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大金属材料学复习资料_第1页
江大金属材料学复习资料_第2页
江大金属材料学复习资料_第3页
江大金属材料学复习资料_第4页
江大金属材料学复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牌号的意义QT500-22 QT:球铁。500:最低抗拉强度(N/mm2),Rm>=400MPa。22:最低断后伸长率(%),A>=22%。2.F稳定化元素和A稳定化元素F:使A区缩小,S(共析点)向左上方移动,与-Fe无限互溶:Cr、V;有限溶解:Mo、W、Ti等。A:使A区扩大,S点向左下方移动,与-Fe无限互溶:Ni、Mn、Co;有限溶解:C、N、Cu。3.K的形成Me的强弱Ti、Nb、V;W、Mo、Cr;Mn、Fe(由强到弱)4.促进回火脆性,Me?如何改善?第一类回火脆性:Mn、Cr;Mo、Ti、V、Al可改善脆性,Si元素可有效地推迟脆性温度区。第二类回火脆性:Mn

2、、Ni;Mo、W、Ti可有效抑制其他元素偏聚,稀土元素可抑制回火脆性。5.影响固溶强化的因素?(1) 溶质原子的原子分数越高,强化作用也越大,特别是当原子分数很高时,强化作用更为显着。(2) 溶质原子与基体金属的原子尺寸相差越大,强化作用也越大。(3) 间隙型溶质原子比置换原子具有较大的固溶强化效果,且由于间隙原子在体心立方晶体中的点阵畸变属非对称性的,故其强化作用大于面心立方晶体的;但间隙原子的固溶度很有限,故实际强化效果也有限。(4) 溶质原子与基体金属的价电子数目相差越大,固溶强化效果越明显,即固溶体的屈服强度随着价电子浓度的增加而提高。6. 钢的基本强化机制固溶强化(置换,间隙)、位错

3、强化、细晶强化(最理想)、第二相强化(弥散强化)7. 钢的强化机制主要有哪些?从合金化角度考虑,提高钢的韧度主要有哪些途径?钢的强化机制主要有:固溶强化、细化强化、位错强化、第二相强化。从合金化角度考虑,提高钢的韧度主要途径有: 1)细化奥氏体晶粒。如强碳化物形成元素Ti、Nb、V、W、Mo等。2)提高钢的回火稳定性。在相同强度水平下能提高塑性和韧度。3)改善基体的韧度。如加Ni。 4)细化碳化物。碳化物细小、园整、分布均匀和适量对韧度有利。Cr、V(适量) 5)降低或消除回火脆性。如加入W、Mo。 6)保证强度时,降低含C量。7)提高冶金质量8)适量Ar细化晶粒:Ti、Nb、V、W、Mo、(

4、Al)、Cr8.试总结Mo、Si、Ni等元素在合金中的作用,并简要说明原因。 Mo:(1)降低回火脆性,一般认为Mo可以抑制有害元素在晶界的偏聚; (2)提高贝氏体的淬透性,因为Mo大大推迟珠光体的转变而对贝氏体转变影响较小; (3)细化晶粒,提高回火稳定性。Mo是强碳化物形成元素,与碳的结合力较大形成的碳化物稳定,不易长大。 (4)提高热强性,因为Mo可以较强地提高固溶体原子的结合力。 (5)提高防腐性,特别是对于非氧化性介质。因为Mo可以形成致密而稳定的MoO3 膜; (6)提高红硬性,因Mo与C原子结合力强,故回火稳定

5、性比较好并且形成的在高温下碳化物稳定。 Si:(1)提高钢强度; Si是铁素体形成元素,有较强的固溶强化作用;  (2)提高钢的淬透性;可阻止铁素体形核和长大,使“C”曲线右移;  (3)提高低温回火稳定性;因Si可以抑制回火时K的形核、长大及转变; (4)提高淬火加热温度;,Si提高A1温度。 (5)提高抗氧化性,因为它可以形成致密稳定的氧化膜,同时可以提高FeO的形成温度。 (6)加热时易脱碳;Si是促进石墨化的元素。 Ni: (1)基体韧度  Ni位错运动阻力,使应力松弛;

