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中考几何模型(无答案)_第1页
初中数学中考几何模型(无答案)_第2页
初中数学中考几何模型(无答案)_第3页
初中数学中考几何模型(无答案)_第4页
初中数学中考几何模型(无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考数学几何模型1、角平分线模型基本思路: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1)三角形内角、外角平分线 OB、OC分别平分ABC和ACB,则O90°A。BD、CD为ABC的外角平分线,则D90°A。 BD平分ABC,CD为ABC的外角平分线,则DA。AD1为ABC内角平分线,AD2为ABC外角平分线,则有(可用面积法或相似证明)。此外,D1AD290°。(2)三角形内心 对任意三角形,有SABC(ABBCAC)·r。 对等边三角形,有。对直角三角形,有r(ABBCAC)。2、线段和、差最值模型基本思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点到直线距离垂线段最短;利用了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2、,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三点共线时取等号。(1) 点A、B为定点,在直线上找一点P,使得APBP的值最小。(2) 点A、B为定点,在直线上找一点P,使得|APBP|的值最大。(3) 点A、B为定点,在直线上找一点P,使得APBP的值最小。(4)点A、B为定点,在直线上找一点P,使得|APBP|的值最大。点A、B为定点,在两条相互平行的直线上分别找点P、点Q,使得APPQBQ的值最小。(5)点A、B为定点,在直线上找两点(两点之间距离为定值),使得APPQBQ的值最小。作线段AA'PQ,且AA'PQ(6)点A为POQ内定点,在OP上找一点M,在OQ上找一点N,使

3、AMMNAN的值最小。(7)点A、B为POQ内定点,在OP上找一点M,在OQ上找一点N,使ABAMMNBN的值最小。(8)点A、B分别为OP和OQ上的定点,在OQ上找一点M,在OP上找一点N,使AMMNMB的值最小。(9)(10)费马点:若ABC内角都小于120°,则能在ABC内找一点P,使PAPBPC的值最小。若ABC有一个内角不小于120°,则ABC内使PAPBPC的值最小的点 P就在钝角所在顶点。将APC绕A点逆时针旋转60°至AP'C,则PAPBPCPP'PBP'CBC'。如上图方法,作出BC'和B'C,BC

4、'和B'C的交点即为所求。此时,APBBPCAPC120°。(11) 圆所有的弦中,直径最长。(12)点P为圆外一定点,点Q为圆上一动点,则PBPQPA。3、旋转模型基本思路:利用旋转图形的性质。(1)等腰三角形旋转(两个顶角相等的等腰三角形顶角重合,其中一个三角形绕顶点旋转。)无论什么三角形,均有ABDACE。 若ABC、CDE是等边三角形,B、C、D三点共线则有:BCGACH,AFBACB60°,CGH为等边三角形,A、B、C、F四点共圆,C、D、E、F四点共圆,C、G、F、H四点共圆,CF平分BFE,AFCFBF,CFEFDF,F为ACE的费马点。(2

5、)正方形旋转BCGDCEMNAFBCGMCNACF4、半角模型基本思路:旋转后找全等或相似,利用好含特殊角(30°、45°、60°)的直角三角形边之间的关系。(1)等腰直角三角形半角模型 MN2BM2CN2(2)顶角为120°等腰三角形半角模型 BM2NC2MN2BM×NC(余弦定理)一般来说,BM、MN、NC没有特定的关系,当BM:MN:NC2:1时,BDM90°。(3)等边三角形与顶角为120°等腰三角形半角模型 BECFEF(4)正方形半角模型本质上和等腰直角三角形半角模型差不多,但因为处于正方形中,所以又有不同。 “

6、K”字形模型GH2BG2DH2(同等腰直角三角形半角模型) BEDFEFBENE,DFNF,AE平分BEF,AF平分AFE(5)矩形半角模型方法一:补成正方形半角模型,结合相似解答。方法二:补成“K”字形模型,利用直角三角形全等,结合相似解答。 5、“K”字形模型(一线三等角)基本思路:利用三个相等的角寻找全等或相似。(1)全等ABCDCE (2)相似ABCDCEAC·CDAB·DE 若点C为AD中点,则有ABCDCECBE,BC平分ABE,CE平分BED。(相似可证,也可延长BA,EC利用全等中垂线证明)此外还可以联想到射影定理相关结论。6、燕尾模型基本思路:将面积与边联

7、系起来。在ABC中,AD、BE、CF相交于同一点O,则有:SAOBSAOC=BDCDSAOBSCOB=AECESBOCSAOC=BFAF(面积法可证,相似也可证明)7、四点共圆模型基本思路:利用圆的性质转换相等的角。(1)定长对定角型(蝴蝶型(反“8”型)相似)以定长为弦,定角为圆周角作圆(三点共圆,由于定角的顶点为动点,由三点共圆引出四点共圆、多点共圆)锐角 相交弦定理:AE·DEBE·CE(ACEBDE可证) 钝角 直角若ABCD,则AE·BECE·DECE2,这里也可以联系到射影定理,AC2AE·AB,BC2BE·BA(相似可证

8、) 当定角分别为一些特殊角时,如30°,45°,60°,90°,120°,135°,150°时,可以求出定圆半径与定长的数量关系。不难发现30°和150°、45°和135°、60°和120°,数量关系是一样的。 rAB rAB rAB rAB(2)对角互补型 四点共圆对角互补托勒密定理:AC·BDAB·CDAD·BC ABCAED ,AC·EDAD·BCABEACD ,AC·BEAB·CD即可证。 若ABCD,则ABEDCE(“A”型相似) 若ADBC,则ADECBE(“8”型相似) AE·DEBE·CE(反“A”型相似,ABECDE)若BC为切线,则BC2AC·CD(母子型相似,ABCBDC)(3)特殊型邻边相等 ABAC,I为BCD内心,则有AIABAC。邻边相等且夹角为60°(等边三角形)AC·BDAB·CDAD·BC中ABACBC即可得BDCDAD(此处与前面的旋转模型相通) 共斜边的等腰直角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