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滤_反渗透双膜技术深度处理印染废水_图文_第1页
超滤_反渗透双膜技术深度处理印染废水_图文_第2页
超滤_反渗透双膜技术深度处理印染废水_图文_第3页
超滤_反渗透双膜技术深度处理印染废水_图文_第4页
超滤_反渗透双膜技术深度处理印染废水_图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卷第8期环境工程学报Chinese Journal of Envir on mental Engineering超滤/反渗透双膜技术深度处理印染废水曾杭成1张国亮13孟琴2陈金媛1王岐东3(1.浙江工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杭州310014;2.浙江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杭州310027;3.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北京100084摘要由于印染废水具有高盐度,可生化性差,使常规方法难于处理完全。采用超滤和反渗透双膜技术处理实际印染废水,考察了不同超滤膜对废水的预处理性能,研究了B W 30和CP A2两种反渗透膜在不同操作条件下对印染废水的处理效果,并分析了相关膜通量下降的原因。结果

2、表明,超滤能有效地去除废水浊度和大分子有机物,为反渗透提供良好的进水水质。两种反渗透膜的产水化学需氧量(COD 均小于10mg/L,电导率小于80S/c m,其对有机物和盐的去除率分别可达99%和93%以上,显示该产水能回用于大部分印染工序。B W 30膜产水水质稍好于CP A2,但通量低于CP A2。关键词超滤反渗透印染废水回用膜污染中图分类号X703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9108(20080821021205Trea t m en t of textile wa stewa ter usi n g ultra tf iltra ti onand reverse os m os

3、is dua l m em brane systemZeng Hangcheng 1Zhang Guoliang 1Meng Q in 2Chen J inyuan 1W ang Q idong3(1.College of B i ol ogical &Envir onmental Engineering,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 ogy,Hangzhou 310014;2.College of Material &Che m ical Engineering,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27;3.Dep

4、art m ent of Envir 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Abstract U ltrafiltrati on and reverse os mosis combined me mbrane p r ocesses were app lied f or in the textilewaste water treat m eat and reuse .A s p retreat m ent,ultrafiltrati on had good perfor mance on re mo

5、val of turbidity and organic matterswith high molecular weight,which could guarantee g ood quality of feed water for reverse os mosis .T wo kinds of reverse os mosis me mbranes (BW 30,CP A2were tested and compared later by carrying out the lab 2test under different operating p ressures,ti m es and t

6、e mperatures .It appeared that per meate had COD value l o wer than 10mg /L and conductivity no more than 80S/c m.The rejecti on f or COD and salt could reach as high as 99%and 93%,res pectively .Per meate of both t w o me mbranes could be recycled t o most of dyeing p r ocess .Co mpared with CP A2,

7、BW 30had a little better quality of per meate,but its flux was s ome what l ower .A t last,per meate flux decrease due t o me mbrane f ouling was als o analyzed .Key words ultrafiltrati on;reverse os mosis;textile waste water;reuse;me mbrane fouling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776133;浙江省重点科技计划(2006C23067收稿日期

8、:2007-12-21;修订日期:2008-04-27作者简介:曾杭成(1984,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环境化工研究。3通讯联系人,E 2mail:guoliangzzjut .edu .cn印染废水具有高COD 、高色度、高盐度等特点,传统的处理技术已经较难达到排放要求1。生物法是目前处理印染废水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随着使用染料种类的增加,分子结构复杂且稳定,使得印染废水可生化性较差,加大了废水处理的难度2,3。印染废水其他处理方法主要有Fent ons 试剂、臭氧、电化学降解和絮凝沉淀等,国内外很多人在这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相关结论及优缺点的比较在文献中有报道4,5。印染行业用水量大,