6、60;(2)稳定A, NiA1 ,扩大区,量大时,室温为A组织;(3)淬透性G,使“C”线右移,Cr-Ni复合效果更好; (4)回火脆性  Ni促进有害元素偏聚; (5)Ms ,Ar  马氏体相变驱动力。8. K的形成规律(1) 强者先,依次成 (W、M)6C,Cr23C6,Cr7C3,Fe3C (2) 相似者相溶:有限溶解Fe3C溶入一定量的Cr、W、V(MC型不溶Fe),无限溶解Fe和Mn、Ti和V;溶入强者,K稳定性;溶入弱者,。(3) NM/NC比值决定K类型 退火态:先析出M3CM7C3M23C

7、6;回火态:Fe21W2C6WCFe4W2CW2C(4) 强者稳,溶解难,析出难,聚集长大也难 (MC型在1000以上才开始溶解,回火时在500-700才析出,并且不易长大,产生二次硬化效果,高合金钢的主要强化方法)(5) rC/rM<0.59,形成简单结构间隙相,如Mo、W、V、Ti、Nb、Zr;>0.59,形成复杂结构K,如Cr、Mn、Fe(6) 量少时,形成复合K,量多时,形成特殊K10. 韧脆转化温度脆韧温度越低越好11. 金属零部件的应力分类(热处理过程)组织应力:工件在淬火冷却时,表层和心部组织改变不同时所产生的内应力。特点:工件表层先冷到Ms点,发生M转变而膨胀,心部

8、并未发生相变,使表层产生压应力,心部产生拉应力,当心部也冷到Ms点,发生相变,体积膨胀时,表层受拉,心部受压,最大切应力发生在切向,发生在塑性较低的低温阶段,是产生淬火开裂的主要原因热应力:工件在加热和冷却时,由于表面和心部存在这温度差,涨缩时间不一致,而产生的应力。特点:存在于冷却的全过程,开始时热应力使表层受拉,心部受压,最终残留的热应力则是表面受压,心部受拉,最大拉应力分布在心部轴心。零部件的冷速较慢,是产生组织应力的主要原因。(×)淬火力度减小有利于产生组织应力。12.C元素对力学性的影响C对金属材料的固溶强化效果最明显;C,焊接性能,焊缝处硬化脆化;C含量在0.2-0.55

9、内M硬度升高,约为62HRC,>0.55,硬度无明显变化;Ms点,800-50,0.08-0.5;C,韧脆转变温度Tk。13. 回火工艺应力变化KHRC温度低温回火M回FexC(共格)58100-250中温。T回Fe3C(小)48250-400高温。(再结晶)S回(调制)Fe3C(大)30-40400-60014. 淬透性:钢在淬火时获得马氏体的能力。M淬透性大小:(B)、Mn、Mo、Cr、Si、Ni,使珠光体转变大为右移。对淬透性要求不高的合金结构钢,采用单一合金元素的合金化,如40Cr,45Mn2,要求较高淬透性的钢均采用多种合金元素复合合金化。弹簧要求淬透;滚动轴承和小轴承可淬透,

10、冲击载荷大的大轴承不宜淬透。可以使工件得到均匀良好的力学性能,满足技术要求,在淬火时,可选用较缓和的冷却介质,以减小工件变形与开裂倾向。15. 淬硬性:钢在淬火得到马氏体后所能达到的最高硬度。C,淬火硬度。热应力变形,组织应力开裂,附加应力较复杂。预防:分级淬火,等温淬火,双液淬火;调质,球化退火等预处理,淬火前预冷。与合金化有强烈关系。16. 金属材料环境友好方面(1) Me的毒性,Cr(+4,+6)、As、Pb、Ni、Hg等。含有这些元素的材料废弃后,会造成空气、土壤的污染,直接危害人体或通过生物链对人体造成毒害。无铅钎焊合金。(2) 回收和再利用,3R:Reduce,Reuse,Recy

