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学期化学备课资料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24/6546edb3-2021-43df-8190-9c07d35e0fe8/6546edb3-2021-43df-8190-9c07d35e0fe81.gif)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备课资料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24/6546edb3-2021-43df-8190-9c07d35e0fe8/6546edb3-2021-43df-8190-9c07d35e0fe82.gif)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备课资料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24/6546edb3-2021-43df-8190-9c07d35e0fe8/6546edb3-2021-43df-8190-9c07d35e0fe83.gif)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备课资料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24/6546edb3-2021-43df-8190-9c07d35e0fe8/6546edb3-2021-43df-8190-9c07d35e0fe84.gif)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备课资料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24/6546edb3-2021-43df-8190-9c07d35e0fe8/6546edb3-2021-43df-8190-9c07d35e0fe8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1.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用燃着的木条检查集气瓶是否已收集满二氧化碳。检查时,木条应放在瓶口。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H2O+CO2H2CO3,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碳酸很不稳定,在加热条件下又会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H2CO3H2O+CO2。3.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此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4.防止温室效应的措施: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开发新能源;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等。5.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一氧化碳的可燃性:2CO+O22CO2。(2)一氧
2、化碳具有毒性: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3)一氧化碳的还原性:CuO+COCu+CO2。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反应现象:黑色固体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步骤: 先通入CO一会儿;加热;停止加热;继续通入CO到玻璃管冷却为止。知识点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1.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是1.977 g/L,约是空气密度的1.5倍。(1)验证CO2是否集满的方法,见下表。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根据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可用燃着的木条检查集气瓶是不是已收集满二
3、氧化碳,检查时燃着的木条应放在集气瓶口若燃着的木条熄灭,则说明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已收集满二氧化碳比空气重,沉在集气瓶底部,收集二氧化碳时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2)将二氧化碳气体从集气瓶倾倒入烧杯中,见下表。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将CO2气体慢慢倒入烧杯中两支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二氧化碳不燃烧,一般情况下也不支持燃烧,其密度比空气大2.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在通常状况下,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瓶子变瘪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使瓶内的气体体积减小,因而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把瓶子压瘪了3.
4、二氧化碳加压降温可以变成雪花状固体,这种固体俗称 “干冰”。【例】二氧化碳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广泛的联系,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认识中,正确的一组是()在地窖、枯井内二氧化碳含量会比较高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量跟压强成反比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时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二氧化碳比一氧化碳多一个氧原子A. B. C.
5、60; D.答案:C点拨: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在地窖和枯井内空气流通不畅,所以二氧化碳的含量一般比较高;气体在水中的溶解量一般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溶解量跟压强成正比;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而不能说二氧化碳比一氧化碳多一个氧原子。知识点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其化学式为:H2O+CO2H2CO3,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它不稳定,在加热条件下又会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H2CO3H2O+CO2。实验目的:探究二氧化碳
6、与水能否发生反应。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如下表。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将第一朵纸花喷上稀醋酸将第二朵纸花喷上水将第三朵纸花直接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将第四朵纸花喷上水后,再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四朵花的颜色变化将第四朵纸花取出,小心烘烤,观察现象第一朵纸花变红色第二朵纸花没有变色第三朵纸花没有变色第四朵纸花变红色纸花由红色变成紫色说明酸能使石蕊溶液变红说明水不能使石蕊溶液变色二氧化碳气体不能使石蕊溶液变色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溶液变红碳酸可以分解3.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CO2+Ca(OH)2 CaCO3+H
7、2O。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应用:此方法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易错警示 (1)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和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在本质上是有差异的,前者是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后者才是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当二氧化碳通入水中时,仅有10%的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其余的90%仍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存在。(2)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而不是“紫色石蕊试液使碳酸变红”。(3)碳酸具有酸性,而二氧化碳不具有酸性,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例】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取4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分别按下图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到纸花的颜色变化是:.纸花变红;.;.纸
8、花不变色;.。 (2)该同学进行的、两项实验,说明什么?。 (3)该同学进行4组对比实验的目的是什么?(用文字叙述)。 (4)写出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1) 纸花不变色;纸花变红(2)稀醋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色(3)证明水和二氧化碳不使紫色石蕊变色,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二氧化碳溶于水可生成酸(4)H2O+CO2H2CO3点拨:本题是探究性实验题,通过对比实验,得出结论:()水不能使小花变色,说明水不显酸性;()干燥的小花直接放入二氧化碳气体中小花不变色,说明二氧化碳本身不显酸性;()干燥小花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气
9、体中,小花变红色,说明了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能使小花变色的物质。知识点3:二氧化碳的用途CO2的性质用途(1)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用来灭火(2)CO2+H2O葡萄糖+O2光合作用(3)用CO2、H2O、NaCl等生产纯碱化工原料(4)干冰升华吸热制冷剂,人工降雨等例【例】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用途中,既跟它的物理性质有关,也跟它的化学性质有关的是()A.人工降雨 B.植物的光合作用 C. 灭火