9、随着水资源日益短缺和水费不断上涨,废水回用技术势必逐步推广,膜技术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双膜技术是目前国际上研发和工程化应用的热点之一。作为一种有效的工程预处理手段,超滤可去除废水中大部分浊度和有机物,从而能减轻反渗透膜的污染,延长膜的使用寿命,减少膜工程的运行成本。反渗透膜不仅能有效去除有机物、降低COD,而且具有优秀的脱盐效果。由于COD 脱除、脱色、脱盐能在一步完成6,其出水品质高,能直接回用于印染环节,同时浓水可回流至常规工序处理,实现废水零排放和清洁生产。环境工程学报第2卷1实验部分1.1实验装置及流程印染废水处理总流程如图1所示,印染废水为浙江某印染厂实际废水,经过生物法处理后,虽然

10、去除了大部分COD ,但出水COD 仍有250mg/L,未达到我国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标准。 图1实验流程图Fig 11Sche me of the experi m ental syste m本实验采用双膜法主要是对生化出水资源化回收利用,该系统主要包括超滤和反渗透2个组合过程。超滤装置为自行研制的平板式错流超滤装置,生化出水通过增压泵进入超滤装置,产水进入反渗透储水罐,浓缩后的浓水则回流进入生化处理前段。反渗透过程由高压泵将超滤透过水送入膜组件增压脱盐。实验中定时收集产水,并测定各项水质指标。在反渗透储水罐中设置恒温控制器,使进水水温保持恒定,并定期考察温度对反渗透分离效果的影

11、响。1.2超滤和反渗透膜 实验中采用的平板式超滤膜有P AN 2300、P AN 2700、P VDF 3种,截留分子量分别为30000,70000和140000Dalt on,反渗透膜则选择陶氏公司生产的BW 30和海德能公司生产的CP A2系列商业化膜产品。1.3分析方法电导率采用上海雷磁DDS 2A 型电导率仪测定,浊度用上海精科722N 可见分光光度计在680n m 波长处测量,pH 值采用上海雷磁PHS 23D pH 计测定,COD 用重铬酸钾国标法测定,阴离子用瑞士万通8612813型自动进样离子色谱仪测定。2实验结果与讨论2.1超滤实验中采用3种超滤膜对废水预处理,测定了产水的浊

12、度和COD ,由图2可知,超滤对浊度的去除率都很高,P AN 2300去除率达91%,产水浊度为4.2NT U ,而P AN 2700和P VDF 膜对浊度去除率分别为87%和90%。但超滤对COD 去除率较低,这可能是由于超滤孔径较大,对小分子有机物不能有效截留。3种超滤膜中,P AN 2300对COD 去除率也最高,去除率为37.2%。采用超滤作预处理,不仅能去除废水中部分COD,提高水质,更重要的是去除大部分浊度,减轻反渗透膜的污染。图2超滤对浊度和COD 处理效果图Fig 12Re moval of turbidity and C OD with different ultrafilt

13、rati on membranes2.2压力对膜的通量考察膜的纯水通量可以求得膜的阻力。由达西定律:2201第8期曾杭成等:超滤/反渗透双膜技术深度处理印染废水J w =A P (1可得: J w =PR(2式中:A 为膜的渗透系数,R 为总阻力。在运行过程中,主要的阻力包括膜阻力、浓差极化和膜污染阻力3部分。若进水为纯水,浓差极化和膜污染层的阻力便不存在,因此,根据纯水测得的阻力即为膜阻力。实验测定了20时,2种反渗透的膜阻力。由图3可知,两膜通量随压力的增大呈线性增加,CP A2膜的通量较大,且随压力变化较大,可见CP A2膜的阻力比BW 30膜的阻力小。根据(2式,可求得BW 30和CP

14、 A2膜阻力分别为45166h MPa /m 和29175h MPa /m 。在废水实验中,由于浓差极化和膜污染层的存在,膜的废水通量会小于纯水通量。由图3还可知,随着压力增加,膜污染加剧,通量不再随压力增加而线性增加,而是逐渐趋向平缓。这可能是由于压力越大,污染层被压密,导致膜污染阻力增加而引起的。 图3反渗透膜通量随压力变化关系图Fig 13Change of me mbrane flux as a functi on of p ressure2.3时间对膜通量的影响图4表示2种膜在不同温度下膜通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由图4可知,在初始阶段,相同温度下,BW 30膜通量小于CP A2,但系统