11、cle(3) 通用合金,合金在具体用途中的性能要求可以通过不同的热处理等方法实现。Fe-Cr-Ni、Fe-Cr-Mn钢,通过改变Fe、Cr、Ni(Mn)的相对含量,其组织结构和性能也可以在很大范围内变化。Cr-Mo钢、耐热钢。17. 合金元素对回火过程的影响?(1) 回火脆性第一类回火脆性:P、S、Bi等偏聚晶界,晶界强度(形成元素);Mn、Cr脆性;Si脆性温度区;V、Al、Mo等改善脆性。第二类回火脆性:Sb、S、As或N、P等偏聚晶界(形成元素);N、O、P、S、As、Bi等是脆化剂,Mn、Ni是促进剂,Cr是助偏剂,Mo、W、Ti抑制其他元素偏聚,是清除剂。(2) 回火抗力(热稳定性)

12、合金钢回火稳定性要比碳钢好。同样硬度较高,合金钢的回火温度高,时间也可长些,应力消除也大些;同样塑韧性,合金钢的强度要比碳钢高。(3) 强化机制的变化规律固溶强化(间隙、置换);位错强化;细晶强化;第二相强化(除第二相强化都)。弱化和强化取决于综合效果。矛盾:强度和韧性的取舍。(4) K的变化规律非K形成元素:Ni、Si、Al、Cu等K形成元素:Ti、Nb、V;W、Mo、Cr;Mn、Fe(强弱)【降低回火脆性,影响了K在晶界的析出】18. Me及杂质元素对材料的冷加工性能影响(1) Me:Si、C等冷作硬化率,冷成型性能。(提高冷成型性:严格控制P、N;磷化)(2) P冷成型性,Tk19.(1

13、) 工程结构钢 服役条件:工程结构长期受静载;互相无相对运动;受大气(海水)的侵蚀;有些构件受疲劳冲击;一般在-50100范围内使用。性能要求:足够的强度和韧度(特别是低温韧度);良好的焊接性能和冷成型工艺性;良好的腐蚀性。(2) 机器零件用钢 服役条件:主要承受拉、压、弯、扭、冲击、疲劳应力(往往几种载荷同时作用);恒载或変载;工作环境是大气、水和润滑油中;温度在室温到100范围之间。性能要求:具有良好的冷热加工工艺性(锻造、热处理、车等);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强度、塑性、韧性、疲劳、耐磨性)。(3) 工模具钢 刃具钢:受弯曲、剪切、冲击、震动等力,高的温度,刃部磨耗;高硬度,高耐磨性,一定

14、的塑性和韧度,有的要求红硬性。模具钢:温度周期升降产生“热疲劳”,冲击、磨损;高温硬度和韧度;冷作模具要求高硬度、高耐磨性和一定韧度。量具刚:需要高精度、高硬度、高耐磨、尺寸稳定性;(4) 不锈钢 服役条件:受空气、水、盐水、酸、碱侵蚀。性能要求:较高的耐蚀性;一定的力学性能(承受一定载荷);良好的工艺性能(焊接性、冷变形性)。(5) 耐热钢 服役条件:高温下承受各种载荷(拉伸、弯曲、扭转、疲劳、冲击);高温氧化或气体腐蚀。性能要求:良好的高温强度和塑性;足够高的高温稳定性。(6) 超高强度钢 服役条件:应用于飞机、火箭等航空航天器上或常规武器上。性能要求:具有高比强度,高强度,高韧性,能在一

15、定的温度下工作。(7) 铝合金 服役条件:在航空航海等交通运输业中工作,在腐蚀性介质中工作。性能要求:优良的特性,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良好的耐蚀性、优良的塑性和加工性能等。(8) 铜合金 服役条件;工作于电器、电子、机械、车辆、化工、船舶、航空等传统领域和无线通信、IC卡、计算机、网络等新兴领域。性能要求:导电、导热性好、化学稳定性好、耐蚀、成型加工型优良、可焊,无磁。20. Fe3C的分类LFe3CI;固相Fe3CII;Fe3CIII21. 轴承钢(1) 轴承钢的K的缺陷 液析 原因:由于枝晶偏析而引起的伪共晶K,尺寸大,硬度和脆性高。消除:高温扩散退火(1200),不允许液析严重。带状碳

