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硕士论文开题报告---邱晶晶_第1页
1硕士论文开题报告---邱晶晶_第2页
1硕士论文开题报告---邱晶晶_第3页
1硕士论文开题报告---邱晶晶_第4页
1硕士论文开题报告---邱晶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书中国房地产证券化的法律分析 以美国次贷危机为背景报 告 人: 唐予苑 专 业: 民商法学 研究方向: 商法 导 师: 雷明光 院 系: 法学院 填表时间: 2009-03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院制姓 名唐予苑性 别女出生年月1985- 03-05民 族汉年 级2007专 业民商法学导 师雷明光院 系法学院论文选题意义;研究相关动态;主要内容;主要研究方法;方案及进度安排;研究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论文预期目标;参考文献等论文题目:中国房地产证券化的法律分析以美国次贷危机为背景 论文选题意义2007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动荡已经逐步蔓延到世界各地的很

2、多领域,其中也包括我国的房地产市场。 由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被打包成标准化的债券出售给各类金融结构的投资者(主要包括各商业银行、资产管理公司、对冲基金、保险公司、一些国家的央行以及主权基金等金融机构),再加上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的迅速膨胀,加快了次贷危机升级和波及速度。美国次贷危机的起因是美国房地产价格泡沫破灭和市场利率上升,但暴露出的是贷款机构降低信贷标准、忽视风险管理以及监管部门监管缺失等多方面的问题。其真实地再现了证券化与法律监管不足的深层矛盾。 资产证券化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它通过巧妙的设计,将流动性差的资产转化为流动性好的债券,借以融通资金。房地产证券化

3、是当代经济、金融证券化的典型代表,是一国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的必然趋势。在金融证券化浪潮中,房地产证券化成了金融银行业实践结构变化和新的国际金融工具创新的主要内容之一。国外房地产发展的经验表明:房地产证券化是发展房地产市场最为有效的手段。随着房价上涨,中国抵押贷款大量发放,抵押贷款风险也初露端倪。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不容乐观,笔者认为房地产证券化作为突破房地产融资的瓶颈现状,带动整个资产证券化的良性运作,是值得提倡的一种金融创新,但于经济环境、法律框架等方面的限制,我国实施资产证券化业务还面临许多障碍,我国目前的房地产证券化还处于研讨和摸索阶段。国际上证券化立法模式有分散立法与统一立法两种,分散立

4、法模式以美国为代表 ,统一立法模式是其他大部国家所采取的模式,特别是近几年来,欧洲、亚洲等陆续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制订了证券化的单行法。尽管美国是资产证券化的发源地 ,其法律制度主要由破产法与会计法建立的真实销售标准、诸多具有弹性的法规、契约架构的形式、金融产品的信息披露、专业人士行为准则等监督机构所构成 ,并由有效率及经验的法院提供事后救济的渠道,但是对于资产证券化程度不高的国家而言,美国的模式仅仅具有借鉴意义,而不具有移植性。因此,我国在立法上应采取统一型的立法模式。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暴露出美国房贷资产证券化市场存在严重困难,让我们对房贷资产证券化产生了质疑:是否这一金融创新工具在实践过程中

5、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纰漏和不足,美国次贷证券化过程中是否做好了相关风险控制?中国应当通过分析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理性对待美国的住房金融创新并借鉴其经验,积极加强住房信贷市场危机监控、完善房贷信息管理系统、加强房贷法律法规建设,扬长避短,保证中国房地产证券化的安全运作,这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研究相关动态最近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危机导致美国乃至全球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引发了国内各界的关注。一些学者和媒体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次贷危机对中国资产证券化以及相关立法建议的文章,并在理论与实践方面作出了部分研究。现有相关研究成果有:1.有学者认为次贷市场的问题是美国在探索

6、过程中出现的,与美国经济和房地产的发展紧密相连。与美国不同的是,中国正在进行的证券化试点选取的资产是正常的抵押贷款,而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正常抵押贷款的证券化并未出现过大的问题。不仅如此,中美两国的房地产现状也有明显差异,前者蓬勃向上,而后者则正在走下坡路。中国应当汲取美国在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化方面的经验教训,但前提是加强房地产证券化的发展力度。2. 有学者认为由于资产证券化是化解我国银行等不良资产的一剂良药,其地位之重要是自不待言,因此其并不认同由银监会或证监会颁布相关办法等方式来解决我国目前资产证券化“无法可依”的现状。相反,我国应出台一部立法层次高的法律,以体现立法的权威性、一致性与稳定性。3

7、.另有学者认为美国普遍采用的资产证券化等分散信用风险的工具,恰恰是此次美国房地产价格下跌没有引发全面房地产金融危机的一个主要原因。中国应当积极推行证券化创新产品以分散信用风险并提升核心竞争力。4.有政府官员认为正在肆虐的美国次级债抵押贷款危机,很大程度上是由资产证券化产生的风险放大效应导致的。次贷危机再次表明,金融风险的管控,仍然是当前国际资本市场和信贷市场、货币市场共同面临的问题。从这些学者和媒体发表的关于次贷危机对中国房地产证券化启示的文章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学者更多的倾向于避免美国房地产证券化的风险,加强中国房地产证券化的立法建设,以期促进证券化及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事实上,我国资产证券

