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 倒立摆控制系统研究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课程名称:自动化控制原理课程设计 专 业: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时 间:2016.6.20-2016.6.25一、实验目的1、学会用SIMULINK软件分析复杂的控制系统。2、会用状态反馈进行控制系统设计。3、了解状态观测器的实现。二、实验设备1、计算机和打印机。2、实际倒立摆系统。三、实验原理假设原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为,若系统是完全能控的,则引入状态反馈调节器这时,闭环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为设计任务是要计算反馈K,使A-BK的特征值和期望的极点P相同。通过将倒立摆线性数学模型输入到MATLAB中,使用K=place(A,B,P)函数算出
2、反馈矩阵反馈增,K和期望极点向量P应与状态变量X具有相同的维数。 本系统可令输入R=0,即只讨论初始值对系统的作用。倒立摆系统模型如下:1、倒立摆线性模型: 2、倒立摆非线性模型:其中:四、实验内容1、根据给出的倒立摆的线性数学模型,讨论系统的稳定性,可控性和可观性。A=0 0 1 0;0 0 0 1;65.8751 -16.8751 -3.7062 0.2760;-82.2122 82.2122 4.6254 -1.3444;B=0;0;5.2184;-6.5125;C=1 0 0 0;0 1 0 0;D=0;0;r1=rank(ctrb(A,B);计算可控性矩阵的秩,判断可控性r2=ran
3、k(obsv(A,C);计算可观性矩阵的秩,判断可观性eig(A);计算系统的极点,通过极点的实部来判断稳定性运算结果:r1 =4;可控性矩阵的秩为4=n,系统可控r2 = 4;可观性矩阵的秩为4=n,系统可观ans =-12.6466;系统存在正实部极点,系统不稳定 -6.7027 9.04425.2546得出结论如下:(1)特征方程的根为:-12.6466,-6.7027,9.0442,5.2546由此可知有两个极点在虚轴的左半平面,故系统不稳定。(2)系统的可控性分析:因为:nc=4 与系统的维数相等,可得到系统可控。(3)系统的可观测性分析:因为:no=4与系统维数相等,可知系统可测。
4、2.根据给出的倒立摆的非线性数学模型用SIMULLINK图形库实现倒立摆系统的结构图,并给出初始角度1为0.1左右(弧度)时系统的状态响应(给出4个响应曲线,此时令控制u=0)。SIMULINK图如下,(1)原系统SIMULINK仿真封装系统图 origin system(2)原系统SIMULINK仿真子系统图Subsystem(3)A0模块(4)B0模块令控制u=0,初始角度1为0.1左右(弧度)时系统的状态响应曲线分别如下:(按顺序依次为1.2.的图像)3、为使系统稳定, 根据线性模型设计系统的状态反馈阵K,即使A-BK的特征值具有负实部。A=0 0 1 0;0 0 0 1;65.8751
5、 -16.8751 -3.7062 0.2760;-82.2122 82.2122 4.6254 -1.3444B=0;0;5.2184;-6.5125C=1 0 0 0;0 1 0 0D=0;0P=-20;-15;-3+4i;-3-4iK=place(A,B,P)配置极点为:-20;-15;-3+4i;-3-4i得到反馈矩阵为:K =-10.8771 -120.6299 -9.4770 -13.11394、在2的基础上,用SIMULINK实现状态反馈,仍给出初始角度1为0.1左右(弧度)时系统的状态响应(4个响应曲线, 此时令控制u=0),并确定能使系统稳定的最大初始角度1。根据要求得到SI
6、MULINK图如下:得到的响应曲线如下图所示:加入反馈后,系统可以在0度稳定,反馈系数是由我们设定的极点决定,由于我们选的极点离虚轴较远,所以响应很快。通过对初始角度1尝试性地代入系统,运行仿真图,看示波器的运行结果来判断系统是否稳定,最终得到1max=0.655。5、将所设计的反馈阵实施到实际的倒立摆装置上看是否稳定,若不稳定再通过仿真修正K值以最终达到系统稳定的目的。试验过程:在旋臂和摆杆自然下垂,用手将摆杆扶到中间位置附近,按下开关,倒立摆保持平衡运动状态。 打开系统提供的PC程序(需在Win98的环境中)设置为“控制模式”后开始运行程序。在参数设置中,按设计好的反馈参数,设置Ka,Ko
7、,Kva,Kvo。点击“OK”并进行联机控制。在试验中设置K = -10.8771 -120.6299 -9.4770 -13.1139,。在实际验证中,倒立摆的恢复速度比较理想,可以以较快速的速度恢复到平衡状态。所以选择最终的K参数仍然是仿真试验中的K = -10.8771 -120.6299 -9.4770 -13.1139,。A=0 0 1 0;0 0 0 1;65.8751 -16.8751 -3.7062 0.2760;-82.2122 82.2122 4.6254 -1.3444;B=0;0;5.2184;-6.5125;C=1 0 0 0;0 1 0 0;D=0;0;Q=0 0
8、1 0;0 0 0 1;1 0 0 0;0 1 0 0;Qn=inv(Q);A1=Q*A*QnB1=Q*BC1=C*QnA1 =-3.7062 0.2760 65.8751 -16.8751 4.6254 -1.3444 -82.2122 82.2122 1.0000 0 0 0 0 1.0000 0 0B1 = 5.2184 -6.5125 0 0C1 = 0 0 1 0 0 0 0 16、对系统进行降维状态观测器设计,并进行仿真。(1)降维观测器的设计过程:A11=-3.7062 0.2760;4.6254 -1.3444;A12=65.8751 -16.8751;-82.2122 82.