16、化物 原因:轧制时二次K偏析,沿轧制方向呈带状分布,严重损害热疲劳寿命。消除:长时间退火。网状碳化物 原因:冷却时二次K在A晶界析出,降低钢的冲击韧度。防止或消除:控制终轧或终锻温度、控制轧制后冷速或正火。(2) 热处理工艺 球化退火(为最终淬火作组织准备)+淬火(油淬830860,采用保护气氛加热或真空加热)+低温回火(160保温3h或更长时间,6266HRC)【如要求消除Ar淬火后立即冷处理,而后立即低温回火】(3) 软点 淬火轴承钢上未淬硬的部位称为淬火软点。原因:局部区域形成蒸汽膜导致冷速较慢,工件表面C浓度不均,加热时产生较厚的氧化皮。22. 弹簧钢(1) 成分特点 硅锰弹簧钢:显著

17、强化基体F,大为提高了钢的弹性极限,Si有效提高了回火稳定性。铬合金弹簧钢:Cr提高钢的淬透性和弹性极限,但促进回火脆性。V细化晶粒,减少过热敏感性,提高回火稳定性,从而提高了强度和韧度。(2) 热处理特点 淬火+中温回火(0.4-0.6)23. 过共析钢一般需要球化退火?过共析钢如果采用其他退火方式,加热后缓慢冷却会折出网状渗碳体,造成机械性能恶化。而采用球化退火仅加热至A1线以上保温后冷却,不会析出网状物。且晶粒细小匀圆。24. 显著提高金属材料抗氧化性能的Me?Cr:抗氧化性,形成Cr2O3,提高FeO出现的温度,因此提高抗氧化性。Si:抗氧化性,形成致密的氧化物。加入Me,提高钢的氧化

18、膜的稳定性:Cr、Al、Si加入Me,形成致密稳定氧化膜:Cr、Al、Si、Ti。25. 高速钢(1)铸态组织:鱼骨状莱氏体、黑色组织(共析体等)和白亮组织(M+Ar)。淬火态:加热时,K溶解顺序:M7C3/M23C6型在1000左右溶解完M6C型在1200时部分溶解MC型比较稳定,在1200时开始少量溶解。(2)热处理工艺:预热+一次分级(AC1+400)或多次分级淬火+560回火三次(3) 合金化特点:C(0.71.3wt。%),硬度,但熔点,易过热;K量,不均匀性;Ar回火次数;Ak。W、Mo 红硬性主要元素,M6C型K,热导率钢导热性差。V显著红硬性、硬度和耐磨性,细化晶粒,过热敏感性

19、。以VC存在。Cr 加热时全溶,保证钢淬透性,4wt。%Cr。改善抗氧化能力,切削能力。Co 显著红硬性,5、8、12wt.%三个级别。但刚韧性、钢脱碳倾向。微量元素 微量氮硬度和热硬性,稀土元素明显改善热塑性,S晶界的偏聚。26. 不锈钢(1) Me 耐蚀性:形成稳定保护膜Cr、Al、Si。固溶体电极电位或形成稳定钝化区Cr、Ni、Si:Ni贵而紧缺,Si易使钢脆化,Cr最理想。获得单相组织Ni、Mn单相A组织。(2) 分类:M不锈钢:1Cr134Cr13等Cr13型 Cr17Ni2,9Cr18等 F不锈钢:如0Cr17Ti,1Cr25Ti,00Cr27Mo等 A不锈钢:具有单相A组织,如0

20、Cr18Ni9、1Cr18Mn8Ni5N等 A-F复相不锈钢:如0Cr21Ni5Ti 沉淀硬化不锈钢(3) A不锈钢典型缺陷:晶间腐蚀 在焊缝及热影响区(450800)沿晶界析出了K(Cr,Fe)23C6,晶界附近区域产生贫Cr区(低于n1/8定律)。抑制:不要在敏化区域停留;Me加入Ti、Nb元素,析出特殊碳化物,稳定组织,消除晶间贫Cr区的形成27. 耐热钢热强性的方法(1) 强化基体 基体金属熔点:T熔,金属原子间结合力。Fe、Ni、Mo基依次 合金晶格类型:fcc-Fe>bcc-Fe,A型钢比F、M、P型钢的蠕变抗力强 固溶结合力:合金化Mo、Cr、Mn、Si (2)强化晶界 净