15、经过6h 运行后,2种膜的通量比较接近,表明此时膜污染形成的阻力已成为膜通量下降的主要因素。由于温度越高,水的粘度越小,膜通量随温度的变化很大。由图4可知,在初始状态下,CP A2膜在温度为20和40时,通量分别为53.3L /(m 2h ,93.3L /(m 2h ,BW 30膜通量随温度也有较大图4不同温度下反渗透膜通量和C OD 去除率随时间变化关系图Fig 14Change of flux and C OD rejecti on as a functi onof ti m e at different te mperatures变化。系统运行6h 后,同样发现温度对通量的影响也变得很小

16、,温度越高,通量下降的速率越快。这也是由于膜污染阻力的存在,使得粘度减小对通量增加的贡献变小,因此,即使温度从20升高到40,通量增加也不超过5L /(m 2h 。图4还显示了反渗透膜对COD 的截留随温度变化的效果。由图4可知,两膜均表现出较好的热稳定性7,即随着温度的升高,通量有所增加,且COD 去除率随温度变化不大。当进水温度为40时,COD 截留率稍有降低,这表明染料等小分子物质在膜中扩散系数的增加会导致其透过膜的速率增加,因此,产水COD 有变大的趋势。图4中还可看出,由于污染阻力的存在,膜通量迅速减小,其中CP A2膜的减小速率大于BW 30膜,且温度越大,通量减小速率越大。在一定

17、温度范围内,反渗透膜对COD 截留率受温度影响很小,操作弹性良好。2.4膜污染阻力分析当进水为废水时,由于膜污染层形成,式(2中总阻力R 包括膜阻力R m 和污染产生的凝胶层阻力R g ,因此,式(2可写成:J w =PR m +R g (3由式(3可得:R g =PJ w-R m (4凝胶层阻力R g 即可由式(4求得。实验测定了20、操作压力为2.8MPa 时的凝胶层阻力R g 。图5为凝胶层阻力R g 与运行时间t 的关系图,由图3201环境工程学报第2卷5可知,随着时间的增加,凝胶层阻力越来越大,这 主要是由于反渗透对有机物完全截留导致膜面凝胶层形成,同时在2.8MPa 压力下,膜和凝

18、胶层被压实,导致污染阻力也越来越大。由图5还可知,CP A2膜的阻力增加速率大于BW 30膜,特别是3h 后,CP A2膜的污染阻力明显比BW 30大,这主要是由于CP A2膜的产水通量大,导致膜面积累更多的 污染物。Abbas 等8认为凝胶层阻力(R g 与产水体积(V 成线性关系,并且证实该模型与实验结果较符合。由此可见,在同一时间内,CP A2的产水量大于BW 30,形成的污染层阻力也更大。 图5凝胶层阻力R g 与时间关系图(20Fig 15Change of resistance of gelatin layer vs .ti m e (202.5SE M 图图6为实验后超滤和反渗透

19、膜的SE M 图,由图6可以清楚地看到超滤和反渗透膜结构及污染状况。超滤膜孔径较大,且在膜表面有一层凝胶层,这主要是由于废水浊度较高,均能被超滤膜截留,因此在膜表面形成了严重的浓差极化,甚至部分溶质析出形成凝胶,并吸附在超滤膜上。反渗透膜属于致密膜,在膜表面无法看到孔,其表面致密层具有选择透过性。反渗透膜表面也有一层较薄的污染层,这主要是被截留有机物和矿物质会吸附在膜表面,正是由于超滤去除了大部分浊度,才大大减轻了反渗透膜的污染。图6P VDF 和B W 30膜实验后的SE M 图Fig 16SE M p ictures of P VDF and BW 30membrane after exp