9、2122;A21=1 0;0 1;A22=0 0;0 0;B1=5.2184;-6.5125;B2=0;0;C1=0 0;0 0;C2=1 0;0 1;p=-12-8j,-12+8j;H=place(A11,A21,p)T=A11-H*A21F=B1-H*B2L=(A11-H*A21)*H+A12-H*A22H =8.2938 -7.7240 12.6254 10.6556T =-12.0000 8.0000 -8.0000 -12.0000F =5.2184 -6.5125L =67.3527 161.0577 -300.0674 16.1370(2)Simulink仿真图及结果:由上图可知
10、,用降维观测器实现反馈得到的系统响应曲线与直接状态反馈曲线基本相同,充分验证了状态观测器的作用。同时降维观测器状态反馈比直接的状态反馈性能好许多。五、实验分析1. 系统可控、可观性与稳定性验证。 由MATLAB可以判断倒立摆为可控可观,但系统不稳定。设计状态反馈要求系统是完全可控的,设计状态观测器要求系统具有完全可观性,正是由于该系统不稳定,我们才设计了观测和反馈阵,使其具有在一定干扰下的稳定性。经分析可知,该系统完全满足上述要求,故此种设计方法是可行的。2. 配置K阵极点原则:(1)要使系统稳定则极点应配置在左半平面(2)4个极点中选取其中2个作为主导极点,以达到近似于二阶系统,要使其能成为
11、主导极点则其他2个极点必须设计为大于主导极点实部的5倍已上,这样才能消除其对系统的影响。在选取极点过程中要不断地进行尝试,最终使系统稳定。值得注意的是,在仿真中系统稳定,而加至实际的倒立摆装置,不一定能使其稳定,原因主要是纯粹的物理模型和工程上模型有一定的出入。3.由不加状态反馈时系统的响应曲线分析可知:不加入状态反馈的原系统不稳定,即倒立摆在初始角度为0.1时无法最终到达平衡状态4.由加上状态反馈时系统的响应曲线分析可知:加入状态反馈的系统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达到稳定状态,并且在0.73弧度范围内都可以稳定。5.由带状态观测器的状态反馈系统的响应曲线分析可知:带状态观测器的状态反馈系统和仅加上状
12、态反馈的系统进行对比,带状态观测器的系统的性能明显比仅有状态反馈的系统稳定性能差。并且动态响应性能不好,恢复到平衡状态的时间相对较长。 六、实验体会通过该课程设计收获良多,首先更加熟悉MATLAB的使用方法,MATLAB是一款强大的学习工具,在控制、数学等多个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此次课设,让我又掌握了MATLAB的一些功能,比如封装、求系统的状态反馈阵等。对于一个学控制的学生,MATLAB是以后学习必需的工具软件,此次课设给了我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了基础。其次再次让我重温刚学过的知识,加深了对刚学知识的理解;再次切身感受到了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成就感:将状态反馈的加至系统,看到系统能控制实际的倒立摆装置,心里特别兴奋。该课程设计总体思路比较清晰:(1)判断系统稳定性、可控性、可观性(2)设计状态反馈(3)设计状态观测器。难点主要在于系统是非线性的以及我们对降维观测器并不了解两方面。我花了很长一段时间,去了解该观测器的原理,作用,以及设计步骤,目标和理论结果,然后再模拟出系统,不过幸好极点配置的要求不是很高,也就降低了一定难度,在经过数十次的试验对比分析之后,确定了较为合适的极点。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深刻地体会到了理论与实际的差别,理论上正确不代表在实际中也是正确可行的,实际应用中有太多的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上海市合同法新规企业有权对员工罚款
- 2025合同变更与合同终止的区别
- 2025策略:深入剖析合同中排除不必要装修项目的方法
- 2025电工设备购销合同范本
- 2025年南昌住房出租合同
- 2025现代风格房屋租赁合同
- 2025【上海市劳动合同参考模板】上海市劳动合同条款
- 2025简易合同保管协议
- 2025个体投资者股权投资合同范本
- 2025标准家庭装修合同模板
- 大车司机劳务协议书
- 中医把脉入门培训课件
- 学生军训教官合同协议
- 期刊编辑的学术期刊内容审核标准考核试卷
- 高血糖症的急救与护理
- 成人失禁性皮炎的预防与护理
-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4年版)
- 中建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全过程风险清单(2023年)
- 中国地图标准版(可编辑颜色)
- (完整版)氨法炼锌项目建议书
- 英文形式发票样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