21、化晶界:添加RE、B,结合杂质 填充空位:B偏聚晶界,晶界空位 (3)弥散强化:位错运动,强度 (4)热处理:获得需要的晶粒度,调整基体与强化相成分,P热强钢的蠕变极限28. 铸铁(1) 石墨化过程 发生P S K线以上的G为第一阶段,决定G形态(共晶石墨)。发生P S K线以下的G化为第二阶段决定基体组织(共析石墨),实际是以共析线为界 (热力学条件:有利于G化的过程。渗碳体是介稳定相,而G才是稳定相;动力学条件:主要有成分起伏、结构起伏和原子扩散。有利于渗碳体的形成(2) G的形态 片状石墨,球状石墨(3) 铸铁利于铸造的原因 强度、伸长率、冲击韧度比钢低;切削性好,缺口敏感度低,铁水流动

22、性能好,所以利于铸造。(4) 铸铁的热处理特点 灰铸铁 低温退火(热时效退火):目的是消除铸件的内应力,减少变形、开裂。石墨化退火:有白口组织或自由碳化物较多采用,降低铸件硬度以改善加工性能 球墨铸铁 改变热处理T和t不同比例的F和P基体组织较大幅度地调整铸铁的力学性能;奥氏体含C量可在较宽范围内变化;G参与相变,但一般不能改变G形状与分布;一般热处理工艺方法基本上可采用(5) Me的特点 Si:共晶点和共析点C量随Si含量的而;使共晶和共析转变在一温度范围内进行;共晶和共析温度,1wt。%Si,28;Si促进铸铁石墨化的作用相当于1/3C Mn:G化;与S结合MnS,削弱S的有害作用;一般在

23、0.51.4wt.%,若得到F基体,Mn取下限 S:白口;铁水流动性,恶化铸造性;FeS变脆。29.+Fe3CBMPDCB、AA退火 B正火 C淬火 D等温淬火30. Al合金时效过程形成铜原子富集区G.P.区;硬度,晶体结构与基体相同,但产生了共格应变区,点阵严重畸变;G.P.区有序化,形成相;相与基体保持完全完全共格,具有正方点阵,比G.P.区周围畸变更大,硬度形成过渡相:是正方点阵,成分接近CuAl2,强度、硬度,完全共格局部共格,共格畸变减弱。形成稳定的相;正方点阵,强度、硬度,非共格。31. 铜合金分类(1) 黄铜(Cu-Zn):Zn,导电导热性线胀系数,<30wt.%Zn()

24、,Zn,强度和塑性,达到最高值,>32wt.%Zn(+),出现脆性相,塑性,强度。(2)青铜(Cu-Sn)高强度、硬度和耐磨性。Sn,强度,Sn>6wt.%,强度;(3)白铜(Cu-Ni),提高机械性能和抗蚀性;电阻和热电势加入Si,黄铜防季裂。32. 回火脆性(1) 第一类回火脆性(低温脆性)特征:不可逆性;与回火后冷速无关;晶界脆断。产生原因:钢在200-350回火时,Fe3C薄膜在原A晶界或M板条间形成,削弱了晶界强度;杂质元素P、S、Bi等偏聚晶界,晶界的结合强度Me:Mn、Cr脆性;Si脆性温度区;V、Al、Mo等改善脆性(2) 第二类回火脆性(高温脆性)特征:可逆;回火后慢冷产生,快冷抑制;晶界脆断。原因:钢在450-650回火时,杂质元素Sb、S、As和N、P、O等偏聚晶界;形成网状或片状化合物,晶界强度;Me:P、Sn、B、S、As、Bi等是脆化剂,Mn、Ni、Cr、Si是促进剂,Cr是助偏剂,Mo、W、Ti抑制其他元素偏聚,是清除剂;稀土元素抑制。33.热脆性S-FeS(低熔点989)-锻打时FeS熔化。避免:降低S;形成MnS。34. W、Mo对B转变影响不大,对P转变推迟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