20、eri m ent2.6反渗透出水水质及经济性分析表1为20时超滤和反渗透出水水质。由表1可知,超滤对浊度去除率达到90%,但对COD 和UV 254去除较低,对盐分几乎没有脱除率。通过离子色谱测定产水离子浓度即可证明这点,而产水电导值降低可能系部分带电荷的有机物被超滤膜截留所致。经BW 30和CP A2反渗透膜处理后,产水COD几乎完全脱除,COD 值分别为2.8mg/L 和2.9mg/L,温度升高后,产水COD 略有增加,但不高于10mg/L 。反渗透膜还表现出较好的脱盐能力,BW 30和CP A2产水电导值分别为3040S/c m 和7080S/c m ,产水中各项离子指标也很低,接近或

21、优于当地自来水水质指标。由此可见,反渗透出水水质已完全达到城市工业用水回用标准,能回用于大部分印染过程的高级工序。表1超滤和反渗透出水水质Table 1Character isti cs of per m ea te trea ted by UF and R O水质指标原水P AN 2300指标RP AN 2700指标RP VDF指标RBW30指标R CP A2指标R回用标准13COD (mg/L 25015737.221016.1220.311.9 2.899 2.999<60pHUV 2541.584 1.486 6.2 1.49 6.0 1.512 4.50.05296.70.08

22、794.5-浊度(NT U 57.3 5.2917.487 5.79001000100<5电导率(S/c m 196017709.761860 4.91850 5.33598.27596.2-Cl -(mg/L 589.3589.305890589.307.698.713.697.7<250S O 2-4(mg/L 326326032603260 1.599.5 2.999.1-NO -3(mg/L 109-注:3G B /T1992322005;R 为去除率(%4201第8期曾杭成等:超滤/反渗透双膜技术深度处理印染废水对超滤/反渗透联用工艺的试验以及根据以往工程经验推算,其在经

23、济上也是较可行的。工业放大阶段若以产水10t/h计,运行费用中,超滤电耗为0.1元/m3,膜耗约0.18元/m3(膜寿命按2年计,超滤清洗所用药剂及人工费合计约0.35元/ m3;反渗透过程电耗为0.5元/m3,膜耗0.35元/m3 (膜寿命按3年计,反渗透所用药剂及操作人工费合计约0.4元/m3,因此,超滤/反渗透联用工艺运行费用约为1.88元/m3,加上常规废水生化处理的费用约1.35元/m3,总成本约3.23元/m3,相比目前企业自来水价格(3.5元/m3,超滤/反渗透联用技术具有一定的优势。由于双膜过程产水水质明显优于普通自来水,加上水资源日益短缺、自来水费日渐上涨,可以预见超滤/反渗

24、透联用技术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3结论本研究采用超滤与反渗透技术联用处理印染废水,与传统处理工艺相比,最大的优点就是产水能回用于生产过程中。结果表明,超滤能较好地去除废水的浊度,为反渗透提供良好的水质,同时还能去除部分COD,提高产水水质。反渗透能对废水中的COD和离子可以有效去除,在20时,BW30对COD和电导的去除率分别为99%和98%,CP A2膜对COD的去除率达到99%,对电导的去除率为96%。以上结果表明,反渗透产水不仅可以达到和超过城市工业用水回用标准,而且,由于水质好,可以回用于大部分印染过程的高级工序中。此外,针对实际印染废水,2种反渗透膜均表现出较好的热稳定性,在一定温度范

25、围内,进水温度升高对产水水质影响不大,产水仍可回用,这表明反渗透膜具有较好的操作弹性。参考文献1Mo J.H.,Lee Y.H.,Ki m J.,et al.Treat m ent of dye a2queous s oluti ons using nanofiltrati on polya m ide composite me mbranes f or the dye waste water reuse.Dyes and Pig2 ments,2008,76:429434废水实验研究.环境工程学报,2007,1(2:4648 3Zhang G.,Zeng H.C.,M eng Q.W ater Recycling fr omDyeing Effluent U sing Nanofiltrati on and D iverse O s mosis Me mbranes.Annual ACS Meeting,Bost on,Se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