10、0; D.用作化工原料答案:C点拨:灭火时既利用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这一化学性质,又利用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这一物理性质。知识点4: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1.二氧化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或干涸的深井之前可以预先做灯火试验,如果灯火燃烧不旺盛或熄灭,可知二氧化碳浓度较大,人不宜进入。2.温室效应(1)温室效应的产生:因为能源消耗增多,森林遭到破坏,大气中CO2的含量不断上升,使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的热量不易散失,从而使全球变暖,这种现象叫“温室效应”。(2)温室效应的危害及防止措施,见下表。主要危害防止措施全球变暖将可能导致两极的冰川融化,使
11、海平面升高,淹没部分沿海城市,以及使土地沙漠化、农业减产等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更多地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清洁能源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等易错警示 二氧化碳并不是能产生温室效应的唯一气体,还有臭氧、甲烷和氟氯代烷等。【例】目前,全世界气候变化出现异常,专家对此现象展开了激烈讨论,因此与碳有关的词汇(如碳汇、低碳经济)迅速流传开来。(1)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答一条即可)。 (2)碳汇可理解为绿色植物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绿色植物通过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3)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下列做法符
12、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填序号)。 大力发展火力发电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优化建筑设计,推广节能建筑答案:(1)含碳燃料的大量使用或工业上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2)光合(3)、点拨:(1)造成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有:含碳燃料的大量使用、工业排放的废气含大量二氧化碳及大面积地破坏森林和植被。(2)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通过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3)“低碳经济”就是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而大力发展火力发电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知识点5: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一氧化碳是一种无颜色无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拓展延伸 一氧化
13、碳的密度比空气略小,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它难溶于水,因此可用排水法收集。【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煤炉上放一壶水可以防止CO中毒B.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所以都很坚硬C.用活性炭可以除去水中的氯化钠杂质D.用澄清石灰水可区分CO、CO2答案:D点拨:CO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所以在煤炉上放一壶水不能防止CO中毒,故A错误;金刚石和石墨虽然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但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金刚石很硬,但石墨很软,故B错误;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除去颜色和异味,但不能除去水中的氯化钠,故C错误;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氧化碳不能,因此可用澄清石灰水区分一氧化
14、碳和二氧化碳,D正确。知识点6: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如图所示)一氧化碳燃烧产生蓝色火焰,并放出热量。将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发现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这是检验一氧化碳的方法。化学方程式为:2CO+O22CO2。2.一氧化碳的还原性(1)CO与CuO反应的方程式为:CuO+COCu+CO2。(2)实验装置(如图所示)。(3)反应现象:黑色固体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4)实验步骤:先通入一会儿CO;加热;停止加热;继续通入CO到玻璃管冷却为止。说明:先通入一会儿CO,是为了防止玻璃管内的空气没有排尽,加热时发生爆炸。 继续通入CO到玻璃管冷
15、却为止,是为了防止生成的铜重新被氧化为氧化铜。用酒精灯点燃是进行尾气处理: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此实验应在通风橱中进行:防止没除净的CO使人中毒。拓展延伸 CO还原CuO是初中阶段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在本实验中着重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反应的现象;CO的验纯;实验操作步骤:先通CO后加热,实验完毕,要先停止加热,再继续通CO至玻璃管冷却;CO尾气的处理。3.一氧化碳的毒性: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严重时会危及生命。【例】仔细观察在煤炉中燃烧的煤,你会发现有如图所示的现象。请你指出在图中蓝色火焰处发生的反应
16、的化学方程式()A.C+O2CO2 B.2C+O22CO C.2CO+O22CO2 D.CO2+C2CO答案:C点拨:碳燃烧没有火焰产生;二氧化碳与碳反应转化为一氧化碳是吸热反应,没有火焰产生;一氧化碳燃烧产生蓝色火焰。知识点7:一氧化碳的用途利用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可用作燃料;利用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例】陕西榆林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煤化工产业发展迅速。煤化工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将煤等物质转化为H2、CO和炭黑等一系列重要化工原料的生产过程。(1)用炭黑制成的墨汁书写或绘制的字
17、画能够经久不变色,其原因是。 (2)将干燥的H2和CO两种气体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各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的原气体是H2。 (3)CO是一种气体燃料,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1)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2)水雾或水珠(3)2CO+O22CO2点拨:(1)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所以古代用墨汁绘制的字画保存至今仍然完好;(2)因为H2燃烧生成水,遇冷液化,在烧杯壁上有水雾或水珠出现;(3)CO燃烧生成CO2。考点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与氧气的物理性质对比【例1】CO2和O2是自然界中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两种气体,下列对它们的认识中,正确的是()A
18、.都含有氧分子 B.都能供动物呼吸C.都不溶于水 D.密度都比空气大答案:D点拨:氧气中含有氧分子,而二氧化碳中不含氧分子,故A错误;二氧
19、化碳不能供给呼吸,故B错误;氧气不易溶于水,而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故C错误;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密度均比空气大,都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考点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例2】将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依次通过图所示的装置,写出A、B两装置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和得出的结论。A装置:现象;验证的性质 。 B装置:现象;验证的性质 。 答案:紫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产生碳酸;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点拨:此题综合考查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工业》听课评课记录1
- 八年级数学上册 12.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第2课时 角的平分线的判定听评课记录 新人教版
- 指导青年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协议书(2篇)
- 电力传输合同(2篇)
-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阅读与思考海伦-秦九韶公式》听评课记录1
- 【2022年新课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7.2 爱在家人间 听课评课记录
-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4-3-5 用比例解决问题 听评课记录
-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听评课记录《13.4尺规作图(2)》
-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3《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听评课记录1
- 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2章《弧长及扇形的面积》听评课记录
- 2025年鲁泰集团招聘170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2025学年成都高新区七上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 企业员工食堂管理制度框架
- 《辣椒主要病虫害》课件
- 电力沟施工组织设计-电缆沟
- 2024年煤矿安全生产知识培训考试必答题库及答案(共190题)
- 《法律援助》课件
- 小儿肺炎治疗与护理
- GB/T 36547-2024电化学储能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
- 学校物业管理投标书范本
- 《高处作业安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