平不高。一方面人均用地一直处于偏低的水平, 大致在80m2 左右, 而且城市越大其人均占有量越低。另一方面虽然我国城市人均占有土地比例很低, 但和世界大多数国家相比, 城市用地占国土总面积的比例却相当高。我国城镇、村庄、道路用地高于美国、英国和法国, 比例高达1412%;城市用地无计划地扩张;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各地城市建设加快, 这符合城市化进程的要求。但是, 我国一些城市在发展中盲目地追求外延扩展, 大搞开发区, 忽视了城市土地利用的内部挖潜, 由此产生了近年来我国城市面积以惊人速度增加。据统计, 仅1986 1996 年我国城市用地面积从3 2
51、6617km2 增加到4 90511km2, 增加了1 6381 4km2, 每年增加1631 8km2, 使有些城市面积在短短几年里翻了几倍3 。结果导致城市周围大量农田被占用( 10 年间, 每年净减耕地50 万hm2 ) ,而城市经济没有得到很大提高, 最终出现大量城市土地闲置的现象。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土地利用结构反映城市各用地单位用地的比例关系, 直接关系到土地的利用效果。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结构, 长期长于不合理的状态。其表现一是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不合理, 人地关系不协调,很多城市没有明显的功能分区。如上海浦西地区的商业繁华地区, 在4108km2的土地上夹杂着425 家工厂; 二是
52、城市内部用地比例不合理, 突出表现在生产用地偏大, 生活用地偏小, 生产用地中工业生产用地普遍偏大。对我国55 个城市的调查, 生产用地平均占63%, 生活用地占37%。根据一般的经验, 工业用地占城市总用地的比例不宜超过15%, 而我国土地利用管理比较好的城市上海市占2015%, 广州占3013%, 抚顺28113%。在城市用地中生活用地、交通用地、园林绿化用地均偏小。第五题:水资源承载力/土地资源承载力/资源承载力/生态承载力的科学内涵和实践意义。水资源承载力:目前,许多学者给出了水资源承载力的定义,水资源承载力一词也广泛应用于研究某一地区尤其是缺水地区的工业、农业、城市乃至整个地区的经济
53、发展所需要的水资源供需平衡和生态系统保护,但水资源承载力迄今仍是一个外延模糊、内涵混沌的概念,其内涵的界定尚存在一定的分歧和不足。分析这些定义,主要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第一种观点是水资源开发规模论,水资源开发规模论认为水资源承载能力是在一定社会技术经济阶段,在水资源总量的基础上,通过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所获得的最合理的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最大规模。第二种观点是水资源承载最大人口论,水资源承载力为:在某一具体的发展阶段下,以可以预见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为依据,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维护生态环境良性发展为前提,在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的条件下,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人口
54、容量;第三种观点是水资源支撑社会经济系统持续发展能力论,认为水资源承载力是“某一地区的水资源在某一具体历史发展阶段下,以可预见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为依据,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维护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发展为条件,经过合理优化配置,对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支撑能力。土地资源承载力: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对土地承载力的定义是: “在未来不同的时间尺度上 ,以可预见的技术、 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及与此相适应的物质生活水准为依据 ,一个国家或地区利用其自身的土地资源所能够持续稳定供养的人口数量。”综合的定义如下:一定技术水平、 投入强度下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不引起土地退化 ,或不对土地资源
55、造成不可逆负面影响 ,或不使环境遭到严重退化的前提下 ,能持续、 稳定支持具一定消费水平的最大人口数量 ,或具一定强度的人类活动规模。资源承载力:资源承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对该空间内人口的基本生存和发展的支撑力, 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随着中国人口增长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中国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 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生态承载力:生态承载力。生态承载力的概念最早来自于生态学。即在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主要指生存空间、营养物质、阳光等生态因子的组合),某种个体存在数量的最高极限。生态承载力包括两层基本含义:第一层涵义是指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与自我调节能力
56、,以及资源与环境子系统的供容能力,为生态承载力的支持部分;第二层涵义是指生态系统内社会经济子系统的发展能力,为生态承载力的压力部分。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与自我调节能力是指生态系统的弹性大小,资源与环境子系统的供容能力则分别指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大小;而社会经济子系统的发展能力指生态系统可维持的社会经济规模和具有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2 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内涵和目标2. 1 水资源承载力抽象概念的起源承载力,又称承载能力、承受能力,英文为Carrying Capacity ,或Bearing Capacity ,它的概念最初来自力学。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文化的进步和思想观念的更新,承载力的概念
57、逐渐延伸到自然、生态、心理学和资源等领域,如俗称的生态承载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经济承载能力、资源承载能力、土地资源承载力和水资源承载力等。这些概念虽然都有一个共性,即试图表达出载体对受体的贡献大小,但在各个领域都有各自狭义的和特定的含义。2. 2 水资源承载力内涵在吸收水资源承载力各种研究成果并结合水资源自身的特点的基础上,本文提出水资源承载力的定义为:在一定的流域范围内,一定的经济生活水平、一定的科学技术发展条件下,水资源能够满足现状和目标的人口、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需求的最大支撑能力。水资源承载力内涵应从其承载对象、承载条件、表现形式和研究范围4 方面来理解。(1) 承载对象。水资源承载力的
58、承载体是水,被承载体是人口、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水资源承载力将生态环境作为被承载体来对待,与人口和社会经济系统相并列考虑,突出表现了人口、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这些被承载体之间的用水分配和协调关系,更接近水资源承载力支撑目的的客观性,弥补了以往水资源承载力研究中将生态环境的需求作为承载条件而不作为承载体的不足,突出了生态经济系统是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基础的特点。但由于生态环境与水资源的定量关系目前研究得不够广泛,这种表现和研究方式对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难度加大。承载力的度量是反映承载体和被承载体之间的需求、配置和协调关系。承载体和承载对象、以及承载对象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且是存在一定的关联。因此,不但对承载体和被承载体各构成因素之间进行不同层次深度的理解和内部相关关系的分析,而且还需要研究被承载体之间的关系,如人口的发展变化不但对水资源的供需有影响,对经济和生态环境都有很大的影响,这样将有助于揭示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有助于合理地构建度量方法和评价体系。(2) 承载条件。水资源承载力应反映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不同生活条件和不同科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店铺装修及设计合同
- 2024年度白云区观白活力中心房地产项目工程造价咨询合同
- 2024企业间债权债务清算合同
- 2024年度综合金融服务合同
- 2024年度员工福利费用共享协议
- 关于2022学生顶岗实习心得范文大全
- 传统节日演讲稿范文
- 2024年商场美食广场招商合同
- 2024年度坂田二期公交车消防设备升级及安装合同
- 2024年工程项目合作框架协议
- 2024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物理)附试卷分析
- 服务营销《(第6版)》 课件 第5章 服务产品与服务品牌
- 甘肃省庆阳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模拟试题
- 2024年高考政治考试题海南卷及参考答案
- 食品供应商遴选制度(一)
- 吉林旅游外宣翻译策略探析
- 六年级语文小课题研究
- 广告宣传物料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天津市一中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 小红书种草营销师认证考试题附有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