8、化尚处于起步阶段,其法律制度不可避免地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因而,加强相关立法建设,完善监管体系,对于我国房地产证券化的长期、持续、稳健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降低证券化风险,避免重蹈美国的覆辙,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论文大纲题目:中国房地产证券化的法律分析以美国次贷危机为背景引言第一章 美国次贷危机的发展历程及其成因剖析 一、房地产泡沫与美国次贷危机发展历程(一)危机酝酿期:美国经济面临衰退威胁,美联储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房地产市场活跃(二)危机发展期:房地产市场过度升温,房地产信贷衍生产品疯狂发展(三)危机爆发期:加息导致房地产市场破裂,次贷危机发生(四)危机全面爆发期:房地产市场

9、低迷,金融危机爆发二、美国次贷危机成因剖析(一)次贷危机表面原因分析 1、宽松的房贷政策和房贷创新产品是美国次贷危机的源头 2、利率升高和房价下跌是美国次贷危机的导火索 3、抵押房贷的证券化导致次贷危机的升级(二)次贷危机深层原因分析 1、证券化创新工具自身的缺陷 2、证券化风险控制缺失 3、美国房地产证券化立法对次贷危机的影响第二章 中国推行房地产证券化的可行性和法律障碍分析一、中国房地产证券化的发展现状(一)房地产抵押债权证券化的发展现状(二)房地产投资权益证券化的发展现状二、中国推行房地产证券化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一)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可行性(二)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必要性三、中国房

10、地产证券化的法律障碍分析(一)市场分割导致监管规则不一致,协调不够(二)立法层次低,权威性不够。第三章 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房地产证券化法律监管的启示一、采取统一型立法体例进行规制二、加强相关信息披露监管的立法力度三、立法建设与审慎监管应该有机地结合起来主要研究方法1系统分析。以系统科学的思想为指导来分析影响事实问题的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并研究影响因素间的内在联系,确定其相互之间的重要度,探讨其量化和规范化的方法,将国外先进国家的研究成果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设计一套完整而实际的选举程序。2案例研究。从国内外有关事实问题的案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找出可行的对策。3比较分析。从国外对同一问题的

11、不同解决方法入手,对不同国家候选人提名和确定程序进行介绍和对比,并结合中国的实际加以借鉴。4实证分析。进行理论分析,同时进行实证研究,在实践中丰富和完善,研究出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的成果。 方案及进度安排1. 2009.012009.03 :搜集资料并系统梳理相关理论,做好论文的开题准备;2. 2009.032009.04 :咨询导师并听取意见,确定论文的框架,进一步查找相关资料;搜集和整理数据。3. 2009.042009.08 :整理数据,撰写论文的初稿;4. 2009.082009.10 :提交初稿,听取导师组老师以及同学的意见和建议,对初稿加以完善;5. 2009.102009.12 :

12、提交修改稿,在导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完善。6. 2009.122010.02 :经导师的指导,仔细审视文章结构和内容,做定稿准备。7. 2010.022010.03 :论文定稿。 研究中可能出现问题和解决方法1因为没有进行深入的社会实践调研,缺少必要感性知识,所以可能造成研究障碍。因此笔者将多创造条件进行社会实践并参考有关实例进行实证分析。2对国外的资料掌握的有限,因此笔者将利用图书馆资源,多搜集相关材料。 论文预期目标1通过分析国选举程序在实践中引发的问题,指出其存在的不足,结合理论得出几点启示,为完善选举程序提供理论上的借鉴。2通过比较研究,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外国经验,扬长避短,为完善我国的

13、选举程序提供一些个人建议。 参考文献1 李智:房地产投资信托(REITs)法律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金德尔伯格:疯狂、惊恐和崩溃:金融危机史,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2 郑之杰:房地产金融,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3何勤华主编:法的移植与法的本土化,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王文宇:民商法理论与经济分析(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张国清:投资基金治理结构之法律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郑修建等编著:房地产金融,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董藩、王家庭、王锋编著:房地产金融,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张学编著:房地产金融市场,中国

14、金融出版社,1993年版;楼江编著:房地产金融,百家出版社,1995年版韩冰:房地产评估机构高估行为的经济学分析及防范对策,载经济体制改革,2007,2;4周筠:美国次贷危机警示中国楼市,载楼市,2007,106;5张江河著论利益与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6李景鹏:基层民主建设的新增长点,载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0,3;7李普塞特(美)著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张绍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8蔡定剑:选举在中国,载于南风窗3(F)/20029陈振明主编政治学概念、理论和方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10党国英:选举的意义,载于书屋,2003,1;11陈振明主编

15、政治学概念、理论和方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2(法)托克维尔著论美国的民主(上)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13林来梵著从宪法规范到规范宪法规范宪法学的一种前言,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14林楚方:被误读的选举制度2004-8-915阿兰·图雷纳(法):在当代,民主意味着什么?,载于国际社会科学杂志,1992,2;16高鸿钧等著法治:理念与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17 美迈克尔·D·贝勒斯.法律的原则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18郭道晖著法的时代精神,长沙,湖南出版社,199719陈瑞华:看得见的正义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20宋显忠:程序正义及其局限性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3);21肖建国:民事诉讼程序价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22陈瑞华:程序正义的理论基础-评马修的“尊严价值理论”J.中国法学,2000,(3);23左卫民:法院制度现代化论纲(下) N.人民法院报.2001-05;24姚建宗:法治的人文关怀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0,(3);25张骐:通过法律推理实现司法公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